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动物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中的动物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年级:2006级高二年
二、指导教师:许瑞莲
三、课题背景:
一同汉语一样,英语作为一种外族语,自然反映一种外族文化,动物名称是这种外族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有大量业已存在以动物名称为喻体的习语。

其特点是:形象生动直观,容易产生直接的意象效果,由此可使人联想到其内在的文化喻义。

如下列习语:(1)as mad as a March hare像三月的野兔疯狂;(2)like a red rag to a bull肯定会使人生气;(3)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得像一只教堂的老鼠;(4)very like a whale很像一条白鲸;(5)like a bat out of the hell像冲出地狱的蝙蝠似的;(6)mad as a hatter像帽商一样疯疯癫癫。

以上习语的比喻…
四、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英语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学生学习英语不应该再仅仅是学习它的语言表达,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更多的应该侧重其语言所涵盖所体现的文化内容。

通过研究中英语中的动物文化,使得语言学习更生活化、真实化,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活动,增强学习主体意识,自主自发地去发掘体会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异同点,熟悉并尊重文化差异有助于其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扩展其文化知识的范围。

并且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增强课堂凝聚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达到寓知识于活动之中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五、活动步骤:
1.成立课题小组,学生支持讨论,准备开题报告:在教师指导下,成立课题小组,召开学生活动方案设计讨论会,和学生一起讨论课题背景、研究任务、研究方式、研究计划,准备开题报告,确定小组研究的内容。

2.小组成员分工,整理资料:小组成员上网、到图书馆查询资料、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小组成员会议,讨论交流。

3.小组成员集中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讨论交流: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信息与材料,确定研究方向。

教师不确定中心发言人,不划定发言范围,不安排发言顺序,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发表意见。

小组成员的发言可以是一个问题的充分阐述,也可以是只言片语,对某一问题的补充。

4.撰写调查报告,展示研究成果:指定一人撰写调查报告,回顾活动过程,阐述小组观点,以及自己的活动收获;召开小组成员会议,讨论调查报告的修改意见;展示研究成果,进行结题报告。

六、讨论内容:
1.引导学生讨论活动内容:一个课题活动方案,就是一个课题的活动计划,那么这个方案应该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课题背景、活动意义、活动步骤、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成果展示、小组成员的分工等。

2.引导学生讨论课题背景、目的意义
七、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包括活动过程和活动终结评价,既评活动的过程中的表现,也评价成果展示的质量;既评价小组活动,也评价小组成员。

八、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包括小组成员总结和指导教师总结。

学生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认识,指导教师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并对小组活动作出相应的评价。

晋江一中2006年级高二年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晋江一中
2006 年级高 二 年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总结表 小组编号: 200602111 2008年 6月 2 日
晋江一中 2006 年级高二年研究性学习评价表
英语中的动物文化
结题报告
指导教师:许瑞莲组长:黄冰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
和人类自身的活动及其成果以及对成果的享用"(沐莘)。

文化内容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投射、凝结和表现。

人类的不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容。

文化丛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种文化在一定时空内的存在"(沐莘)。

动物文化丛
的文化内容是长期以来人及其生存环境辩证地相互作用的积极成果,是各种知
识、价值、愿望、信仰、立场态度、行为准则以及周围一切关系之总和。

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它体现了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丛的特色。

一、词与联想
词汇是民族文化内涵的载体。

词汇通常由事物的外形或性质、以及相关的典故引发联想意义。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词汇的联想意义总是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

语言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共性和相对性,而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

语言中的词汇共性联想来自我们对人类自身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所存在的共性所达成的种种共识。

在动物文化丛的比喻喻义中,我们都认为鸽子象征着和平(the dove of the
peace),狮子勇猛(as bold/brave as a lion),狐狸狡猾(as cunn ing as a
fox),驴子顽愚(as obstinate as a donkey)等等。

但是,由于各国文化历史
发展的渊源不同,孕育文化的土壤不同,语言的词汇意义在社会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熏染上了民族文化的个性色彩,产生了语言的相对性。

因此,语言的词汇意义除了概念意义外,还添上了几分异彩斑斓的内涵意义或联想意义。

因为," 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义,还有内涵、情感的牵连涉及许多联想的意义"(王佐良)。

