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教学方法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实教学方法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习作教学集中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水平,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重难点内容之一。留心看和不断改是以知识与能力作为基础的关键能力;坚持写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基础的必备品格。这就是习作教学中应承担落实的语文素养。
标签:习作教学;培养;兴趣
语文学科是一种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核心的语文修养。听说读写书是贯穿语文教学领域的必备能力,包括习作中用词、书写、标点的运用等,包括从课文中习得的表达方法,都不是习作领域独有的,这些应该是贯穿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那习作教学区别于其他领域的关键能力是什么呢?聚焦到语文习作领域,需要提升的语文学科素养是什么呢?
(一)聚焦语文习作领域,提升的语文学科素养。
1.留心看:课程标准低年段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中年段要求观察周围世界;高年段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将观察当做获得习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将观察作为一种常态的写作习惯。将指导观察作为习作教学的基本环节,不断重视,不断强化,不断训练。
2.不断改: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做到文章不厌千回改,改的作用太大了,修改可以引领学生自主成长。要求结合师生评价建议,看看自己存在哪些不足,先自行修改,再同桌互改。这些改的要求是教材习作中不断出现的要求,我们要细心体会,不要忽视。
3.坚持写是以情感、態度、价值观作为基础的必备品格。要鼓励学生乐写、乐分享、乐展示。这是习作中学生应该具备品格,而这些都是我们大多数学生不具有的。所以要有意识的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引领学生从观察、分享和评改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评价,逐渐形成学生内在的一种自觉。
(二)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指导学生要写什么?怎么写?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写作必须写自己之所‘有’,而决不能无中生有,或者搬几句敷衍。我们的写作教学能在最要紧的‘有’和表达出那‘有’这两件事上下功夫。这里的“有”,即学生的视野、情感、生活,其中包蕴着好奇和幻想,有许多他们觉得有意思、想一吐为快的内容。在指导学生选择习作内容时,一般是按照老师的标准,这样就极有可能脱离学生实际,显然,这与课标精
神、与育人宗旨是相违背的。
2.遵循学生练习表达的规律“怎么写”是习作的重要问题
习作教学首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要鼓励学生率性而作,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知识、掌握必要的技法逐渐写规范文,由低年级到中高年级,可以采用“先放后收”的策略。低年级以写放胆文为主,中年级逐步进行规范文的训练,高年段在鼓励学生自主习作的同时,有计划地逐步提高语言规范的训练要求。具体来说,低年级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由片段训练过度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长篇综合训练,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真情实感展开想象和联想。由此可见,各学段的训练目标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写人记事的内容,低年级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至于什么事儿并没有规定或提示,写我敬佩的一个人。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高年级写印象深刻的一个人,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手法,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尊重个性体验不同于标准评价学生习作,指导他们从细微处观察,从小事中体会唤起他们的写作共鸣。
3.为什么写——培养正确的写作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观,为什么写?是写给谁看的?课标指出: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一个人写作的起步阶段。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就是写自己。体会到作者心中有读者。这应当成为一个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认知。这样的写作启蒙,真正可以让一个人写作之路变得漫长持久。
(三)习作教学的研究方向
1.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写作语言、写作材料和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从自己积累的语言和写作库存中提取相应的表达形式。同时,根据学生年段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遵循“从仿到创”的路径,引导他们学习文本,模仿文本,进行语言文字与写作技法的规范训练。
2.把课堂习作训练与课外习作训练相结合,把规范文写作与放胆文写作相结合,鼓励学生课外习作需放胆,指导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着力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主选择用写日记、随笔、通讯、周记等不同体裁表达生活中的发现、认识和情感体验,逐步熟练地掌握语言写作的技巧。
3.统编教材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习作的读者意识。建立学生习作的读者群,让学生的习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的习作干预生活,成为其生活的组成部分。习作的读者可以是教师、同学,可以是家长、亲戚、陌生人。比如我们作文集,个人作文集等做法都努力使儿童的习作拥有真读者,还可以电子稿的形式传播。
4.建立年级习作素材库。习作领域成员在年级组牵头,不断积累具有班级特色和年级特色的观察素材和生活习作素材、仿写素材等,慢慢的我们就能在不断积累,不断补充中建立起有我们自己校本特色的习作素材库,这个要比僵化的习作教材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吴修建.语文教学中作文素养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0(22):102-102.
[2] 赵永丽.夯实习作教学策略,落实语文素养培养[J].贵州教育,2018(17).
[3] 孙文.夯实读写教学,提高写作能力——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