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韵味。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国茶文化萌生发展的历史,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至今中国人对茶的熟悉程度范围之广,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中国茶文化如此受欢迎,那么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应从何说起。

有关研究表明: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中国茶文化的启蒙和萌芽阶段。

大量资料证实,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源产中心,更确切地说在云南省,但茶文化的起点却在四川,这是由于当时四川巴蜀的经济、文化要比云南发达。

大约在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饮茶,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人已用所产之茶作为“纳贡”珍品;西汉初期(公元前53年),蒙顶山甘露寺普慧禅师(俗名吴理真)便开始人工种植茶树。

公元4世纪末以前,由于对茶叶的崇拜,巴蜀已出现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况。

可以说我国的巴蜀地区是人类饮茶、种植茶最早的地方。

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盛行。

并且,这一时期饮茶开始进入文学和精神领域,中国最早的茶诗在这一时期出现,其代表是西晋杜育所作的《赋》。

在我国的唐朝时期,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

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

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宋朝茶文化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

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

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
琐的茶艺不耐烦。

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

在中国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

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由此看来,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深厚博大,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概括地说,中国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如今,茶已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拓展内容】
中国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1)饮茶的起源和发展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

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

饮茶始于西汉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

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2)茶与宗教结缘
汉魏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时期,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却睡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

(3)茶艺萌芽
茶艺是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选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程序和技艺。

杜育的《荈赋》挹彼清流”,择取岷江中的清水;选器:“器择陶简,出自东隅”,茶具选用产自东隅(今浙江上虞一带)的瓷器;煎茶:“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

”煎好的茶汤,汤华浮泛,象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灿烂;酌茶:
“酌之以匏,取式公刘。

”用匏瓢酌分茶汤。

荈赋》所描述的,是汉代茶艺的雏形,且茶艺发源于巴蜀。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
首先,是要研究中国的茶艺。

所谓茶艺,不仅仅指是点茶技法,而包括整个饮茶过程的美学意境。

中国历史上,真的“茶人”是很懂品饮艺术的,讲究选茗、蓄水、备具、烹煮、品饮,整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程式,而包含着艺术精神。

茶,要求名山之茶,清明前茶。

茶芽不仅要鲜嫩,而且根据形状起上许多美妙的名称,引起人美的想象。

一芽为“莲蕊”,二芽称“旗枪”,三芽叫“雀舌”。

其中,既包含有自然科学的道理,又有人们对天地、山水等大自然的情感和美学的意境。

水,讲泉水、江水、井水,甚至直接取天然雨露,称“无根水”,同样要求自然与精神的和谐一致。

茶具,不仅工艺化,而且包含有许多文化含义。

烹茶的过程也被艺术化了,人们观其色,嗅其味,从水火相济,物质变换中体味五行协调,相互转化的微妙玄机。

至于品饮过程,便更有讲究,如何点茶,行何礼仪,宾主之情,茶朋之谊,要尽在其中玩味。

因此,对饮茶环境,是十分注意的,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朝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等,不同环境饮茶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茶艺”。

也就是说,要从美学观点上来对待饮茶。

中国人饮茶,不仅要追求美的享受,还要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

在各种饮茶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洁、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

以茶雅志,以茶交友,以茶敬宾等,便都属于这个范畴。

通过饮茶,佛家的禅机,道家的清寂,儒家的中庸与和谐,都能逐渐渗透在其中。

通过长期实践,人们把这些思悟过程用一定仪式来表现,这便是茶仪、茶礼。

中国茶文化的鲜明特点
中国茶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门类不同,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第一,它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而是二者巧妙昀结合。

比如,中国人讲“天人合一”、“五行相生相克”。

这种高深的
道理,在哲学家那里,是靠纯粹的思辩,在道家而言,要通过练功、静坐中用头脑的“意念”来体会。

但到茶圣陆羽那里,却是用一只风炉,一只茶釜。

不仅在炉上筑了代表水、火、风的坎(三)、离(三)、巽(三)八卦图样,而且通过炉中的火,地下的风,釜中的水,和整个煮茶过程让你感受五行相生、相互协调的道理。

并细致地观察茶在烹煮过程中的微妙变化,通过那饽沫的形状,茶与水的交溶,以及茶的波滚浪涌与升华蒸腾,体会天地宇宙的自然变化和那神奇的造化之功。

又如,文学家、政治家,是通过读书、作诗、思想斗争来增进自己的修养,而茶人们则要求在饮茶过程中,通过茶对精神的作用,求得内心的沉静。

即使在民间,亲朋至,献上一杯好茶,也比说无数恭维的话语更显得真诚。

所以,中国茶文化,是以物质为媒介来达到精神目的。

第二,中国茶文化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又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变化着内容,它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

两晋南北朝时,茶人把这种文化当作对抗奢靡之风的手段,以茶养廉。

盛唐之世,朝廷科举送茶叫作“麒麟草”,用以助文兴,发文思。

宋代城市市民阶层进一步兴起,又出现反映市民精神的币民茶文化。

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文人士夫夫的茶风也走向狭小的茶寮、书室。

而当封建社会彻底瓦解之后,中国茶文化又广泛走向民间,走向人民大众之中。

因此,中国茶文化研究不应该是简单的“翻古董”,而应该在吸取传统茶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有所创造。

近年来,无论大陆、台湾或海外华人,茶事频兴,这是好兆头。

中国茶文化应该与时代的脉搏、世界的潮流相合相应,使老树开出新花。

这才符合这门学科固有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