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程上存在的质量通病(附图、原因、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工程上存在的质量通病(附图、原因、防治措施)
第一篇:焊接工程上存在的质量通病(附图、原因、防治措施) 焊接工程上存在的质量通病
凡是肉眼或低倍放大镜能看到的且位于焊缝表面的缺陷,如咬边(咬肉)、焊瘤、弧坑、表面气孔、夹渣、表面裂纹、焊缝位置不合理等称为外部缺陷;而必须用破坏性试验或专门的无损检测方法才能发现的内部气孔、夹渣、内部裂纹、未焊透、未溶合等称为内部缺陷。

但常见的多是焊后不清理焊渣和飞溅物以及不清理的焊疤。

1、焊缝尺寸不符规范要求
1.1现象:焊缝在检查中焊缝的高度过大或过小;或焊缝的宽度太宽或太窄,以及焊缝和母材之间的过渡部位不平滑、表面粗糙、焊缝纵、横向不整齐,还有在角焊缝部位焊缝的下凹量过大。

1.2原因:
1.2.1焊缝坡口加工的平直度较差,坡口的角度不当或装配间隙大小不均等而引起的。

1.2.2焊接中电流过大,使焊条熔化过快,控制焊缝成形困难,电流过小,在焊接引弧时会使焊条产生“粘合现象”,造成焊不透或焊瘤。

1.2.3焊工操作熟练程不够,运条方法不当,如过快或过慢,以及焊条角度不正确。

1.2.4埋弧自动焊过程,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

1.3防治措施
1.3.1按设计要求和焊接规范的规定加工焊缝坡口,尽量选用机械加工以使坡口角度和坡口边缘的直线度和坡口边缘的直线度达到要求,避免用人工气割、手工铲削加工坡口。

在组对时,保证焊缝间隙的均匀一致,为保证焊接质量打下基础。

1.3.2通过焊接工艺评定,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

1.3.3焊工要持证上岗,经过培训的焊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1.3.4多层焊缝在焊接表面最后一层焊缝是,在保证和底层熔合的条件下,应采用比各层间焊接电流较小,并用小直径(φ
2.0mm~
3.0mm)的焊条覆面焊。

运条速度要求均匀,有节奏地向纵向推进,并作一定宽度的横向摆动,可使焊缝表面整齐美观。

2、咬边(咬肉)
2.1现象:焊接时的电弧将焊缝边缘熔出的凹陷或沟槽没有得到熔化金属的补充而留下缺口。

过深的咬边会使焊接接头的强度减弱,造成局部应力集中,承载后会在咬边处产生裂纹。

2.2原因:
主要是焊接电流过大,电弧过长,焊条角度掌握不合适和运条的速度不当以及焊接终了焊条留置长度太短等而形成咬边。

一般在立焊、横焊、仰焊时是一种常见缺陷。

2.3防治措施
尽量采用短弧焊。

2.3.1焊接时电流不宜过大,电弧不要拉得过长或过短,2.3.2掌握合适的焊条角度和熟练的运条手法,焊条摆动到边缘时应稍慢,使熔化的焊条金属填满边缘,而在中间则要稍快些。

2.3.3焊缝咬边的深度应小于0.5mm,长度小于焊缝全长的10%,且连续长度小于10mm。

一旦出现深度或产度超过上述允差,应将缺陷处清理干净,采用直径较小、牌号相同的焊条,焊接电流比正常的稍偏大,进行补焊填满。

3、裂缝
3.1现象:在焊接过程或焊接之后,在焊接区域内出现金属破裂,它产生在焊缝内部或外部,也可能发生在热影响区,按其产生的部位可分为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弧坑裂纹、根部裂纹等又可分热裂纹、冷裂纹和再热裂纹。

3.2原因
3.2.1焊缝热影响区收缩后产生大的应力。

3.2.2母材含淬硬组织较多,冷却后易生裂纹。

3.2.3焊缝中有相当高的氢浓度。

及其他有害元素杂质等,易产生
冷、热裂纹。

3.3防治措施:
主要从消除应力和正确使用焊接材料以及完善的操作工艺入手解决。

3.3.1注意焊接接头坡口形式,消除焊缝不均匀受热和冷却因热应力而产生的裂纹。

如不同厚度的钢板对焊时,对厚钢板就要做削薄处理。

3.3.2选用材料一定要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严格控制氢的来源,焊条使用前应进行烘干,并认真清理坡口的油污、水分等杂质。

