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考纲解读知识导图
1.掌握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具体的农业
生产案例,分析、评价农业生产条件,并对农业区
位进行正确的选择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读图20-1,回答下列问题。

图20-1
(1)农业区位的含义
①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②相对区位:农业与(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主要方面变化特点
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水源等
比较稳定
社会经济因

、劳动
力、交通运输、政策、
科技等
变化较快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

2.农业地域的形成
读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带示意图(图20-2),回答下列问题。

图20-2
(1)分布:国土的和西南部。

(2)特点:耕作业和相结合。

(3)区位: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

探究点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图20-3
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图20-4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图20-5
4.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因素类型内容案例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是指影响
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
要的因素,也就是说,
因为该因素对该种农
业的影响最大,没有
这种因素(或条件),
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
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
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

如果
没有这种低洼的地势,而是平坦
的地势,当地的农业类型可能就
是水稻种植业。

因此,地形是珠江
三角洲基塘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
因素
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
多条件才能进行,如
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
都能满足,唯有某一
个条件不能满足,这
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
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
制性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
件优越,但水资源缺乏,因此,水
资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
限制性因素。

当这个限制性因素
得到满足时,农业生产才能持续
进行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某地区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自然条件
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山地或丘陵
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
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稻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
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
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柑橘温暖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判断
图20-6
2.我国几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区

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
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
地广人稀,土壤
肥沃
气温低
南疆的长绒
棉生产基地
光热条件好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河谷地区
光照充足,昼夜
温差大
气温低,热量不足
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光热充足
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严重
南方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
平坦,土壤肥沃,
水热条件优越
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地区土质
较差
命题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1.[2017·江苏卷]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该地区柑橘因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图20-7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20-7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命题点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2016·海南卷]图20-8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1)~(3)题。

图20-8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探究点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分类
图20-9
2.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为例)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因素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气候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
地)
土壤土壤肥沃
水源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政策政府鼓励、扶持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生产特点如图20-10所示:
图20-10
3.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

请结合图20-11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生产的优点。

图20-11
(1)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

(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命题点一农业地域的形成
3.图20-12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

读图完成(1)~(2)题。

图20-12
(1)有关图中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种植青稞
B.b地种植花卉
C.c地饲养水牛
D.d地发展林果
(2)图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
B.大牧场放牧业、雨热同期
C.乳畜业、市场广阔
D.季风水田农业、劳动力丰富
命题点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4.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
20-13(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判断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
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图20-13
A.①
B.②
C.③
D.④
命题点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
5.[2015·全国卷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
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
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2)
题。

(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
1.农业生产对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
农业生产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它对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要从整体上把握。

具体列表如
下:
因素具体表现
气候
农业生产对气候的影响有利有弊,过度开垦土地会破坏大气的稳定性,引起气候变化;但合理耕作有利于气候保持稳定
水文
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促使人类建设了更多的水利工程,这往往对水文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农药、化肥的使用也会产生水污染,围湖造田等也会破坏水环境
地形
在地势起伏大的地区进行耕作,会减弱植被对水土的保持能力,导致水土流失,从而使地形更加崎岖不平,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

但在缓坡修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土壤
不合理的耕作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

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只灌不排,会提高土壤含水量,在蒸发量大、降水量小的情况下,土壤水中的盐分在土壤表层不断析出和积淀,导致土壤盐渍化;在半干旱、半湿润的农牧交错带开垦土地、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用水,都会破坏天然植被,使风沙危害增多,导致土地荒漠化
植被
扩大耕地面积往往以破坏植被为前提,导致植被资源减少,甚至导致珍稀物种灭绝;使植被对环境的保护功能减弱;导致河流下游涝灾频发;等等
2.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不利影响
不合理
的农业生
产强度和
生产方式
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土地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
农业技
术改革
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喷洒农药导致农产品和土壤受污染
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易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

②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

③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

④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图Z4-1为沙特阿拉伯沙漠中的灌溉农业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Z4-1
1.图示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易造成( )
A.地下水枯竭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植被破坏
2.为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该国应( )
A.扩大本国耕地面积来种植粮食
B.在国外适宜地区投资农业生产以获得粮食
C.在本国大力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D.加强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2015·北京卷]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图Z4-2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在图Z4-2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第21讲农业地域类型
考纲解读知识导图
1.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析其形
成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2.明确世界上主要发达农业区的发展经验对
我国的借鉴意义
1.季风水田农业
读季风水田农业示意图(图21-1),完成下列要求。

图21-1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如图中A 、B 、C 等地区的热
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作物:以种植为主,种植历史悠久。

(3)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但商品率,机械化和科技水
平,水利工程量。

2.商品谷物农业
读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图21-2),回答问题。

图21-2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东
北、西北地区。

(2)作物:以A 和B 为主。

(3)区位条件
自然
地势,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条件
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便利,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条件
(4)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高。

3.大牧场放牧业
读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图(图21-3),回答问题。

图21-3
(1)分布
①美国、阿根廷:以为主。

②澳大利亚、南非:以为主。

(2)区位:大面积的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

(3)特点:生产规模大, 。

(4)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①气候:图中牧牛带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拥有优良的天
然草场。

