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江苏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1.1政策基础
2021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十
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阶段性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目标。
具体指出,在“十四五”时期全省将持续发力,加快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设以“数字化”“融合”“创新”和“智能”为要点的新型基础设施系统。
同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到2025年,江苏省将实现数字强省的目标,实现数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021年12月,依托数字强省目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在2022-2024年,江苏省制造业领域将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升级,大幅度提高全省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力争在全国率先打造高质量制造业示范区。
1.2产业基础
作为制造业大省,近年来江苏省锲而不舍地磨炼自身,积累了雄厚的基础。
一是迅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上半年,江苏省大幅度改善经济结构,全面打牢制造业发展壮大的地基,并且成效显著。
在总体规模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石化五大行业年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指数已提升至91.9,连续3年名列全国第一。
二是分类体系完备,聚类程度高。
江苏省基本形成了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实现了31个制造业门类的全覆盖。
在全国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江苏省入围10个集群,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船舶与海洋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机械等多个细分领域产业链完备,规模全国第一。
在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精特新型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江苏省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三是产业数字化水平高,
两化深度融合。
2022年,江苏省的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多个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这表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对数字技术的整合和运用水平在逐步提升。
2023年以来,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以政务“加法”换市场“乘法”,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感受获得感和满意度。
从产业化程度来看,《数字中国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为27.2万亿元,在过去5年间,实现了跨越式、持续性的增长,截至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和规模性也稳步提升,在2023年的一季度,江苏地区GDP 达到2.94万亿元,已实现连续3个季度的稳定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初见成效。
在40种工业门类中,与2022年同期相比,有七成为正增长。
除此之外,南京、无锡和苏州等城市也在同一时间启动了上百个大型项目,
产业集群效应大大增加。
【基金项目】2023年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社科类科研课题“新时代背景下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编号:SK202303)。
【作者简介】程紫依(1996-),女,江西上饶人,助教,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与实务。
数字经济时代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程紫依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214121)【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
为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政府制定的规划纲要强调,各个领域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在产品开发、产业升级以及服务创新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大数据广泛的应用场景优势,以期达到改造、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目的,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有机结合。
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要求,要坚定不移地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推动江苏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论文探讨了江苏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重难点与路径,以期加速推动数字化、产业化齐头并进,扎根实体经济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切实落实产业强链行动计划,深入推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建设数字强省。
【关键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427;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10-0158-03
158
2江苏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难点
2.1制造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产业化能力较弱
江苏省作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的主要阵地,制造业规模庞大、基础雄厚,且传统产业占据很大比重,数字化转型的内生潜力较大。
除此之外,省内高校云集,中科院等多个研究所形成了较强的科教优势,但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
企业与院校、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合作密度不够,学术研究难以进一步渗透于产业创新的应用与升级当中。
江苏省在不少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但根据调研数据,许多新兴技术没有真正落实到生产销售中,仅停留在数字技术的表层应用上,这是新技术产业化能力较弱的表现,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增长动力。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导技术与产业链融合创新的速度慢,构建数字化产业链的成果尚未显现。
2.2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选择少,缺乏普惠性平台
江苏省制造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是以“两化融合”为目标,以“设备互联、产品联网、车间联网”为手段,通过“管理转型、业务流程优化、组织重构”3条途径,实施“智能化、精益化”战略。
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足投入不足、缺乏专业人才、投入产出比低等问题,不同企业存在的问题不同,企业可选择的路径较少。
为推动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领域的持续发展,我国企业正积极采用如“上云用数赋智”等策略。
但从结构上看,只有大型企业有强烈的意愿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且实现了快速有效的转型,而中小企业大多转型缓慢。
究其根源,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技术门槛高,且缺乏普惠性平台,多数中小企业找不准转型的切入点。
即使踏上转型之路,遇到难题时也无法找到可借鉴的经验或者难以寻找专业的机构和人员提出建设性意见,种种原因压低了企业转型的意愿和积极性,导致一些企业不愿转、不敢转或不会转,最终导致企业数字化计划进度缓慢。
2.3数字化转型投入成本高且成效不明,复合型人才稀缺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开创智能化制造新局面,实现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但数字化转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其需要不断地进行试错、调整、完善,并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但是面对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短期成本压力,却是横贯在所有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
数字化转型涉及软硬件、网络通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投入,这一切都需要花时间来经营,同时,需要软硬件环境的支持、通信技术的支持、专业队伍的培训等配套服务。
与此同时,科技日新月异,设备在不断更新,需求在不断提高。
为了有效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必须不断地维持和升级所有投入,同时,数字化转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从而产生了很高的可变成本。
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引发企业内部组织、业态、模式的深度变革,这也形成了大量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
在这一新的发展格局下,推动各类资源要素以全新的方式协同发展,其中人才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以及未来,数字化转型所遭遇的最大考验无疑是缺乏具备多种技能的数字化专业人才。
由于复合型人才在多个领域均有优势和竞争力,因此,他们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供应量,这使得他们成为目前市场上稀缺的资源。
对企业而言,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江苏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3.1注重政策制定的落地性,促进关键技术协同创新
