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

中共 中 央 在 《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学 校 德 育 工 作 的 若 关 干 意 见 》 《 于 加 强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若 干 意 见 ) 一 和 关 中
再 强 调 , 校 要 通 过 各 种 方 式 对 不 同年 龄 层 次 的 学 生 进 行 心 学 理 健 康 教 育 与 指 导 , 助 学 生 提 高 心 理 素 质 , 全 人 格 , 强 帮 健 增 承 受 挫 折 、 应 环 境 的 能 力 。 但 是 , 于 适 用 于 中 小 学 生 心 适 由 理 健 康 测 评 的 量 表 稀 缺 , 及 诊 疗 式 量 表 的 常 规 使 用 , 致 以 导
心 理 健 康 水 平 的量 表 就 更 不 合 适 ; 极 盛 研 究 员 还 率 先 在 国 王 内 编 制 了一 套 ‘ 国 中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量 表 》 但 是 , 于 量 表 中 , 由 本 身 是 基 于 强 迫 症 状 、 执 、 对 、 郁 等 心 理 疾 病 因 子 建 立 偏 敌 抑
感 、 就感 、 值取 向 、 习兴 趣和 成就归 因等 ; 成 价 学
分 布 。 倘 若 某 人 的 统 计 结 果 接 近 数 值 分 布 的 平 均 状 态 , 被 就 认 为是 健康 的 ; 之作不 健康的规 定 。 反 社会学 标准 : 以社 会 规 范 作 为 标 准 。 行 为 符 合 公 认 的 社 会 行 为规 范 , 为健康 ; 显偏 离常态 视作 异常 。 视 明 医学标 准 : 有无心 理疾病症 状作 为 衡量 心理 健 康的标 以
康 教 育 和 心 理 辅 导 的 范 围 , 心 理 辅 导 员 觉 得 超 出 了 自己 的 让
广 、 度 和 效 度 较 好 的 特 点 , 是 此 类 量 表 一 般 属 于 问 题 心 信 但 理 筛 查 式 诊 疗 性 质 , 且 多 数 量 表 制 作 的 样 本 和 测 查 项 目 的 而 遴选是 围绕成人 人群展 开的 , 能 客观 地反 映学 生的心 理环 不 境 , 就 难 免 出 现 测 试 误 差 或 影 响 测 试 结 果 的 信 度 。 即 使 也 也 有 少 数 量 表 初 始 目的 就 是 为 中小 学 生 编 制 的 , 日本 学 者 铃 如 木清等人 编制的< 安 倾 向诊断 测 验》 表 ( H , 是 , 不 量 w T)但 由 于 生 活 环 境 、 理 风 俗 、 化 意 识 、 德 评 判 等 方 面 的 区 域 伦 文 道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编制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编制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编制摘要编制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实际调研及专家研讨的方式构建出量表的三个筛查级别,22个维度指标,并据此发展出具体项目。

再通过对890名普通大学生和67名正在接受咨询的临床大学生样本进行预试,对另81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测试,以及多轮专家评估来检验和修订项目,最终形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

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模型结构合理,拟合良好;量表各项目区分度良好,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咨询求助和未求助大学生在量表以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

因此,该量表可作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项目分析,信度,效度。

1问题提出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转折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大,加之学习竞争、择业压力、恋爱苦恼、经济限制、人际关系难处、家长期望过高等方面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过重,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王萍,牟宏玮,吴连海,2009a)。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姚本先,陆璐,2007;Zivin,Eisenberg,Gollust,&Golberstein,2009)。

局部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重视。

例如刘秀英(2011)对河南省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心理不正常的比例超过了20%,其中有7.8%的大学生存在严重心理缺陷,有13.7%的大学生属于危险人群,而另外有24.7%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临界状态。

宋丽娟、唐平、杨贵英、叶怀祥和张涛(2012)对四川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调研也指出,大学生总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在22.31%。

樊富珉与王建中(2001)对北京地区大学生的研究指出,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但仍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

