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新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新进展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全身治疗手段之一。

早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已经开始用双侧卵巢切除治疗约经前乳腺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笨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的里程碑,九十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内分泌治疗进入一个新时代。

内分泌治疗对激素依赖性复发转移乳腺癌和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甚至用于高危健康妇女预防乳腺癌发生。

根据2006年美国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结合国内部分专家的临床经验,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在复发转移、术前新辅助和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阶段的基本原则和新动向。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基本药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有抗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AI)、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药物、雌/雄类激素和和孕激素。

1、抗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阻断雌激素对受体作
用。

最常用的药物是本笨氧胺(TAM),可以用于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术后辅助治疗、高危健康妇女的预防乳腺癌。

2、芳香化酶抑制剂(AI),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阻断卵巢
以外的组织释放雄烯二酮及睾酮经芳香化酶作用转化成雌激素,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治疗肿瘤的目的。

芳香化酶抑制剂(AI)适用于绝经后,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二类:
(1)、非甾体类药物,通过与亚铁血红素中的铁原子结合,和内源性
底物竞争芳香化酶的活性位点,从而可逆地抑制酶的活性。

有第一代的氨基导眠能(AG)、第二代的fadrozole、第三代的瑞宁(阿那曲唑)和弗隆(来曲唑)。

(2)、甾体类药物,与芳香化酶内源性作用底物雄雄烯二酮和睾酮结构相似,可作为假底物竞争占领酶的活性位点,并与共价健形式与其不可逆结合,形成中间产物,引起永久性的酶灭活,从而抑制雄激素的形成,有第一代的Testolactone、第二代的兰他隆(福美司坦)、第三代阿诺新(依西美坦)。

3、LH-RH类似物,通过负反馈作用下丘脑,抑制下丘脑产生促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LH-RH);同时还能竞争性地与垂体细胞膜上的GnRH受体或LH-RH受体结合,阻止垂体产生FSH和LH,从而减少卵巢分泌雌激素。

代表药物有诺雷德,可以代替卵巢切除术,治疗绝经前复发乳腺癌。

4、雄激素和雌激素,治疗剂量的雄激素和雌性激素可以改变人体
内分泌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但也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5、孕激素,通过改变身体内分泌环境,经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产
生LH和ACTH或通过孕激素受体作用乳腺癌细胞。

常用药物有甲孕酮(MPA)和甲地孕酮(MA)。

复发转移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复发转移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目的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复发转移乳腺癌是否选择内分泌治疗,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
素受体水平、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程度。

原则上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病人应首选化疗,而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既过去所说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

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特点:
1、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
2、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
3、仅有软组织和骨转移,或无明显症状的内脏转移,如非弥漫性
的肺转移和肝转移,肿瘤负荷不大,不危及其他内脏转移
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概念,是根据患者可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的角度界定哪些患者适合内分泌治疗,认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或数条的患者可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

1、原发灶和/或复发转移灶ER和/或PR阳性
2、老年患者
3、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
4、曾经从既往内分泌治疗中获益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
1、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控制疾病发展和改
善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强烈化疗。

2、激素受体阳性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绝经后患者可以
首选内分泌治疗;绝经胶患者可以选择化疗,或也可以考虑采
用卵巢功能抑制联合其他内分泌药物治疗。

3、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在化疗无效未控制的治疗间隙,或病人任
何原因不能耐受继续化疗时,应及时给予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
体不明或既往检测阴性的患者,也应该通过测定新近出现复发
病灶,或重新测定以往受体结果,争取内分泌治疗的机会。

4、在治疗阶段,严格疗效评价标准,本着“效不更方,无效必改”
的原则。

在某一治疗手段失败后,提倡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合理
和序贯使用。

疾病发展相对缓慢阶段可以序贯应用不同类别的
内分泌药物治疗。

5、晚期患者治疗后疾病长期保持稳定视为临床获益,因为临床研
究表明,治疗后病情持续稳定6月以上病人的总生存期,与获
得临床缓解(CR+PR),即病灶缩小的患者相同。

基于内分泌
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所以内分泌治疗应该尽量保持连续治疗
用药时间,延长疾病控制时间,以期延长总生存期。

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首选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

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三苯氧胺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乳腺癌二线治疗,第三代芳香化酶
抑制剂比甲地孕酮更有效。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明显优于三苯氧胺。

绝经前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选可以首选化疗,如化疗失败,或疾病适合或需要内分泌治疗时,可以采取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

2006年美国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中,关于绝经的判定有几条明确的定义:
1、双侧卵巢切除(或有效的放疗去势)术后
2、年龄60岁以上
3、年龄60岁以下,没有接受化疗、三苯氧胺、托瑞米芬和抑制卵
巢功能治疗,自然停经12月以上,且血E2、FSH达到绝经后水平。

4、年龄60岁以下,接受三苯氧胺、托瑞米芬治疗,血E2、FSH
达到绝经后水平。

5、正在接受LH-RH类似物或激动剂治疗的患者无法判定是否绝
经。

6、正在接受辅助化疗的绝经前妇女,停经不能作为判断绝经的依
据。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后,可以考虑化疗,适合继续用内分泌治疗时,可以选择孕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Fasolodex(氟维司群)、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制剂。

且基于目前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失活)剂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的临床研究证据不足,当某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后,选择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时
应慎重。

除绝经前患者LH-Rha联合AI以外,目前不主张不同类别内分泌药物之间联合应用,因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联合比单药效果更好。

