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中医辩证论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痨中医辩证论治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轻者,不一定诸症悉具,重者则每多兼见。

对于本病的名称,归纳而言,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其具有传染性而定名的,如尸注、虫疰、传尸、鬼疰等;一类是以其症状特点而定名的,如骨蒸、劳嗽、劳瘵、痿疾、伏连等。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属慢性劳损性疾病。

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有较具体的叙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肩髓内消。

”《灵枢·玉版》篇云:“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生动地描述了肺痨的主症及其慢性消耗表现。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叙述了本病及其合并症候,指出“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

”在魏晋到北宋时期,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

如汉·华佗《中藏经·传尸》云:“人之气血衰弱,脏腑虚羸,……或因酒食而遇,或问病吊丧而得……中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

”唐·王焘《外台秘要·传尸》说:“传尸之候……莫问老少男女,皆有斯候……不能疗者,乃至灭门。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诸虫尸鬼注》提出本病是由“肺虫”引起,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故成瘵疾,咯血声嘶。

”到唐宋晚清时期,明确了本病的病位、病机和治则。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把“尸注”列入肺脏病篇,明确病位主要在肺。

元·朱丹溪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为治疗肺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专著。

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与西医学的肺结核基本相同。

若因肺系其它疾病引起的肺脏劳损,也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肺痨的致病因素,不外内外两端。

外因系指痨虫传染,内因系指正气虚弱,两者往往互为因果。

痨虫蚀肺,耗损肺阴,进而演变发展,可至阴虚火旺,或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病因
(一)感染“痨虫”:与病人直接接触,致痨虫侵入人体为害。

举凡酒食、问病、看护,或与患者朝夕相处,都是导致感染的条件。

宋代前即有痨瘵之说,提出“痨证有虫,患者相继,诚有是理”的说法。

《直指方》亦有“瘵虫食人骨髓”之论。

《世医得效方》更指出“有骨肉亲属绵绵相传,以至于灭族”者。

从互相感染的情况推断,本病有致病的特殊因子,在病原学说上,明确了痨虫感染是形成本病的致病因子。

(二)正气虚弱
1、禀赋不足:由于先天素质不强,小儿发育未充,“痨虫”入侵致病。

明·王纶《名医指掌》:“小儿之劳,得之母胎。


2、酒色过度:嗜酒房劳,重伤脾肾,耗损精血,正虚受感。

正如《名医杂著》所云:“男子二十前后,色欲过度,劳损精血,必生阴虚动火之病。

”指出青壮之年,摄生不当者,最易感染发病。

3、忧思劳倦:忧思伤脾,脾虚肺弱,痨虫入侵。

如清·沈芊绿《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说:“思虑过度,郁热薰蒸胸中,因而生热,而成痨瘵。


4、病后失调:如大病或久病后失于调治(如麻疹、哮喘等病),外感咳嗽,经久不愈,胎产之后失于调养(如产后劳)等,正虚受病。

5、营养不良:生活贫困,营养不充,体虚不能抗邪。

正如明·绮石《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说:“或贫贱而窘迫难堪,皆能乱人情志,伤人气血。


二、病机
从“瘵虫”侵犯的病变部位而言,则主要在肺,由于肺主呼吸,受气于天,吸清呼浊,若肺脏本体虚弱,卫外功能不强,或因其它脏
器病变耗伤肺气,导致肺虚,则“瘵虫”极易犯肺,侵蚀肺体,而致发病,《证治汇补·传尸痨》曾说:“虽分五脏见症,然皆统归于肺”,均明确突出病位主要在肺,因而在临床表现上,多见干咳、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喉疮声嘶等肺系症状。

故瘵疾中以肺痨为最常见。

由于脏腑之间有互相资生、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肺脏局部病变,也必然会影响到其它脏器和整体,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其中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涉及心肝。

肺肾相生,肾为肺之子,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可致“肺肾两虚”。

在肺阴亏损的基础上,伴见骨蒸、潮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肾虚症状。

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见性急善怒,胸肋掣痛等症,如肺虚心火乘客,肾虚水不济火,还可伴见虚烦不寐、盗汗等症。