从大量用于描述动物的比喻来看,同样一个词虽说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背景而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联想——相同或部分相同或无任何联想或更为丰富的联想,乃至于失去或淡化了概念意义。

而由此引申的意义和文化信息还可能包含着不同民族人民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喜恶或褒贬,甚至还可能浸透着一种文化精神和蕴藏着一定的社
会意义。

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龙"的概念,但 "dragon"在英语文化中只是
一种会吐火伤人的怪物,是魔鬼撒旦(the old dragon),是凶险邪恶的象征。


在汉语文化中,"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龙”是古代
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帝王的象征,后来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

这便给语
言词汇意义增添了一层文化内涵,如"龙颜"、"龙袍 "、"人中之龙"、"望
子成龙"等等。

在中国这"龙"的故乡,龙文化丛发展到今天,"虎啸风生,龙
腾云起","龙"的传人给"龙"的文化注入了"龙"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不
掘不挠的"中国龙"。

这不仅赋予了 "龙"以深厚的感情意义、丰富的联想意
义,更赋予了它深远的社会意义。

龙文化丛成了中国文化的"特产" ,它体现
着一种民族文化的个性。

二、本体、喻体与喻义
不可否认,动物文化丛的比喻展示了文化丛中一道奇丽的风景线。

尤其是成
语系统中的习用语、成语、俗语、谚语、格言、典故等更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
动物文化丛的喻义魅力。

其中比喻,大多通过"相似联想"对动物"本体"进
行描述,借以构成了比喻的相似事物——"喻体"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

对两
种不同语言进行同类文化对比,这有助于理解其中喻义的文化内涵,有助于阅
读理解和欣赏,更有助于增进对两种优秀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劳动创造语言,生活丰富语言。

在动物文化丛众多的"本体"中,如horse
(马)、cat(猫)、dog(狗)、fish (鱼)等都被比喻赋予了丰富的喻义。

它们在表意上言简意赅、思想深刻、寓意深远,洋溢着浓郁的生动朴实的民间语言的气息。

马是英国人早期的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后在生产之余用于赛马等娱乐活动,马象征着勇气、慷慨大方,也暗喻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A good horse
should seldom spurred.(好马不用鞭); A good horse can not be of a bad
colour.(好马无劣色);Don't 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the
river(行到河中不换马);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本末倒置);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贼去关门);'Tis a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
(马有失蹄); back the
wronghorse(赌错了马);to talk horse(谈马)等,它们大都是人们生产
生活的经验之谈。

然而,不了解汉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不了解那些深藏于比
喻中的深刻寓意,是很难理解古代赵高弄权,“指鹿为马”,以及古代帝王"马
上治天下"的治国之举措的社会意义和引申意义的。

从"塞翁失马"到"老马识
途",又怎" 焉知非福"?更重要的是,马表现了"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
革固其常"(宋·陆游《陇头水》)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慨,"一马当先""万马
奔腾",马还代表了一种勇往直前,蓬勃向上,势不可挡的民族精神。

一直以来,英国人把狗看成是人类朝夕相伴的忠实朋友。

狗的比喻基本上用
于褒义来形容和描述事物好的一面。

如,Love me, love mydog(爱屋及乌);
Every dog has 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Dog doesn't eat dog(同类不相
残);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老狗不乱吠);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 ne (好狗让得好骨头)等等。

而在汉语文化中,狗却通常用于形容和比喻坏
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盗鸡鸣"、"狗嘴吐不出象牙"等等。

常言道:
那个猫儿不吃腥。

但一旦了解到英国人习惯上以cream喂猫,而猫又喜在壁炉
的砖墙上取暖,那就会对猫文化丛中的故事产生相应的联想。

如, 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 en stealing cream(掩耳盗铃);Like acat swallowed the cream
(得意洋洋、自鸣得意);Like a cat
onhot bricks(象热锅上的蚂蚁)等。

猫在动物这特殊文化丛中扮演着一个
不同寻常的角色。

大文豪莎士比亚曾在Romeo and Juliet中创造了"a cat with
nine lives(猫有九命),作家Lewis Carell在Alice inWond erland 中塑造
了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grin like )aCheshire cat (咧嘴傻笑的猫)。