3.3.3焊接中,选择合理的焊接参数,使输入热量控制在800~3000℃的冷却温度之间,以改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状态。

3.3.4在焊接环境温度较低、材料较薄,除提高操作环境温度外,还应在焊前预热。

焊接结束要设法保温缓冷和焊后热处理,以消除焊缝残余应力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延迟性裂纹。

4、弧坑
是焊缝收尾处产生下滑现象,不但减弱焊缝强度,还会在冷却过程产生裂纹。

4.1原因:
主要是在焊接终了时熄弧时间过短,或在焊薄板时使用的电流过大。

4.2防治措施:
焊缝收尾时,使焊条做短时间的停留或做几次环形运条,不要突然停弧以使有足够的金属填充熔池。

焊接时保证适当电流,主要构件可加引弧板把弧坑引出到焊件外。

5、夹渣
5.1现象:焊缝中经无损检测发现有非金属夹杂物如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等,形成多种多样不规则形状,常见的有锥形、针形等夹渣物。

金属焊缝夹渣会降低金属结构的塑、韧性,还会增加应力,导致冷、热脆性易产生裂纹,使构件被破坏。

5.2原因:
5.2.1焊缝母材清理不干净,焊接电流过小,使熔化金属凝固过快,熔渣来不及浮出。

5.2.2焊接母材和焊条的化学成分不纯,如焊接时熔池内有氧、氮、硫、磷、硅等多种成分,则易形成非金属夹渣物。

5.2.3焊工操作不熟练,运条方法不当,使熔渣与铁水混在一起分离不开,阻碍熔渣上浮。

5.2.4焊口坡口角度小,焊条药皮成块脱落未被电弧熔化;多层焊时,熔渣清理不干净,操作时未将熔渣及时拨出都是造成夹渣的原因。

5.3防治措施
5.3.1采用只有良好焊接工艺性能的焊条,所焊钢材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5.3.2通过焊接工艺评定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

注意焊接坡口及边缘范围的清理,焊条坡口不宜过小;对多层焊缝要认真清除每层焊缝的焊渣。

5.3.3采用酸性焊条时,必须使熔渣在熔池的后面;在使用碱性焊条焊立角缝时,除了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外还需采用短弧焊接,同时运条要正确,使焊条适当摆动,以使熔渣浮出表面。

5.3.4采用焊前预热,焊接过程加热,并在焊后保温,使其缓慢冷却,以减少夹渣。

6、气孔
6.1现象:在焊接过程熔化的焊缝金属中所吸收的气体在冷却前来不及从熔池中排出,而残留在焊缝内部形成孔穴。

根据气孔产生的部位可分内、外气孔;按分部情况及形状的气孔缺陷,气孔在焊缝中的存在会减低焊缝强度,也产生应力集中,增加了低温脆性,热裂倾向等。

6.2原因
6.2.1焊条本身之狼低劣,焊条受潮未按规定要求烘干;焊条药皮变质或剥落;焊芯锈蚀等。

6.2.2母材冶炼中存在残留的气体;焊条及焊件上沾有铁锈、油污等杂质,在焊接过程中,因高温气化产生气体。

6.2.3焊工操作技术不熟练,或视力差对熔化铁水和药皮分辨不清,使药皮中的气体与金属溶液混杂在一起。

焊接电流过大使焊条发红二降低保护效果;电弧长度过长;电源电压波动过大,造成电弧不稳定燃烧等。

6.3防治措施
6.3.1选用合格的焊条,不得使用药皮开裂、剥落、变质、偏心或焊芯严重锈蚀的焊条,应对焊口附近及焊条表面的油污、锈斑等清理干净。

6.3.2选择电流的大小要是适宜,控制好焊接速度。

焊前将工件预热,焊接终了或中途停顿时,电弧要缓慢撤离,有利于减慢熔池冷却速度和熔池内气体的排出,避免出现气孔缺陷。

6.3.3减少焊接操作地点的湿度,提高操作环境的温度。

在室外焊接时,如风速达8m/s、降雨、露、雪等,应采取挡风、搭雨棚等有效措施后,方能焊接操作。

7、焊后不清理飞溅和焊渣
7.1现象: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通病,既不美观、危害性还很大。

