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常中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检测
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观星台的建立是为了改进历法,所以《授时历》的颁行和观星台是分不开的。
元初,郭守敬曾向元世祖忽必烈进奏说:唐朝开元年间,一行(张遂)为了改革历法曾令南宫说(天文官)到十三个地区进行测验,而今天国家的疆域比唐时广大,更需要到边远的地方进行测验。
元世祖批准了他的建议,于至元十六年(1279)遂设十四员监候官,分几路出发,到全国各地进行天文观测。
据记载,当时“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这年三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行程数千里,亲自掌握一路的实际测验。
当时的观测分详略两种记录方式。
二十七所中的前七处,观测内容较详,包括北极出地高度、夏至晷景和昼夜时刻的测验,而其余二十处,只测北极出地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详测的七处:南海、衡岳、岳台、和林、铁勒、北海、大都,在地理纬度上是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
从“北极出地”高度看:南海15度,衡岳25度,岳台35度,和林45度,铁勒55度,北海65度,大都40度。
前六地每移一地相差10度,后者是国都,自当详测。
显然,这次测验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
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
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授时历》。
(摘编自张家泰的科普文章《登封观星台: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材料二:
元朝郭守敬的“四海测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天文大地测量。
郭守敬的测量方式,与僧一行所为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分离地点,派人分别测量观测地点的北极出地高度、夏至影长、昼夜时刻等。
《元史·郭守敬传》记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守敬当帝前指陈理致,至于日晏,帝不为倦。
守敬因奏:“唐一行开元间令南宫说天下测景,书中见者凡十三处。
今疆宇比唐尤大,若不远方测验,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昼夜长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即目测验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测景。
”帝可其奏。
遂设监候官一十四员,分道而出,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殊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的范围很广,北到北纬51度左右的铁勒回纥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南
到约北纬18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
相比之下,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测验”,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观测点,观测点的分布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川滇和河西走廊,南到纬度只有15°的南海,北到纬度高达64.1°的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通古斯卡河一带),比一行的测量区域更大。
“四海测验”的内容之多、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参加人员之众,在我国乃至世界天文学史上都是空前的。
一行的测量有两个目的,一是验证“地隔千里,影差一寸”这一天文学理论是否正确,并进一步考校地中的正确位置;二是测量各测点的夏至影长、北极出地高度等天文学要素,以之编制新的历法。
在郭守敬的时代,“地隔千里,影差一寸”学说被天文界弃置已久,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的第一个动机对郭守敬而言不复存在,能拿到桌面上的理由,只剩下修订历法这一条了。
但是,仅仅为了修订历法,需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吗?27个观测点,有些位于人烟稀少之处,编制好的历法,能颁行到那里吗?特别是,27个观测点被分成了两类:南海、衡岳、岳台、和林、铁勒和北海六处,再加上元朝首都大都,这7个观测点是一类,它们的观测项目为“北极出地”、夏至“晷景长”“昼夜长短”三项;其余的20个观测点是另一类,仅“北极出地”一项。
对此,厉国青等认为,“当时正是制订授时历的紧张阶段,急需测量一些与制历有关的数据,所以先在有代表性的六个点上测完了上述三项数据。
”由厉先生的说法来看,其余20个观测点的观测,对《授时历》的编制没什么用处。
既然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都与历法编制无关,郭守敬为什么要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其潜在动机究竟是什么?要探究这一问题,需要回顾当时天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郭守敬之前,元代天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就是耶律楚材对“时差”现象的发现。
时差现象的存在,是大地为圆球形状的有力证据。
虽然耶律楚材并没有提出地球学说,但元代人知道源自西方的地球学说,则是无疑的。
《元史·天文志》记载了西域人士扎马鲁丁为忽必烈所造的西域天文仪器,其中就有一台地球仪。
郭守敬提出要进行天文大地测量,是至元十六年(1279),而扎马鲁丁造地球仪,则是至元四年(1267),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发现时差现象,更早在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