脾为肺之母。

《素问·经脉别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肺虚子盗母气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精微,上输以养肺,则肺亦虚,终致肺脾同病,土不生金,肺阴虚与脾气虚两候同时出现,伴见疲乏、食少、便溏等脾虚症状。

肺痨久延而病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交亏,或因肺病及肾,肾虚不能助肺纳气,或因脾病及肾,脾不能化精以资肾,由后天而损及先天。

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之运行,而致气虚血瘀,出现气短、喘息、心慌、唇紫、浮肿、肢冷等重症。

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肺喜润而恶燥,痨虫犯肺,侵蚀肺叶,肺体受病,阴分先伤,故见阴虚肺燥之候。

故《丹溪心法·痨瘵》云:“痨瘵主乎阴虚”。

由于病情有轻重之分,病变发展阶段不同,病理也随之演变转化。

一般而言,初起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肺失滋润,故见肺阴亏损之候;继则阴虚生内热,而致阴虚火旺;或因阴伤气耗,阴虚不能化气,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见阴阳两虚之候。

一般而言,凡正气较强,病情轻浅,为时短暂,早期治疗者,均可获康复,若正气虚弱,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每多演变恶化,全
身虚弱症状明显,出现大骨枯槁,大肉尽脱,肌肤甲错,兼有合并症;喉疮声哑,咯血浅红色,似肉似肺;久泻不能自制,腹部冷痛,或有结块;猝然胸痛,喘息胸高,不能平卧;喘息短气,口如鱼口,面浮足肿,面色青晦;内热不退,或时寒时热,汗出如水;脉小数疾者,俱属难治的恶候。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有与肺痨病人的长期密切接触史。

2、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3、初期病人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

二、病证鉴别
肺痨与虚劳的鉴别
早在《内经》、《金匮要略》均将肺痨(痨瘵)归属于“虚劳”、“虚损”的范围,提示本病的发展每可导致患者身体日益消瘦,体虚不复,形成劳损。

及至唐、宋,因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乃进一步与虚劳明确区分开来,明、清医籍有时将痨瘵附于虚劳之后论述,既认为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也说明又有不同之处。

对比言之,肺痨(痨瘵)具有传染特点,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患,有其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虚劳病缘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肺痨病位主要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痨(痨瘵)的病理主在阴虚,不同于虚劳的阴阳并重。

但合而言之,肺痨(痨瘵)后期表现虚劳重证者,也可按照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施治。

肺痨与肺痿的鉴别
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萎弱不用,俱可成痿。

正如清《笔花医镜·虚劳》所说:“肺金痿者,其受病不同,及其成劳则一也。

”《外台秘要·传尸方》即曾指出:“传尸
之疾……气急咳者名曰肺痿。

”提示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

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在临床上肺痿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而肺痨是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特征。

三、相关检查
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灶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作出判断。

X线表现有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均属于活动性病变。

活动性肺结核痰中常可找到结核菌。

条索状、结节状病变经一定时期观察稳定不变或已纤维硬结、痰菌阴性者,属于非活动性病灶。

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病灶,红细胞沉降率也可增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对于本病的辨证,当辨病变脏器及病理性质。

其病变脏器主要在肺,以肺阴虚为主。

久则损及脾肾两脏,肺损及脾,以气阴两伤为主;肺肾两伤,元阴受损,则现阴虚火旺之象;甚则由气虚而致阳虚,表现阴阳两虚之候。

同时注意四大主症的主次轻重及其病理特点,结合其它兼证,辨其证候所属。

二、治疗原则: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根据体质强弱分别主次,但尤需重视补虚培元,增强正气,以提高抗病能力。

调补脏器重点在肺,并应注意脏腑整体关系,同时补益脾肾。

治疗大法应根据“主乎阴虚”的病理特点,以滋阴为主,火旺的兼以降火,如合并气虚、阳虚见症者,则当同时兼顾。

杀虫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

如《医学正传·劳极》即指出“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的两大治则。

[肺阴亏损]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粘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

