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吉阳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与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吉阳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力》考试与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要及时应对讨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进行小组讨论时,每组人数越少越好,因为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发言机会就越少
B.如果发现讨论中某人非常不积极,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C.发现学生的讨论进入误区或陷入知识瓶颈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引导
D.讨论要严格按照教师课前制订的讨论计划进行,不能更改
答案::C
解析::
A、B、D项的理解均有误。

2.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定。

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D
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以自身作为参照标准,对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

3.陈老师从电影《陈毅市长》中选取了一些最能突出陈毅革命生涯和个性气质的镜头,对它们进行剪辑后播放给学生观看,由此导入新课《梅岭三章》的学习。

这种新课导人方法其中( )。

A.设疑导入
B.直观导入
C.析题导入
D.以旧换新
答案::B
解析::
直观导入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

4.对于一个非常害怕蛇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蛇的照片,谈论蛇,再让他观看有关蛇的视频,最后让他用手触摸蛇,逐步消除对蛇的恐惧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属于()。

A.合理情绪疗法
B.松弛训练
C.系统脱敏疗法
D.肯定性训练
答案::C
解析::
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

包含三个步骤:一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二是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三是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

5.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是( )。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答案::D
解析::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故选D。

6.观察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桑代克
B.奥苏伯尔
C.苛勒
D.班杜拉
答案::D
解析::
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
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故选D。

7.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
C.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即教科书)
D.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答案::D
解析::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且教科书不等同于教材,教科书与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故AC项错误。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故B项错误。

8.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的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9.(2021年上半年真题)赵老师在数学《第一场雪中》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答案::B
解析::
赵老师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模像直观教学,利用模型或者图形来进行教学,实物直观指的是利用具体东西教学,比如化学实验。

10.有关光的传播和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严格遵从反射定律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C、漫反射的反射光向四面八方射出,因此说它不遵从反射定律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从反射定律
答案::D
解析::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个定值,等于3.0x108m/s。

只要是反射,不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均严格遵循反射定律。

11.“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D
解析::
“躐等”、“陵节”强调了顺序性,因此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2.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A、加涅
B、布卢姆
C、波斯纳
D、罗森塔尔
答案::C
解析::
波斯纳提出了“经验+反思一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

13.教案也叫()。

A、单元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
答案::C
解析::
课时计划即教案。

14.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
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

这种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
A.注意分数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答案::B
解析::
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的现象是注意的起伏,或者注意的动摇。

15.教师表扬小明坚持每天背诵20个单词之后,班上更多同学表现出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这属于()。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答案::B
解析::
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老师表扬小明后,班上的同学表现更好,这是属于替代强化。

故本题选B。

16.“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 )期间。

A.唐宋
B.明清
C.元明
D.战国
答案::A
1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新加坡
D.德国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题。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18.涂尔干说过:“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青一代所实施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

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这种论断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
A.社会化
B.全面发展
C.个性化
D.可持续发展
答案::A
19.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D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
A.进行个别教育
B.组建班集体
C.建立班级秩序
D.指导学生学习
答案::B
解析::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21.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D
22.( )提出了“自然教育”的主张。

A.赫尔巴特
B.康德
C.洛克
D.卢梭
答案::D
解析::
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

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记忆品质( )
A.敏捷性
B.持久性
C.模糊性
D.准备性
答案::C
解析::
小学生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的准备性。

24.上课的过程中,有一学生姗姗来迟,并且不打报告就闯入教室,老师示意他马上坐下,投入课堂,然后继续讲完要讲的重点内容,在其他学生做题之时,再走到学生身边,处理这件事情。

老师这样机智的应变体现了教师()的劳动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答案::C
解析::
题于中教师随机应变的行为体现了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表现。

25.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A
解析::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认清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将现成的答案送到学生面前。

26.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 )
A.能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的意思
B.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优美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7.在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评价意义的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需要
答案::A
解析::
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表现为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其中核心的评价内容是性格。

28.教育者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

A.教育万能论
B.儿童中心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答案::D
解析::
由教育学常识可知,教育者如果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若过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则易导致教育万能论;若过分强调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则易导致环境决定论;而过分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又会导致儿童中心论。

29.教学反思的特点有()
A.实践性、批判性、创造性
B.创造性、目的性、实践性
C.形成性、实践性、批判性
D.批判性、形成性、创新性
答案::A
二、问答题
30.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解析::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精选教材内容。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

精选的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即对其他领域有潜在的迁移意义的标准。

(2)合理组织材料。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

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
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在教学中,负迁移会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掌握知识教授的速度和难易度,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每次迁移均应使学生感到需要一定的努力,但又能够完成。

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使有效迁移顺利进行。

31.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称天资、天赋、禀赋,是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解析::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三、简答题
3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解析::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