由此,郭守敬对这些天文学成果当有所知。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郭守敬设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大地测量时,一定知道地球观念的存在。
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次测量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当郭守敬得知这样一个完全有悖于传统认识的地球学说时,心生好奇,有意把测量范围尽可能扩大,在满足编制历法的需求的同时,顺便对地球学说做个验证,也不无可能。
遗憾的是,验证结果如何,他是否由此确信了地球学说,史料无载,我们不能妄猜。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其遗留至今的关于天文学的论述中,他从未提及过地球学说。
毕竟,这种测量方式的验证,只是一种间接验证,其说服力尚未达到让人闻知即信的程度。
(摘编自关增建的学术论文《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疆域的扩大需要编制一部新的历法。
这是元世祖同意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的一个重要原因。
B.在“四海测验”后,郭守敬等人对测验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了精密计算,并据此制定了《授时历》。
C.对于“四海测验”27个观测点观测内容的不同,研究界存在详略、缓急以及潜在动机等多种看法。
D.“四海测验”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它规模最大,还因为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资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四海测验”7个详测地点地理纬度的规律性中可以看出,郭守敬组织的这一次测量是经过了周密计划的。
B.“四海测验”中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内容对历法的编制没有作用,作者由此推断,郭守敬还存在着其他动机。
C.如果说耶律楚材对时差现象的认定,是对地球说的隐晦表达,那么地球仪的存在,就是元人知道地球说的实证了。
D.郭守敬认为,以“四海测验”方式得到的数据不能直接验证地球学说的真实性,因而他未在论述中提到地球学说。
3.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一项是()
A.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日南则景短,多暑。
日北则景长,多寒。
B.审时以漏,平地以绳,随气至分,同日度影。
得其差率,里即可知。
C.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当地上二百里,是故推验大地经纬度分,皆与天应。
D.树两表,南北十里……试从南表之下,仰望北表之端,必将积微分之差,渐与南表参合。
4.“四海测验”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5.两则材料都围绕“四海测验”展开,但在行文特点上却存在很大的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B 2.D 3.C
4.①实证的精神,“四海测验”以实地测验的形式来获取第一手资料;②严谨的精神,“四海测验”的观测地点、测验内容都经过了严密地组织和计划;③继承的精神,“四海测验”是在继承了唐代僧一行的测量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④不畏艰难的精神,郭守敬行程数千里亲自测验,其他测验人员更是到达了边远地区;⑤探索的精神,郭守敬可能利用这次“四海测验”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⑥务实的精神,“四海测验”的目的是统一历法,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5.①内容上:材料一从历史背景、测验过程及结果等方面介绍“四海测验”,内容全面而概括;材料二从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四海测验”进行介绍和评价,针对测验动机进行深入探究,论题明确集中。
②表达上:材料一是科普文章。
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材料二是学术论文,问题意识鲜明,论证严密,理论性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并据此制定了《授时历》”错,原文为“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授时历》”,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郭守敬认为……因而他未在论述中提到地球学说”错,原文为“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其遗留至今的关于天文学的论述中,他从未提及过地球学说。
毕竟,这种测量方式的验证,只是一种间接验证,其说服力尚未达到让人闻知即信的程度”,可知,“以‘四海测验’方式得到的数据不能直接验证地球学说的真实性”是作者的分析,不是“郭守敬认为”,选项曲解文意,强加因果。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包括北极出地高度、夏至晷景和昼夜时刻的测验”可知中国天文大地测量是测距离和时间。
A.“测地中”是测夏至晷景。
B.结合“同日度影”可知测的是日影,属于天文大地测量。
C.测的是经纬度,不在天文大地测量范围内。
D.结合文中“先南北立表,取直测景”及选项“树两表,南北十里……”可知测属于天文大地测量。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可概括出,实证的精神,“四海测验”以实地测验的形式来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当时的观测分详略两种记录方式。
