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同步课件:第五单元之二略读老马憎恨之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1.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1930 年 至 1934 年,入山东大学学习,在新诗创作上得 到了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1933 年出版的第一 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 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艺术上具有朴实、严 谨、含蓄、凝练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的好评。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968 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20 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 个大潮中。《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 时的悲壮场面。诗人就这首诗的写作经历说:“在去山西插 队的火车上(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当时去山西 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 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一切都明白 了,‘这是我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4.《雪白的墙》中诗人以儿童的视角、感受和语言 为背景,选取了多为细微的、日常的、更具有私人性的 意象,如“蜡笔”“墙”“牛奶”等,传达出对那使神 州大地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年代,使人与人之间 充满了怀疑和猜测,使整个社会充满了污浊、暗淡的时 代一去不复返的庆幸,表达了对久已失落的某种美好事 物重现在面前的欣喜,对纯洁美好的理想,对充满友爱 和温暖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礼赞。
作品:《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有的人》等。 评价:现代诗人。
2.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湖北黄 陂人。1941 年开始发表诗作,是著名的“七 月派”诗人。1942 年绿原出版第一本诗集 《童心》。1944 年逃离重庆,先后在川北、 武汉等地教英语。后因胡风案受牵连,被禁七年,期间自 修德语。平反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主持外国文 学作品编辑出版工作。
如“是诗人的竖琴/被谁敲碎在桥边,五线谱被谁揉 成草发了”;到了该表达愤怒的时候,诗人化用“蝗虫” “十字架”“血”等意象,从形、声、色上表达憎恨的强 度与力度。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诗人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重大政治运动 给人们及社会带来的弊病时,选取了车站送别这一细节 来表现。在送别的时候,诗人选取了“我的心骤然一阵 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来表现 “我”的内心感受。
在即将离开亲人、北京时,诗人用“终于抓住了什 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这一细节来表现一个即 将被抛向苍茫大地的无助者,哪怕抓到的只是一根稻草 也不能松开。
(2)诗人用幻觉意象的组合来表情达意。 在这首诗中诗人就是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 中的几个幻觉意象,并把它们自然而集中地组合起来,表 达内心的感受,如幻觉中“剧烈地抖动”的“北京车 站”,作为“我”的心灵的外化,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 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 与无助。另一个“幻觉蒙太奇”也很精彩,用“我的心骤 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来表现分别时的痛苦与依依不舍。
(2)骤然·突然 “骤然”,强调“急剧,迅速”,程度比“突然”重,常 用于谓语前面。“突然”,程度较重,强调“突如其来”, 于谓语或主语前面常见。 例句:①我的心________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 针线穿透了心胸。 ②在距离日本新首相上台只有一个多月时,中国______ 在外交上推出了一些强硬的举措,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 注。 答案:(1)①剧烈 ②强烈 (2)①骤然 ②突然
作品:诗集《又一个起点》《集合》,译有《浮士德》《里 尔克诗选》等。 评价: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编辑家。
3.食指,1948 年生于山东,原名郭路生。 1968 年到山西杏花村插队,插队时创作了 各种体裁和风格的诗作,他的许多诗歌以手 抄本的形式在知青中传唱。1979 年他的作 品在《诗刊》上首次公开发表,引起各方关注。1988 年, 他的第一本诗集《相信未来》面世。1992 年,《食指、黑 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出版,引起较大反响。 作品:《归宿》《人生舞台》《向青春告别》《这是四点零 八分的北京》等。
4.《雪白的墙》 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人们留下了沉重的创痛。正像《春 天的故事》那首歌里所唱到的那样,“1979 年,那是一个 春天”,春风涤荡了神州大地层层的阴霾。但人们不会忘 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神州大地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 痍;不会忘记那个让人心灵阻隔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充满 了怀疑和猜忌;不会忘记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人们的心 灵被涂得肮脏不堪,整个社会充满了污浊、暗淡。 诗人梁小斌写于 1980 年的《雪白的墙》,是对经历十年浩 劫的人们心灵的一次真切呼唤。
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
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评说】 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 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 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 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 言而观其行。
二、内容梳理
三、艺术特色
1.《老马》 (1)运用了象征手法。 诗人自己也说过:“我写了老马,另外也写了许多 受压迫的农民形象,实际上也就是写了我自己。”其实, 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来看,他哪是只写自己呢?“它” 更像在生活线上苦苦挣扎的农民,也是古老的灾难深重 的中华民族的象征。
(2)平易朴实,口语化的语言。 诗人认为:“把一句诗写得叫人人懂,懂了还觉得好, 这很难,把一句诗雕得自己懂,这很容易。”所以他写诗 力求平易、朴实,然而又认真严谨,追求艺术的锤炼, 形成了自己凝重的诗风。因此,他被誉为新诗中的“苦 吟派”。像诗中“总得”“横竖”“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有泪只往心里咽”,简直就像农民倾诉自己的亲身感 受,分不出是农民的语言,还是诗人的语言了。