内分泌药物和化疗合用是否增效尚无定论,尽管三苯氧胺、托瑞米芬联合化疗可能逆转化疗耐药的实验和小样临床研究报告,以及孕激素联合化疗增加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

目前不主张内分泌药物和化疗联合应用,尤其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没有与化疗使用成功的经验。

但孕激素可以改善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一般状况,与化疗合用可以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前治疗的另一选择,尤其是那些不适合化疗的老年患者,可以通过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缩小肿瘤后,再考虑手术切除。

术前内分泌治疗有效患者,手术后可以采用同样药物作为术后辅助辅助内分泌治疗。

有关来曲唑的P024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代芳香代酶抑制剂来曲唑对绝经后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优于TAM,提高有效率,增加保乳机会。

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理念已经越来越被接受,但目前应用方面有较大困难。

原因是那些需要术前治疗局部晚期患者,如果采用新辅助化疗的话,只需要明确病理诊断就可以开始,而且一线联合化疗的有效率较高。

而采用主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则需要等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检测结果,而中国妇女激素受体阳性率为50%左右,受体阴性患者不适合选用内分泌治疗,即便是受体的绝经前患者也可以选
择化疗。

不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医疗保险的进一步普及到更多的老年患者,加上医患双方对内分泌治疗理念不断更新,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会更加广泛。

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三苯氧胺是早期乳腺癌样后辅助治疗最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目前三苯氧胺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应用基本共识有:
1、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决定因素为激素受体(ER、PR)状况,ER
阳性的效果较好,ER阴性PR阳性的患者也可以使用三苯氧胺;
2、三苯氧胺合适的应用时间为5年,再延长用药时间不能提高疗
效;
3、三苯氧胺的疗效与患者年龄关系不大,绝经前后都可以使用;
4、服用三苯氧胺能显著降低对侧乳腺癌的发生,但只能预防那些
ER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的发生;
5、长期服用三苯氧胺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6、ER阳性患者化疗后加三苯氧胺,比单用化疗和单用三苯氧胺效
果都好而且化疗后序贯合用三苯氧胺的效果优于同时应用。

三苯氧胺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代表药物,不良反应比化疗药物明显轻,大多数患者和健康妇女可以耐受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连续治疗。

但鉴于三苯氧胺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有健康妇女作为预防用药,所以还是要警惕长期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乏力、面色潮红、皮疹、阴道干燥、阴道流血,少见不良反应还有纳差、恶心、腹泻、出汗、体重增加和静脉血栓等。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疗效超过三苯氧胺。

A TAC试验结果表明在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5年来曲唑比5年三苯氧胺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更低。

BIG1-98试验结果显示,5年来曲唑比5年三苯氧胺疗效更好。

IES-031试验结果表明,乳腺癌样后辅助治疗,三苯氧胺服用2-3年,再序贯使用依西美坦2-3年,疗效明显优于服用三苯氧胺5年。

ITA、ARNO试验也显示三苯氧胺服用2-3年后再序贯使用阿那曲唑2-3年,疗效明显优于服用三苯氧胺5年。

MA-17临床试验结果证明。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三苯氧胺5年后,再加用来曲唑的疗效明显优于三苯氧胺5年。

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年龄比西方妇女轻,绝经前比例高。

1996年Lancet发表EBCTCG关于卵巢去势在辅助治疗中的作用,该研究总结12项试验3456例患者随访15年的结果,显示无论术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绝经前妇女卵巢去势可提高疗效。

2000年发表在LancetH 上的临床研究显示,化疗后闭经对于ER阳性、年龄35岁以下的患者可显著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提示这些年轻患者,乳腺癌术后单纯辅助化疗疗效不够,加上卵巢去势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各种卵巢去势方法中,卵巢切除术的优点是彻底阻断卵巢来源的雌激素,缺点是手术创伤及不可逆性;放疗卵巢去势的缺点是所需时间较长,阻断功能不完全,也有可能造成毗邻器官的放射损伤。

药物卵巢去势,具有手术切除卵巢同样的疗效,在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治疗中,药物卵巢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取得明确疗效。

药物性去势安全有效,克服了手术和放疗去势的缺点,符合保证疗效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人文的
现代乳腺癌治疗原则,更能为众多年轻患者所接受。

而在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已经有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药物性去势与CMF化疗等效。

而在标准化疗后再加卵巢去势是否提高疗效尚无定论。

目前为止,三苯氧胺仍然是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基本药物;绝经后患者不同阶段加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优于单用三苯氧胺5年;而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可能会更好,但基于欧美国家乳腺癌患者多为绝经后该领域的临床研究不多,所以更需要我国学者针对我国乳腺癌年轻患者较多的具体特点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符合我国人群的治疗特点。

综上所述,对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
1、术后5年阿那曲唑或者来曲唑;
2、三苯氧胺2-3年后,再序贯使用2-3年依西美坦或者阿那曲唑;
3、三苯氧胺5年后,后强化使用来曲唑5年;
4、各种原因不能承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仍然可以用三
苯氧胺5年。

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
1、先用三苯氧胺2-3年,如进入绝经后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2、如果三苯氧胺2-3年后依然未经绝经,可以连续使用三苯氧胺5
年,如果5年后进入绝经后,再用5年来曲唑作为后续强化治
疗;
3、对部分不适合三苯氧胺治疗,或者有高危复发转移因素的绝经
前患者,可以考虑在卵巢去势后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辅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