[证机]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

本方功在补虚抗痨,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消瘀止血,是治疗肺痨的基本方。

用于阴虚咳嗽、咳血者。

常用药: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等滋阴补肺;白芨补肺生肌止血;百部润肺止咳、抗痨杀虫。

·若咳嗽频而痰少质粘者,可合川贝母、甜杏仁以润肺化痰止咳,并可配合琼玉膏以滋阴润肺;痰中带血丝较多者,加蛤粉炒阿胶、仙鹤草、白茅根(花)等以润肺和络止血;若低热不退者可配银柴胡、青蒿、胡黄连、地骨皮、功劳叶、律草等以清热除蒸。

若咳久不已,声音嘶哑者,于前方中加诃子皮、木蝴蝶、凤凰衣等以养肺利咽,开音止咳。

[虚火灼肺]呛咳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肋掣痛。

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

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证机]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血热妄行。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百合固金汤功能滋养肺肾,用于阴虚阳浮,肾虚肺燥,咳痰带血,烦热咽干者。

秦艽鳖甲散滋阴清热除蒸,用于阴虚骨蒸,潮热盗汗等症。

常用药:南、北沙参、大麦冬、玉竹、百合养阴润肺止咳;百部、白芨补肺止血,抗痨杀虫;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版、冬虫夏草滋养肺肾之阴,培其本元。

·若火旺较甚,热势明显升高者,当增入胡黄连等以苦寒坚阴清热;骨蒸劳热再加秦艽、白薇、鳖甲等。

痰热蕴肺,咳嗽痰粘色黄,酌加桑皮、花粉、知母、海蛤粉、马兜铃等以清热化痰。

咯血较著者,加
丹皮、黑山栀、紫珠草、醋制大黄等,或配合十灰丸以凉血止血;血色紫黯成块,伴有胸胁刺痛者,加参三七、血余炭、花蕊石、广郁金等以化瘀和络止血。

盗汗较著,加乌梅、碧桃干、浮小麦、煅龙牡等养阴止汗。

咳呛而声音嘶哑者,合诃子肉、血余炭、白蜜等润肺肾而通声音。

[气阴耗伤]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恍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证机]阴伤气耗,肺脾两虚,肺失清肃,脾不健运。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参苓白术散加减。

前方功能补气养阴,兼清虚热。

主治肺脾气阴耗伤,形瘦体倦,咳而短气,劳热骨蒸等;后方健脾补气,培土生金,主治食少腹胀,便溏,短气,面浮,咳痰清稀等。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补肺益脾,培土生金;北沙参、川百合、大麦冬滋养肺阴;地黄、阿胶、五味子、冬虫夏草滋肾水以润肺燥;白芨、百合补肺止咳,抗痨杀虫;紫菀、冬花、苏子温润肺金,止咳化痰。

·若夹有湿痰者,可加姜半夏、橘红、茯苓等燥湿化痰;咯血量多者,可加山萸肉、仙鹤草、煅龙牡、参三七等.以配合补气药,共奏补气摄血之功;若见劳热、自汗、恶风者,可宗甘温除热之意.取桂枝、白芍、红枣,配合党参、黄芪、炙甘草等和营气而固卫表;兼有骨蒸盗汗等阴伤症状者,酌加鳖甲、牡蛎、乌梅、地骨皮、银柴胡等以益阴配阳,清热除蒸;如纳少腹胀、大便溏薄者,加扁豆、苡仁、莲肉、橘白等健脾之品,忌用地黄、麦冬、阿胶等过于滋腻的药物。

[阴阳虚损]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有沫,或夹血丝、血色暗
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遗精阳痿,女子经闭。

苔黄而剥,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证机]肺痨病久,阴伤及阳,肺脾肾三脏俱损。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本方功在温养精气,培补阴阳,用于肺痨五脏俱伤、真气亏损之证。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补益肺脾之气;麦冬、生地、五味子滋养肺肾之阴;阿胶、当归、枸杞、山萸肉、龟版培补阴精;鹿角胶、紫河车助真阳而填精髓。