心理学相关的论文选题方向与题目

心理学相关的论文选题方向与题目

心理学相关的论文选题方向与题目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心理学相关的论文选题方向与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1、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2、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广西监狱警察敬业心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研究4、儿童文学对低龄儿童焦虑心理的干预5、青少年心理弹性、癌症症状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6、云南鲁甸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7、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和途径研究8、远程开放教育的教材改革与开发实践--以《成人心理健康教育》为例9、心理咨询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10、武陵山连片特困区贫困人员的心理特征探析11、浅析人居环境中人的心理对植物的需求和影响12、关注职工心理提升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水平13、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实证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4、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心理疏导15、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16、心理咨询技术在基层派出所治安调解中的应用17、浅谈敬老院老年人心理护理策略18、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19、临床检验人员心理健康现状探讨20、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21、基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商业空间设计探究22、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社区家庭工作坊干预23、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24、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25、兄弟姐妹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26、大学生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网络依赖间的中介作用27、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28、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29、大学新生心理韧性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30、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31、沉浸反刍和反思反刍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32、高校心理咨询中非性双重关系的利弊分析与应对举措33、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34、多元联动:进城务工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网络化治理研究35、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36、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37、叙事心理治疗的疗效机制探析38、职工心理疲劳对油库安全的影响及预防39、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40、147例青少年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质性分析41、女大学生生理期心理调适问题探析--基于生理健康视角42、抗逆力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43、《大学》的健康心理思想探析44、茶对心理健康的功能研究45、论古老童话对儿童心理的潜在消极影响--以格林童话为例46、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47、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特点48、老年流动人口心理问题及对策49、浅析室内空间设计中色彩搭配对心理的影响5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调整与实践51、职业倦怠在司法警察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间的中介效应?52、潍坊市卫生系统心理健康服务现况调查?53、儿童心理理论进展研究54、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心理资本量表的编制55、加强农村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途径56、高中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处理对策57、运用ICF理论与方法对残疾儿童心理康复相关问题的探讨58、语言背后的心理--群体间的语言偏见59、新手咨询师首次心理咨询实践的专业技能表现60、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61、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影响的追踪研究62、中医心理的人格形成发展和完善研究63、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64、大学生自我构念和心理账户对消费决策的影响65、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对策66、心理资本-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新视角67、德性认知的心理机制与启示68、浅谈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69、基于心理成因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分析70、我国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71、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及思考72、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现状综述与展望73、酒后心理对司机控制力的影响分析仿真74、生态心理治疗研究综述75、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及扶助策略研究76、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77、我国社会再就业心理辅导服务模式完善分析78、群体性事件中组织领导者的心理探析79、证券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偏差理论综述8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权利保护的社会支撑系统81、基于化工安全事故对公众心理影响的研究82、关于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83、新常态下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84、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空间心理量研究85、海员心理健康问题与影响及对策86、心理疲劳的危害87、社区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88、抑制控制在成人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89、大型戒毒场所特殊心理护理90、残疾人心理发展问题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91、农村初中生害羞心理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92、当代军校学员心理危机探析93、在航海类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94、浅谈影响儿童心理的家庭因素95、灾难中人们的心理反应特征及启示96、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分析97、浅谈电脑及其网络对儿童心理的消极影响98、团体心理沙盘的非言语沟通意义及应用99、飞行院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初探100、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艾滋遗孤心理问题研究热点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1、浅谈培养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体会2、关于心理教育行为分析3、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缓解办法4、大学生逃课现象心里透视及对策5、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6、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7、关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8、论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9、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10、初级中学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11、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12、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浅探13、试论学习理论家的人性观14、错误在学生学科学习中的地位15、教师的学生观及其对教学成效的影响16、试论“举一反三”的心理学基础17、认知心理学对现代教学论的影响18、试论概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19、试论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教育意义20、现行组织者―一种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策略21、论强化是学习的重要条件22、学习迁移的规律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24、试论外语学习中本族语的迁移与干扰25、维果茨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26、人本主义学习观点对教育工作的启示27、谈谈合理的习题设计的心理学依据2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数学教学29、浅谈教材编写的心理学原则30、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31、课堂中举例的心理学分析32、广义知识观、目标分类教学及其教育意义33、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学分析34、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基础3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36、试论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37、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38、课堂学习的社会心理分析39、试论观察学习的功能与条件40、学生数学估计能力发展特点及认知机制41、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学习42、学习焦虑与英语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43、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44、试论社会性学习的特殊规律45、论学习兴趣及其产生与发展的条件46、试论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的特殊性47、试论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48、论体验产生的条件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49、谈谈行为治疗中的学习原理50、试论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惩罚51、试论习得性失助感及其防治52、浅谈学校教育情境中奖惩的科学与艺术53、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54、我国教育思想中有关惩罚的述评55、学习失能学生及其辅导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1、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认知心理的实证研究3、心理引导技术在德育过程中的应用研究4、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5、高校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探究6、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7、情绪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研究8、基于用户心理模型的大学生社交应用界面设计研究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法及其应用研究10、强化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干预技术:现实疗法应用研究11、色彩心理在网页美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2、基于认知心理的移动社交应用界面设计研究13、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14、心理暗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5、心理素质评估训练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研究16、流行色的心理效应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7、基于应用行为分析的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教学成效研究18、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9、独立学院兼职教师心理契约的维度及其应用研究20、罗夏墨迹测验综合体系在中国心理临床中的应用及实践探索21、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价值的研究22、论罪犯心理矫治在我国的应用及其完善23、当前高职单独招生中心理素质测评应用情况探索24、批判性思维在篮球心理战术中的应用研究25、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26、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7、心理暗示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8、绘画疗法在儿童车祸心理创伤治疗中的应用29、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咨询应用研究30、论趣味心理要素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31、中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32、ZS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应用研究33、空巢老人社区心理需求的质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34、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中的应用研究35、项目管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36、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探索37、数据挖掘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应用研究38、瑜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探析39、农村地区PLWHA社区心理支持应用研究40、数据挖掘在学生心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和量表编制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和量表编制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和量表编制一、本文概述在当今社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儿童的个人发展,也影响着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编制相应的量表,对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并基于此编制一套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量表。

