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反应论解读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尤为重要。
关键词 : 者反应论 ; 读 高效课 堂; 大学英语 教学
中图 分 类 号 : 1 H39 文献 标 识 码 : A
随着我 国改革开 放 的深 化 和对外 交流 的 日益 频繁 , 迫切需要培养 国际化 的人才 。因此 , 大学英 语教 学在 教 育 中的地位 日益 凸显 。但 是 , 现行 的大学 英语 教学有 很 多是低效的重复 的课堂 , 师满 堂灌 , 教 应试教 育 的教学 现 象仍然普遍存在 , 导致 了大学 生 的积极性 主动性 不能 充 分发挥 。鉴于此 , 英语 高效 课堂 的推进 势在 必行 。本 文 以读者反应论 为指 导 , 具体 分析如 何推进 大学 英语 高效 课堂 , 以推进 素质教育 , 促进大学生 的全 面发 展。
第 1卷 1
第1 2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R NAL OF JXIUNI ERST I V IY
V 1 l No I 0 .1 .2 De . 01 c2 1
21年 1 01 2月
文 章 编 号 :6 2— 7 8 2 1 )2— 0 8— 17 6 5 ( 0 1 1 0 8 2
大 学英 语 教 学现 状 虽然近 几年 随着大 学英语 教学 改革 的推进 , 学英 大 语教学在形式上发 生 了一 些变 化 , 例如 多媒体 教学 的广 泛使用 ,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 问题 。突 出表现在 : 在大学 英语课 堂上 , 分 教师 仍 然采 用 “ 部 翻译 式 …‘ 输 式” 灌 或 “ 教式” 说 的方 法进 行教 学 。这 种教学 方式 以教师 为 主 体,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 积极 性和创造性 不能得到 有效发挥 。教学 的着重 点在语 法词 汇知识 , 对语篇 和语 境 的重 视程 度不够 , 视 了读 者 的反应 。这 样就束 缚 了 忽 学生 的创新 能力和创造 思维 的发展 , 接影 响到大 学英 直 语 课 堂 教学 的 效 果 。 二十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批评理论可 以直接 解释这种 现象。新批 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 中最有影 响的流派之 它强调 以文本 为中心 , 细读 文本 , 作 品进行详 尽分 对 析和解 释。这种形式主义的方法 , 断作 品与作 者 、 割 创作 环境的联系 , 忽视 了读者 的反应 , 纯粹关注作 品的形式 因 素, 对英语教学产 生 了一些 消极影 响。在这 种理论 影 响 下, 语言教学 的宗 旨在 于细读 文本 。教 师在 教学 中发挥 主体作 用 , 学生 只是机械 的解释 知识 , 造成 了课 堂气氛沉 闷, 课堂低 效 的现 象 。学 生最 终 丧失 了学 习 的 自主性 。 因此 , 这种低效 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 改革 , 这就需要 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来 指导 英语 教学 , 即借 鉴读 者反应 论构建大学英语高效课堂 。 、
从 读 者 反 应 论 解 读 大 学英 语 高效 课 堂教 学
邵 光 学
摘 要 : 前 大学英语教 学中经常使 用的满堂灌教 学模 式使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难以发挥 , 目 而读者反 应理论 ,1 -  ̄有效地指 导大学英语 高效课 堂教 学。鉴 于此 , . - 在读者 反应论指 导下 , 进行 高效课堂 的构建 变得


, 2 1世 纪 , 回顾 2 0世 纪 文学 批评 历 史 , 尽 管 流 派 纷 呈 , 人 眼 花缭 乱 , 是 当代 文 学 批 评 粗 略 的 让 但 经历 了3个 阶段 : 专注作者 (浪漫主义和 1 9世纪 ); 专注 文本(新批评 ); 近几十年又从文本转 向读者 ,以读 者为

产品的生产过程 ; 研究对象 的历史 、 社会 、 心理 、 政治等背 景因素的重要性逐 渐为 人们所 承认 ; 文学 开始被人 们看 成心理的慰藉 品 ; 欧洲 和北美 文学 比较文 学的发 展为研 究总的文化实体奠定基 础。 斯坦利 ・ 费什 ( t l i 作 为 当代 读者 反应批 Sa e Fs n y h) 评的一个重要人物尤其 值得我们 重视。他 的“ 受文体 感 学” 理论在西方产生 了巨大反响 。他注重读者经验 , 首先 提出“ 义 即为 事件 ” 意 的论 点 , 即文 本 的意 义是 一 种事 件, 是发 生于文本 与读者头脑之 间的事件 , 是读者参 与下 发生在他身上 的一种行 为或 活动。面对文本 他用 “ 句 这 话做 了什么 ” 代替 “ 来 这句 话什 么意思 ” 的提 问 , 为读 认 者的 阅读体验是对文本事实的一种反应。文本作为一 种 陈述 、 种策 略是对读者发生作用 的行为 , 一 不是读者 可以 从 中获取信息 的储存物 。读者是按照阅读经验 中的时间 流动而不是对整个文字作出反应。读 者的活动本身 就成 为文学价值 的源泉 。既然文学是在阅读 的时候所发 生的 东西 , 那么文学的价值 就取决 于 阅读 过程 的价值 。读 者 对一句话 的经验而不 是关 于它 的任 何评价 , 是一 句话 才 的意义所在 。因此 , 读者 的接受 过程 和读者 的感知产 生 意义 , 文学只存在于读 者心中。 读者反应批评 的 目的 ,不在 于 寻求文本 意 义 , 而是 要求尽可能准确地描 述 、 分析读 者 阅读 过程按 时间顺 序 不断做 出的对文本 的反 应 , 录下 读者 的阅读经 验。费 记 希认 为 , 只有从读者活动的角度去分析读 者感 受才是 “ 真 正客 观的 , 因为它认识到意义 经验 的流动性 、 运 动性 ’ ‘ , 因为它 引向行 为发 生的地方 , 即读 者积极 活跃 的意识” 。 读者是文学服务 的对象 , 也是 文学从 文本符 号走 向意义 系统 的阐释者 。在作家 、 作品和读者的关系 中, 后者并不 是被动接受者 , 而是一种创造的力量。作 品是写 给读者看 的, 品的审美价值 只有在读者 阅读的过程 中才 能体现 , 作 读者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作 品与读者之 间进 行审美交流 的过程 , 并不是作家 与作品单 向地 向读者 灌输。在 阅读 的过程 中, 作家作 品和读者实 际上是呈现互动的关 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