·若肾虚气逆喘息者,配冬虫夏草、诃子、钟乳石摄纳肾气;心慌者加紫石英、丹参、远志镇心安神;见五更泄泻,配煨肉蔻、补骨脂补火暖土,并去地黄、阿胶等滋腻碍脾药物。

总体而言,肺痨初期表现为肺阴亏损证,阴虚程度较轻,无明显火旺现象,病损主要在肺;而虚火灼肺证多见于肺痨中期,病程较长,阴虚程度较重,并有火象,病损由肺及肾;气阴耗伤证多见于肺痨中后期,病程较久,阴伤气耗,肺脾同病;阴阳虚损证则为肺脾同病、气阴耗损的进一步发展,因下损及肾,阴伤及阳,肺脾肾三脏交亏,病属晚期,病情重笃,预后多凶。

附:辨主症治疗
肺痨的证治分类已如上述,但临床有时表现为以某一主症为突出,为了便于处理,故列“主症治疗”一节,叙述其辨证、选方、用药。

1、咳嗽
用润肺宁嗽法,方取海藏紫苑散,药用紫苑、贝母、桔梗润肺化痰止咳;知母、五味子、阿胶滋阴补血而退虚热。

或用加味百花膏,药用紫苑、冬花、百部止咳化痰,抗痨杀虫,百合、乌梅润肺而敛阴。

属于气虚者,可用补肺汤,药用参芪益气;熟地、五味补肾而纳气;紫苑、桑皮化痰止咳。

若偏于痰浊中阻者,可用六君子汤合平胃散治疗。

2、咳血、咯血
一般常用补络止血法。

取白芨枇杷丸,药用白芨、阿胶补肺止血;生地、藕节凉血止血;蛤粉与枇杷叶肃肺化痰而止咳。

亦可采用补络补管汤,药用龙骨、牡蛎、萸肉酸涩收敛、补络止血,佐以三七化瘀而止血。

若咯血较著者加赭石以降气镇逆止血;夹瘀者加三七、郁金、花蕊石之类;有实火者,配大黄粉或赭石粉等;属于虚寒出血者,宜加炮姜。

3、潮热、骨蒸
一般患者多为阴虚,当用清热除蒸法,如柴胡清骨散,药用秦艽、银柴胡、青蒿、地骨皮清热除蒸;鳖甲、知母滋阴清热;佐以猪脊髓猪胆汁等坚阴填髓。

至于气阴两虚而潮热骨蒸者,可用黄芪鳖甲散固护卫阳,清热养阴。

4、盗汗、自汗
用和营敛汗法,一般以阴虚盗汗为多见。

方取当归六黄汤,药用黄芪固表,当归和营,黄芩、黄柏、地黄清热养阴。

若气虚自汗,可用牡蛎散、玉屏风散以补气实卫,固表止汗。

牡蛎散功在益气固表止汗,自汗、盗汗均可用之;若属于自汗,当重用黄芪,并加白术;盗汗再加糯稻根、瘪桃干等;玉屏风散功在固表止汗,主要用于气虚自汗。

此外,无论自汗或盗汗均可应用五倍子末敷填神阙。

5、泄泻
一般当用培土生金法,选方如参苓白术散,但辨证属于肾阳不足之五更泄者,当用四神丸,脾肾双亏者二方合用之。

6、遗精、月经不调
当用滋肾保肺法以滋化源,选取大补元煎为主方,补益元气阴血。

见阳痿遗精者,酌加煅龙骨、煅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鱼鳔胶等固肾涩精;女子月经不调或经闭者,合入芍药、丹参、丹皮、益母草调其冲任。

【预防调护】
对于本病应注意防重于治,要求在接触患者时,身佩安息香、或用雄黄擦鼻,同时须要饮食适宜,不可饥饿,若体虚者,可服补药。

既病之后,不但要耐心治疗,还应重视摄生,禁烟酒,慎房事,怡情志,适当进行体疗锻炼,加强食养,忌食一切辛辣刺激动火燥液之物。

结语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由感染“痨虫”所致,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有关。

