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校卷】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四)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汉武帝设置“州”为地方监察区,东汉末年其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A.解决了王国问题B.破坏了察举制度
C.加强了君主专制D.削弱了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
“州”由地方监察区转变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体现了地方势力的增长,说明中央集权削弱,D项正确;解决王国问题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州的演变是地方势力膨胀,中央集权削弱的表现,不是破坏察举制度和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C项。
故选D项。
2.780年唐政府开始实行的“两税法”,依据土地资源而不是人口去征税。
宋朝至清朝基本继承了这一财税思想,把征税重点放在土地上。
唐朝以后经济政策的调整
A.遏制了土地兼并B.利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C.利于小农经济稳定D.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税法以资产为征税标准,而唐以后的王朝基本继承了这一政策,这就有利于土地的集中和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导致土地买卖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的流动,B项正确;这一调整并不能遏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这一政策调整使得农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流动加快,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排除C项;商鞅变法时期就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D项。
故选B项。
3.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曹魏为三国正统,南宋朱熹在编著《资治通鉴纲目》时,改变以往以曹魏政权为正统的观点,而将蜀汉政权视为正统。
据此可知朱熹
A.强调天理仁义是政权存在价值B.鼓励世人批判质疑精神
C.倡导儒家思想复兴宣扬了理学D.注重对历史问题的考证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儒家道义观,主张从天理仁义来论定正统地位,反对以势力强弱为衡定正统的标准,A项正确;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在强调天理仁义是政权存在价值,并不是鼓励世人的批判质疑精神,排除B项;CD项中的说法都与题意主旨无关,属于答非所问,排除。
故选A项。
4.清朝在地方设总督和巡抚,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筹措军粮,巡抚主管抚循地方考察官史、提督军务,总督与巡抚多同驻一城,清明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
A.明确地方行政区划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强化相互牵制监督D.简化地方行政层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题干“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筹措军粮,巡抚主管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可知总督与巡抚在职权上多有重叠,可以互相牵制监督,C项正确;清代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地方官员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家督,而非明确地方行政区划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更不是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排除ABD项。
故选C项。
5.晚清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
同居覆载之中,奚强分夷夏。
如中国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独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万国。
”由此可知郑观应主张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摒弃自视天朝上国的夷夏观念
C.建立君主立宪制D.加强中西交流以推行平等外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涌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因而优势之士纷纷放弃天朝上国的思想,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B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的观点,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君主立宪,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平等外交,排除D项。
故选B项。
6.1916 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为直、皖、奉三大派系,同时一些地方势力的不断壮大,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
这一状况出现的根源在于
A.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B.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
C.列强分而治之侵略政策D.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独立性强,对于市场的依赖性弱,所以近代中国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经济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军阀可以割据一方,A项正确;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瓦解、列强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和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是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源,排除BCD项。
故选A项。
7.1940年,著名学者陈垣撰写《明季滇黔佛教考》,指出明末清初滇黔二省佛教大盛,许多士大夫遗民出家为僧,以此作为抗清斗争手段。
此书出版后,“很多西南朋友读了,非常感动”。
这反映了
A.文化重心向西南地区转移B.抗战时期佛教史的研究兴盛
C.持久抗战思想影响力扩大D.经世致用学术思想得到继承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时间“1940年”和“以此作为抗清斗争手段”病联系抗日战争可知研究西南佛教
史是服务于抗战需要,反映了经世致用学术思想得到继承,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重心”的转移,排除A项;佛教史的研究是服务于抗战的需要,B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持久抗战”思想,排除C项。
故选D项。
8.1978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14条试点办陆,允许企业可以增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及组织来料加工;职工可获得一定的奖金,可以利用外资对外装配加工等。
这些做法
A.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有利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承认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D.明确企业是市场的经营主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
“允许企业可以增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及组织来料加工;职工可获得一定的奖金,可以利用外资对外装配加工等”等做法都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表现,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4年,材料仅反映了四川的试点企业,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扩大企业自主权,不能说明承认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和明确企业是市场的经营主体,排除CD项。
故选B项。
9.雅典陪审法庭可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所以可以取消。
这说明
