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四大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攻击性⾏为并⾮是空⽳来风,⼉童攻击性⾏为也是有原因的。
⽣理、⼼理、及社会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童的攻击性⾏为。
(⼀)⽣物因素
Miles&Carey分析了与攻击⾏为、遗传和养育有关的24项研究,结果表明了遗传的强⼤影响。
例如,同卵双⽣⼦⽐异卵双⽣⼦在攻击性⽅⾯表现出更⾼的关联度。
也有研究表明,在⼉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约占50%。
从⼀些有攻击性⾏为⼉童的⽗母⾝上,也可以发现攻击倾向甚⾄攻击⾏为。
少部分⼉童之所以出现频繁的攻击性⾏为,可能与⼤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较低有关。
张倩等⼈的研究发现,攻击性⾏为⼉童的左半球抗⼲扰能⼒差,右半球完形的认知能⼒较弱。
另外,性激素也影响着男⼥攻击性⾏为的发⽣和表现。
(⼆)环境因素
1.家庭对⼉童早期⾏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
Dishion等研究发现,当⼉童处于被忽视、家庭经济条件差、⽗母有暴⼒⾏为等不利环境时,不易形成正确的⾏为标准和⾃我控制能⼒。
王益⽂等⼈的研究也发现,对男孩⽽⾔,母亲的情感⽀持会减轻男孩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为;对⼥孩⽽⾔,母亲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打孩⼦等极端⾏为会导致⼥孩好动、攻击性强、固执粗暴等⾏为问题和⼼理障碍。
2.学校准则和风⽓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童的攻击⾏为。
郭伯良等⼈的研究发现,教师对攻击性⾏为的态度和⾏为会影响⼉童攻击⾏为的产⽣,教师的训诫可有效减弱⼉童的攻击⾏为。
3.群体的感染、去个性化作⽤可增加攻击⾏为。
⼉童间相互模仿,会降低攻击他⼈产⽣的负罪感,从⽽直接增加⼉童的攻击性。
l992年Pakurst和Asher发现,在不被喜欢的⼉童中,⾮攻击性⽐攻击性⼉童更易受到漠视⽽感到孤独。
攻击性与拒斥彼此相关,既有攻击性⼜被拒斥的⼉童更易⾛上犯罪道路。
4.社会传媒中不良内容的影响。
电视、因特等社会传媒中的暴⼒、⾊情等不良内容以直观形象的⽅式教给⼉童⼀些攻击⾏为⽅式,使⼉童放松了对攻击⾏为的抑制,使暴⼒“合法化”。
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攻击⾏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Ieber&Baron等在20世纪70年代就⼤众传媒与⼉童攻击⾏为开展了⼤量研究,发现暴⼒内容给⼉童提供了侵犯性榜样,助长了⼉童的攻击倾向,并且诱发⼉童使⽤暴⼒的冲动。
(三)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对⼉童社会性⾏为发展有很⼤影响。
近年来,国外研究揭⽰了⼉童的社会认知特别是对他⼈⾏为意图的认知对⼉童攻击⾏为的调节作⽤。
研究发现,当⼉童认为⾃⼰所⾯临的消极后果是同伴有意造成的时候,常常会对同伴做出报复性攻击;反之,如果他认为同伴是由于意外或出于善意⽽给他造成了消极后果时,往往会缓释其报复动机。
研究同时指出,攻击性与⾮攻击性⼉童对他⼈⾏为意图认知存在着差异,攻击性⼉童在他⼈⾏为意图不明时,倾向于对对⽅做出敌意性归因。
(四)物理环境
⽣存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温、⾷糖过多、铅中毒等也影响⼉童的攻击⾏为。
Anderson研究发现,较⾼的⽓温能够引起攻击⾏为的增加,因为较⾼⽓温会引起个体感到不舒服,进⽽产⽣敌意性情感和攻击他⼈的想法。
⾷糖过多可能也与攻击⾏为发⽣有关。
糖类过多或反复摄取,可能使个体产⽣暴躁、易怒等情绪变化,从⽽导致攻击⾏为增加。
铅中毒可能也是影响⼉童攻击⾏为的重要因素。
研究者认为铅中毒能够引起⼉童的多动症、注意⼒分散,这可能间接地引起⼉童的攻击⾏为发⽣。
⽣物因素、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物理环境都有可能引发⼉童的攻击性⾏为。
因此,当家长们发现孩⼦有攻击性⾏为的时候先寻找⼀下原因,才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