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7678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刊特稿
同志们:
在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迎来了一年—度的全区统计年报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一年来全区统计业务工作取得的成绩,贯彻落实全国各专业统计年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布置2010年全区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报表任务,分析研究当前我区的经济发展形势,部署今冬明春全区主要统计业务工作。

一.2010年全区统计业务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0年,全区各级统计部门和广Y,缆i-t--r作者认真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统计业务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优质的统计服务。

下面我对2010年全区统计业务工作作一简要总结:
(一)强化统计数据监管力度,高质量地完成了统计年定报工作
应塑茎查竺盐垫!旦:垒
一隧越雹警銮曲画殓憋!Q熟狲
一是加强了对统计业务工作的规
范化管理。

2010年以来,各专业积极
采取措施,迸一步建立和完善数据质
量控制办法,加强审核和评估,严把数
据质量关。

为进一步改进G D P核算工
作,提高核算数据质量,制定了内蒙古
‘2010年盟市季度G D P核算方案实
施细则:}和(2010年盟市G D P数据质
量评估办法:}。

建立和完善了<关于工
业数据审核的工作思路和要求>、<调
整月度工业发展速度中增加值率计算
方法>、<关于月度工业统计范围变动
等有关问题的规定>等一系列规定和
措施,继续规范完善新建投产的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纳入统计范围的各项制
度,进一步强化了对全区工业统计数
据质量的控制能力。

制定和完善了<固
定资产投资数据质量评估办法>,特别
是对房地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的不协
调,专门设计了分地区、分企业的相关
数据协调性计算表,进行人工经验审
核,发现并纠正了存在的错误。

印发了
<内蒙古贸易外经统计工作指南>。


定了(20L O年能源统计报袭上报规
范>、<季度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核算方
案>、‘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评估办
法)和盟市《能源平衡表数据质量控制
办法),强化和细化了数据质量控制措
施,加强了对能源统计相关指标匹配
程度的审核和评估。

采取措施加大劳
动工资统计年报和季报核查力度,要
求各盟市在上报综合报表的同时上报
基层数据库和基层字典库,从基础数
据上、数据的源头上把好关,提高工资
统计的数据质量。

二是加强了专业统计的基础工作
和基层业务能力建设。

2010年在各部
门的积极配合下,在统计系统三级维
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单位名录
库的维护更新和使用管理逐步实现了
制度化、规范化。

继续推广使用了投资
信息平台,在熟练使用单机版程序后,
全面推广网络版程序,除利用网络版
平台进行数据上报外,所有与下级的
业务沟通全部采用网络版平台。

建立
了全区妇女儿童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及
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全区妇女儿
童监测统计工作,完成了盟市及部门
“两纲”年报的布置、数据收集、审核及
合并汇总工作。

贸易、能源、劳动工资
等专业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原始统
计记录和统计台帐,促进企业统计工
本刊特稿
作更加规范化,以夯实源头数据,规范
统计工作流程。

各专业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业务培切I和实地指导,有力地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三是加强和规范了对部门统计的
管理。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佚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精神,不断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明确部门统计职责,加强与部门统计的协调,组织完成有关部门、行业的统计工作。

2010年,在审批有关部门文化产业统计项目过程中,认真分析审核制度设计、统计标准制定、有关统计指标的解释等,对其调查的组织实施提出积极建议,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

进一步规范引导协会的统计调查,逐步延伸政府统计功能。

如对化工协会、电力行业协会、物流协会等开展的行业有关统计数据调查,我们从制度、标准、指标设计上给予大力协助,从统计调查项目上给予规范和管理,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进一步完善各项统计制度,确保统计工作顺利推进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严格统计调查项目制定、审核、上报各环节的监督审核,不断规范统计调查行为,加强了自治区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使自治区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做到了严格审核,及时上报,审批执行,规范管理。

