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基础教案:第八课基本拍摄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取景的一般技巧、取景的要点,熟悉取景基本要求。

重点:
取景的一般技巧
难点:
取景的基本要求
教具:
照相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程序:
在拍摄照片的时候,拍摄什么样的景物,从哪个方向拍,应该拍多大,都是取景和构图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后期放大照片时可以对照片进行剪裁,但是比较费力而且会影响到画面的整体效果。

所以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就要事先考虑到如何取景和构图,因为这是关系到照片最终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取景,就是怎样把镜头前面的各种不同的景物,有选择地、合理地安排在一张有限的画面上,艺术地表现出来。

如果不进行选择和筛选的话,很难拍到满意的作品。

一、取景的一般技巧
1、照片的画幅比例
一般照相机的取景框都是长方形的,这也就决定了大部分常规的照片都是长方形的。

一般拍摄的方法是平端照相机进行拍摄,有时候也可以把照相机竖起来拍摄。

选择使用横画幅或竖画幅可遵循以下规律:在强调画面的左右延伸感,来表现画面的宽广的时候,适应使用横画幅;而被摄体较高或是有上下延伸的趋势的时候,适应使用竖画幅,如图所示。

横构图
竖构图
2、兴趣中心的安排
兴趣中心,指一张照片中最吸引观众视线,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在一副画面中,一般都有一个兴趣中心,也就是一个主体,而其他的物体都是起陪衬和烘托的作用。

主体的安排也有一定的技巧。

一般来说,主体可以在画面中占有很大的面积,比如占1/2或者更多,以所占的比例来吸引视线,如图
所示。

将兴趣中心放在中央
有时候也可使主体占据比较小的面积,但通过位置的改变或者与背景产生很大的差异,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这时候主体就不一定放置在画面的中央了,也可以放置在画面的一侧,如下图所示。

兴趣中心放在右侧
3、视觉的多样性
人的眼睛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器官,它可以观察所看到的景物,而且同时对于有差异的物体会非常敏感。

所以在取景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一点,在重复的影像中插入不同类的物体,以异常打破正常,以突然打破平静,以非常规打破常规,这样也可以达到引起人注意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打破常规的构图
二、取景的三个要点
在拍摄同一个景物的时候,因为拍摄角度的不同,会导致拍摄出的照片效果大不相同。

拍摄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不同的拍摄距离、不同的拍摄方向和不同的拍摄高度。

总的来说,这三个要点也就表明了取景的含义。

在实际拍摄中,对于这三点的具体把握和结合也就构成了取景的意义。

1、不同的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变化的关系。

拍摄距离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

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通常所说的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在摄影创作中具体选择哪一种景别,是由摄影者根据被摄对象的性质所产生的艺术构思和立意来决定的,其目的在于更鲜明地表达主题内容,更生动地表现对象特征,更完美地创造新颖的构图形式。

在实际拍摄中,不同的拍摄距离会带来不同拍摄效果,一旦拍摄距离发生变化,那么画面的景别也就会相应变化,而不同景别的变化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使用同一焦距镜头的照相机,由于拍摄距离的变化,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的景别。

现分述如下:1)远景
是距离被摄对象远处拍摄,它包括的景物范围很广。

可以显示出被摄场景相当广阔的环境和背景,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

远景构图
古代画论说“远取其势”。

远景总是以自然的气势取胜,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山川形势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环境氛围等等。

因此,结构远景画面,要从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气势,处理好大自然本身的线条,如山岳的起伏、河流的走向、田野的图案、沙漠、海洋所特有的色调和线条等,并且要善于运用各种流动的因素,比如大气的状况,云彩的变幻,风雨阴晴,它们都是远景画面中动人的因素。

远景的特点是有利于向观众表现出被摄场景完整的印象,重点体现出被摄场景的气氛和气势。

在实际拍摄中,远景常常用来风光类型的题材。

这类照片一般都气势恢宏,整体的感觉很好。

但远景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虽然在表现大的场景上很
到位,但是场景过大,而对于场景中局部的表现不足,难以鲜明地表现出局部的细节。

在器材的选择上,短焦距镜头视角大,常用来拍摄远景。

2)全景
全景能表现出画面中景物的整体范围和空间特征,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

全景用来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及主体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见图。

全景构图
全景范围的大小总是与主体对象有关,是与主体对象的大小相对而确定的。

比如人和其所处的室内的全景,自然要比人民大会堂的全景范围小得多,但它对主体事物来说都是以全景来称呼。

结构全景画面,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的某种关联,
注意主体整体的固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