A.公民大会权力低于陪审法庭B.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C.雅典推行公民直接民主政治D.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雅典陪审法庭可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可知陪审法庭是依据城邦法律否定了城邦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决议,由此体现出在雅典权力运行过程中法律至上,D项正确;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排除AB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雅典推行直接民主政治,排除C项。
故选D项。
10.19世纪后期,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企业逐渐吞并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企业,股份制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这种现象
A.维护国际关系稳定B.推动“电气时代”到来
C.促使垄断组织产生D.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干“19世纪后期,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企业逐渐吞并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企业,股份制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可知,企业竞争、兼并,优胜劣汰最终产生了垄断组织,C项正确;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壮大是促使垄断组织的产生,和维护国家关系无关,更不是推动“电气时代”到来的原因,排除AB项;英国在19世纪前期就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排除D项。
故选C项。
11.1921年开始,苏俄政府把部分中小企业租给私人或合作社经营,到1922 年底,中小企业出租已达4000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3%。
这表明苏俄
A.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B.加强国家干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C.开始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D.探索适合国情的工业化建设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题意可知,苏维埃俄国在保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私有制存在即推行国
家资本主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用以恢复经济,A项正确;苏俄推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而非仅仅是加强国家干预,排除B项;此时苏俄是利用市场来恢复经济,因此不是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内容不是进行工业化建设,排除D项。
故选A项。
12.二战后,非洲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经济结构单一,多数国家同时属于2个或3个区域经济共同体,不同区域共同体贸易规则互相冲突。
这现象
A.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B.是非洲战乱频繁的根源
C.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D.不利于非洲一体化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
据题意可知,非洲大部分国家加入多个区域经济共同体,但法律法规和贸易规则相互冲突难以协调,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重叠,这就阻碍了经济一体化进程,D项正确;这一现象不利于一体化进程,不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A项;虽然这一现象不利于非洲一体化的进程,但不是非洲战乱频繁的根源,排除B项;C项说法完全无法体现,排除C项。
故选D项。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除了大量棉纺业和丝织业市镇外,明代江南还有一些专业市镇,经营不同的手工业,如盐业、榨油业、笔业、竹木山货业等。
这些市镇并非行政这运转的结果,而是商业及手工业集聚自然形成的,三教九流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很有生气的社会。
在浓重的商品气中,却还不能忘了,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和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
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展现财力和成就,也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历史》材料二清乾隆末年,封建统治日趋没落,课税、捐输日益加重,徽商处境愈来愈困难。
1831 年,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革除淮盐积弊,改行“票法”,靠盐业专利发迹的徽商开始衰败。
与帝国主义、军阀官僚联系密切的广东、江浙财阀开始兴起,只掌握传统商业知识、技能的徽商,在商业领域逐渐失去其操纵、垄断和独占的地位,开始走下坡路。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与太平天国决战,徽商经营的主阵地江南地区战乱不断,导致徽商经营活动几乎停止。
——摘编自李莉莉《徽商衰落原因的研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徽商衰落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徽商的衰落,概括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认知。
【答案】(1)特点:出现了行业分工的专业市镇;工商业自然聚集形成;出现了富有生气的市民生活;商业气息与文化气息结合。
(2)原因:封建统治政策的压迫;清朝盐政改革的影响;近代财阀的强力竞争;创新不足;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列强经济侵略。
(3)历史认知;适应时代,与时俱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才有出路。
【解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明代江南还有一些专业市镇,经营不同的手工业,如盐业、榨油业、笔业、竹木山货业等”得出出现了行业分工的专业市镇;根据“是商业及手工业集聚自然形成的”得出工商业自然聚集形成;根据“三教九流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很有生气的社会”得出出现了富有生气的市民生活;根据“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展现财力和成就,也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得出商业气息与文化气息结合。
(2)原因:根据“封建统治日趋没落,课税、捐输日益加重,徽商处境愈来愈困难”得出封建统治政策的压迫;根据“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革除淮盐积弊,改行‘票法’,靠盐业专利发迹的徽商开始衰败”得出清朝盐政改革的影响;根据“与帝国主义、军阀官僚联系密切的广东、江浙财阀开始兴起,只掌握传统商业知识、技能的徽商,在商业领域逐渐失去其操纵、垄断和独占的地位”得出近代财阀的强力竞争;创新不足;根据“清政府与太平天国决战,徽商经营的主阵地江南地区战乱不断,导致徽商经营活动几乎停止”得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有列强经济侵略。
(3)就徽商的衰落和所学可知,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的认知是必须要适应时代,与时俱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朝统一西域后,陆续从甘肃河西、陇东各府县招募无业贫民迁往天山北路屯住。
随着沙俄等国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廷在东北和西北设立黑龙江、伊犁等将军,屯重兵于边疆,定期巡边。
将军管理辖区内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等,清廷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和土司等管理制度,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者。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廷通过向东北、内外蒙古移民实边。
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治理,1885年、台湾亦升格为省。
稍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
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
在内蒙古,伴随着内地移民的增加,州,府、县逐次设立,盟、旗的地盘虽逐渐被压缩,但他们本民族发展中的自主管理却得到较大的发挥。
——据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后治理边疆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边疆治理内地化的历史背景。
【答案】(1)相似之处:移民实边,开发边疆;设置机构,加强管理;治理边疆与抵御侵略相结合;利用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2)历史背景:列强侵略加深,边疆危机、民族危机加剧;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实力;清政府边防意识增强;清政府内部权力结构变化;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详解】
