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文秘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文秘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
答案)
一、填空题
1、普通话读上升调型的调类是______。
2、轻声音节的音高通常受前一字调的影响,在阳平字后时,用五度标调符号表示为
______。
3、熟语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倒打一耙”属于______,“瞎子点灯”属于______,“胸
有成竹”属于______。
4、“明天”“明儿”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_;“成功”“得逞”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_。
5、“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
”运用了______辞格。
6、联想电脑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釆用了______ 的修辞手法。
7、“蝴”的偏旁是______,部件是______。
“乃”的部件是______,部首是______。
“闻”的形旁是______,声旁是______。
8、書变书是的简化方式是______。
9、短语可以分别从结构和______这两个方面分类。
10、“他不是不想学,而是没有时间学”是表示______关系的复句。
二、判断题
11、“大学”“船只”“地震”都是偏正型的复合词。
()
12、“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
13、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
14、大多数汉字是指事字。
()
15、“爷爷吩咐我每周回家一次”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
16、“他盼望我们不断进步”不是双宾语句。
()
17、语言规范化是为了消除语言使用中多种方言并存的混乱现象,更好地发挥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
18、现代汉语还包括侗族等少数民族语言。
()
19、“连门儿也没有”一共有六个音节。
()
20、音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
三、选择题
21、普通话能作韵尾的元音是()。
A.i、u、ü
B.i、u
C.i、u、n、ɡ
D.i、u、n、nɡ
22、汉语普通话中的浊声母是()。
A.j、q、x
B.zh、ch、sh、r
C.m、n、l、r、nɡ
D.m、n、l、r
2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兼语句的是()。
A.我希望你去。
B.大卫扶我上楼。
C.我给你牛奶喝。
D.外面有人在打架。
24、“上网费每分钟0.05元”属于()。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名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25、“盆”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26、“鼻”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27、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略语的是()。
A.五岳 B.五花肉 C.五线谱 D.五大三粗
28、“尴”是一个()。
A.语素 B.词 C.音节 D.短语
29、“第三次浪潮方兴未艾,第四次浪潮何时到来?今晚听托夫勒说‘三’道‘四’。
”这里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A.改变词语原有的词性 B.改变词语原有的意义
C.改变词语原有的搭配关系 D.变换词语构成成分的位置
30、“这地真肥啊,插根筷子都能长苗”运用的修辞格是()。
A.夸张 B.比喻 C.借代 D.拟人
四、名词解释
31、调值:
32、复句
33、偏旁
34、义项与义素
35、现代汉语的定义
五、简答题
36、将下列单元音的发音条件写出来:
1. ɑ[Ą]
2.-i[ʅ]
3.u[u]
4.er[ɚ]
5.-i[ɿ]
6.e[ɣ]
37、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仓促灿烂沙发孑孓恍惚婆娑铿锵扑克涤纶秋千踟蹰拮据婀娜腼腆
38、改正下列句中实词方面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
②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村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劳动不积极的。
③世界稀有雉类,和大熊猫一样获得中国国宝称誉的四川鹧鸪近年成倍减少,目前仅有两千多只,因此筹建四川鹧鸪保护区已迫在眉睫。
④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中见出更高度的深刻意义。
⑤这些女孩真是又漂亮又智慧。
⑥思维这个词,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
⑦包装可以,但不能太包装。
⑧几乎所有的窗都明亮着不疲惫的眼。
⑨实行新的管理制度以来,优质品率由过去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了百分之九十。
⑩天天的朋友站在
他爸爸身边。
⑪他家在村子的南边,面对着一幢小山。
⑫陶渊明曾理想一个和平、宁静、没有矛盾斗争的极乐世界
六、分析题
39、简要分析下面两组结构相似的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
(1)我在北京住了三年。
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2)我只跟他说过这个问题。
我跟他只说过这个问题。
40、请用义素分析法分析“爸爸,父亲,令尊,老爷子”。
41、有人把“桌子”“椅子”的“-子”“坐着看书”“吃过饭”的“-着”和“-过”都称为“词尾”。
根据所学语言学知识,试分析:“-子”“-着”“-过”与英语中的
“doɡs”(“狗”的复数形式)中的s(复数标记)是否具有同一性?如何看待以上汉语中的后附成分“-子”“-着”“-过”
42、举例分析“感谢”与“谢谢”、“曾经”与“已经”、“常常”与“往往”等词语在搭配、语义或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七、论述题
43、词汇发展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阳平
【解析】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
汉语的声调可以分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调值
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类是声调的种类,
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第一
声为高平调,调类为阴平;第二声为上升调,调类为阳平;第三声为降声调,调类为上声;第四声为全降调,调类为去声。
2、【答案】[3]
【解析】轻声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音高受前一音节影响而不固定,轻声
本身没有固定的音高,它的调值取决于前一音节的声