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整。

全景特别适合表现主要被摄对象的全貌和所处的环境特点。

相对来说,全景比远景更能表现主题,在主体的塑造上也更加鲜明。

全景照片的画面效果与人眼大致相同,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全景虽然在主体的表现上相对远景有一定的加强,但毕竟也是一个大范围的取景方式,所以在某些被摄体的细节表现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器材选用上,使用标准镜头来拍摄。

一般都可以达到全景画面的效果。

3)中景
取景范围相对于全景来说要更小,更侧重于对画面中主体的表现,而环境和整个被摄场景的气氛相对次要。

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

如图所示。

中景构图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如人民大会堂的中景,可能是突出正门的一排有气势的廊柱。

中景人物中,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中景适合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它能很好地表现出被摄体的质感和状态,而且在画面中主体的刻画上要比远景和全景细致和到位,所以中景无论在专业摄影还是
在业余摄影中的运用都相当普遍。

在器材选用上,一般都使用中等焦距的镜头来拍摄。

4)近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

“近取其神”、“近取其质”都说明了近景表现的特点,如图所示。

近景构图
近景通常会对人物的神态或景物的主要面貌做出细腻的刻画,所表现的主体细节更丰富,更加的醒目,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近景对于主体的刻画和描写占了主导地位,对于主体所处于的环境的表现就些力不从心了。

使用中长焦距段的镜头可以比较容易地拍摄出近景的画面效果。

5)特写
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

较之近景,特写更重视揭示内在的动感,通过细微之处看本质。

拍摄特写,成功的关键在于独具慧眼的观察力,能抓取一些值得特写的局部,以打开观众窥见事物内在的窗户。

比如人物的眼睛常常是特写的内容,因为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通过人的眼睛,可以窥见人物的内心感情。

其次特写人的手,手是一个人行为和动作的焦点,能看出人的职业、年龄等特征。

手还有丰富的“表情”,戏曲行话中说:
“指能语”,日常生活中人们就常常运用各种手势来帮助表达感情。

特写雪枝下的一朵小迎春花,春天的一株小草芽,夏日的一朵荷花,秋天的一片红叶,都能给人以生命的欢悦,比其他的景别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心弦。

所以,特写常常富有寓意性和抒情性,较为含蓄,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

由于特写的注意力基本上全部集中在刻画主体物上,所以对于环境和场景的交代几乎是没有的。

使用长焦距的镜头一般可以拍摄出特写的画面效果。

特写构图
景别的确定是摄影者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别运用是否恰当,决定于作者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对景物各部分的表现力的理解是否深刻。

比如,拍摄芭蕾
舞演员的舞姿,若不远不近恰恰去掉舞蹈者的足尖;拍精心检验产品,而手却不在画面之内;需要强调神情又远得看不清面目;需要强调气氛的没有给予舒展的空间等等,都是思路不清的毛病。

至于有些人事先不构思好景别的运用,往往先拍下来再说,需要中景、特写靠放大后再剪裁,这就是不了解拍摄距离对画面形象的质量和表现力的影响。

要保证完美的画面质量,景别的确定要尽可能在拍摄时一次完成。

以上所介绍的景别,可以用同一焦距段的镜头在不同的距离拍摄出来,也可以在相同的拍摄距离上使用不同焦距段的镜头来拍摄。

2、不同的拍摄方向
拍摄方向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在同一平面上的对应关系。

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三百六十度范围内,任何一个方位都可以作为拍摄点。

不同的方位有各自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能获得不同的画面结构。

拍摄方位的变化,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构图形式的变化。

通过方位的选择来确定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结构方式,使主体、陪体与背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构图形式更富有表
现力和感染力。

由于拍摄方位的变化,产生了正面构图、斜侧面构图、侧面构图、后侧面构图和背面构图等不同的构图形式。

1)正面构图
照相机的方位正对着被摄对象的正面拍摄,即产生正面构图效果。

这种构图形式在国画中称为正局。

正面构图,能够清楚地展现出被摄对象正面的形象特征,让观众可以看到正面的全貌。

在这种构图中,被摄人物占据画面的中心部位,面对着观众,似乎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和姿态与观众产生交流和联系,具有吸引力和亲切感。

被摄景物则可表现其对称的风格特征。

假如用正面构图拍摄天安门,许多平行匀称的线条,构成一种平稳、凝重的感觉,以国徽为中心,左右两侧完全对称的建筑风格,在构图中更加强了均衡的效果,让人产生一种肃穆、庄严、稳定的视觉印象。

在新闻摄影中,每当报道党代会或人大会议时,常采用正面构图来拍摄大会的正面场景,往往以俯摄角度表现主席台上的横幅会标和众多的与会者,突出体现会议的庄严隆重气氛。

在人像摄影中,对于那些五官端正、面部结构正常的人物形象,可以采用正面的方位拍摄。

正面构图的形式能够塑造端
正脸型的正面特征,通过眼睛的神情和面部的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