完成了城乡划分质量核查工作,按照国家的抽查办法,对全区60%以上的乡镇进行了一次核实,通过这次核实,修正了错误,迸一步提高了我区的城乡划分代码质量。

迸一步推进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计算方法,开展环比统计方法培训。

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统计与发布制度。

认真开展工业生产指数试点试算工作。

积极做好“企业一套表”的准备工作。

积极开展节能进展监测。

蹦溺麓懑毯盘譬誓瑟盆慰魁!.Q龛艄擀建立节能目标分析预警机制。

研究和
建立了自治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
系及调查制度;开展了部门服务业统
计调查工作。

研究建立了文化产业统
计调查指标体系,以第二次经济普查
数据库为依托,开展全区文化产业统
计核算工作。

重新修订了《内蒙古自治
区对外贸易、旅游综合统计报表制
度》。

完成了私营单位劳动工资抽样调
查工作。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认真落实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分工调整的意见>
要求,2010年年初,自治区统计局积
极加强与调查总队就统计业务工作分
工的协调配合,明确区局农牧业经济
全面统计及其增加值核算任务,切实
做好交接工作的协调配合。

要求各盟
市统计局抓紧建立各盟市覆盖旗县
(区)的农牧业全面调查制度,切实做
好全区的农林牧渔业统计工作。

我局
还印发了<内蒙古统计局2010年农牧
业经济统计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了
<内蒙古农业核算数据质量控制办
法>。

加强了盟市农牧业统计业务培训
和指导。

(三)全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进
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人
普办的精心组织下,在广大普查人员
的高度负责及辛勤工作下,全区第六
次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组建了人口普查机构,落实
了经费,建立了工作责任制。

全区12
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于2009
年12月底前,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
机构的组建;2010年4月底,乡(镇、
街道)人口普查机构全部组建完毕。


区共组建乡级以上人口普查机构
1127个。

本着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的
原则,我们编制了自治区本级2010年
人口普查经费预算,落实了自治区本
级人口普查经费,各盟市、旗县(市、
区)根本地区实际编制了人口普查
经费预算。

自治区、盟市、旗县层层签
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了相应的工作
目标责任制。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建
立了岗位责任制,明确了人口普查各
阶段工作任务、每个环节的执行单位
和责任人以及工作质量要求,形成了
自上而下、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
系。

二是开展了普查试点和区域划
分、绘图试点工作。

2010年4月,在乌
兰察布市卓资县、凉城县、化德县和察
右中旗四个旗县开展了流动人口试
点。

2010年5月,在包头市启动综合
试点,涉及九个旗县区及稀土高新区
的10个街道办事处的4万多人。


时,在包头市昆都仑区和固阳县组织
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地
图绘制专项试点。

2010年7月,在通
辽市科尔沁区开展了人口普查的全方
位模拟综合试点工作。

三是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多举措
宣传动员人口普查。

2010年2月,自
治区党委副书记任亚平主持召开了自
治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会议,全面部
署了内蒙古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2010年,自治区人普办共召开两次盟
市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七次自治区
级办公室主任会议,听取各盟市和各
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按照悌六次全
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的要求,结
合内蒙古实际,我们制定了<内蒙古自
治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方
案:},自上而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
员活动。

自治区及12个盟市的统计局
网站均已开设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专栏;9月26日在自治区及各盗市启
动了普查宣传月活动,通过广播、电
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建立了联系制
度,及时宣传报道人口普查;采取悬挂
横幅、电子显示屏滚动循环播放、出展
板、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宣传带、手机
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人口普查宣传。

四是进行了户口整顿和处理
堕茎查竺盐垫!Q:皇n
本刊特稿
准备工作。

2010年6月。

我们会同自治区公安厅在包头市召开了全区户口整顿会议,全面部署了内蒙古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