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明确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在小学生群体中的表现特征。

接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心理健康的结构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包含情感、认知、行为等多个维度的心理健康模型。

在量表编制过程中,本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专家咨询、预测试、统计分析等步骤,不断优化量表项目,力求使其能够准确反映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最终,本文将呈现一套适用于广泛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量表,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结构的理论探讨心理健康作为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而言,其心理健康结构的探讨尤为重要。

本节将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结构进行理论探讨。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结构主要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

认知方面涉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自我认知等情感方面关注学生的情绪调节、同伴关系和自尊心等行为方面则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结构。

从教育学角度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结构应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适应性等方面。

学习兴趣和动机是推动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策略和适应性则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和学校环境等也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结构还应包括家庭环境、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一、量表编制的现实意义心理健康是时代的课题,是人类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逐步兴起,服务的对象不断扩展,从大学生到高中生、初中生直至小学生。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源于儿童时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呈现进一步向低年龄延伸的趋势。

随着对心理健康观念认识的深化,预防先于治疗并重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育部先后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明确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问题。

我们认为,科学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估等工作的逻辑起点。

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17日,第5版科学的评估需要科学的工具,考察以往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的工具,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引进的工具多,本土的工具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确实是起步迟,基础差。

因此在工作开展之初,研究者引进了一批国外心理健康的测查评估工具,如SCL—90、UPI等。

不可否认,这些工具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始阶段对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工作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东西方文化差异、理论认识的差异等问题。

_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_的编制

_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_的编制
对心理健康的要 求越来越高。对于心理和思想尚为成熟的大学生这 一特殊群体而言,较之已往任何时期,更容易产生 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顺利完成 学业,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有关 专家指出 , [1,2]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 水 平 取 决 于 采取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对策,有效对策的 提出取决于对心理问题的准确判断。因此,编制一 套科学、客观地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了 探索。国外已经发展出比较成型的评估工具和量 表,如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The College Adjustment Scales( CAS) [ 3] , MMPT - 2 College Maladjustment Scale(MMPT- 2 CMS) [4], The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 (SACQ) [5] 等。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状 况 的 调 查绝大多数使用国外早期编制的量表,以《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上发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文章为 例,其中 61.5%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的测评或对比研究,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 为 《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其次是 《卡特尔 人 格 因 素 测 评 量 表 》 (16PF)、 《艾 森 克 人 格 问 卷 》
2 量表维度的建构
综合以往对心理健康概念和标准的研究,正如 一些研 究 者 指 出 的 那 样 [11]: “许 多 研 究 者 热 衷 于 站 在 他 者 的 立 场 , 列 出 一 系 列 的 评 价 维 度 ”。 其 实 对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研究更需要站在实践的基础 上,整合质和量的研究方法,走到研究对象中去体 察他们的心理实况。因此,本量表在维度的建构 上,一是分析以往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 证研究,从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因素;二是召集不同 类型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座谈,征求他们的意见;三 是征询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的意见,对大学生心 理咨询的常见案例进行分析;四是多次邀请一些相 关专家进行讨论和座谈,对以上所抽取的因素进行 补充和修改。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作者:王倩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年第05期问题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又面临脱离父母、适应新的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众多问题,很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1]。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取决于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对策,有效对策的提出取决于对心理问题的准确判断[2]。

