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固定收益市场的运用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块链技术
在固定收益市场的
运用探析
区块链本质是一种具有去中心化特征的数据库技术。

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比特币之后的近10年中,区块链的主流运用都在各种加密货币中。

近年来,随着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企业等层面的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特点,重点从固收业务的角度探索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场景和未来。

2
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
术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技术得到了产学研界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逐渐开展,供应链金融、票据交易、央行数字货币等领域已经拥有众多的实践案例。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固定收益领域的运用也会得到推广和深化。

一、区块链技术特点与运用模式
(一)区块链技术简介
国内关于区块链的权威定义主要来自半官方及
官方。

例如,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点对点传输(P2P网络技术)、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2016);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典型的区块链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区
块链白皮书2018);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这样定义: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密码算法、共识机制、点对点通讯协议、
李连山 陈文虎
分布式存储等多种核心技术体系高度融合形成的一种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总结来看,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的技术集大成者,未来将在金融领域广泛运用。

在目前的运用探索中,区块链技术涉及隐私保护、智能合约、票据流转、供应链融资、资金清算、数字货币、固定收益等方面。

(二)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模式
区块链根据运用场景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公有链,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网络,写入和访问数据,但需要巨大的算力,交易速度慢,每秒3~20次数据写入,例如比特币平台;行业链,又称联盟链,Facebook发起的Libra便属于该种形式,需要链内的会员机构共同维护,授权的公司和组织才能加入,每秒1000次以上的数据写入;私有链,个
人或者公司私人发起、去中心化、点对点的社区网络,不能完全解决信任问题,每秒数据写入次数在1000次以上。

2020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与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联合发布的《区块链金融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联盟链是金融领域应用的主要方向。

本文所指的区块链技术也是指行业链或者说联盟链,是一个封闭的金融市场或者固定收益市场行业链。

二、区块链技术直击金融领域痛点
目前传统的金融领域面临着众多的风险或者说痛点,例如金融欺诈、洗钱、信用体系不全、资金清算风险、中心化风险等。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金融领域遇到的这些问题,其主要的作用体现在信任强化、数据安全、业务追溯、资金流向等方面。

(一)在数字货币领域运用
数字货币可以分为法定和非法定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基于传统中央银行集中式账户体系,也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户体系;非法定数字货币是私人或者联盟发起的加密货币,例如比特币、Libra等。

目前无论是学术上还是实际运用中提到的法定数字货币(以下简称数字货币)基本都是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这样的数字货币流通信息在区块链的底层会有交易链条的所有详细记录,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更有力依据。

例如,助力央行便捷、精准地调控实体经济货币流向、窗口指导、计算货币乘数等工作。

我国数字货币DCEP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初步定位为现
金之外同时发行的以加密
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
主要目的是为了替代现金
及等价物M0。

(二)在反洗钱领域
运用
目前我国反洗钱的监
管机构主要有中国人民银
行、银保监会、证监会、
行业自律组织等,虽然近
年来金融行业监管机构
在反洗钱工作领域成绩显
著,但从多机构协同的工
作机制来看,仍然存在诸
多难点,包括客户身份识别效率低、反洗钱工作信息化程度低以及金融机构间相关数据不同步不共享等。

将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引入到金融机构日常监管中,能有力提升跨境人民币追踪和违法犯罪资金、贪污腐败资金流转核查的效率,使其在数字货币体系内透明化,降低反洗钱难度。

(三)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
票据具备支付和融资双重功能,同时也具备流通属性。

在存续期间内可进行承兑、背书、贴现、转贴现、托收等交易,交易行为一旦完成便不可撤销。

从供应链金融看,目前上海票据交易所已运用区块链技术设计交易环节,有助于在技术层面上防控票据业务风险。

(四)在固定收益领域运用
从技术本质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在债券一级市场发行(证券注册、登记、发行等)、债券二级市场交易(撮合、代持、交易等)、企业信用研究、债券资金清算结算、债券到期兑付等环节都有较大的运用空间和成长潜力。

本文将依循技术本质这条逻辑主线,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固收领域各环节的运用。

三、区块链技术在固收领域运用探析
(一)债券发行
探索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可从债券定价工具和债券合约两条线展开:债券定价运用数字货币、债券合约运用智能合约。

目前传统的债券一级市场发行涉及的主体中,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级机构、担保机构、主承销商等服务机构,机构之间信息共享缺失。

由于信用机制不够健全、造假成本低、服务机构和发行人容易形成合谋等原因,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可能存在瑕疵,导致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蒙受损失,区块链技术能从底层的定价货币和债券合约方面进行防范。

1.信用分析研究方面。

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普及数字货币后,由于可以溯源与跟踪调查,发行人的账务系统和现金流系统将会比现在更为透明。

投资者担心的财务造假、法律纠纷、财务恶化、资金挪用等信用风险信息都能得到很好的监控,企业信息质量会有较大提升,促使企业经营更加聚焦主业。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引进,信用分析研究可能被弱化,这也意味着未来服务机构的作用会弱化,财务报表造假从技术上来说可以被根治,信用评级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量将明显减少。

信息在区
块链上的记录,有力促进了金融去中心化和扁平化的形成。

2.发行人信息披露方面。

目前状态下,若出现发行人信用风险事件,监管、银行、主承销商需对发行人进行资金流水的核验,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产生糊涂账的概率也很大。