溶合性飞溅会增加用材表面的淬硬组织,易产生硬化及局部腐蚀等缺陷。

7.2原因
7.2.1焊材在保存中药皮受潮变质,或所选用的焊条与母材不相匹配。

7.2.2焊接设备选择不符合要求,交、直流焊接设备与焊材不符合,焊接二次线极性接法不正确、施焊电流大、焊缝坡口边缘有杂物及油垢污染、焊接环境不符合焊接要求等。

7.2.3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未按规程操作和防护。

7.3防治措施
7.3.1根据焊接母材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

7.3.2焊条要有干燥恒温设备,在干燥室有去湿机、空调机、距地、墙不小于300mm,建立焊条收发、使用、保管等制度(特别是对压力容器)。

7.3.3焊口边缘进行清理排出水分、油污及杂物锈蚀。

冬雨季施工搭接防护棚保证施焊环境。

7.3.4对有色金属和不锈钢施焊前,可在焊缝两侧线母材上涂以防护涂料做为保护。

还可选择焊条和薄药皮焊条及氩气保护等方法,消除飞溅物和减少熔渣。

7.3.5焊工操作要求及时清理焊渣和防护。

8、弧疤
8.1现象:由于操作不慎使焊条或焊把与焊件接触,或地线与工件接触不良短时地引起电弧,而在工件表面留下弧疤。

8.2原因:电焊操作者粗心大意,未采取防护措施和对工具的维护。

8.3防治措施:焊工要经常对使用的电焊把线和接地线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查,发现破损要及时包扎好。

装设接地线要牢固可靠。

焊接时不要在焊道外引弧。

焊钳放置要与母材隔离或适当挂起。

不焊时及时切断电源。

发现电弧擦伤,必须用电砂轮及时打磨。

因为在不锈钢等有耐腐蚀性能要求的工件上,弧疤会成为腐蚀的起始点,降低材料的性能。

9、焊疤
9.1现象:焊后不清理焊疤,影响设备宏观质量,处理不当还造成表面裂纹。

9.2原因:非标设备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定位电焊工装卡具在完工拆除时所造成。

9.3防治措施:组装过程中使用的吊具卡具,在拆除后用砂轮打磨与母材平齐,不可用大锤硬性打掉卡具,以免损伤母材,对电焊时超深度的弧坑、划痕等均应补焊,并用砂轮打磨与母材齐平,只要在操作时注意,是可以消除这一缺陷的。

10、未焊透
10.1现象:焊接中焊缝根部没有完全和母材熔合或母材和母材之间局部未焊透,这种缺陷称未焊透也称未熔合。

它降低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同时会在此部位产生应力集中,产生裂纹。

在焊接中任何焊缝不允许存在未焊透。

10.2原因
10.2.1未按规定加工坡口,钝边厚度过大,坡口的角度或组对的间隙过小。

10.2.2双面焊时,背面清根不彻底或坡口两侧及层间焊未清理干净,使氧化物、熔渣等阻碍金属间充分熔合。

10.2.3焊工操作技术不熟练,如选用焊接电流过大时,母材还未熔化,焊条已熔化,使母材与焊条熔敷金属未熔合在一起;当选用过小电流时;运条的速度过快会使母材与焊条的熔敷金属不能很好的熔合;在操作中焊条的角度不正确,熔化偏向一侧或焊接时偏吹现象,都会产生在电弧作用不到之处形成未焊透。

10.3防治措施
和组对间隙。

10.3.1按设计图样或规范标准规定的坡口尺寸进行加工10.3.2焊前要认真清理坡口附件的铁锈油污,特别是彻底清理焊缝坡口根部,对多层焊缝在焊接途中,要用角形砂轮打磨清理焊层之间的氧化物。

10.3.3合理的选择电流大小和焊接速度,随时注意焊条的正确角度。

10.3.4对厚度较厚或导热性较高、散热快的焊件,可在焊前对焊接部位预热或在焊接中加热,使母材金属与焊条金属达到熔合。

第二篇:2012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关于执行《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监督提示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通知》(渝建发(2012)301号)(以下简称通知)已于2012年6月29日颁布执行,但在2012全市工程质量巡查中发现,工程参与各方和监督管理机构未能对通知的执行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检查项目大多数没有或未能认真执行通知规定要求。