拍摄正面人物肖像,除了选择面部形象正常的被摄对象以外,还要注意处理好被摄对象的姿势和手势,使双手处于合理的位置。

在拍摄时要准确地抓取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这种神情往往是通过眼神来传递和流露的。

任何构图形式都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

正面构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有三点:其一,容易给人一种呆板、缺乏生气的印象;其二,画面中的各种平行线条难以产生透视效果,不易表现空间深度;其三,画面是平均地展现正面的各部位,不易使主体突出。

这种构图形式不适于表现活泼气氛和富有运动性的主题。

如图所示。

2)斜侧面构图
照相机的方位处在被摄对象的正面至侧面之间的某点上
拍摄,即产生斜侧面构图效果。

斜侧面构图,既能表达出人、景、物各种被摄对象正面的主要特征,又能展示侧面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表现了被摄对象的“两个面”,使构图形式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

在这种构图中,各类线条均按一定的方向由近而远汇聚,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有利于加强空间纵深感和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运用斜侧方位拍摄,将画面中的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配置适当,可以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增加景物的层次,使构图清新活泼,富有生气。

在某些情况下,把主要的被摄对象置于线条透视的会合处,虽然主体占据了较小的面积,并处于画面的深处成为一个“点”,但是观众的视线却能够随着透视的变化而落到这个“点”上,这种最引人注目的点,通常称为视点。

在摄影创作实践中,由于广大摄影者充分认识到斜侧面构图能够加强立体感,富有层次和透视感,易于突出主体的特点,所以采用斜侧方位进行拍摄者居多。

运用这种构图形式所创作的优秀摄影作品举不胜举。

在人像摄影中,采用斜侧面构图和侧逆光照明,可以使被摄对象的正面和侧面的“两个面”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

使人物五官中的眉、眼、鼻、嘴各部位的线条产生透视变化,更加强了人物的立体形象,能较好地表现人物面部的皮质感。

同时,斜侧面构图还能够使人物所处的环境特征得到适当的表达,用环境的空间深度、明暗对比、虚实变化来烘托主体对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在拍摄人物肖像时,可能会遇到个别人物的两只眼睛或两只耳朵大小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斜侧方位来拍摄,把眼睛较小的一侧靠近照相机镜头,依赖镜头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使两眼大小不一的缺陷得到适当纠正;至于两耳大小不一,则可将一只有“缺陷”的耳朵“隐藏”在观众所看不到的背侧面,在画面上只出现一只耳朵,观众就
会感到一切都是正常的。

拍摄人像时,要尽量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和美化人物形象。

3)正侧面构图
照相机的方位与被摄对象成90度角拍摄,即产生侧面构图效果。

这种构图形式在国画中称为偏局。

侧面构图,能够明确地表达出被摄对象的侧面形象特征,适于表现人物或景物的侧面轮廓效果,使整个画面结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在拍摄某些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时,能够加强活跃、动荡的效果。

例如在体育摄影中表现运动员跑步、跳跃和赛车赛马等运动项目,侧面构图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感,具有你追我赶的动势。

正侧拍摄
在人像摄影中,运用侧面构图可以塑造被摄对象的侧面轮廓形状。

凡是侧面形象比较端正的人物,均可采用侧方位拍摄,表达其侧面的某些特征,表现侧面轮廓形象的健美或秀美。

拍摄侧面人物肖像,除了那些五官端正、侧面轮廓线条富于变化的人物之外,尚有少部分面部形象不够端正,或脸面左右存在某些缺陷的人物,可以运用侧面构图来掩饰有缺陷的部分,美化人物形象。

侧面构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是:运用侧面方位拍摄某些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由于只能表现侧面的特征,同样产生了正面构图的某些缺陷,侧面的一些平行线条也难以产生汇聚,使主体物的透视效果大为减弱,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只能看到侧
面特征,正面的主要特征难以表达,构图容易流于散漫和不集中。

这种构图不适于表现平静、严肃的主题。

如图所示。

4)后侧面构图
照相机的方位处于被摄对象的侧面至背面之间的某点上拍摄,即产生后侧面构图效果。

后侧面拍摄
后侧面构图,是表现被摄对象背面和侧面某些特征的一种构图形式。

它与斜侧面构图的拍摄方位正好相反,所类似的是同样表现了被摄对象的“两个面”,立体感较强,各类线条也与斜侧面构图一样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透视感。

这种构图形式大
多用于表现人物的背部特征,或以人物后侧面作为前景来展示环境和背景特征。

在人物肖像摄影中,有时为表现人物的背面和侧面的某些特征,常采用后侧方位来拍摄。

例如表现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头饰,运用后侧面构图形式,既可清楚地表达人物头部和背部的一些精美图案的色彩效果,又可看到人物侧面的基本形象。