若运用区块链技术,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节点保留,将极大地减轻审核成本,改善信息披露的时效性。

投资者也能及时掌握信息或者得到发行人的反馈,助力债委会等职能机构提高信用监控的效率。

此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和成熟,财务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其综合资质可能会比目前拥有债券发行资格的大企业更具备优势,从而发挥优胜劣汰作用。

对发行人资质的精准定位有利于投资者保护,提高中小企业资金可得性和配置效率,令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得到更有效落实。

3.智能债券合约运用方面。

智能合约概念由计算机科学家尼克·萨博于1994年提出,其本质是运用程序智能化处理合约条款,但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智能合约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可溯源、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质快速推动了智能合约发展,结合智能合约本身自动化执行、智能执行的特征,使得智能合约能够天然适用于金融场景。

具体到债券市场,人民银行葫芦岛市中心支行研究指出,智能债券合约可以通过增加债券参数(债券要素、法律文本、质押条件等)、债券交易中使用标准化代码实现各个市场的连通,降低债券监管机构或行业协会的监管成本。

同时,有助于降低企业违约率和债券发行的成本,改善债券发行流程,促进债券市场更加健康的发展。

行业实践包括:2015年8月5日,智能合约平台Symbiont宣布首次在比特币区块链中发行“智能证券”;2018年5月,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完成了俄罗斯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商业债券交易;2018年7月22日,河南利用最新的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技术,在省内首创发行“智能化债券”;2019年10月1日,德意志银行第一笔数字债券在EOS 区块链上成功发行;2019年12月,中国银行推出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债券发行系统;2020年9月1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刚刚完成的一个数字债券项目;2020年11月11日,中国建设银行拟在区块链上出售价值30亿美元的数字债券,主要基于以太坊技术,后续虽然取消发行,但颇具区块链技术用于债券发行的象征意义。

(二)债券二级市场交易
目前债券二级市场交易在债券份额切割方面无差异。

虽然主承销商能查询到债券的持有者信息,但对债券成交信息链路的跟踪较为不便,尤其是交易所债券,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兼有,成交信息和持仓信息难跟踪。

若存在一些利益输送,相关监控颇费精力。

1.撮合。

撮合业务的本质是赚信息不对称的钱,需要三方参与,特殊情况还需要做市商或者过桥方参与配合。

这一信息不对称在金融机构层面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机构专业人员缺失,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专业人员绝对缺失,例如以前很多农信社、农商行、小城商行债券专业人员缺失,买卖债券需要依赖中间机构进行询价买入卖出,从而出现利差和撮合机会;二是专业人员的相
对缺失,例如银行理财投资经理、大券商资管投资经理等因人均管理规模较多,事务性工作挤占较多时间,另外交易员人数不够也属于此种情形,在债券买入卖出时需要依赖其他机构交易员和中间机构;第二,有人员但专业能力缺失,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信用债的定价方面,因投研能力不足导致卖出方或买入方都有可能出错;第三,机构急卖、产品被赎回、产品清户以及机构流动性需要等情况,可能导致卖出方紧急卖出一些标的,而产品建仓、申购资金增加等情况可能导致买入方在市场上急于大量买入,掌握这些信息的中间机构就可以进行债券撮合。

上述几种情况都属于盲目撮合,若未来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债券交易中,债券的流向可能会相对透明,此类撮合可能会消失。

2.代持。

代持属于债券业务中较为隐蔽的加杠杆行为,近年来随着监管加强,此类业务规模下降。

未来随着数字货币或者债券智能合约的发行,合约交易的智能性加上数字货币自带的区块链信息,将使得代持业务再隐蔽也无处遁形。

3.二级市场交易。

区块链技术发行的债券进入二级市场交易后,债券区块中的技术底层载体记录着关键信息,监管机构对成交链条解密后,对交易路径、交易价差、是否经机构过桥、前后交易的时间间隔、债券的流动性情况都将一目了然,债券交易可能涉及的利益输送将得到严密而准确的监管。

(三)债券清算结算
智能合约化的债券在区块链技术交易平台上交易、清算,能够增加债券交易的可靠性、可控性和速度。

目前债券的清算流程都是交易指令的发送和确认,结算都是“券款对付”(即DVP)方式。

区块链技术引进后,随着资金(数字货币)和现券(债券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化,资金和现券的结算将受到革命性的影响。

现券卖出方和买入方将区块链技术现券、带有私钥的数字签名、公钥分别广播,现券买入方在信息的解密验证过程中,收到现券卖出方广播后,通过自己的私钥与卖券方的信息进行核对,从而完成交易匹配,资金结算与之相同,减少了中央对手方清算确定投资者交易和支付合法性过程中的手动验证和审核操作。

在目前中央对手方清算、双边清算模式下,加入区块链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债券清算业务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四、未来展望
本文尝试对区块链技术在固收领域运用进行探索和研究。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票据领域的运用已经开始,而智能债券、智能合约、智能发行平台、智能清算等将是其未来发展的新业态。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区块链技术本身的特性,因技术标准不同导致的跨链成本较高;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区块链的众多技术突破可能会给监管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但无论如何,区块链技术将推动固收投资链条上各个子领域的重塑,从而助力债券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作 者:李连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19级博士,就职于中山证券;陈文虎,中山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总经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