但是,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的常用工具多是国外引进,且不是以大学生为适用对象,所以研究的效度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编制一套科学、客观地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和方法1.材料(1)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理论建构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以及参考国内心理健康量表的结构,并结合开放性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结构从四个方面(即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神”的和谐)[3]划分为11个维度:身心合一感、自我尊重感、人格结构平衡感、自我结构协调感、群体归属感、角色适应感、人际亲和感、地位稳定感、自然亲切感、理想超越感和信仰价值感。

(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项目库根据以上建构的11个评价维度,主要以访谈中所得到的原始叙述为基础,自编项目和改编或使用已有心理健康量表中的有关项目相结合,最后确定57个项目组成项目库。

(3)编拟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初稿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理论建构,参考相关量表的题目,并请一些大学生校正各项目的表达方式是否恰当,最后得到46个项目,然后随机混合排列各维度的项目,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稿。

其中正性项目13个,负性项目33个,分为11个因素:身心合一感(4项)、自我尊重感(5项)、人格结构平衡感(5项)、自我结构协调感(4项)、群体归属感(4项)、角色适应感(3项)、人际亲和感(4项)、地位稳定感(3项)、自然亲切感(4项)、理想超越感(5项)和信仰价值感(5项)。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在当今社会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机构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健康服务方案。

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挑战。

而社区居民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其心理健康状况对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开展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调查和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升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我国关于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量表编制相对较少,现有的量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开展本研究,编制一套适用于我国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量化工具,全面、准确地了解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为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索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确定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需求领域和关注点,为相关机构和服务提供者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3. 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量表工具,对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评估,为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提供支持。

4. 探索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表现和需求态势,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配置和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目的的实现,旨在为提升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体验,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_王滔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_王滔

第34卷 第1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Vol .34 No .1J ournal of S outhw es 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 .,2008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王 滔1,张大均1,陈建文2(1.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400715;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理论分析和半开半闭式问卷调查(n =296),经初测(n =833)和正式测量(n =2979),编制了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分量表构成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通过测量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量表的因素结构,然后考察了量表的重测信度、同质性信度以及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证明量表的结构比较合理,适用于测试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8)01-0122-06 一、前 言心理素质是在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概念,对其内涵的理解目前心理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1]。

我们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1]。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既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测量工具的选用呈现出两种趋势:①使用成型的、公认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相关量表施测,如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ym ptom Check List 90,简称SCL -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Six teen Perso nality F act or Quest ionnaire ,简称16PF )等[2][3]。

大学生心理量表的初步编制及试用

大学生心理量表的初步编制及试用
71 Rutter M , Beyond long itud ina l da ta: causes, con sequences, changes, and con tinu ity, Journa l of Con sulting and Cl in ica l Psychology, 1994, 62 (5) : 928-9401
测试采用集体方式进行, 当场填写和回收。指导 语为“这是一份用于科学研究的调查表, 填写这份调 查表与你的任何学业成绩或操行评定都毫无关系, 而且不需要填写姓名。 希望你能尽量实事求是地填 写”。 测试时间为 1995 年 10 月。
结果与分析
量表内容一致性检验
一、 量表结构 11 因素分析 首先对量表 80 个项目进行一阶因素分析, 经主 成份分析, 提取出 20 个特征根大于 1 的因素。经最 大正交旋转确定的这 20 个因素是: 恋爱问题, 5 项; 同性恋倾向, 3 项; 多角恋, 2 项; 性烦恼, 8 项; 学 习能力障碍, 3 项; 消极与盲目性, 4 项; 学习动机 与归因, 5 项; 考试焦虑, 2 项; 社会适应, 6 项; 心 胸狭隘, 4 项; 家庭不幸, 2 项; 容貌自卑与社交恐 怖, 5 项; 悲观无助感, 6 项; 自我中心特征, 3 项; 疑病症, 1 项; 神经质, 6 项; 厌世与自杀倾向, 4 项; 环境适应, 2 项; 神经衰弱, 4 项; 强迫症和抑郁症, 5 项。 这 20 个因素的累积因素载荷为 67%。 在我们原来的假设结构中, 共包括 35 个因素, 而经一阶因素分析提取出的 20 个因素中, 有 16 个 基本上是在原来的因素上略加修改和归并而成的, 其余 4 个是重新组合的。这 4 个因素是消极盲目性、 心胸狭隘、悲观无助感和疑病症。这表明, 原来的假 设结构有一定合理性。 为验证假设结构中维度的正确性, 继而对新提 取出的 20 个因素做二阶因素分析, 主成份分析提取 出 5 个主因素, 累积贡献率达到 5815% ; 然后分别 做了正交、 斜交和四次幂旋转, 其中四次幂旋转失 败, 而正交和斜交旋转中, 又以斜交旋转对维度的解 释更加合理。其结果揭示, 前 4 个维度具有较好的解 释性, 但第 5 个维度包括项目过少 (3 个) , 且该因 素与总分的相关较低 (14215)。其次,“家庭不幸”实 际上只是一种环境因素, 所以我们决定将有关家庭 不幸的两个项目删去, 将有关“疑病症”的一个项目 并入维度 4, 这样就形成了包含 4 个分量表、19 个因 素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量表》结构: 2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量表总分为因变量, 分别以新提取的 20 个因 素和 4 个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 结果表明, 全