通知的颁布执行能从设计等源头出发,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能进一步提高我市住宅工程的质量水平,望各监督管理机构在工程监管中认真执行,并注意以下内容:
1、通知适用条件:即通知发布之日后通过施工图审查的工程应严格按通知要求进行建设,其余工程可以参照执行。

2、通知的组织和执行:通病的预防和治理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建设单位是通病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
施工图审查机构按各自职责认真执行。

3、加强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有关参建各方应认真核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落实《通病预防措施》的相关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修改落实。

4、加强方案的编制和管理,认真熟悉和领会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应按《通病预防措施》和设计要求编制质量通病治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审批,方案内容不得低于《通病预防措施》的要求,未编制专项方案或方案未经审批合格的,不得进入主体工程的施工。

5、工程明显位置进行挂牌或上墙公示:符合通知要求的住宅工程必须在施工现场的明显位置,采用挂牌或上墙等方式设置该工程质量通病预防的具体措施和构造要求,有样板墙设置的应考虑相互结合。

6、加强过程的管理控制:通病预防措施制定后关键在于具体的落实,各责任单位应履行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制定的各项预防措施。

7、加强监督管理: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应加强对住宅工程通病预防的监督管理,严格按通知要求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通知要求的应进行认真处理。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2013年1月4日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通知
渝建[2012]301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版)的要求,有效预防住宅工程施工质量通病,进一步提高我市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根据当前住宅工程质量问题处理难点和投诉热点,结合住宅工程建设实际,我们制定了《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以下简称《通病预防措施》),现予以公布,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通病预防措施》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设计、施工、
监理等单位及施工图审查机构应按各自职责认真执行。

2、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有关参建各方应认真核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落实《通病预防措施》的要求。

3、工程主体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通病预防措施》的要求编制工程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批准。

方案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通病预防措施》做出适当修改,但不得低于《通病预防措施》的要求。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方案未经审批合格的,不得进入主体工程的施工。

4、符合本通知要求的住宅工程须在施工作业的明显位置,采用挂牌或上墙等方式设置该工程通病预防的具体措施和构造图说。

5、各区县城乡建委应将《通病预防措施》列入工程监管的重要内容,对检查达不到本通知要求的,应责令限期整改完善,凡不执行《通病预防措施》的建设工程,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6、本《通病预防措施》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印发之日后通过施工图审查的住宅工程应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进行建设,并与《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版)配合实施。

附件下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第三篇: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013年城建路桥项目东干线道路改造工程B1标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大庆开发区三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质量通病防治经验总结
一、质量通病防治经验总结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以项目总工为主、工程部、质检部、试验室等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的施工自检质量保证体系,质保体系内的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时在监理工
程师的监督、指导下有效地开展工作。

2、建立质量责任制
1)、公司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2)、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队设质检员,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3)、明确每个单位每个员工的质量责任并与工资、奖金挂勾;4)、分项工程施工现场,挂标示牌管理,写明作业内容、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
5)、每名员工要持证上岗,认真履行自己的质量责任;
6)、加强三检制度(自检、专检、抽检),每道工序都要认真地填写好原始记录。

7)、坚持质量分析会议制,每周至少开两次质量分析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8)、出现质量问题,工程要整改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

9)、坚持内业,外业同步进行,认直地填写原始记录、隐蔽工程记录等,并做到及时准确。

10)、每道工序开工以前,认真地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操作人员清楚自己所承担任务的技术情况,质量要求的标准等,并认真地执行贯彻。

11)、流水作业施工严格执行工序交接制,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2)、全体施工人员必须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地管理、检查、控制。

13)、贯彻质量监督与质量预防相结合的原则,自觉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督,及时报送开工报告、试化验、检测报告单,虚心听取监理工程师意见,认真执行监理工程师指令,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用工序质量来控制工程质量。

14)、狠抓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分工明确,岗位清楚,层层把
关,杜绝质量事故,消除隐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开创QC小组活动,开好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力求实效、预防工程质量多发病。

3、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1)严格工序交接制度,施工质量否决权,上道工序不合格绝不放 2)对各道工序的关键部位设立质量关卡、设专人负责;a、材料入场要求有出场化验单或合格证(如:水泥、钢材、碎
石及砂砾),并进行抽样自检,未经抽检不得使用。

b、涵洞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设计,应到达设计要求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c、涵洞混合料中的水泥含量,设专人负责检查。