二十七所中的前七处,观测内容较详,包括北极出地高度、夏至晷景和昼夜时刻的测验,而其余二十处,只测北极出地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详测的七处:南海、衡岳、岳台、和林、铁勒、北海、大都,在地理纬度上是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前六地每移一地相差10度,后者是国都,自当详测。
显然,这次测验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可概括出,严谨的精神,“四海测验”的观测地点、测验内容都经过了严密地组织和计划;
结合“郭守敬的测量方式,与僧一行所为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分离地点”可概括出,继承的精神,“四海测验”是在继承了唐代僧一行的测量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结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行程数千里,亲自掌握--路的实际测验”可概括
出,不畏艰难的精神,郭守敬行程数千里亲自测验,其他测验人员更是到达了边远地区;
结合“当郭守敬得知这样一个完全有悖于传统认识的地球学说时,心生好奇,有意把测量范围尽可能扩大,在满足编制历法的需求的同时,顺便对地球学说做个验证”可概括出,探索的精神,郭守敬可能利用这次“四海测验”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
结合“当时正是制订授时历的紧张阶段,急需测量一些与制历有关的数据,所以先在有代表性的六个点上测完了上述三项数据”可概括出,务实的精神,“四海测验”的目的是统一历法,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特点的能力。
内容上:材料一“元初,郭守敬曾向元世祖忽必烈进奏说……而今天国家的疆域比唐时广大,更需要到边远的地方进行测验”“至元十六年……遂设十四员监候官,分几路出发,到全国各地进行天文观测。
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授时历》”“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从历史背景、测验过程及结果等方面介绍“四海测验”,内容全面而概括;
材料二,“元朝郭守敬的“四海测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天文大地测量。
郭守敬的测量方式,与僧一行所为几乎完全一样……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的范围很广……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测验’……比一行的测量区域更大。
‘四海测验’的内容之多、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参加人员之众,在我国乃至世界天文学史上都是空前的”“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都与历法编制无关,郭守敬为什么要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其潜在动机究竟是什么?……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次测量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从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四海测验”进行介绍和评价,针对测验动机进行深入探究,论题明确集中。
表达上:结合“摘编自张家泰的科普文章《登封观星台: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可知材料一是科普文章。
结合“观星台的建立是为了改进历法,所以《授时历》的颁行和观星台是分不开的……分几路出发,到全国各地进行天文观测……显然,这次测验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授时历》”等看出,科普文章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结合“摘编自关增建的学术论文《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可知材料二是学术论文,结合“仅仅为了修订历法,需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吗……27个观测点,有些位于人烟稀少之处,编制好的历法,能颁行到那里吗……由此,郭守敬对这些天文学成果当有所知……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郭守敬设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大地测量时,一定知道地球观念的存在。
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次测量的机会,去检验一下地球说的真伪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等内容可知,学术论文问题意识鲜明,论证严密,理
论性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镖头杨三
聂鑫森
杨三的名气很大。
杨三的镖局名叫吉成镖局。
他从十八岁开始当镖头,到不惑之年,还没有过“失镖”的记录。
这一年年景不大好,秋收后,湘潭城里的粮价不但没有落下去,反而上涨了,而且涨价的大米还供不应求。
这天他正跟一个老者下棋,突然城中最大的茂丰粮行老板朱启人找他走一趟镖,运一批粮食去贵州。
茂丰粮行此次出行的有二十多辆马车,装运着几万斤上等白米。
粮行随行的只有一个账房和一个伙计。
朱启人说:“粮队所经的地方民风强悍……”杨三说:“如若失镖,我杨三赔偿。
”朱启人说:“这就好,这就好!”
第二天一早出发时,杨三骑马在前面开路,挎一口单刀。
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
一路无事,渐渐地进入湘西。
这一天傍晚,他们在一家车马大店安歇下来。
阳光金红金红的。
远处,青山如黛。
天色暗了下来,他点燃桌上的桐油灯,摆开棋盘,忽听见隔壁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寂寞感油然而生。
要是有个人下下棋,多好,他忍不住走出门,来到隔壁房间的门前。
房门敞开着,果然是一个穿长衫的很文弱的中年人在自己跟自己下棋,神情十分专注。
杨三咳了一声,那人抬起头来,问:“先生找人?”杨三在光影中看到的是一张白净的脸,双目有神,便说:“冒昧冒昧,我就住在隔壁,听见有棋子的声音,便过来看看。
”
“先生定是好棋之人,旅途相逢,何不来一局?”