17
世纪未叶发生在Kilkenny 和Irish town两域之间的战斗,产生了"fight like Kilkenny cats"(死拼,斗得两败俱伤),给"猫"披上了战袍。

而今天的"fat cat "不但被用于指代为"竟选出钱的富翁"、"享有特权或谋取特权之人",
也用于指代文学界的"显赫名流"。

英文化中的鱼文化丛以其丰富多样、短小精悍,表意明快清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鱼情” 、"民生"的图画。

这些比喻配搭传神、寓意深刻、生动形象且又耐人寻味。

如, The great fisheat up
the small(大鱼吃小鱼);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are three days old(最好的鱼三天也要变臭);Never fry a fishtill it's caught(鱼未捉到不要忙于煎鱼);The best fish swimnear the botto m(好鱼居水底)等等,汉文化中虽也有相似的生活经验,但是,说起鱼文化,人们更容易联想到直钩专"钓 "王候的"姜太公钓鱼"、"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得鱼忘筌"和"鱼跃龙门" 等许多富于哲理的历史典故和生活故事。

动物文化丛的文化内容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但它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动物名称用于指代个人、党派、学派或民族,无疑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意义。

这是因为历史上各民族党派之间长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贸易竞争以及频繁的社会交往,民族党派之间的敌意、歧视、偏见情绪在语言中留下的雪泥鸿爪。

如果说戴奥真尼斯(Diogenes, 412—322 B·C)自称为"the Dog",仍旧代表着一种犬儒主义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以下的民族名称等词义贬降多少带有戏谑不恭的意味。

如历史上英国人把青蛙(frog)戏称作Dutch
Nighti-ngale(荷兰的夜莺),后来有人将荷兰人称之为Nic Frogs。

18世纪初苏格兰医生、作家Ar buthnot写了一篇题为The History of John Bull的讽刺论文,把John Bull 这所谓"自由民"的行为描写成为当时英国人的标准行为,从此,John Bull成了英国人的正式绰号。

1816年Ambe-rst勋爵代表英国(John Bull )前来中国(china)交涉贸易发展事宜,由于鲁莽行事而导致外交失败,被英国自家报纸漫画成一头闯入瓷器(china)店中的公牛(bull)—a bull in a china shop ("行动/说话鲁莽之人")。

当然,the (old)
British Lion(不列颠之狮;英国人)作为英国人的又一别称载入了语言发展的史册,因此也产生了"twist
the Lion's tail(尤指美国记者)"说英国人的坏话"。

虽然如此,英国人却以Irish Bull(矛盾好笑的错误)来嘲笑邻近的爱尔兰人。

在政治影片中,前苏联却总是被描绘成为大名鼎鼎的the NorthernBear(北极熊)。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小学家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在1841年的著作《年轻的公爵》中首次使用了darkhorse (黑马)来描写一次赛马,后引申暗指在选举中出冷门的候选人——"意外的后补者" 。

在美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1874 年后,the Donkey竟成了美国民主党派的别称。

三、英汉动物文化花开并蒂、异曲同工、异彩纷呈
动物文化丛的文化内容涉及面之广,它遍及了民族文化的每一个领域。

在这些不胜枚举、俯拾皆是的动物比喻中,我们并不否认语言的相对性特征使得词汇的联想受制于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体系和文化传统,受制于人的心理状态、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制于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但语言的共性毕竟在给我们带来词汇联想的共性的同时,使民族文化揉入了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世界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交融并逐步走向大同。

为更好地传达两种英汉语言动物比喻中的同异文化内蕴,现将部分比喻分类归纳如下:
(一)喻体相同,喻义相同,等值对应
a lion at home, a mouse abroad.在家如狮,在外如鼠。

a case of the fox and the grapes.狐狸与葡萄的故事。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the Bible)披着羊皮的狼。

like water off a duck's back如水过鸭背。

to fight like a lion如狮子一样勇猛地战斗。

to ride a tiger 骑虎难下。

to feel like fish out of water感到如鱼离水。

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A leopard never changes its spot.(the Bible)
豹子决不会改变其身上的花斑。