调,它只记一个高低度的调值。
在四声调之后,轻声音节的音高分别为:[2]、[3]、[4]、[1]。
3、【答案】惯用语;歇后语;成语
【解析】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三种。
其中,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
“倒打一耙”虽由
四字组成,但其仍属于惯用语。
歇后语是指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
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
“瞎子点灯”后半部分是“白费蜡”,属
于歇后语一类。
成语是指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主要
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结构上具有稳定性,以“四字格”为主。
“胸有成竹”
是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4、【答案】语体色彩;感情色彩
【解析】色彩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或贬义色彩。
“成功”是褒义词,“得逞”是贬义词。
两者的
主要是感情色彩不同。
而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是中性词。
语体
色彩,又称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便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例如,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
“明天”具有书面语色彩,“明儿”具有口语色彩。
两者主要是语体色彩不同。
5、【答案】顶真
【解析】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
上递下接,这种辞格称为顶真,也称“联珠”。
顶真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格之一,经常出现在各种文
体的文章中。
6、【答案】双关
【解析】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称为双关。
题目中的句子运用了语音双关。
7、【答案】虫、胡;虫、古、月;乃;丿;耳;门
【解析】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部件构成。
“蝴”的偏旁是虫、胡,再次切分得到部件为虫、古、月。
对合体字作
一次切分得到的部件相当于偏旁。
独体字即最简单的部件,“乃”为独体字,部件仍为
本身。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有的
部首是单一部件中的一个笔画,如“九、乃”的部首是撇。
“闻”是形声字,内形外声,形旁是“耳”,声旁是“门”。
8、【答案】草书楷化
【解析】草书笔画简单,多是一笔书,打破了楷书的形体和结构,但笔画不清晰。
把群众比较熟悉的草书字的笔形改用楷书的写法,就可以达到减少笔画的要求。
例如:长(長)、专(專)、书(書)、尧(堯)、为(爲)。
9、【答案】功能
【解析】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最重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结构类,主要看构成短语的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另一
种是功能类,凭它进入更大的短语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相当于哪
一类词而进行的分类。
10、【答案】并列
【解析】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
偏正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
正句有偏句。
联合复句又可分为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五小类。
该句中的关联
词语“不是……而是”正是表并列关系的标志词。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误
【解析】“船只”是补充型的复合词,“地震”是主谓型的复合词。
12、【答案】错误
【解析】“怪可怜”和“别怪他”中的“怪”意思分别为“很,非常(口)”“责怪”。
“怪”本义为“奇异,不平常。
”这两句中意思没有联系,不是多义词,属于同音词。
13、【答案】正确
【解析】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
铜器上的文字。
14、【答案】错误
【解析】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主要的造字法,象形是用描绘事物的形
状来表示字义;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会意是用两
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形声则是由表示字义类
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
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15、【答案】错误
【解析】此句是使令式兼语句,使令式兼语句是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
16、【答案】正确
【解析】双宾语句的特点是,动词一般要有“取进”“给出”“询问”“称说”等意义,
例如“给、借、教、告诉、请教、问、叫、称”等,而“盼望”并没有此类含义。
从层
次划分角度来看,“我们”和“不断进步”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主谓短语来作“盼望”
的宾语;而双宾语句中的两个宾语间结合并不紧密,分别是谓语动词的宾语,划分时属
于两层。
因此,题目中的句子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而非双宾语句。
17、【答案】错误
【解析】语言规范化是确定并推广某一语言内部统一的标准。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
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并进行规范。
语言规范化
不仅仅是为了消除语言使用中多种方言并存的混乱现象。
18、【答案】错误
【解析】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而侗族等民族属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
语言不属于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
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这些方言属于现代汉语。
19、【答案】错误
【解析】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连门儿都没有”中“门”儿化,“儿”只是表示韵母的一个卷舌的动作,并不表示一个单独的音节,所以
自然感到的音节有五个。
20、【答案】错误
【解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
音单位。