杨三飞快地扫了一眼房间,说:“正好来请教。
我叫杨三,是湘潭吉成镖局的,押镖路过这里。
”那人说:“镖局?啊,我听说过,我是个教书匠,叫沙风里,回贵州老家去的。
长夜漫漫,在这里摆棋消磨时间哩。
”
于是,他们坐下来,一边聊天一边下棋。
“沙先生回老家省亲?”
“是的。
今年家乡年景很坏。
很多田地因久旱无雨,颗粒不收,而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竟出现食人肉的惨景。
”
“老百姓怎么活啊!”杨三叹息道。
沙风里说:“政府虽有赈灾粮,贪官层层克扣,老百姓只有望天叫冤。
”
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
沙风里说:“先生所押何镖?”
“大米。
”
“这大米老百姓如何买得起,简直是粒粒珠玑,享用的只是富豪阔佬,唉。
”
一直聊到鸡叫三遍,杨三才恋恋不舍揖别回房。
第二天出发时,沙风里也雇了一匹马和一个马夫,和杨三并排而行。
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生人同行,以免出事。
杨三一笑曰:“他一介书生,防他做什么?”
一连六七日,沙风里和杨三同吃同住,聊天,下棋,竟如兄弟一般。
车马队进入了贵州境内。
沙风里明日将走另一条路,要与杨三分手了。
夜里,沙风里用漂亮的行书写下一首七绝赠予杨三:“横刀江海世人知,几日纹怦并酒厄,最忆镖师情言重,可怜野老倒悬时。
”
这一夜,他们一直聊到东方破晓,然后沙风里拱手揖别杨三,跨马飘然而去。
杨三望着渐小渐杳的影子,很是惆怅。
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逃荒的人一拨一拨在眼前经过。
这天午后,行至一个荒僻处,忽然尘土飞扬,从一个山谷中窜出一彪人马。
领头的是个连鬓胡大汉,双手握一把单刀,他高喊道:“杨镖头,请留下粮车!”
杨三说:“朋友,我也是受人之托,护镖为生,请借一条路,以后再重重致谢。
”
连鬓胡说:“我们之所以劫粮,实不为已,请留下粮车,可以活一方百姓的性命。
”
杨三说:“如果是我的粮食,你尽管取去。
只是镖行有规矩,主动丢镖,罪同叛逆,杨三不愿坏一世英名。
”
连鬓胡说:“杨镖头,那就失敬了。
”说毕,舞着单刀劈了过来,杨三用单刀撩开。
三五回合后,又有几人围将上来,或枪或锤或剑,真正是蹄声如鼓,寒光如瀑。
这几个人一边围着杨三,一边策马往后退;杨三既无法脱身,又不忍用绝招伤他人性命,故一时难以取胜。
在一个山的拐弯处,突然听见有人高喊:“众弟兄且停手。
”随着喊声,一马飞来,跨在马上的竟是沙风里!他依旧是长衫,布鞋,两手空空。
杨三一愣,突然愤怒起来:“想不到是你,你原来是绿林中人!”
沙风里笑着说:“不,我以前真是个教书匠。
”
“你跟着我,就是为了这些粮食?”
“正是。
杨先生,这一方百姓已饿死不少了,就等它救命。
”
杨三冷笑一声:“我不相信!你们得了粮食,又去卖高价!我不相信!再说我从未失过镖,岂能毁声誉于一旦?”
沙风里正色道:“你若让出粮车,可救百姓于不死,是大恩大德,怎么只想着自己的声誉?”