心理健康量表

心理健康量表

⒈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的构成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采用5级评分制。

(1)无:自觉无该项问题。

(2)轻度:自觉偶尔有该项问题.(3)时有:自觉有该项症状,时有发生。

(4)经常:自觉有该项症状,经常发生。

(5)总是:自觉有该项症状,总是存在。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可规类为10个因子。

各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如下:①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10、14、23、31、49、53、71、79,共8项。

该因子主要反映受试者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敏感等。

(得分:)②心理承受力差:包括2、17、26、40、50、62、74、77,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事感觉困难,遇到困难、挫折灰心。

觉得工作、学习负担重与难以完成。

对待环境杂乱脏不能承受等等。

(得分: )③适应性差:包括6、18、35、38、48、61、69、80,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事情、环境、对人不适应等.(得分:)④心理不平衡:包括8、15、24、39、42、54、63、72,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别人对他不公平,抱怨自己赶不上别人,别人有成绩自己生气,自己出力不讨好,别人亏待自己,对自己强的人不服气.(得分:)⑤情绪失调:包括1、13、22、37、45、52、57、65,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心情不愉快、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等情绪问题。

(得分: )⑥焦虑:包括4、20、28、34、47、58、67、70,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许多事情心烦、预感有坏事发生,心理烦躁、无缘无故紧张、担心自己有病等焦虑症状(得分:)。

⑦抑郁:包括7、12、21、27、33、55、59、66,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低落,对前途感觉无希望、疲劳、对事情不感兴趣,感到忧愁、生活无意思等抑郁症状。

(得分:)⑧敌对:包括3、11、30、41、44、51、76、78,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喜欢与人争论,不能控制脾气,有摔东西的冲动,爱挑人毛病,爱刺激别人等敌对症状.(得分:)⑨偏执:包括9、16、25、32、43、56、64、73,共8项。

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初编及调查

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初编及调查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学龄前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及健康 状况都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次演示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深入了 解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及健康状况,以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 有益的参考。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 行了全面的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收集了家长对儿童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及健康状 况的看法和做法,实地观察则主要观察了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习惯培养的 情况。
2、家长应孩子的饮食偏好,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食物和口味,避免挑食和 偏食。
3、幼儿园和相关机构可以开展营养教育和饮食指导活动,帮助家长和孩子 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4、对于存在挑食、偏食等问题的儿童,家长和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和支持, 例如提供心理辅导、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等措施。
5、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干预来改善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 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3、健康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也有部分儿童存在视力 问题、口腔问题和营养不良等问题。对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儿童的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也是保持 儿童身体健康的关键。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生活主要包括游 戏、阅读和绘画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惯培养主 要包括良好的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这些习惯对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 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也需要视力问题、口腔 问题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学龄前阶段是儿童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营养摄入 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为了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我们进行了一 项调查,旨在分析这些行为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量表的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量表的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量表的设计方案一、测评范围高中(含中职)、初中、小学高年级在校学生。

二、工作内容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结合实际,坚持客观、保密、标准化原则,积极稳妥、科学规范地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工作。