语素和语素组成更大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而音位和音位组合成的更大的单位只能构成语言符号的形式,它们都属于语言的音系层。
两者分属语言的不同层面,不能混为一谈。
三、选择题
21、【答案】B
【解析】普通话中能够出现在韵尾的音素有i、u、n、nɡ。
而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元音i、u两个。
22、【答案】D
【解析】汉语普通话声母中,擦音、边音和鼻音存在浊声母,擦音中只有r为浊声母,边音中l可作浊声母,鼻音m、n都可作浊声母,而nɡ是浊鼻音,但只能作韵尾,故选择D项。
23、【答案】A
【解析】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称为兼语句。
常见的兼语句有这样几种:使令式;爱恨式;选定式;“有”字式。
还有一种兼语连谓兼用句。
B项,属于兼语连谓兼用句。
C项,属于双兼语句。
D项,属于“有”字式,都是兼语句。
A项,不是兼语句,“你”与动词“希望”没有关系,它和后面的“去”构成主谓结构,作“希望”的宾语。
24、【答案】D
【解析】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为主谓谓语句。
“每分钟0.05元”是主谓短语,在这里作整句的谓语,所以该句为主谓谓语句。
25、【答案】D
【解析】形声字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的新
字。
《说文解字》:“盆,盎也。
从皿,分声。
”“皿”是形旁,表示盛东西的器物;“分”是声旁,表示字音。
本义即敞口宽底的盛器。
26、【答案】D
【解析】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称为形声。
用形
声法造的字称为形声字。
“鼻”的部件“自”本义就是“鼻子”的意思,后为了加以区分,添加一个声旁,重新构成一个形声字。
27、【答案】A
【解析】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为了称说简便,人们常把形式较长的名称
或习用的短语化短,成为略语。
有简称和数词略语两类。
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属于数词略语。
28、【答案】C
【解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
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短语是由词
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和词一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单用单说。
“尴”有固定的语
音形式,但是不单独表示意义,一般只能和“尬”组合,共同作为一个语素。
所以“尴”是一个音节。
29、【答案】B
【解析】“说三道四”本是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其中的“三”和“四”为名词词性,指发表的没有依据和可信度的言论,用在这里特指“第三次浪潮”和“第四次浪潮”,
临时改变了词的指代意义。
“说三道四”仍然是动宾关系,构成成分也没有发生位置上
的改变。
30、【答案】A
【解析】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题目句子
中“插根筷子都能长苗”是故意言过其实,来表现土地的肥沃。
四、名词解释
31、答: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的固定格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二是构
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描写调值一
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32、答: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
全句的句调构成的句子。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
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语法上指能分
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
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33、答: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偏旁构成。
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
偏旁是从造字
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
构分析得出的认识。
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
所以,不再区分
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
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
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34、答:词义的最小单位是义素,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词义单位是义项。
①义项是指词的
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
有的词只
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
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
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
关系。
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
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
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②义素,又称语义成分、语义特征,是词的义位的构成因子。
传统的词义研究,只分析到词的义位(相当于词典学中的一个义项)。
义素是最小的不能独立使用的语义单位,它本身不能直接出现在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只有不同的义素组合起来,形成义位才能构成一个独立运用的意义。
义位是指某个义项的词义,它由一组义素组成。
义素的确立过程就是对一个词义进行分析的过程,义素的提取只注意那些在一组对比中有区别作用的意义要素。
35、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五、简答题
36、答:(1)ɑ[Ą]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2)-i[ʅ]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3)u[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4)er[ɚ]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5)-i[ɿ]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6)e[ɣ]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37、答:(1)双声词:仓促、孑孓、恍惚、秋千、踟蹰、拮据。
