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下-第八单元-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内——国家干预经济
(1)措施
A、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B、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C、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1946 年开始,英国工党政府用两年就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 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
国有化
3.国际——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稳定国际汇率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
• 削减关税
• 实施市场开放、非歧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提供 术援助(目的是促进
• 减少贸易壁垒
视和公平贸易原则;
……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 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造 成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原因: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仍广泛存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 动和万隆会议的影响;
无序竞争导致经济危机和战争;世界经济发 展需要制度和规则
在战后科技革命中,科技探索已由个体劳动转变为有组织的社会集体 劳动,大规模的研究活动需要投入巨额资本、由许多机构多方面的专业人 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有些特大型的科技项目如航天技术工程,所需的人 力物力财力远非单个或几个私人垄断资本所能胜任。
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何国松编著《世界文明简史一本通》 的内在要求
新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 变化
生产力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阶级构成的变化
生产关系变化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没有触及 生产资料 私有制, 没有克服 资本主义 的弊端
课堂练习
1.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国家必 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采用扩张性 的经济政策。即扩大政府开支,实 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1.为什么要进行国家宏观调控?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进一步暴露资本主义 的基本矛盾,单凭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 无法通畅再生产循环过程,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 危机的“救世主”。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 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经济计划:是指侧重于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主观筹划与安排(指 导性、而非指令性的)
思考: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有何区别?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国有制企业属于资产 阶级所有。 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专政,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不属于某一 个阶级。
A.维持汇率稳定 C.提供发展援助
总结: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
经济大危机与二战的教训; 1.历史教训: 经济发展需要协调与合作
2.现实需要:
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维护 统治的需要;第三次科技革 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3.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提出与运用
4.实践经验: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示范
5.外部因素: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劲挑战 及影响
目的:争取自己(黑人)的平等权利;
结果:民权法案——用法案去保障黑人的平等权利
(2)妇女运动
①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二战后随着 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② 目的: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妇女的参政权才被逐步承认。
③ 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 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 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4)评价
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①积极性: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
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
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9 第八单元


资本主义国家的 新变化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 题。
重点难点
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理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其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现象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
自由放任
国家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 社会运动
(1)原因: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 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2)表现: 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②妇女运动;③学生运动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 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A
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美国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2.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规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
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的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这表明世界银行意在

阶级概念淡化


社会矛盾缓和
新中间 阶层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含义: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 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逐渐发展
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 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短期贷款(目的是稳定国际 世界经济恢复与发展) • 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 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汇兑,保持各国汇率稳定)
(救贫组织)
•“经济联合国”
(救急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关贸总协定: 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国内:自由放任



国际:转嫁危机
利己主义
(3)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认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国家有了国营企业后,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大 危机
马上要变成社会主义了”,你怎么认为?
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西方国家用计划调节经济,能不能说他们已经实行
计划经济了呢?
西方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运行过程仍然以市场调 控为主,而苏联的经济计划是指令性的。
凯恩斯主义的应运而生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
独好”……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
度关注。
社会主义制度的“倒逼”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世界市场产生以来,无序竞争导致多次战争,经济越发展,世界市场的 竞争就越激烈。竞争中,各国只顾及本国利益,不考虑共同利益,经济危机 就很难避免。教训使各国认识到世界经济必须建立规则、制度和相应的组织。 让世界经济有规则地运行,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对每个国家都有利。
(2)影响
①积极: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②消极:70 年代,出现“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
政府并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 就是问题。
——美国总统里根 解决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经济部门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年份 1950 1990 1950 1990 1950 1990
美国 12.2 2.8 34.7 25.8 48.9 71.4
联邦德国 23.2 5.1 42.2 40.5 32.4 54.4
日本 50.7 7.2 22.2 33.6 26.6 59.2
(3)学生运动、反对越南战争
• 1918年,美国众议院批准了妇女的选举权,1920年正 式生效,美国成年妇女与男子一样有了选举权。
• 法国妇女的参政运动历时几十年,直到1944年,法国 宪法才确认了妇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 1973年,巴黎停战协定签署, 美国停止侵越战争。 ② 1975年,越南南方解放,实 现了全国统一。越南人民的抗 美战争取得胜利。
自由主义政策已经滞后于时代;经济大危机 的冲击;20世纪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干预
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 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力发展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他主张政府必须放弃 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其理论核心:增加有效需求。 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 二战后,1946年日本妇女才有了参政权。
看透本质
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 节,其目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变化——统治的手段方法
不变——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并没有克服其基本矛盾,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 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本课小结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2. 技术发展
(1)概况: 原子能的开发 利用
电子计算机的 发明和互联网 的建立
空间技术和海 洋技术的迅速 发展
各种新材料的 出现
生物工程技术 的突破
(2)影响: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 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表现: ①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 所占比重增加。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有利于加强在金融、投资 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 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 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 护经济秩序;但美国居于主导 地位。
货币贬值,扩大出口
提高关税,减少出口 混乱无序

美元为主导的国际

货币金融体系





美国为中心的国际

贸易体系
体系Βιβλιοθήκη 国际合作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世界 银行)
②“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
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新中间阶层
新中间阶层是难以准确定位的社会阶层,主要指富裕 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 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新中间阶层已经成为战后发达国 家人口比例很大的社会阶层。
⑶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 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关贸总协定
体系化、制度化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
(1)理论因素: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实际因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获得一定的发展。 (3)国家因素:国家经济的大力扶持。




现代物理学
提供进一步
两大支柱
理论支持
◎ 爱 因 斯 坦
相对论的提出 量子力学的发展
1960 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收入增长一倍。 经济计划
二战结束后,美国军方取消了轰炸机订单,波音工厂关闭,70000名工
人失去工作。60年代在美国政府联邦资金的资助下,波音取得了重大发展。 政府采购
到1983年,美国国防部采购大批改装型军用机,波音公司获得良机。
思考: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 济有何区别?
二战后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减少福利规模
(2)影响 ①积极作用: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②局限性: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提尔里在18岁后的整个26年的成年生活中,只工作了31个月,其余24年竟从未工作 过一天!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每个星期为 99.75欧元(大约1000元人民币)。除了每月要支付23.88欧元房屋贷款之外, 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埋单。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 诞节时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提尔里说:“当我付清了所 有账单之后,我每个月还有大约170欧元用于休闲活动,这已经足 够了。”(提尔里日前还出版了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