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便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重大职责。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应重视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抓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中“空空如也”,又何来口中的“滔滔不绝”,笔下的“千言万语”呢?所以,教师首先应抓词汇的积累,以使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词汇与熟语,利于表达和使用。

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立足书本,重在平时。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写得异常优美,好词佳句很多,如《草原》、《鸟的天堂》,等等。

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与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摘录一些佳词佳句,并能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熟记和背诵。

(2)开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摘抄优美词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积累佳词佳句。

比如有的教师要求每名高年级学生都建立摘抄本,保证每位学生每周至少能读一本书,摘录十句佳词佳句,并要能理解其意,灵活运用。

可以经常组织评比,以奖勤促懒,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在日常生活中积累。

社会是最大的学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流传于老百姓口头的语言,如谚语、对联、歇后语,还有简短绝妙的广告词、精练的标语、告示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内容。

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时时学,处处学,平时注意观察,积累这些知识。

春节到了,可以让学生到各家门口摘抄春联,比比谁摘抄得多,理解得准确;梅雨季节,正是农忙时分,可以让学生到田间地头,搜集整理劳动人民语言,整理成册;看电视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观看广告,开一个广告展示活动……这些活动,都能使学生掌握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积累词汇、语句要持之以恒,需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鼓励学生一点一滴去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二、教师以身示范,严格要求
无论是讲解、提问还是归纳总结,首先教师自己的语言表达要力求完整、准确、规范、简明,给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学习时的心理需要,可以说,儿童的一切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学习语言,学会表
达,学会全面清晰地表达,其最初的阶段,都需要借助模仿这个阶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教师的示范是不可缺少的。

这一点,名师、特级教师给我们作出了典范。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答语,教师要不满足于仅仅把话说对,还要提出规范准确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语言医生”,要像高明的医生一样,敏于发现,善于纠正学生表达中的语病。

对于学生说话不完整、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地启发:“这样说行吗?怎样说更完整、更准确?”“再仔细想想,还有更好的说法吗?”直到学生答完整、答清楚为止。

第三、关注表达形式,落实四个“给予”
“①给予一定的框架。

教给学生一定的说话方式,如‘我读了……我觉得……我想到了……我感到……’有了一定的范式,学生说起话来就不至于离题万里,说些整段的废话,而是有话可说。

②给予一定的准备。

要让学生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先在脑子里组织语言,想想自己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到时再一鼓作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③给予一定的空间。

学生练习有条理地说话,要允许学生出错,多给予表扬和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

④给予一定的时间。

学会等待,给学生一个过程。

我们还可以用手势等体态语示意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整段话。

最后,达到不用教师引领自己就会说的境界。


说好了,再让学生把说的写下来,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慢慢地从口头表达往书面表达过渡,把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写全面、写清楚。

第四、抓住课堂生成,深入引导,训练学生全面清晰的表达能力
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容易浅尝辄止,想不深,想不透,于是就说不全,说不清了。

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课堂生成,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感悟。

这一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做得非常好。

大家都知道,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饱经风霜”一词,一般教师对“饱经风霜”这一词的教学,往往只会停留在词语的理解层面上,但于永正老师是这么设计的。

案例:
师:今天,通过读书,我们把课文读懂了,而且学会了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对话时的提示语的方法。

(突然发现似的说)还有一个词没弄懂:“饱经风霜”没弄懂。

不过,书读到这个份上,我想同学们对这个“饱经风霜”应该懂了吧?懂的举手。

(许多同学举手)
师:我相信不要讲也会懂。

但是,我还是不完全相信,究竟懂到什么程度?我要考查一下,我想了一个办法,叫你们写一段话怎么样?如果这段话写得好,就证明你们对“饱经风霜”真的懂了。

三轮车夫的脸是“饱经风霜”的,那么请你想象一下,在旧社会里,一个拉黄包车的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从头发到眼睛,到皮肤,到嘴唇,甚至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甚至包括头发。

我给大家开个头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

请用这句话开头,展开想象,你认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请你来写一写。

但是这段话里面不准有“饱经风霜”这个词。

通过你的具体的描写,告诉大家,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生写完,上讲台念。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但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脸色蜡黄,一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中,嘴唇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脸上也布满皱纹,一身寒酸的衣服打着大补丁,浑身散发出一股汗臭味。

师:这就叫“饱经风霜”。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他穿着一身褪色的衣服,双脚光着,手上的皱纹很多,头上戴着一顶帽子,乱蓬蓬的头发从帽子下钻出来。

额头上有三条抬头纹,眼角也有三条皱纹,帽沿上也有许多灰尘。

虽然天气很寒冷,但是他的鼻子上还是挂着许多汗珠,嘴唇上也有许多皱纹,耳朵冻得通红。

我想,他拉车也不是一两天了。

师:好的,这就叫“饱经风霜”。

好,课上到这,把这段话抄在你的小作文本上。

你看,在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这个词语诠释得多好啊:头发“乱蓬蓬”的、“脸色腊黄”、“嘴唇苍白”、“耳朵冻得通红”……这些词语多么形象,多么有血有肉,远比什么“经历生活的艰难”这样空洞地理解要丰富生动百倍。

于老师透过词语的表面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了课文内容,巧妙地穿针引线,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内心思想而搭建了一块让人拍手称快的跳板,有了这块跳板,要让学生全面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还会有什么困难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