(2)叠韵词:灿烂、婆娑、婀娜、腼腆。
(3)音译词:沙发、扑克、涤纶。
38、答:①原句中名词“见闻”被误用为动词,应当改为“耳闻目睹”之类的词语。
②原句中“没有一个不说”即“大家都说”,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副词“不”来否定“积极”,意思就正好和原意相反了,应去掉最后一个“不”字。
③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只能用分数表示,“成倍减少”应改为“减少百分之五十”“减少二分之一”或“减少一半”。
④“高度”是名词,句中用程度副词“更”修饰它,是把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了,全句应改为“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中见出更高层面的深刻意义。
”
⑤“智慧”是名词,不能跟形容词“漂亮”并列,不能受副词“又”修饰,把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了,应改“智慧”为“聪明”。
⑥“使用”是动词,句中让它作“分”的宾语中心,又受数量短语修饰,这是把动词误用为名词了,应改“使用”为“用法”。
⑦两个“包装”都是动词,后一个“包装”受程度副词修饰,又不带宾语,这是把动词误用为形容词,可在“包装”的前面加个谓宾动词“注重”,句子就通了,“太”要改为“只”就更好。
⑧“明亮”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误用为动词了,改为“几乎所有的窗户都透出明亮的灯光,像不疲惫的眼睛。
”
⑨“提高了”是指净增数,不包括底数。
“提高到”是指增加后的总数。
本句是指增加后的总数,应改“了”为“到”。
⑩“他”指代不明,是天天的朋友站在天天爸爸的身边,还是天天的朋友站在自己爸爸的身边呢?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
⑪量词“幢”常用于楼房,“山”应用“座”表示。
⑫“理想”是名词,不能带宾语,误用为动词了,改“理想”为“幻想”。
六、分析题
39、答:(1)①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不相同。
②原因主要是虚词“了”的使用不同。
a.第一句中只有动词“住”后面有“了”。
这个“了”是动态助词,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形态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只表示一种状态的完成,和“现在”这个时点不发生关系。
“我在北京住了三年”表示曾经在北京住过三年,现在已经不在北京住。
b.第二句跟第一句相比,在句尾多了一个“了”。
这个“了”是语气词,和“现在”
这个时点发生关系,表示新情况的出现,起成句煞尾的作用。
“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表示现在仍然住在北京,并且有可能继续住下去。
(2)①两句表达的意思不相同。
②原因主要是句中“只”的语义指向不同,从而导致两句表达的意义不同。
第一句的“只”限定的是“他”,表明他是惟一一个“我”说过这个问题的人,“只”的语义指向是“他”。
第二句的“只”限定“这个问题”,表明“我”和他说过的惟一话题是“这个问题”,“只”的语义指向是“问题”。
40、答:爸爸:[-尊称][-用于称呼别人的父亲][+口语称呼];父亲:[+尊称][-用
于称呼别人的父亲][-口语称呼];令尊:[+尊称][+用于称呼别人的父亲][-口语称呼];老爷子:[-尊称][±用于称呼别人的父亲][+口语称呼]。
41、答:(1)不具有同一性
①“子”属于汉语词语的后缀,由词根演化而来,能够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是汉语名词的标志,其他一般动词或形容词加上它以后便转为名词。
而英语中的“-s”属
于词尾,是一种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改变词义,不能构成新词。
“doɡ”加上词尾“-s”后还是“狗”的意思。
并没有构成新词。
②“着”“过”是汉语虚词中的动态助词。
“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
“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形
状。
虽然它们和词尾“-s”一样,意义虚化,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但它们都是成词语素,不属于词尾,不属于词的内部屈折改变语法意义,而是通过附着在词之后表示语法意义。
(2)汉语是孤立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没有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
汉语后附加虚词“-子”“-着”“-过”是表达汉语语法形式的重要内容。
42、答:(1)感谢-谢谢
①从词语搭配上看
感谢”前可以用“太”“很”“十分”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来修饰,“谢谢”不能。
例如可以说“十分感谢你”,却不能说“十分谢谢你”。
②从语义上看
感谢”“谢谢”都能表达谢意,但“感谢”的程度比“谢谢”要深。
“感谢”侧重于内心的感激之情,用语言和行动向对方表达谢意的行为。
“谢谢”指对接受别人给予的或提供的恩惠说些感激的话,侧重于语言方面。
③从用法上看
感谢”比较正式,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厚,使用的场合也比较正式和庄重,“谢谢”偏向于口语化,既可用于一般场合,也可用于得到别人宽容等场合。
(2)曾经-已经
①从语义上看
a.“已经”和“曾经”都强调完成,但“已经”可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常隐含着现在的状况与过去相反的意思。
而“曾经”只用于过去时,强调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指过
去如此,而现在不这样。
例如:他已经不能走路了”表示他现在的状况,过去他能走只
是现在不行了。
他曾经不能走路”表示他过去的状况,他曾有一段时期不能走路,现在则恰恰相反,他
又能走路了。
b.在修饰带时间词、数量词的动词成分时,“已经”和“曾经”的语义指向不同,即“已经”更偏向于指时间,并不强调行为动作;而“曾经”则指向整个谓语部分。
例如:我已经在上海住了三年。
(强调时间“三年”)我曾经在上海住过三年。
(强调谓语部
分“住过三年”)
②从用法上看 a.“曾经”可以作定语,例如:曾经的日子。
b.“曾经”可单独用,位于句首作状语,例如:曾经,她也那么自信,那么真心。
c.“曾经”不能直接修饰时间词,而“已经”可以。
例如:没吃饭已经三天了。
(正确)没吃饭曾经三天。
(错误)
(3)常常-往往
①从词语搭配上看
a.“常常”前面可以加否定副词“不”“没有”和能愿动词“会”“能”等,“往
往”前面不能加否定副词也不能加能愿动词。
例如:这种事他没有常常做。
(正确)
这种事他没有往往做。
(错误)
b.“常常”还可以用在副词“一定”“还”“还要”“只有”的后边,“往往”一般
不行。
例如:他一定常常来这儿。
(正确)
他一定往往来这儿。
(错误)
②从语义上看
往往”表示某种事情在一般情况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用来说明有一定规律的事情,用“往往”的时候,句子中要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其他情况、条件和结果。
“常常”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