第一,政策的制定具有前瞻性,数字化转型是动态和长期的,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方向和重点,并将其纳入长期发展规划。
企业应全面深入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动态的长期性调整。
企业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策略,并对其实施状况进行定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方案,确保数字化战略的有效落地。
政府要建立监测指标和评估体系,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力度和政策执行力度,确保政策制定的落地性。
第二,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进行应用导向的研究,并在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同时,要注重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
基于产学研合作建设创新基地,通过不断提升产业化能力,企业能够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化的紧密结合,快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以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3.2开辟转型升级新路径,提供多元化服务通道
第一,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公共平台和数字转型服务平台,鼓励其与中小企业合作共享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和经验,形成产业联动效应,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通过开放数字化资源,发挥产业创新资源聚集优势,以点带面,起到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选派专家到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帮扶活动,提出“智改数转”的最佳方案与实现途径。
第二,针对细分行业特点和痛点,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包括技术支持、市场推广、咨询指导等,满足企业和机构
产经视点
159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各类需求。
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面向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平台,通过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方式,降低转型的成本与风险。
第三,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数字赋能工程”,以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为对象,围绕工业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展开研究,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型企业,开发出一系列可以被复制和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引导企业观摩学习,增强示范带动效应。
具体包括,强化数字化转型政策、工具及服务的有机协调;明确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差异化路径,促进不同行业产业整体布局转型;通过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进行技术革新和打造市场定位等方式,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和机会;通过增加服务渠道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企业官方网站或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在线购买和售后服务;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互动,传达产品信息和品牌价值;加强技术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孵化器等机构的建设,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服务,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3精准把握转型需求,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第一,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市场的状况、竞争对手的做法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确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需要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与产业链伙伴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挑战,确保转型的方向和策略与整个产业链相协同。
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据,强化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藏的机会和问题,进一步明确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揭示生产效率低下的环节、产品质量改进的瓶颈等,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
第二,企业可实行内培与外聘并举的人才开发机制。
在企业内部为在职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及进修的机会,制定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方案,全方位地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充分激发其工作潜力和创新能力。
在外部,制定明确的人才招聘标准和选拔流程,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与此同时,加强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协作,打造复合型团队。
第三,强化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专业人才供给。
针对转型过程中不同层面的人才需求,要强化政策的引领导向作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各级职业院校、第三方科研平台、企业等各方主体的积累优势。
为完善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培养体系,相关机构需要从数字化领导人才、数字化技术人才和数字化业务人才培训等多个维度付出了全方位的努力。
企业应与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合作,将数字化思维融入
所有阶段的课程学习中,制定基于我国国情的数字素养框架,并基于数字素养框架开发各学段的课程,实现不同学段、不同课程的数字素养教育一体化。
4结语
要适应新发展格局,必须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的关键是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我国制造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从江苏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传统制造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要求。
因此,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是促进江苏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江苏省作为数字经济大省,企业数字化规模和总体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制造业更是江苏数字经济的主体板块。
本文针对江苏省制造业近年来转型发展的境况和难点,深入剖析了江苏省制造业实施数字化转型遇到的困难,提出了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加强数字经济时代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企业成本,实现业务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岗位质量,推动人才创新,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利于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形成数字化共识,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携手共促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打破江苏省数字经济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壁垒”,对江苏省制造业企业在数字经济的“新赛道”上实现技术赶超以及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春英,陈宏民.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和路径研究——
—基于上海电气集团的案例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23,45(5): 43-49.
【2】黄亦薇.中小制造企业“智改数转”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2):61-63.
【3】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等.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J].管理世界,2022,38(2):208-224+13-16.
【4】王和勇,姜观尚.我国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测度及其影响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2022,42(2):192-200.
【5】王永贵,汪淋淋.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类型识别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J].管理评论,2021,33(11):84-93.
【6】孔存玉,丁志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1(6):98-105.
【7】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36 (6):135-152+250.
【8】张夏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障碍、驱动因素及路径依赖——
—基于对377家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调查[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 (12):72-82.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