杨三握刀的手颤了一下。
“杨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迹。
”说完,从怀中抽出匕首。
“慢!”杨三大喊一声。
沙风里说:“杨先生留下粮车,如不好回去复命,请留下来,和我们一起救济百姓。
”
“不。
不是不敢,是不能。
”
……
残阳如血。
吉成镖局归了朱启人,但他好些日子展不开眉头,常自语:“杨镖头这样好的武艺,怎么会‘失镖’呢?几万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房门敞开着”等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沙风里精于设计、善于谋划的形象特点。
B.“不是不敢,是不能”体现了杨三的矛盾心理,根据结尾推测,杨三最后还是把粮食留给了百姓。
C.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讲述了杨三接镖、护镖、失镖的故事,并用沙风里这一形象反衬杨三的江湖侠义精神。
D.小说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使叙事节奏紧凑,突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7.关于文中几处环境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杨三护镖出行的壮观场面及其自信的性格。
B.“阳光金红金红的。
远处,青山如黛。
”描写“阳光”“青山”,烘托杨三暂时放松的心情,为后文二人下棋营造氛围。
C.“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写出了贵州灾民的惨状,与上文沙风里所谈家乡年景的情节相呼应。
D.“残阳如血。
”表面上写了夕阳西下,映衬出的晚霞犹如血色鲜红,实际上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
8.“伏笔”是小说重要的技巧之一。
本篇小说中,杨三“失镖”,多处设有伏笔,试找出其中三处加以分析。
9.聂鑫森的小说通过描写凡人琐事来体现出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6.C7.D
8.①朱启人开始时提醒杨三,说粮队所经地区民风强悍让杨三注意;杨三保证如若失镖,一定赔偿。
为后文一系列情节埋下伏笔。
②沙风里告诉杨三其家乡年景很坏,老百姓无粮可吃甚至食人;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下文一彪人马劫粮照应了杨三所说的话。
③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沙风
里同行,以免出事;杨三认为沙风里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不需防备。
后文沙风里却是带头劫镖的人。
9.①杨三一生看重自己的声誉,遵守镖局的规矩,但最后在镖头声誉和百姓活命之间做出了抉择,为了解救百姓,献粮于民,体现了他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②通过沙风里赠给镖头杨三的七言绝句以及他劝说杨三留下粮食等情节,可以看出沙风里心系家园、忧民于水火之中,有着解民于倒悬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③作者通过叙述杨三护镖、沙风里夺镖的生活小事,塑造了镖头杨三以及沙风里这样具有侠肝义胆的平凡人物,表达了对处在饥荒困境中百姓的悲悯之情,通过平凡人物的行为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并用沙风里这一形象反衬杨三的江湖侠义精神”错误。
文中的沙风里是一个具有民族大义的侠义之士,根据结尾的提示,可知镖头杨三最终放弃护镖,救民于水火,他也是一个侠义之士,所以应该是正衬。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D.“悲凉气氛”“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错误。
实际上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了人物的英雄形象。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重要情节的能力。
第一处,文章第三段“朱启人说:‘粮队所经的地方民风强悍……’杨三说:‘如若失镖,我杨三赔偿。
’”为后文遭遇沙风里一彪人马打劫、杨三弃镖而赔掉镖局作了铺垫,埋下伏笔。
第二处,文章第十一段“今年家乡年景很坏。
很多田地因久旱无雨,颗粒不收,而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竟出现食人肉的惨景”“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此处是沙风里和杨三的对话,年景不好,百姓无法生存,铤而走险就变得顺理成章。
此处对话为下文一彪人马劫粮埋下伏笔,前后形成照应。
第三处,文章第二十段“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
别让生人同行,以免出事。
杨三一笑曰:‘他一个书生,防他做什么?’”账房谨慎劝诫,但杨三认为沙风里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不需防备。
但到第三十段“随着喊声,一马飞来,跨在马上的竟是沙风里”可见,账房先生和杨三关于沙风里的对话,为后文劫镖的人事沙风里埋下伏笔,前后形成照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题材方面: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讲述了杨三接镖、护镖、失镖的故事。
所选题材是特定年代的常见题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