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案例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乾安县第七小学牛智军[背景]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新型理念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呈现。

如“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等等。

并且这些方式也逐步被老师们在课堂上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毋庸质疑,新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对阅读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有的老师在努力实践这些理念时却发生了偏差,对新课标中提出的朗读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到位。

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朗读与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体会内容和情感。

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和唯技巧上。

案例一:《可爱的草塘》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师: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句?
生:“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师:“读得大不大,美不美?谁能读得再大些?(学生再读)
师:大了吗?我们再大声朗读一遍。

案例分析:学生将“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一句读了数遍,但让人感觉到学生的朗读是被动肤浅,缺少情感的。

难道仅仅声音大就表现出草塘之大之美吗?我认为在文中表现的应该是作者进入北大荒看见草塘后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如果教师不能结合文本内容用恰当的语言铺垫渲染,也不作必要的朗读指导,只是非要学生读出“大而美”的情感,这只能是牵强走形式的朗读。

因为美不是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

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自身语言、表情等方式的渲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与课文主人公亲密接触,身临其境地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文本作者的情和意,达到与文中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

请看下面这则
案例。

案例二:〈〈掌声〉〉
在学习完第一小节,让学生对英子忧郁的性格有所感悟后,再出示第四小节:“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
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师:这段描写中,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真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生:英子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生:英子不再沉默了,她变得勇敢了。

生:英子是个大胆的女孩,她敢和大家跳舞了。

师:我们通过读书,看到了一个忧郁的女孩变成了活泼自信的女孩。

现在请你们来读读这段话,并和刚才的第一小节比较一下,看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指名读,引导其他生认真听)
生:“上小学的时候……”“从那以后……”(分别朗读这两段话)师:他读得怎么样?大胆地说出你的意见。

生:我觉得他读第一自然段时,没有感受到英子孤独而自卑的心理。

生:我觉得他读第四自然段时很平淡,感觉不到英子变了一个人。

师:是呀,只有在读书时把自己当成英子,就能读出她的感受。

请大家自己试一试,我从你脸上的表情就能猜到你的内心。

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愿意再为大家朗读?
生:“从那以后……”(读完后,其余生不约而同地鼓掌)
师:对呀,从你们的掌声中,可以知道你们感觉到了英子的内心的变化。

那让我们起立一起来朗读,共同感受英子的内心。

(学生纷纷起立朗读)案例分析:在整堂课上,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用“心”来读书。

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教学语言设置一定的情境,抓住学生对英子内心世界的体会,让学生将理解语
言文字和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学会关爱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朗读的指导无须技巧性的语言点拨,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