He that makes himself a sheep shall be eaten by the wolf.
自己甘作羔羊终必为豺狼所噬。

Don't loose the falcon until you see the hare.
不见兔子不撒鹰。

You can't flay the same ox twice.
一头牛不能剥两次皮。

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
猫儿不在,老鼠翻天。

One barking dog sets all the street a-barking-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二)喻体相异,喻义相同,意似而形不似。

a sheep among wolves.羊入虎群。

a lion in the way/path.拦路虎。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

like a drowned rat.落汤鸡。

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like an ass in a lion'sskin.狐假虎威。

as tim id as a hare.胆小如鼠。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

to bell the cat. 老虎头上捉虱子。

to make a pig of oneself.狼吞虎咽。

to hold/have a wolf by the ears.骑虎难下。

to milk the bull.缘木求鱼;叫公鸡下蛋。

to set a fox to keep one's geese.如狼牧羊。

to wake a sleeping wolf.打草惊蛇。

to shed crocodile tears.猫哭老鼠。

He killed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卯。

A wise fox will never rob his neigh bour's henroost.兔子不吃窝边草。

You can take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drink.强按的牛头不喝水。

All cats love fish but fear to wet their paws.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三)喻体形象,喻义处延,异中见同,同中见异。

a dog in the manger.占着毛坑不拉屎的人。

a snake in the grass.隐患。

ostrich belief/policy.掩耳盗铃的想法;藏头露尾的智慧/政策。

like a donkey between two bundles of hay.优柔寡断。

like a duck in a thunder storm.惊慌失措。

as cross/sulky/surly as a bear.脾气暴躁。

to run like a dear.跑得飞快。

to run like a rabbit.一溜烟地跑掉。

to swim like a duck.识水性。

to die like a rat.被毒死。

to work like a horse.苦干,实干。

to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对礼物挑剔。

to play the fox.耍滑头,装假。

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把好人与坏人区别开来。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济人之急。

to have the digestion of an ostrich.食量大。

to bury one's head ostrich-like in the sand.藏头露尾。

to make a(n), ass/ox/hare/goose/monkey ofsb.愚弄某人。

to make a duck.得零分,得鸭蛋。

to cherish a serpent in one's bosom.姑息恶人;养痈成患。

to run/put one's head into the lion's mouth.轻入险境。

to stare like a stuck pig.目瞪口呆。

to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毅然处断难局。

to take the bear by the teeth.作不必要的冒险。

to have a wolf in one's stomack.饿到极点。

to keep the wolf out of the door.勉强摆脱困境。

to make a lion of somebody.使某人红极一时。

to live like fighting cocks.养尊处优;过好日子。

to make sheep's eyes at somebody.暗送秋波。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别搬门弄斧。

One man/may steal a hor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the hedge.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Give a dog a(n) bad/ill name and hang him.
"莫须有"之罪。

A stuff/stick is quickly found to beat a dog with.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Hungry dog will eat dirty pudding.饥不择食。

Honey is not for the ass's mouth.忠言逆耳。

Don't twist the lion's tail.切勿太岁头上动土。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小人物也应有些权力。

总之,英汉两种语言动物文化丛文化内容的产生和发展与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它体现着两种文化的种种差异。

这些来自社会实践,来自生产生活而且又不断丰富发展的文化信息,是劳动人民长期的文化积淀,是他们劳动创造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

动物文化丛在语言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这朵浪花里旋出来的文化内涵不仅刺激着人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力,使人们把它们应用到更广泛的意义上,在各种相似的情境中传情表意,它还具有其它文化丛所不具备的独特文化魅力和无法替代的表现力。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黄冰玲: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在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中。

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最大、最明显”。

动物词语在英汉语当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同样也反映在所使用的文化动物词语中。

分析它们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有益于学习英语、翻译、实践和跨文化交际。

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

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oyster(牡蛎)指沉默寡言的人。

据说英国肯特郡产的牡蛎最好,而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beaver(河狸)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

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活动积极,在啮树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有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之称,常用来喻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

但有点急躁的人”,略带有贬义。

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King Richard I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the Lion-Heart。

