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钢公司员工绩效与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钢公司员工绩效与人才队伍建设管理

实践

摘要:在严峻的钢铁生产经营形势下,钢铁企业要想突破重围,破解新常态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惟一的出路在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的主体无疑是职工,这就要求我们要敢于正视当前企业在激发职工创新正能量方面存在的在问题和不足,主动在员工绩效激励效能和人才队伍建设上转观念、想问题、展作为。下面我就以红河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钢公司)员工绩效与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为例。

关键词:红钢;员工绩效;人才队伍;建设管理

一、背景和目标

1.1背景:随着公司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人员“又多又少”问题逐渐凸显,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公司迫切需求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型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导致很多关键岗位和新的项目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二是部分岗位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在不同岗位出现了人员冗余和紧缺,职工潜能不能被有效挖掘;三是部分职工还抱有传统的“铁饭碗”、“大锅饭”、“平均主义”等思想观念,导致人才的良性流动受阻,劳动热情不高。

红钢公司2019年1月技术技能人员分布情况

1.2目标:通过创新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

才机制体制,有效整合内部人力资源,挖掘职工潜能,激发人力资源活力。

二、探索与管理实践

2.1创新绩效考核管理

2.1.1推行绩效工资总额动态包干

2020年红钢公司在所属各单位推行绩效工资动态包干,即在人员定岗定编的

基础上,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推行“增人不增绩效工资总额,减人不减绩效

工资总额”的绩效工资分配模式,使单位绩效工资总额不随人数变化而变化,鼓

励各单位主动减员增效,主动挖掘内部人力资源潜力,助力人才培养和人员结构

调整向着更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前进。

2.1.1.1全流程把控,构建科学组织绩效考核体系

围绕公司年度目标任务的实现及战略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单位在公司战略

目标任务中的分工,建立科学的组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

立一是围绕单位工作完成的难易程度,科学设置差异化的组织绩效工资提奖系数;二是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做到突出个体差异和主观努力,涵盖考核指标的选取、

权重设置、考评办法及考核结果运用的全流程。

2.1.1.2开展“定岗定编”,为绩效工资总额动态包干的提供支撑

围绕严格总量控制,盘活编制资源,创新编制管理的要求,在基于公司历史

分析,组织机构设置、工作任务、流程分析,标杆对比分析以及岗位人员能力和

要求分析的基础上,于2020年用2个月时间,重新核定各单位定岗定编。过程

中一是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强调岗位与组织及提升流程运行速度和效率的匹配度。用现状和历史分析数据为支撑,优化管理流程,把不符合组织发展需要的岗位进

行取消,对运行速度和效率较低的岗位实施合并或取消;二是以工作为中心,强

调人与工作的有机融合。在对岗位职责、任务、任职资格等要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任职者的职业素质与个人特点;体现岗位对人的适应,处理好岗位

与人的之间矛盾,实现人与岗位的动态协调与有机融合,新定员人员较原定员相

比减少33人;三是设立定员人数三年压减目标,第一年按新的定员压减目标执行,第二年在上一年定员人数基础上减员3%,第三年定员减员2%。

2.2创新全员绩效管理

2021年4月红钢公司在结合前期全员绩效管理改革试点的情况,通过把组织

绩效进行细化分解,转化为若干个岗位绩效考核指标,构建起以表单化形式体现

岗位价值以及职工本人对组织贡献的“一人一表”。一人一表以全面对标找差为

目标,瞄准市场、行业先进,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精准导向、结果导向原则,编制能“牵住牛鼻子”的全员绩效指标体系;以“一人一表”表单为载体,

突出体现职工岗位价值以及职工本人对组织贡献定的“实”、易操作、能落实、

有效果,建立突出岗位差异和人员差异的“一人一表”;以“效薪联动”为牵引,通过使绩效管理与干部职工薪酬实现联动,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作用;

以容错申诉机制为平台,时刻保持干部职工绩效目标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时

契合,实现公司、团队和个人目标一致化。

2.3贯通人才成长渠道

2.3.1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引才体系

围绕构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要求,公司大胆尝试,多渠道拓宽人才引进

方式,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引进模式。从省内大中专院校引进

操作类员工;从省内外高等院校引进技术类、管理类专业人才;二是以市场为导

向,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引才模式。针对公司炼钢系统上存在的短板,主动从民营

钢企和兄弟单位引进2名炼钢类高技能人才。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模式为公司的发

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2.3.2探索建立多样化的育才体系

2.3.2.1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助推人才队伍建设

全身心致力于职工服务平台的搭建,组织成立了“陈爱林技能大师工作室”、“樊昆祥大师工作室”、“红钢轧钢技师工作站”、“红钢烧结厂创新工作室”

四个人才培养平台。平台的搭建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有力条件,先后有

2名职工被评为云岭首席技师,1名职工被评为云岭技能工匠,1名职工被评为第

一届云南省技术能手,源源不断的为企业发展输送技术、技能人才。

2.3.2.2整合员工培训资源,构建“大培训”格局

围绕人才强企战略,公司把培养人列为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

敢于打破常规,于2020年在昆钢公司内部率先成立“红河钢铁有限公司职工培

训中心”,并于当年组织开展了44个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班,参培人数达

2167人次;二是用好外部培训资源,积极推进送外学习、培训,外派职工到省内

民营钢企进行跟班学习、参加钢铁行业用水效率座谈交流会、参加企业家协会实

效管理培训、参加“连铸工艺技术优化及铸坯质量控制高级研修班”以及昆钢公

司组织的各类培训;三是提升内培师资力量,升级内培质量和能力,于2019年

培养39人成为红钢公司第一批内训师、1人成为国家级炼铁专业高级考评员、1

人成为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起重工考评员;四是注意对内部技术、管理等经验的

总结和提炼,组织在公司不同专业、岗位上开展内部培训课件库的建设,实现把

公司不同专业、不同岗位职工积累经验的整合。五是传承专长技能和技艺,以国

家“新型学徒政策”为契机,在延续传统师带徒模式的同时,采取“产教融合、

企校合作、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在企业推行“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徒制,2021年昆钢公司四期新型学徒线下直播培训均由红钢

公司承办;六是结合实际开展各种层次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举办党课学习、特殊工种培训、专题讲座、对标学习等,使不同工种员工的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