(1)相似之处:根据“陆续从甘肃河西、陇东各府县招募无业贫民迁往天山北路屯住”、“清廷通过向东北、内外蒙古移民实边”得出移民实边;根据“清廷在东北和西北设立黑龙江、伊犁等将军,屯重兵于边疆,定期巡边。
将军管理辖区内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等”、“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治理,1885年、台湾亦升格为省。
稍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得出开发边疆;设置机构,加强管理;根据“沙俄等国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廷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和土司等管理制度,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伴随着内地移民的增加,州,府、县逐次设立,盟、旗的地盘虽逐渐被压缩,但他们本民族发展中的自主管理却得到较大的发挥”得出治理边疆与抵御侵略相结合;利用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2)晚清边疆治理内地化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内容可从列强侵略、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清政府的边防意识和内部权力结构变化还有边疆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建立之初,出于巩固国家独立、扩大版图的需要,把在美洲大陆的领土扩张作为战略重点,对外政策奉行孤立主义原则,排斥欧洲列强对美洲大陆事务的插手和干预。
19世纪末,美国逐步把目光转向海外,亚洲远东地区成为美国率先觊觎的目标。
美国在1899 年底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
美国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更多地注重于掠夺原材料、商品销售市场以及资本输出场所等硬性政治资源;重视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质资源的获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进入了其历史上第三个扩张时期,即全球扩张和称霸时期。
杜鲁门政府制定了美国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也就
是遏制战略。
遏制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全球争霸和冷战的开始。
为了同苏联争取世界霸权,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军事集团控制欧洲,还通过操纵联合国来为其遏制共产主义、实现全球争霸服务。
——摘编自梁长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资源的掠夺与开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指出美国对外扩张第三阶段的时间及其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扩张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答案】(1)全球扩张时期(1945年~至今)。
核心思想:遏制政策
(2)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对殖民地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掠夺,扩大了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建立起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加剧了国际社会中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
【详解】
(1)时间: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进入了其历史上第三个扩张时期”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外扩张第三阶段的时间是1945年至今;核心思想:根据材料“杜鲁门政府制定了美国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也就是遏制战略”可知美国对外扩张第三阶段的核心思想是遏制政策。
(2)根据材料“美国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更多地注重于掠夺原材料、商品销售市场以及资本输出场所等硬性政治资源”可知美国对外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对殖民地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掠夺,扩大了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进入了其历史上第三个扩张时期,即全球扩张和称霸时期”可知美国在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加剧了国际社会中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根据材料“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军事集团控制欧洲,还通过操纵联合国来为其遏制共产主义、实现全球争霸服务”可知美国对外扩张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荀子是先秦诸子学派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体系非常广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思想就是裕民经济思想。
在荀子看来,一个国家的人民要富裕安康,尤其统治集团必须节约用度,节约资源。
他还提出为政当权者必须有德,做到廉洁自律、广
济博施;广大人民则应勤俭节约、善藏其余、长虑顾后。
荀子还看到了人民富裕与良好的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以政裕民”的主张。
——摘编自周先进《荀子裕民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裕民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太宗践行“以政裕民”的举措。
【答案】(1)基本内涵:节用裕民;尚德裕民;善政裕民。
(2)举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解析】
【详解】
(1)基本内涵:根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思想就是裕民经济思想”得出节用裕民;根据“他还提出为政当权者必须有德,做到廉洁自律、广济博施;广大人民则应勤俭节约、善藏其余、长虑顾后”、“提出了‘以政裕民’的主张”得出尚德裕民;善政裕民。
(2)材料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太宗践行“以政裕民”的举措包括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等。
三、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举例说明。
【答案】观点:恩格斯认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政治制度、法律、哲学、文艺术等上层建筑相互影响。
说明: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先后掀起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渐确立。
这说明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随着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等思想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又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这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思想解放的深入,也促进了欧洲近代科学兴起;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这说明了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影响。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分不能超过该题赋分。
【解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
根据“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可知,恩格斯认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政治制度、法律、哲学、文艺术等上层建筑相互影响。
结合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文艺复兴兴起的促进作用、欧洲思想解放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作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和启蒙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及法国大革命的促进作用等信息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