3)路基开工前用准备采用的材料,机械及劳动配备铺筑长为100-200m的试验路段,总结施工工艺指导规模施工。

4、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1)路基土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a、选用透水性好的砂类土作为填料,并保证该种土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
b、路堤填筑前应排除地面表水,保持基地干燥并按要求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c、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外挖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
d、配备足够的试验检测人员和设备对已成型路段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段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2)路基质量保证措施
a、排水设施完善并考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b、路基填筑时,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避免土壤类型在路基上造成沉降不一致,影响路面板结构性能;
c、路基压实质量要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值和弯沉值,特别是桥涵、构造物和附近,更应加强压实工作。

3)路面基层质量的保证措施
a、在本工程基层施工中严格控制细料,已增加基层的水稳性;
b、建立验槽制度确保基层厚度均匀一致,保证强度的均匀;
c、按照设计的要求保证基层的密实度。

4、质量管理小组组
长:李大伟
副组长:战

王远军组
员:张洪峰
刘迎刚
5、监理工程师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字):


董国华
(公章)年


第四篇: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莱农普通商品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把握好各专业及相互专业同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质量问题的若干环节,创无使用功能质量通病工程,对装修阶段质量通病和影响使用功能的关键工序提出相应技术保证措施:1内墙面空鼓裂缝
1.1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规程进行施工,严格执行施工交接检,上道工序质量达不到要求下道工序不施工。

1.2凡水泥面层或镶贴基层砂浆所用的水泥,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且两证齐全。

1.3、⑴、抹灰前墙面的基层太光滑,用1:1水泥砂浆加环保型胶薄薄刷一层;⑵、抹灰前对凹凸不平的墙面剔凿平整凹处用1:3水泥砂浆分层填实找平,砖墙面、砼面隔离剂抹灰前必须清理干净;⑶、墙面脚手架眼和其它洞,在抹灰前填堵抹平;⑷、基层抹灰前先浇水湿润,调整好配合比,⑸、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及石灰膏等不能前后交叉涂抹;分层抹灰,每层厚度控制在5~7mm,每层间隔时间不宜
太短,宜隔夜刮糙,严禁连续刮糙使找平层开裂、空鼓;⑹、过人洞处必须分层抹灰,且留在洞口的大面抹灰应留接茬,宽度不小于50mm;⑺、电气线路暗配管埋设深度必须保证管面离墙面10~15mm,并做好固定,嵌填砂浆用1:3水泥砂浆分遍嵌实,认真养护。

大面积抹灰前检查是否空鼓,否则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4 监理措施: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加大巡视检查力度,认真作好检验批验收工作。

2墙裙、踢脚线砂浆空鼓
2.1墙裙或踢脚线抹灰不宜安排在大面积抹灰前,避免基层遭白灰砂浆污染。

2.2各层必须是相同的水泥砂浆。

2.3底层砂浆在终凝前不准抹第二遍砂浆。

2.4面层未收水前不准用抹子搓压;砂浆已硬化后不允许用抹子强行搓抹,应采取再薄薄地摸一层砂浆来弥补表面不平或抹灰印痕。

2.5 监理措施:监理人员认真审批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加大巡视力度,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比。

3墙体渗水治理措施
3.1组砌方法要正确,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坚持“三一”砌砖法。

3.2对组砌中形成的空头缝应在装饰抹灰前将空头缝采用勾缝方法修整。

3.3饰面层应分层抹灰,分格条应在初凝后取出,注意压灰要密实,严防有砂眼和龟裂。

3.4门窗口与墙体的缝隙,应采用发泡剂自下而上嵌填密实;防止有砂眼和毛细孔而导致虹吸作用。

两侧封堵防水密封胶。

3.5门窗口的上下口应设置鹰嘴或滴水线;室外窗台板必须低于室内窗台板并应做成坡度利于顺水。

3.6脚手眼及其它孔洞,应用细石砼分两次填实,两面内嵌各2厘米。

3.7监理措施:监理人员对架木眼及其它孔洞填堵情况逐一检查,确保无问题后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门窗安装措施
4.1铝合金门窗安装前必须设上、下垂直和中线,在室内侧+500毫米设水平线,校核洞口位置尺寸及标高,门窗框同墙体的连接应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钢板制作,表面做镀锌处理,连接件两端应伸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