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一、诵读理解
1、字音兑(yuè)学(xiào)教学相长jiāo 强qiǎnɡ
2、字词
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是故:所以。
教: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人。
困:困惑。
自反:反省自己。
自强:自我勉励。
强:勉励。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表示推测。
之:是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此”。
3、译文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
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
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教别人,也能
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吧?
二、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
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
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
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
2、儒家经典:
“三礼”:《礼记》《仪礼》《周礼》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3、结合《经典常谈》相关内容。
三、内容理解
1、以美味菜肴类比最好的道理,突出学习的重要性。
2、论述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3、引用《兑命》中的话印证观点。
四、论证过程
1、提出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
2、分析问题:对举“学”“教”所产生的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
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3、解决问题: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印证观点。
五、论证方法
1、类比论证: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以“嘉肴“类比”至道“,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教与学的论题,既
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
2、引用论证:《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引用《兑命》中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六、中心思想
1、本文运用类比的论证方法,重点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出”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2、本课“教学相长“的观点与现代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的差异。
本课:指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
促进。
现代教育学意义上,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
老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中互相
促进,共同提升。
七、语言特点
多用对偶句,内容相对,形式整齐,增强表达效果,形成铺排效果,增强
语言气势。
1、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句式
类比论证,引出论题。
2、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
3、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