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 赏月的欣喜 交 融 漫步的悠闲
游
抒情--- 闲
自我排遣的乐观旷达
当堂演练
请解释下列这些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
遂至承天寺
于是
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怀民亦未寝
睡觉
盖竹柏影也 大概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院子里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主旨归纳
笔记
这篇游记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美好、幽 静的艺术境界, 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表现出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自我排遣的乐观旷达。
课文总结
记 叙事--- 月色入户
承
夜游赏月
贬谪的悲凉
情
天 寺 夜
写景--月如积水空明 竹柏如藻荇
研读讨论 把握情感
• 3、作者自称“闲人”,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闲? • 表现苏轼怎样复杂的情感? • 它有何含义?
1.领悟“闲”之体现 问题: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入夜即解衣欲睡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闲
与怀民于庭中散步
欣赏月下美景
2.领悟“闲”之情
问题: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心境?
细读感悟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 ➢ 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为什么找张怀民一起游,而不找别人呢?
资料链接(二)
•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 寺,他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胸 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 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 是位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题目解说
“记”是古代的 一种文体,主要是记 载事物,往往通过记 事、记物、写景、记 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或见解,即景抒情, 托物言志。
苏轼, 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与父苏 洵,弟苏辙并称为 “三苏” ,“唐宋 八大家”之一。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 /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月相衣色与欲入步睡户于(,中被庭欣贬然起谪行的有职无权的闲官)贬赏漫谪月步的的的悲欣悠凉喜闲、、、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人生的感慨。
表现出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自我排遣的乐观旷达。
3.领悟“闲”之意 问题:“闲”有何含义?
笔记
“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闲人”的含义是: ①指二人的政治处境:被贬谪的有职无权的闲官,含有自嘲、自慰之意; ②指夜游的心境:有安闲自适的心境,富有雅趣之人,有自许的意味; ③体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自我排遣的乐观旷达。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行。
照进 门
高兴、愉快的样子
重点句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解开 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美好) ,(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考虑、想到
到 于是
(我)想到没有人和我共同游乐,于是到 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院子里
睡,睡觉 共同,一起 散步,漫步
重点句二: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 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形容水的澄澈
大概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错纵横
重点句三: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空明澄澈, (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 柏树的影子吧。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研读讨论 把握情感
• 1、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先找关键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 “欣然起行”
欣喜之情
• “念无与乐者” • “遂”“寻” • “相与步于中庭”
有点孤独 不加思索中有点激动
悠闲 从容
细读感悟
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 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下列句子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那竹子和柏树 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月色怎样 笔记
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 月光—积水 空明 • 竹柏影—藻荇 交横
比喻
比喻,“积水空明”写月光的空明澄澈, 夜色:美好、幽静
“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哪
只是
清闲的人 像 罢了
重点句四: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 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文章背景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 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 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案件惊动 两宫,苏轼因之几丧性命。后经范镇、张方平等营 救,苏轼于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 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 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有四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