(一)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测评1.可采用线上评估,也可采用线下评估,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2.小学5年级以上的学生,选择标准化心理测量手段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

3.测评频次(1)原则上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工作。

(2)建立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评估机制。

家长和教师观察评估学生是否存在情绪、心理和行为异常,每月一次。

(3)筛查出的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使用标准化心理测量手段及时进行测评,每周一次。

(4)妥善保存保管心理测评有关资料,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对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进一步深入测评。

(二)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1.各市、县、区教育体育局要联合卫生健康委、妇联、社区等部门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联动机制。

2.各校要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建立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治疗的学校和专业卫生医疗机构间转介机制,及时预防学生发生个人极端事件。

推荐使用量表以下筛查量表系专家讨论推荐,各地各校可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使用。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筛查量表(一)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内容包括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方面。

适用于学龄儿童的年龄范围,适用区别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适用于区别儿童有无精神障碍。

具体为:1.教师问卷:对儿童在校行为进行评定,总分的最高分为52分,以9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此者被评为有行为问题。

2.父母问卷:对儿童在家行为进行评定,总分的最高分为62分,以13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此者被评为有行为问题。

(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成为适应于我国中小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许明智,龚耀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11)【摘要】 目的:建构普通人群心理健康评价模式,初步编制一个适合我国15岁以上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量表。

方法:根据第四次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取样共1000名,女性479名,男性521名,年龄15~90岁,平均37.0±16.9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发展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理论结构,再选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结果:(1)通过项目分析和初步的因素分析,确定心理健康量表由104个项目组成。

(2)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含有13个一阶因素和3个二阶因素,分别解释总变异的52%和63%。

(3)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一、二阶理论结构模型与测验变量拟合良好,支持该量表的理论结构。

结论:初步完成了心理健康量表的建构工作,且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该量表结构较为合理。

【关键词】 心理健康量表;编制;结构中图分类号:G4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4)02-0111-05 Development of Mental H ealth ScaleX U M ing-zhi,G ONG Y ao-xianSecond X iangya H ospital,Central S 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 o explore the intra-structure of mental health,and to develop a new Mental Health Scale(MHS)for general people over15years in China.Methods:The sam ples consisted of1000general people.Exploratory and con firmatory fac2 tor analytic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the intra-structure of the scale.R esults:(1)The MHS consists of104 items.(2)Exploratory principal com ponent analysis of the items identified that the scale had thirteen first-order factors and three second-order factors,explaining52%and63%of the total variance respectively.(3)By mean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 odeling, con 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measurement of first-and second-order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scale. On the first-order level,The results supported13-factor m odel of the scale.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order analysis als o indi2 cated g ood fit.Conclusions:Factor analyses studies showed the structure of the MHS is pretty reas onable.【K ey w ords】 Mental Health Scale(MHS);Development;S tructure 心理健康是个体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个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1]。

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编制与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编制与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编制与调查研究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性观念;性行为论文摘要:为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自编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随机调查了180名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发现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P=0.009),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不同年级间有显著差异(P=0.008),四年级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一年级大学生;在接受过和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同学间没有显著差异(P=0.532),证明现行性健康教育过于形式化、表面化,未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近年来,发生在青少年、流动人口和老年人中间的性犯罪一直令人关注。

目前,性犯罪发案率已位于盗窃、抢劫之后,居第三位。

在性犯罪中明显地可以看到,犯罪主体缺乏良好的性伦理道德观,自制力和性知识水平都存在着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犯罪者,竟然是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走上性犯罪的道路?性心理是人格的重要构成部分,性心理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性健康表现为“通过丰富和提高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的方式,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

大学生在性成熟的过程中,性意识也在相应地发展,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性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及西方“性解放”思想的侵入,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又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作为大学生,他们的性生理发育已完全成熟,但是由于缺少系统的性教育,其性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这种矛盾的产生使得大学生出现了很多性心理方面的困惑,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已是迫在眉睫。

编制出一套有效的量表以测量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即是本研究目的之所在。

在国际上,关于大学生的性健康标准有达拉斯・罗杰斯标准,在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只在某些学术刊物上零星可见,研究过于表面化,且皆属质性标准,尚未有一套权威的量表以测查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