②土地: 很低,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③交通: ,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4.乳畜业
(1)生产对象:主要是。

产品主要是牛奶和,
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2)分布: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地。

(3)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①地形和土壤:以
为主,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有利于饲草的生长。

②气候:气候、潮湿,多雨多雾,日照时间短,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③市场: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④机械化:机械化程度,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探究点一季风水田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图21-4
2.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经营特点
特点原因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
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
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集约经营)
单产高、

品率低
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
,人口多,所
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
科技水平

田地规模小,经济发展
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
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
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
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
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
风区水旱灾害频发,对水
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3.季风水田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图21-5
命题点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及生产特征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7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

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

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

图21-6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21-6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

图21-6
(1)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

(2)分析日本水稻主产区比其他水稻主产区具有的优势。

(3)对比东北与日本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地理信息,分析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的信息的可信度。

(4)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对我国水稻生产有什么启示?
探究点二商品谷物农业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与其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密不可分,现分析如下: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
农业的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平
原)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
高产稳产;地势平坦开阔,为机
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素(肥沃的黑土) 条件
水源
水源充足(密西西比河干支流等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
的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
路网络相连接,构成四通
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
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
市场广阔,为世界上最
大的谷物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
和农业的现代化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
大,竞争优势大
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商品率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
提供现代化机械及电力、
化肥、农药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
成果推广快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
会化
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的小麦区生产春小麦,南部的小麦区生产冬小麦。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的小麦为冬小麦。

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相似之处
都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人均耕地面积大,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实行机械化生产;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
不同之处
美国商品谷物农场一般由家庭经营,规模大,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程度高;机械化水平高,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

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程度较低
可借鉴的经验
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命题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
2.读美国本土轮廓图(图21-7),回答(1)~(2)题。

图21-7
(1)图示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区的是( )
A.a、b
B.c、d
C.d、e
D.b、e
(2)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 )
A.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
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
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
探究点三大牧场放牧业
1.大牧场放牧业形成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
(1)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如澳大利亚和南非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美国西部的温带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区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2)地广人稀,为大牧场的大规模商品化经营提供可能。

2.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措施
图21-8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的比较
区位比较
我国内蒙古牧区有着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相似的自然条件,如草类茂盛、优良的天然牧场、地广人稀等
现状比较
阿根廷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使潘帕斯草原形成大牧场放牧业,其畜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我国内蒙古牧区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草场沙化,牧区生态环境恶化,其畜产品的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
可借鉴之处
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推进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命题点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条件
3.近年来,我国与阿根廷的农牧业贸易与合作一直保持良好态势,我国是阿根廷最大的牛肉、
乳制品等农产品出口市场,阿根廷是我国第三大农业产品供应国。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阿根廷畜牧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半干旱区,不适宜农耕
B.机械化水平低
C.交通便捷
D.商品率低
(2)阿根廷发展畜牧业的下列做法,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地区借鉴的是( )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
C.拓展海外市场
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
探究点四乳畜业
1.乳畜业分布规律的分析方法
分布
原因
角度分布特点
市场紧邻市场乳畜产品不耐储藏,运输不便
城市奶牛场多分布于市城市是乳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郊,乳畜业农场(加工乳制品)离城市较远
气候
主要分布于温带海
洋性气候区
温凉、潮湿、多雨雾,光照少,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地形
多分布于平原等低
缓地形
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种植
区域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
地区(美国乳畜带)、西
欧、中欧、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
气候、地形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饲料丰富;人口较稠密,城市众多,且居民喜食乳畜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2.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21-9
命题点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4.图21-10中,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的地形和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21-10
(1)a地区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山地迎风坡
B.距海洋遥远
C.地处西风的雨影区
D.陆地轮廓完整
(2)图示东部地区商品农业发达,影响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交通和政策
C.水源和土壤
D.市场和饲料
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
[2015·福建卷]图P15-1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1)~(2)题。

图P15-1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
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气候判断
气候类型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

夏季高温多雨,雨
热同期——有利于
季风水田农业的发

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工程量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较丰富,有利
于多汁牧草生长,适
宜发展乳畜业
热量、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干旱区可以通过解决灌溉问题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多为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半干旱区可利用天然牧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根据分布判断
图P15-2
如图P15-3是美国本土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A、B、C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即可判断,A为大牧场放牧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C为乳畜业。

图P15-3
(3)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商品率判断
①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都以农作物种植为主,主要从产品的商品率来判断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

②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均属于畜牧业,可结合产品特点来判断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

③混合农业既属于种植业,也属于畜牧业,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两者产值构成相当。

如图P15-4所示农场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两者的产品在农场年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所以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和年收入构成图
图P15-4
(4)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
判断的关键是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把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判断依据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
水稻自给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农

牛、羊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

小麦、玉米
面向市

规模大,机
械化水平高
商品谷物
农业
谷物、牲畜
主要面
向市场
规模较大,
机械化水平
较高
混合农业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
面向国
际市场
大规模的
密集型农场,
生产设施齐

热带种植
园农业
2.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
评价某地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生产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

要注意生产条件与特点、问题与措施具有相对应的关系,并要注意借鉴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功经验。

例如,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