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倍的概念
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倍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倍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 操作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倍的概念。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倍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a.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些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吗?”
b.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图片中的物品数量都是相同的,都是另一个物品的几倍。


2. 探究新知(15分钟)
a. 教师讲解倍的概念:“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那么这两个数之间存在倍数关系。


b. 教师举例说明,如2是1的2倍,4是2的2倍等。

c.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表示倍数关系,如2倍、3倍等。

d.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3. 巩固练习(15分钟)
a.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讲解答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4. 实际应用(15分钟)
a. 教师创设情境,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2倍,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b.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c. 教师总结,强调倍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5分钟)
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a.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b. 观察生活中的倍数关系,并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操作、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倍的概念,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倍的概念,并尝试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倍的概念是一个新的认知挑战,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中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引导,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构建起对倍的理解。

以下是对于“探究新知”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 引入倍的概念(5分钟)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入倍的概念。

例如,可以用实物(如苹果、小棒等)来展示倍数关系。

教师可以拿出一组物品,如2个苹果,然后
告诉学生,如果有4个苹果,那么4就是2的2倍。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倍数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倍的概念。

2. 动手操作(5分钟)
在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后,教师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分发小棒或者其他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组成不同的倍数关系。

这样的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倍概念具体化,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3. 语言表达(5分钟)
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倍的概念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语言来表达他们所观察到的倍数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能告诉我你组成的是哪个数的几倍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倍的概念,还需要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这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认知,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5分钟)
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对倍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我想知道5的3倍是多少,我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学会如何通过乘法来求一个数的倍数。

教师应该强调,求一个数的倍数实际上就是将这个数乘以另一个数。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倍的概念的深入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辅助,而学生则是通过观察、操作和表达来主动构建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新知”环节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能够从直观的操作过渡到抽象的理解,这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对这一环节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
5. 深化理解(5分钟)
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对倍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教师应该通过更多的例子和练习来深化学生对倍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如“6的3倍是多少?”“10的2倍是多少?”等,让学生尝试解答。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倍的概念应用到具体的数学问题中,从而加深他们对倍的理解。

6. 互动讨论(5分钟)
在学生完成了一些练习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你是怎么求出这个数的倍数的?”“你在求倍数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等。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可以从同伴那里学习到不同的解题策略。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7. 归纳总结(5分钟)
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练习和讨论对倍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可以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
么?”“你是怎么理解倍的概念的?”等。

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将自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进行整理和概括,从而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8. 巩固练习(5分钟)
在学生完成归纳总结后,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应用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如“如果你有3个苹果,你的朋友有的苹果是你的2倍,那么你的朋友有多少个苹果?”等。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倍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八个步骤,学生可以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辅助,而学生则是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练习、讨论和总结来主动构建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