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堂教学策略漫谈
教研室廖家超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分别在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开设的两门综合课程。

一、品德与德育概念的认知
1、品德——品质道德。

品——指等级、层次的高低;质——指结构质地好坏;
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好坏)
道德——核心就是处理各种关系。

道德高尚是指那些用善良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道德低下是指那些用低劣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

品德——是指人的思想修养的层次高低、质地好坏的问题。

即在处理各种关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修养的好坏问题。

人的品德就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长期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2、德育的本质:
德育的本质就是学会“理解”。

学会理解自我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爱、互敬、互谅、互助、互惠、互利、互赢。

3、品德与德育的异同比较:
二者都与思想修养有关。

但是,品德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名词,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而德育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动词,反映的是一个思想修养的过程。

由此可见:品德修养不是一个人独立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人与事务、人与人等多种关系的事情,某个人处理关系的好坏反映出这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层次的高低、好坏。

二、课程的基本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课程构建的基本理念
㈠育人为本: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㈡生活为基: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㈢活动为主:
首先看看新旧教材比较:
新旧教材比较:——结论:新教材凸现“活动性”。

㈣参与为实。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的积极地参与品德熏陶活动,探求人的思想品德构建的规则和规律。

力求做到:师生关系平等而真实,教育内容生动而扎实,教学途径多样而务实。

通过学生的实实在在的参与、实践和体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要求所有的
学生都参与到品德熏陶的活动中去,人人都获得思想品德的修养。

㈤追求基调——基础性和有效性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五、课程的特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将有利于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与现行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程和社会科相比,新的课程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第一、社会性:
以育人为本,重视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的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如:“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对人宽容。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耻辱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第二、生活性
人的生活历程是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生活是培养道德的田园,生活是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的倾向。

如:“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三、实践性。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

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体验、参
与和实践,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的说教。

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


第四、综合性
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品德与社会》课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和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融合。

这种教育的综合性既是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社会因素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综合,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它让原本具有丰富、多样关联的儿童,原本综合在一起的生活,不为自成体系的课程所分离,而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形态是该课程的又一显著特点。

如:在“我在成长”这个主题中,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他人,以及生活态度、法律意识等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综合于“我在成长”主题之下。

但另一方面,这些品质要求和能力的养成,既不是只在家庭或学校生活中形成的,也不是只懂得道理就可以完成的,它必须涉及学生的不同侧面的生活体验。

因此应当将其中的有关内容的学习融入其他各个主题中进行。

第五、活动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活动性。

有关活动过程和活动方式的内容,课程标准采用了“观察”、“调查”、“讲述”、“交流”等动词表述,这些动词的使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也是对教室的教学活动指导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进行评价的依据之一。

通过儿童的讨论交流、资料调查、现场采访、情景模拟、角色表演、实践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直观讲授和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如:“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

”“观察自家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他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儿童道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必须通过儿童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和社会的价值引导是必要的,但必须以儿童的自觉认同和内化为基础。

学校德育应该重视、尊重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整体生活出发,学校德育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

六、课堂教学任务。

内化为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
内化为道德认知:通过对品德课程的教学,将教材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内涵,与学生的思想进行内化整合,形成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道德认同,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道德认知、道德思想。

外化为道德行为:通过对品德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按照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去进行社会交往,把道德思想变为道德的行为。

七、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环节构建的基本模式:
我在这里所说的“基本”一词,表达的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即是指课堂教学的“细胞”——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可分三个步骤:第一步,仔细认读,深入理解;第二步,创设并再现情境,展现与演示情境,第三步,领会认知,体验感悟。

用图式表达如下:
对于每个步骤,应该怎样操作呢?
第一步:是要求老师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文本,无论哪个学科,都应该重视学生研究文本信息。

通过仔细的认读文本信息,深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含义,为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知识张本。

这是教学环节的切入点。

第二步:依据文本信息: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与文本信息相一致的情境,展现并演示情境,将文本信息用具体的情境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得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深刻的心理体验,情境体验教学法的运用,是高效率传授知识与技能、提高课堂效率所凭借的方法与手段。