5)背面构图
照相机的方位处于被摄对象的正后方,对着被摄对象的背部拍摄,即产生背面构图效果。

背面构图,能够表现被摄对象的背部特征,通过背面形象来表达作者艺术构思中的含蓄意念。

利用背面构图形式所创作的优秀摄影作品并不少见。

在这类作品中,通常是以人物的背影姿态作为前景,透过背影看到远景环境或背景特征。

例如前苏联摄影艺术作品《未来的船长》(加利娜·桑科摄影),表现两个孩子站在岸边,凭栏眺望远处起航的巨轮,向往着将来能成为扬帆远航的船长。

这幅作品的构图方式是以两个孩子的背影为前景,由深黑色的前景影调透视到远处朦胧中的船只,形成了较强烈的影调对比,远景与
近景之间的虚实对比,产生了以虚托实的效果,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选择不同的拍摄方位,产生不同的构图形式,都是作为摄影造型的表现方法而存在的。

从理论上讲,不同方位所构成的构图形式均有其自己的特点和缺陷,但不能因此而主观武断地给各种构图形式打上优劣的印记。

任何一种构图形式,只要它与某些被摄对象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扬其特点而避免其不足,能够深刻地揭示主题思想,并给人一种美感,即可称之为优良的构图形式,且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摄影作品。

如图所
示。

3、不同的拍摄高度
不同的拍摄高度会使画面产生迥异的效果。

拍摄角度分为平拍、仰拍和俯拍三种。

1)平拍
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平视的角度来拍摄,这种角度称为平摄角度。

平拍所构成的画面效果,接近于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它所形成的透视感比较正常,不会使被摄对象因透视变形而遭到歪曲和损害。

因此,这种平摄角度的表现方法在摄影实
践中应用最广泛,运用起来比较快捷方便。

平拍的机位和被摄对象的位置关
系图
在人像摄影中,凡属身份证、工作证所用的半身免冠照片,均应以平摄角度和正面构图来拍摄;其他肖像照片,运用平摄角度也居多数。

凡是人物面部结构比较正常者,通常应采用平摄角度,它可以使五官端正的脸型得到较好的表现。

这种角度所拍摄的人物肖像,容易引起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一种平易亲近的感觉。

如图所示。

平摄角度的拍摄方法,适于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有规则图案的物体,不致因透视变形而损害线条和图案的正常结构。

凡是翻拍一些平面的文件资料之类的东西,均需采用平摄角度来拍摄。

平摄角度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是往往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前后各种景物,相对地压缩在一起,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层次感的表现。

2)仰拍
拍摄点低于被摄对象,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高位置
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仰摄角度。

仰角度的机位和被摄对象的位置关系、仰角画面样式图
仰摄角度的视平线较低,如果以仰摄角度拍摄室外的各种景物,可以在照片画面中造成很低的地平线或水平线,使杂乱的背景掩盖在较低的地平线以下,天空作为背景占据了画面中相当大的面积,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前后景物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异常的透视效果。

用仰摄角度拍摄某些竖立的物体和高大的建筑物,可以收到挺拔直立、刺破青天的效果;拍摄有人物活动的某些场面,能够获得朝气蓬勃,升腾向上的效果。

如图所示。

仰拍
在体育、舞台摄影中为了强调表现某些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的跳跃动作的高度,采用拍摄点较低的仰摄角度极为有效。

这种低角度可以把被摄对象有限的跳跃高度极大地夸张,形成一种展翅凌空的视觉效果。

在人像摄影中,仰摄角度不仅可以突出表现人物形象之高大,还可以纠正和弥补某些脸型上宽下窄或下巴以及口型比例过小的缺陷。

运用仰摄角度拍摄,仰角之大小,与距离的远近有关,距离愈近,仰角愈大;距离愈远,仰角愈小。

根据不同被摄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仰摄角度,才能增强摄影构图的表现力。

如果仰摄角度运用不当,容易产生严重变形或使直立的物
体向后倾倒。

这样的构图效果,将损害被摄对象的正常形象。

3)俯拍
拍摄点高于被摄对象,以俯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低位置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俯摄角度。

俯视角度的视平线较高,如果以俯摄影角度拍摄带有地平线的景物,地平线往往被置于照片画面的上方,地面景物占据画面中的绝大部分,天空常常只占一线的位置。

在有些情况下,俯摄角度较高时,整个画面全部被地面所占据,天空和地平线在画面上完全消失。

在俯摄角度所拍摄的画面中,主体人物或景物与广阔的空间相比,显得渺小。

犹如登上泰山极顶,环顾四周,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