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

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

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like a key in a lion' hide(狐假虎威),译成汉语时,lion习惯上用“虎”代替,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

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色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

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英语中,owl是智慧的象征,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

owlish,owlishly则用来形容聪明、机敏、严肃。

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owl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常充当裁判。

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不同了。

很多人认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怕看到它或听到它的叫声,以为碰上它要倒霉。

“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西方人对bat(蝙蝠)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动物。

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 bat(吸血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

英语中有as blind as bat, crazy as a bat, a bit batty(有点反常),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等坏的联想和比喻。

在汉语中,蝙蝠的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

因“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

而红蝙蝠则是大吉大利的前兆,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

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

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

它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英语中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 as a peacock等用法。

在西方神话中,phoenix与“复活”、“再生”有关。

传说凤凰生存五六百年,筑一个香巢,唱一支挽歌,用翅膀扇火,将自己烧为灰烬,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一只新的phoenix。

在中国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是百鸟之王,故有“百鸟朝凤”之说。

凤凰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又有“龙凤呈祥”之句。

同汉语一样,英语作为一种外族语,自然反映一种外族文化,动物名称是这种外族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有大量业已存在以动物名称为喻体的习语。

其特点是:形象生动直观,容易产生直接的意象效果,由此可使人联想到其内在的文化喻义。

林清清:
动物文化
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 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从传统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龙(dragon) 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中国文化中, 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在封建社会, 龙是帝王的象征, 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 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 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 诸如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 是一种狰狞的怪兽, 是恶魔的化身。

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 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 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

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 tigers”, 而不是“Four dragons”, 以免引起误解。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 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

对该动物喜欢、欣赏, 那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

反之, 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谢龙凤:
动物文化
日常生活中,人一般不能与动物相提并论,但语言中却有不少借动物的特性来形容人的特性的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比喻性表达法往往因语言、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英汉语言中同一动物名词的不同喻意。

1.cat(猫)
俗话说“猫有九命”,这是汉语的说法。

此外,中国人常戏称嘴馋的人为“馋猫”。

cat在西方是人们宠爱之物(pet),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英语俚语中,cat的含义为a spiteful or unpleas ant woman(心地恶毒或令人讨厌的女人)。

照此看来,似乎是中国的猫可亲,西方的猫可恶了。

2.dog(狗)
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个人”。

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

)又如:a gay dog(快活的人、好玩的人)。

但dog也有形象不佳之时。

如:dog eat dog(注意eat为原形),意指“人们自相残害”;同样,a dog i n the manger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在汉语里,尽管狗在某些地方也为宠物,但“狗”的形象总是不雅,因而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

如“狗咬狗”、“哈巴狗”、“走狗”、“狗仗人势”、“癞皮狗”等等。

3.pig(猪)
pig所受待遇可谓最糟,人们总是一边吃猪肉(pork),一边又对猪恶语相加。

汉语里,猪集“懒、笨、馋”于一身,借此喻人具有刻毒之意,其用语不胜枚举。

英国人也给pig以丑恶的形象。

a pig意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贪婪、肮脏或无礼貌的人)。

注意,最后一喻意似乎未进入汉语。

4.rat(鼠)
汉语中的“胆小如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及“鼠辈”等词语,皆有“畏琐、卑微”及“心胸狭窄”等含义,可见鼠在汉语中简直一无是处。

作为俚语,英语的rat指人时喻意与汉语稍有出入,但也含贬义:a rat即a person who behaves selfish ly(自私的人)或a person who is disloyal(不忠的人)。

5.ass(驴)
汉语有“笨驴”之说,用来指人,则表达“愚、笨”之意。

英语同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an ass意为a foolish person(傻瓜),同义语还有donkey,但常用来指小孩。

6.bear(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熊的形象一般是“行为缓慢”,因而具有“呆傻”之态;指人时常有“熊样”之说;目前形容股市不景气乃称“熊市”。

但英语用bear指人时,则为a bad-tempered or bad-mannered person(粗鄙之人、鲁莽之人);另一习惯用语be 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则表示“脾气暴躁”。

7.lion(狮)
百兽之王狮子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勇猛”,借此喻人时,汉语有“勇猛如狮”之说;英语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