按照<户口整顿方案)的要求和规定,于9月份完成了户口整顿工作。

我们还进行了数据处理的准备工作。

五是进行了普查人员的选调和培训。

2010年8月,我们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对各盟市、旗县(市、区)人口普查办公室业务骨干的培训,共培训700多人,由经过自治区培训的人员担任基层“两员”培训的教员;从8月份开始,全区从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乡(苏木、镇、街道)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社会上选调招聘了18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此后,各盟市、旗县(市、区)分期分批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进行了严格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选调和招聘的“两员”大都熟悉当地情况、素质高、责任心强、热爱公益事业,很好地承担了普查工作。

六是进行了人口普查摸底和登记工作。

10月15日至10月31日,全区18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深入千家万户,在全区范围内开始进行普查摸底。

同时,我们还在摸底登记期间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

11月1日至10日,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全面展开。

任亚平副书记发表了电视讲话,并组织了7个督查组,由局七位领导赴12个盟市进行检查指导。

目前,普查登记的后续工作正在进行。

(四)第二次经济普查和R&D费源清查后续'1-作有序推进。

圆满完成了经济普查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第二次经济普查后续工作圆满完成。

发布了经普公报。

根据经普数据汇总结果,按照国家发布公报的要求,在<内蒙古日报>分期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开展了全区经普先进集体、先进Ⅱ堕塞童竺塑垫!里:曼
螂蝴嬲滋篮出翟鲨嚼蟊幽羞匹蝗龛z黼个人和优秀组织者表彰活动。

开展了
经普年鉴的整理编辑工作。

为了提升
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层次和水
平,自治区经普办向社会发布了重点
研究课题的招标公告,开展经普研究
课题的招标、中标和研究工作,得到了
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组织开展了第
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分析工作。

二是全区R&D资源清查各项工
作圆满完成。

完成了对R&D资源清查
工作的组织实施、业务培训、数据处
理、各部门数据审核及合并、数据评估
及论证,清查数据已上报国家R&D资
源清查办公室。

(五)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统计服
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最
为复杂的一年,全区统计系统在保证
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提升统计服务
质量和水平,积极发挥统计的决策咨
询作用。

一是进一步强化统计分析研
究监测,全面掌握全区经济运行的动
态情况,充分发挥统计作为党委、政府
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

二是深入开展
调查研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撰
写了多篇有影响的统计调研报告。


是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

为自治区重大发展规划服务。

我局提
供的<关于内蒙古“十二五”时期经济
增长预期目标的建议>、(2010年内蒙
古G D P全年增长预计和“十二五”经
济增长预期目标建议>和<确保实现
“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建议>分别受到
胡春华、巴特尔、任亚平、赵双连等领
导的批示。

四是围绕西部大开发10周
年、“十一五”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开展
了系列宣传,撰写的分析报告及时提
供给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
媒体,得到自治区党政领导和社会各
界的普遍好评。

(六)统计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进
展。

统计执法意识进一步增强
2010年是新<统计法)实施的第
一年,全区统计系统以新《统计法>及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实施为
契机,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
处统计违法案件,提高统计抗干扰能
力,不断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法
制化水平。

按照国家统计局、监察部、
司法部<关于联合开展统计法和统计
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
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在各有关部门的
积极配合下,我区从6月到8月在全
区范围内开展了统计执法大检查工
作。

通过统计执法大检查,提高了各级
政府和填报单位对统计法的认识;加
强了宣传力度;规范了企业统计工作;
加大了统计检查和执法力度;促进了
统计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国家和自治
区统计调查制度、各项重大改革措施
和提高数据质量举措的严格执行;提
高了统计数据质量;震慑了统计违法
者。

在这次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中,全
区共检查起报单位16188家,发现违
法行为496件,立案查处统计违法案
件54件,结案35件。

另外,在加强党的建设,活跃统计
文化方面;在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方面;在统计科研、教育、宣传、后勤保
障、老干部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
进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我
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面对
的困难。

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
设、创新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数据
质量还存在—定问题,提高数据质量
仍然是统计工作的核心任务;统计法
制意识还需增强,统计执法力度需不
断加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还比较薄
弱,人员和任务的矛盾十分突出。