第三步: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参与或观摩之中,体验到了知识的内在涵义——本
质特征,感悟到了知识所包含的深奥的原理或者深刻的道理,领会知识点的要义,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新的知识认知,构建新的知识模式与体系,打下深深的知识烙印!
我这里所说的这个教学环节的基本模式,也不是要求严格的按照上述三个步骤来绝对的呆板的实施的。

第一个与第二个步骤相对独立一点,第三个步骤往往凝结在第二个步骤之中,而这三个步骤都融合在教学环节之中。

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较小的课堂教学单元。

2、课堂教学构建的基本模式: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可以采用“激情——知事——明理——导行”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一是是由《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功能价值所决定的。

二是,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每课的教材内容安排上来看,大多数符合“知事——明理——导行”结构基本模式。

激情——是手段、是措施。

它往往凝结在“知事、明理、导行”等教学环节之中,激发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

知事——是载体,是过程。

通过对事件发生、发展的了解,明白人的活动方式与处理各种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道德”表现。

明理——是体验,是感悟。

明白道理,是一个思想教育过程,明白一个“为什么”的道理。

并把它“内化为道德认知”,在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导行——是规范,是目的。

这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解决一个“怎样做”的问题,外化为道德行为。

让学生能够按照良好的道德规范,正确地去作为,用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标准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当然,有的教学内容有“知事”的过程,也是“明理”的过程,道德观念往往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由此可见,“激情——知事——明理——导行”的模式是实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3、课堂教学特殊模式:
上面所讲的是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即“通用模式”。

实质上,课堂教学模式是有很多很多的,下面我列举几个特殊教学模式,供大家鉴赏。

(1)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情景体验教学模式强调感情和活动相互关系所发生的教学价值,一方面是活动体验,一方面是情感参与,包括愉快地、成功地的心理体验及兴趣、动机等心理机制。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情景的创设,使学习内容和学习的环境得以优化,学生可以主动轻松的体验到真实和模拟的社会生活。

基本步骤是: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进入情境——研讨情境(合作学习)——体验情境。

(2)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探索活动是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不是得出现成的结论,而应该是引导发现,善于挖掘问题的不同方面,和学生相互交流,教学从探索开始,由发现获得问题的探索方法,重在指导学生的发现活动,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索发现的结果。

共有四个步骤:
发现问题是从事实或教材中找出主要问题,陈述问题,深入思考。

分析问题是找到合理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思考,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甄别,归纳和综合。

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中筛选合理地、有效地解决方法。

最终:解决问题。

基本步骤结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3)辩论研习教学模式: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辩论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等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辩论,并掌握辩论的基本技巧,能够摆事实,立论据,讲道理,做出选择,使自己的观点处于有利的地位,并能够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观点,及时审视自己的观点,重新表达自己的选择.心平气和地学习和讨论。

并善待批评,以获得更正确的观点,学会倾听。

准确地与人交往,形成理解、说服、合作等能力。

基本步骤是:研讨问题——获取信息——辩论质疑——引导反思等
这样开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能够在学生的脑海里打下深刻的道德观念烙印!
(4)创新思维教学模式:
目标引入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充满兴趣,跃跃欲试的情景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尝试用语言进行组织,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多向思维是让学生利用直觉、形象、逻辑、抽象、发散、辨证思维,明确目的,寻求解决。

通过对问题进行假设、推断、验证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注意寻求思维效果的有价性,或获得问题的突破性解决。

收敛思维是师生注意进行总结和归纳,特别是注重学习方法的归纳和提升,多向思维和收敛
思维相互作用,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

基本的步骤有,目标引入—多向思维——收敛思维——寻找规律。

值得说明的是: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他往往是多种模式的交叉综合运用,根据课型恰当的选择课堂教学模式,切忌生搬硬套。

八、课堂教学策略
㈠准确定位课堂教学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⑴重要性认识。

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的方向,目标准确,老师的课堂教学就不会游离主题,不会走错方向;目标明确,老师的课堂教学就知道要做一些什么,而且能够想尽办法怎样去做。

