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债分析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贸论坛
中国外债分析概况
方正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国家外债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将本国外债问题管理好、处理好是有必要的。
拉美国家在八十年代发生
的债务危机以及近期发生的欧债危机已经表明过多地依赖外债以及不合理的外债结构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
近年来中国的外债数量不断
增加,短期外债的比例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的外债安全进行考虑。
关键词:外债;合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157-01
一、外债问题概述
理论上,外债定义为一个国家应该归还给外国的全部债务。
根据Investopedia,外债是本国向外国商业银行、政府或者国际性金融机构的借款。
这些借款包括利息,必须用所借款的币种来归还。
如果一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同时无法利用外债来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劳务来赚取利润,就会面临无法还清债务的问题,债务危机就有可能来临,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中国的外债现状
(一)中国当前的外债管理体制的特征
1.中国的外债管理的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一直在试图通过举借外债的方式来使贸易更加便利,同时弥补缺少外国投资的缺点。
政府规定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应当使用在引进先进技术和知识;短期外债应当被用作流动资本。
2.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国坚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发展外债,逐步扩大外债的使用规模。
3.联合监管。
我国外债的管理部门包括发展改革委、外汇局、商务部以及财政部。
联合监管的方式可以避免监管权力的过度集中,有助于提高外置使用的效率。
(二)中国外债的具体分析
1.中国外债的安全性分析。
短期外债占外债总余额的比例呈上涨趋势,其比值从2004年的5
2.74%上升到2014年的76.32%。
短期债务比重较大,面临的短期还款压力大,对我国短期内筹措到足够的流动资本具有较高的要求。
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在2004年至2014年间基本处于20%以下,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
我国的外债负债率从2004年的13.54%开始下降,自2008年至2014年,负债率均稳定在9%左右,负债率控制效果较有成效。
在所列示的11年中,债务率水平虽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100%,但是债务率数值从2004年的40.15%一直下降到2008年的24.26%,但是从2008年以后,债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到了2014年负债率已经达到35.19%。
上述债务率上升现象的出现源自于我国贸易出口收入的缓慢增长。
我国的外债余额的在2004年至2014年间的复合增长率为11.78%,而我国的外汇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从2004年到2008年为19.28%,而从2008年到2014年为7.03%。
外汇收入的增长率大幅下降导致债务率在2008年至2014年的这7年间不断地上升。
外汇收入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各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需求疲软,导致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速下降。
外债流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4年到2007年不断上升,2007年到2009年不断下降,在2009年至2012年间的小幅波动后,2012年至2014年有大幅上升的趋势,2014年的外债流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了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值。
外债流出比例增加对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外债的偿债率除了2009年外,一直处于逐步下降且较为稳定的状态。
注:
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剩余期限的短期外债余额与中央银行掌握的外汇储备存量的比例。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的安全线为100%。
负债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负债率安全线为20%。
债务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与贸易出口收入的比率。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债务率安全线为100%。
偿债率:外债的本金和利息偿还金额与当年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的比率。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偿债率安全线为20%。
2.中国外债分部门分析。
在使用外债的国务院部委、中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中资企业这五个主要使用外债的部门中,外债使用量和所占比例最大的部门是中资金融机构,而且具有连续上涨的趋势。
外商投资企业其次,其外债使用量和所占比例除了在2008年较高外,其他年份的外债使用量平稳上升,所占比例在20%左右,较为平稳。
外资金融机构、国务院部委以及中资企业,外债使用量波动不大、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中资金融机构的外债的使用绝对量和相对量不断增加。
中资金融机构主要指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这表明中资金融机构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表明中资金融机构对资金杠杆的使用更加普遍。
三、中国外债管理的建议
1.不断加强我国的外债数量的监测。
加强对我国外债的统计,有利于及时掌握我国外债的具体情况,使得外债管理的决策依据更加准确、完整。
同时要加强对或有负债的管理。
或有负债极易在经济波动时期转变为真正的负债,风险较高。
2.便利外债的使用程序,减少外债不同使用主体间的政策差别,使不同的经济主体都能够快速、平等地使用外资。
3.加强对外债使用的风险管理。
在利用外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防范外资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同时注意外债的使用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外汇政策等的综合使用,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李超,马昀.中国的外债管理问题[J].金融研究,2012(4).
[2]黄婉红,文娟秀.论中国外债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
[3]中国外债数据[EB/OL].国家外汇管理局网,2014.
[4]马超.中国外债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J].河北金融,2009(10).
作者简介:方正伟(1991-),男,安徽滁州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