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它的一端是心理疾病或障碍,另一端则是人格健全,中间还有心理机能正常或其它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疾病或障碍属于不健康的层次;心理机能正常属于“消极的心理健康”,已经被过分关注,甚至主导了心理学的研究;而人格健全作为“积极的心理健康”,正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

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调整,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

编制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力求以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立足中国与借鉴西方相结合、发扬传统精神与适应现代需要相结合,采用多方法、多视角较系统地探讨适合于中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的结构和内涵,编制测量工具。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探讨心理健康的内涵;然后用测量学方法来测查心理健康的结构,获得其操作化界定;然后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工具在概念关系中,运用相关、回归、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所进行的五个研究包含10个小研究,共涉及被试4504名。

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从健全人格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两个角度进行综述。

本文从西方积极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心理和谐等角度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梳理了国内外新近的一些研究,厘清了积极取向心理健康的内涵。

通过对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综述,发现大多数评估工具缺乏系统的方法学研究,缺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方法学依据。

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的初步探索”。

采用文献综述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逐步厘清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

数据表明:心理健康具有广泛的行为表现,以健全人格理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能够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第三部分为“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建构和量表编制”,共有2个研究。

在总结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框架,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结构,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与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法,编制出包含6个维度,共27个项目的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作者:傅蕾来源:《中国远程教育》2015年第03期【摘要】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研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试图开发编制一份适合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量表。

首先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编制了51个题项,在开放教育学生群体中进行试测。

然后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保留了37个题项。

最后经过检验,证明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以作为测评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工具。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编制【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3—0046—04一、问题的提出需求“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指个体当前的心理状态和理想的心理状态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的状态”。

[1]心理健康“即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其本质特征是个体主导其生命的活动的有效性”。

[2]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就是与心理健康服务密切相关的各种需求。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评定不同于一般的测定,它不是对已有效果的评价,不属于形成性评价,而是着眼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发展,为将要达到的心理健康目标进行评定和规划,是一种发展性评价。

”[3]目前,已有学者针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展开了研究,其对象涉及学生、企业人员、外来务工者、部队官兵等,其调查范围覆盖城镇、农村、沿海大城市和西部民族地区等。

在现有的研究中,问卷调查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如何心展等人编制的《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问卷》[4]、刘影等人编制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5]、李珂珂等人编制的《重庆市民心理服务需求问卷》[6]、李琼等人编制的《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7]、黄希庭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8]等。

众多研究发现,不同群体对于心理健康服务均有较高程度的需求,但并非所有调查对象都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服务;不同群体对于服务内容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对象在遇到心理健康需求时,倾向于向家人、朋友、同学等非专业人士求助。

然而,目前尚未有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展开研究。

有调查显示,开放教育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学习能力、职业压力等方面的确存在一定困扰[9],对心理健康服务有一定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拟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一份适合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以此丰富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

二、问卷编制与施测1. 收集原始资料以“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务”和“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题,开展访谈。

访谈选取了上海开放大学系统在校生20人,提前告知访谈主题,征求其同意后进行集中访谈,并告知其访谈内容不涉及隐私及社会评价,内容会严格保密。

访谈提纲包括:①您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务?②您需要哪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服务?③您希望接受什么样的机构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④您希望谁来为您提供心理健康服务?⑤您希望通过什么方式、途径接受心理健康服务?⑥您认为哪些因素让您对心理健康服务产生怀疑?2. 编制问卷题项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筛选出七个部分,分别是“服务意愿”“服务人员”“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服务途径”“服务性质”“影响因素”,拟定了56个题项。

问卷编制好后,邀请专家及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进行评议,对部分题项进行删减和增补,尤其对“服务内容”进行了较大改动。

最后筛选出51个项目,编制成了封闭式的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

问卷采用Likert 5点法记分,按照“毫无需要”“很少需要”“可能需要”“比较需要”“非常需要”的强度进行排列。

3. 问卷施测选取上海开放大学系统在校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7份,回收率为87.4%。

其中男生176份,女生261份,平均年龄26岁,涉及文学、管理学、工学、医学等专业。

4. 统计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转采用最大变异正交旋转。

采用AMOS1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三、量表结构分析1. 项目分析对51个题项从低分到高分进行排列,将得分位于前27%的被试归为低分组,得分位于最后27%的被试归为高分组,再对每个题项逐个进行项目分析,求出每个题项的临界比率值(CR值),发现每题的CR值均达到0.00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题项具有一定鉴别力和区分度。