因此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十分重要!
我们的老师,在课前准备时,首先要对本节思品课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牢记在心,运筹自如。

⑵思品课“教学目标”内涵。

①基础目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两个“双基目标”。

▪基本的道德准则。

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简单的地理知识。

▪重大的历史事件。

▪不同民族国家的平等意识。

……
②核心目标——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凸显过程,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能力——如何理解能力呢?词典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将能力理解为善于运用已有知识或创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越是善于解决问题,表明能力也就越强。

▪自我调节能力;
▪自护自救能力;
▪表达自己见解、与人交流的能力;
▪认识、观察、分析、解决、选择能力;
▪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探索、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优先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是“思想教育目标”。

(德育点)
▪积极的生活态度;
▪爱心、责任心、文明情操;
▪民主法制及规则意识;
▪爱国及国际意识;
▪环保意识;劳动意识;
▪合作……意识(思想、观念)……。

④行为习惯目标——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⑶四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基础目标——提供道德准则、规范、要求。

核心目标——道德陶冶的过程与方法,是道德陶冶的“熔炉”。

优先目标与行为习惯目标——终极目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就是要求通过每一次课的课堂的教与学的活动,将教材文本所携带的“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知,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这是重点中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这些思想道德教育信息,蕴含在、或者说是隐藏在基础目标和核心目标之中)。

我们在课堂教学之中,既要做到重点突出,更要做到难点突破!
2、准确定位教学重点:往往表现在“思想教育目标”和“行为习惯目标”之中。

3、准确定位教学难点:往往表现在“思想教育目标”之中。

㈡选择恰当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我国将教学方法大致有七大类24种之多(见《教学方法论》)对比比较教学法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最好方法之一。

㈢引导学生用现代科学的学习方式高效率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在现代课堂里,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四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

对于这四种学习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理解呢?
1、四种学习方式的解析
(1)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对于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地选择、学习活动与学习进度的设计、学习结果的评价等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学生成为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决策甚至自主决策者,并成为实施学习决策的主体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本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学习活动。

长处:老师的课堂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教学目的。

(2)合作学习——即合作团体成员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积极发表意见,通过互动交流,发表个人认识、学习经验或体会,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集中团体成员之间的群体智慧,实现团体成员的共同学习目标,从而实现个体学习目标,大面积获得成功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本方式:骨干引领;合作、讨论、交流。

长处:加深理解记忆,促进学生大面积提高。

(3)探究学习——即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问题、文本、信息或材料,在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意义、信息的理解活动或过程,从中学习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学习。

基本方式:学生深入研究,自己(相互)提出问题,自己(相互)解决问题,探索知识的奥秘
长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4)体验学习——即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问题、文本、信息或材料,由老师或学生创设一个相关的情境,让学习者在一个由教师营造的反映知识特点和原理的直观的情境中,亲身经历,亲身实践,亲身感受、体会、顿悟,反省、内化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受到思想教育。

这种学习方式就是体验学习。

基本方式:直观演示体验;亲身实践体验;实验操作体验;情境表演体验……
长处: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直观印象和深层次的理解,在脑海里打下最深刻的烙印。

2、四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1)体验学习是主体学习方式,它贯穿在整节课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而且,情境体验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以分散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之中。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学习相结合,或者叫做自主体验学习、合作体验学习、探究体验学习,情境体验学习。

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就像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一样,往往是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只有如此,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才能收到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3、学习方式的实现方法
研讨质疑式学习是实现“四种学习方式”的较好方法之一。

㈣课堂提问的策略。

提问的类别:
1、判断问:
⑴定性问(属性)(是非问):即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⑵定量问:(断定数量和范围)即是多少或不是多少?
⑶存在问:即判定某事物存在或者不存在?
2、反问:明知道答案,为了加强语气,故意而问。

3、祈使问:请求、商量、试探性提问。

4、疑问:有疑而问,提起疑问等:
⑴你从这段文章的朗读(……研究、……)中你发现了那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科学规律、科学原理……)呢?
⑵你从这段文章的朗读(……研究、……)中你感受(体会、体验)到了怎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