作品: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温泉》 《爱与歌》《蚯蚓和羽毛》《牛汉抒情诗选》,散文集《童 年牧歌》《萤火集》,诗论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 等。 评价: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
4.梁小斌,1954 年生于合肥,山东荣成人。 1979 年经诗人公刘介绍到北京参加诗刊社 举办的首届“青春诗会”,新时期朦胧诗 代表诗人。1984 年提出“必须怀疑美化自 我的朦胧诗的存在价值和道德价值”,后从事散文创作。 作品: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等,思 想随笔集《独自成俑》《地主研究》《梁小斌如是说》等。 评价:朦胧诗代表诗人。
2.《憎恨》通过一连串的否定词,揭示了当时没有 “群花”“红雀”“繁星”“月光”“风”“野火”的 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破坏宁静美好 生活的侵略者和焚毁一个个如梦般的“童话”的战争的 憎恨。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北京的知识青 年坐“四点零八分”的火车离开北京时,和亲朋在车站 分别的场面的描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朋的 知识青年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对不可知的未 来的恐惧,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北京火 车站那稍纵即逝的情景,冷静、客观地反映出了当时青 年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情况下的迷惘心态,充分表达 了诗人对青年命运的关注,对民族未来的忧患。
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
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
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
——选自《论语·公冶长》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
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
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之二略读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学国学
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选自《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 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 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 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 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 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 义利观。
2.《憎恨》 (1)副词的肯定、否定形式的交叉使用加强了语势, 副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在《憎恨》中交叉使用,增 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不问”“没有”“不是”“是”“愈不”“愈”“要” 等造成一正一反、层层递进的表达效果。诗人的情感也 在多层次多侧面的展开过程中得到升华和强化。
(2)善于区分语言的情绪、色彩、分量。 诗人对语言有着精细的鉴别力,能将平凡的语言组 织成诗的语言,造成一种情绪和意味,如对过去美好生 活 的 追 忆 , 诗 人 将 “ 群 花 ”“ 红 雀 ”“ 繁 星 ”“ 月 光”“风”“野火”融合在一起,使读者顿生愉悦欢快 之感;当面对现实的残酷与严峻时,诗人不是急于喊出 自己的绝望无助,而是通过美好事物惨遭蹂躏这一现象 给人视觉与感觉上的冲击,
4.《雪白的墙》 (1)口语化叙述式的语言。 以倒叙的语句开头:“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紧接着,以叙述式的语言展开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经过的描述。叙述过程中,诗人采用的口语化语言,如 “蜡笔”“墙”“牛奶”等,明白晓畅,符合一个儿童的 口吻。
三、词语积累及运用
1.字音识记 骤.然( ) 晚祷.( ) 虐.待( ) 窗棂.( ) 答案:zhòu dǎo nüè línɡ
2.辨形组词
咽( ) 揉( )
茵(

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案:呜咽/绿茵 揉搓/糅合
3.近义词辨析
(1)剧烈·强烈 二者都含有“势猛、力强”的意思。“剧烈”,猛烈,如 饭后不宜做剧烈运动。“强烈”常用于光线、感情、气味 等方面,表示极强的、力量很大的或鲜明的、程度很高的。 例句:①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________地抖动。 ②天山最高峰有常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射出 ________的白光。
二、写作背景
1.《老马》 《老马》写于 1932 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 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作者曾说:“1927 年大革命 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 觉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 作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诗歌。
2.《憎恨》 《憎恨》是绿原 1941 年 12 月写的,当时诗人虽然才 18 岁,就像那刚刚灌浆结穗的谷粒,但诗人并没有沉溺在年 轻人所常有的童话般的意境中,以他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 “那些专门虐待着青色谷粒的蝗虫”一样的反动暴政,诗 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你让他怎能不“憎恨”呢?于是诗 人便以他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特有的勇气写下了这首诗。
4.词义解释 (1)骤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虐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突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2)用残暴的手段 对待。
一、把握主旨
1.《老马》写了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尽, 不堪驱使了,但还是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 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 不堪言的悲惨处境,揭示了它坚忍的性格特点和渺茫的 希望,表达了对受压迫的农民的同情,对古老的灾难深 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关注。
2.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 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选自《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 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 是不能够学到的。”
【评说】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 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 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 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