分析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性,各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性在0.515~0.801之间,说明各题项与总分均呈现中高强度相关,符合项目分析标准。

2. 探索性因素分析在KOMO的适当性考察中,分析得出KMO值为0.964;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23446.996(自由度为1275),P值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相关矩阵中,取样适当性量数(MSA)在0.931~0.995之间,说明该问卷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不设定因子数,进行最大变异正交旋转。

根据因素结构的碎石图,结合特征根和构想假设,经过几次探索,最终确定37个题项,六大因子,总解释率达76.366%,其题项、特征根、共同度以及负荷值见表1。

表1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题项及因素\&负荷值\&共同度\&因素一:需求影响因素(特征值:6.313,解释率:17.062%)\&个人心理咨询意识的开放度\&0.849\&0.889\&解决问题的有效性\&0.838\&0.881\&费用承受度\&0.831\&0.873\&个人时间和精力\&0.826\&0.854\&服务的便利性\&0.821\&0.855\&安全保密性\&0.806\&0.791\&社会舆论压力\&0.787\&0.798\&因素二:需求服务内容(特征值:5.866,解释率:15.854%)\&人际关系问题\&0.820\&0.783\&学业问题\&0.818\&0.779\&择业和职业发展问题\&0.815\&0.791\&自身管理问题\&0.746\&0.758\&恋爱婚姻问题\&0.734\&0.736\&子女教育问题\&0.657\&0.591\&心理保健知识\&0.626\&0.694\&精神疾病预防\&0.499\&0.601\&因素三:需求服务途径(特征值:4.747,解释率:12.830%)\&电话咨询\&0.793\&0.839\&网络服务\&0.788\&0.809\&团体辅导\&0.768\&0.809\&书信咨询\&0.745\&0.764\&科普宣传\&0.610\&0.719\&专业书籍\&0.584\&0.743\&面谈\&0.524\&0.664\&因素四:公众需求服务(特征值:4.579,解释率:12.375%)\&医生\&0.773\&0.750\&学科任课老师\&0.737\&0.795\&精神卫生专家\&0.734\&0.726\&班级辅导员\&0.715\&0.793\&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0.713\&0.796\&私人健康专家\&0.599\&0.657\&因素五:需求服务意愿(特征值:3.949,解释率:10.673%)\&自己是否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服务\&0.803\&0.784\&家人和亲戚是否有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0.787\&0.786\&自己是否需要专门的机构提供服务\&0.766\&0.750\&您的同学朋友是否有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0.742\&0.721\&自己是否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0.695\&0.667\&因素六:亲缘服务需求(特征值:2.802,解释率:7.572%)\&任其自然\&0.814\&0.766\&自己解决\&0.726\&0.749\&同学朋友\&0.635\&0.747\&父母家人\&0.631\&0.745\&]将表1中的六个因子进行二阶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只抽取了一个因素。

由此判断,该六个因子没有二阶因素可以抽取。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AMOS建构模型进一步验证量表结构的合理性。

将修订后的问卷在上海开放大学系统在校生中进行再次发放,采用随堂填写的方式进行问卷施测,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3份(回收率为87.6%),其中男生101份,女生162份,平均年龄25岁,平均工作年限4.36年。

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验证。

在进行模型拟合时,常采用拟合卡方检验(X2/df)、近似方差根(RMSEA)、简约指数(PGFI)、拟合优度(GFI)、校正拟合优度(AGFI)、标准拟合指数(NFI)、比较拟合指数(CFI)和递增拟合指数(IFI)等指标进行评价。

RMSEA小于0.05表示模型拟合很好,在0.08~0.1之间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大于0.1则表示模型拟合不佳,拒绝假设模型。

[10]PGFI大于0.5表示模型拟合良好。

X2/df小于2表示模型拟合很好,在2~3之间表示模型可以接受。

GFI、AGFI、NFI、CFI、IFI在0.9以上表示模型拟合很好。

[11]本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修订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标准,本量表拟合程度良好,模型可以接受。

表2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n=263)[X2\&df\&X2/df\&RMSEA\&PGFI\&NFI\&GFI\&AGFI\&CFI\&IFI\&TLI\&1361.868\&605\&2.251\&0.69\&0.666\&0.852\&0.774\&0.738\&0.911\&0.912\&0.902\&]五、信度与效度1. 信度因素分析完成后,进行量表各层面与总量表的信度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