病理性质主在阴虚,进而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在临床先后表现各个不同证候类型。

治疗应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调补脏器重点在肺,并应注意脏腑整体关系,同时补益脾肾。

根据病理“主乎阴虚”的特点,应以滋阴为主法,火旺者兼以清火,如合并气虚、阳虚见症者,则当同时兼顾。

临证备要
1、重视补脾助肺。

因脾为生化之源,功能输水谷之精气以养肺,故当重视补脾助肺,“培土生金”的治疗措施,以畅化源。

脾为肺之母,“瘵虫”伤肺,肺虚耗夺脾气以自养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则肺更虚。

终至肺脾同病,气阴两伤,伴见疲乏、食少、便溏等脾虚症状。

治当益气养阴,补肺健脾,忌用地黄、阿胶、麦冬等滋腻药。

进而言之,即使肺阴亏损之证,亦当在甘寒滋阴的同时,兼伍甘淡实脾之药,帮助脾胃对滋阴药的运化吸收,以免纯阴滋腻碍脾,但用药不宜香燥,以免耗气、劫液、动血。

方宗参苓白术散意,药如橘白、谷芽、山药、於术、扁豆、莲肉、苡仁等。

2、掌握虚中夹实的特殊性。

本病虽属慢性虚弱疾病,但因感染“瘵虫”致病,属于“外损”范围,故治疗不可拘泥于补虚,要根据补虚不忘治实的要求,同时“杀虫”抗痨。

按照辨证的理论指导,分别处理。

如阴虚导致火旺者,当在滋阴的基础上参以降火;若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热内郁,咳嗽咯痰稠粘,色黄量多,舌苔黄腻,口苦,脉弦滑者,当重视清化痰热,配合黄芩、知母、花粉、海蛤壳、鱼腥草等。

若气虚夹有痰湿,因肺脾气虚,气不化津,痰浊内生,咳
嗽痰多,粘稠色白,纳差,胸闷,舌苔白腻者,当在补益肺脾之气的同时,参以宣化痰湿之品,配合法半夏、橘红、茯苓、杏仁、苡仁之类。

必要时可暂从标治。

如咳血而内有“蓄瘀”,因痰阻肺络,络损不复,以致咳血反复难止,血出鲜紫相杂,夹有黯块,胸肋刺疼或掣痛,舌质紫,脉涩者,当祛瘀止血,药用参三七、血余炭、花蕊石、广郁金、醋大黄等品。

此外,如见急性发病,病情严重,表现“急痨”、“百日痨”特殊情况,或出现类似“湿温”、“类疟”等证候者,亦不能囿于补虚一法,必须辨证结合辨病治疗。

3、忌苦寒太过伤阴败胃。

因本病虽具火旺之症,但本质在于阴虚,故当以甘寒养阴为主,适当佐以清火,不宜单独使用,即使肺火标象明显者,亦只宜暂予清降,中病即减,不可徒持苦寒逆折,过量或久用,以免苦燥伤阴,寒凉败胃伤脾。

应用苦寒降火法,不但要清肺降火,用黄芩、桑白皮、知母、地骨皮之类,若因肺虚金不制木,肾虚不能养肝,而致木火刑金,性急善怒,胸胁掣痛者,当在清金养肺的同时,清肝泻火,药用丹皮、山栀、夏枯草、胡黄连、白薇等;如肺虚心火乘克,肾虚水不济火,而致心火偏亢,虚烦不寐者,可配黄连以泻心火;若肾阴亏虚,相火上乘灼金,而见骨蒸、梦遗者,可伍黄柏、知母以泻相火。

4、在辨证基础上配合抗痨杀虫药物。

根据药理实验结果分析和临床验证,很多中草药有不同程度的抗痨杀菌作用,如百部、白芨、黄连、大蒜、冬虫夏草、功劳叶、律草等,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辨病,适当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