这些
都需要我们在前进中不断加以解决和
改进。

二、今冬明春的主要统计业务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
之年,也是“十--vi"”节能减排攻坚战
本刊特稿
的决战之年,同时又是“十二五”规剜的基期年份,做好今冬明春的各项统计业务工作,我们统计部门肩上的责任重大。

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重点,迎接挑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做好人口普查及2010年年报和2011年定期报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全国各专业统计年报工作会议精神,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自职责,抓好各环节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开创我区统计工作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为在新的形势下搞好今冬明春统计工作,提出以下八点要求:
(一)认真做好人口普查的后续工作。

确保人口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继续做好人口普查工作仍然是今冬明春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区不能有丝毫懈怠。

当前。

人口普查最为关键的登记、复查工作已全面完成,普查工作重心正在向旗县转移,快速汇总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事后质量抽查、编码和数据处理等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这些都是保证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

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普查工作责任制,迸一步细化每一项普查工作,明确每一岗位和人员的具体任务、操作标准、完成期限、奖惩措施,加强检查指导,努力形成自上而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同时,要认真做好数据处理设备和环境的准备工作。

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剜,落实好数据处理人员,确保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数据处理工作。

(二)严把数据质量关,切实做好年定报工作
做好统计年定报工作,首要的是要把好统计数据质量关,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全面及时。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更加复杂多变,能否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掌控各项决策方略和措施的实施力度、节奏和效果,增强宏观调控的
删懑篷越潍篮函■酋硷泓慰贬跏针对性和灵活性提供科学依据,是对
统计部门的重大考验。

全区各级统计
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
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统计数据的高质
量为各项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牢固树立数据质量意识和责任意
识,把提高数据质量贯穿于整个年定
报工作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统
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为“十二五”规划
的科学制定和实施提供统计支持。


此,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制度落实到位。

正确处理全
局与局部的关系,各专业必须严格按
国家和自治区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依
法进行统计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进
行变通或打折扣,要切实维护统计调
查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贯彻
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统计制度不
走样,将各项统计制度落实到位。

二是措施保证到位。

各级统计部
门和专业统计人员要牢牢抓住数据质
量这个中心,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放
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高度重视和研
究目前存在的部分统计数据与经济发
展大的背景不协调、统计数据之间不
匹配的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
办法。

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的监控体系,
实现从源头数据到汇总数据的全程质
量控制,把好“三个关口”,一要把好数
据进口关,看一看数据来源是否规范;
二要把好数据审核关,对数据波动超
界指标,进行重点查询,发现问题及时
纠正;三要把好数据评估关,在数据评
估时,既充分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实际。

又充分考虑到政策、生产条件、
自然状况等多种因素对生产、生活的
影响及其程度,同时也不忽视数据间
的内在逻辑性。

三是业务指导到位。

要继续加大
对盟市统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力度,区
局各专业处室要分别对口指导盟市相
关专业的年报审核、汇总工作;盟市统
计局也要相应地对旗县的专业年报工
作进行业务指导,切实解决基层年报
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年
报数据的准确、及时上报。

四是督促检查到位。

自治区统计
局将继续坚持和完善统计数据质量巡
查制度。

不定期派出由局长、处长带队
的统计执法及数据质量巡查组,分赴
各盟市检查年报统计数据质量,对在
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各盟市统计局也要相应地加大统计执
法和数据质量控制力度,切实把主要
统计数据搞准、搞实。

(三)克服困难。

确保各项改革和
新增业务工作的顺利实施
2011年的统计工作任务依然繁
重,且难度很大,国家统计局的重大制
度方法改革相继推出。

一是省级地区
生产总值国家统一核算,并实施季度
环比G D P核算;二是从2010年定报
起,投资、工业、能源等专业统计起点
提高。

要抓紧测算出提高统计起点的
影响,认真研究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
算对全区的影响,为党政领导宏观决
策做好服务;三是国家统计局计划从
2011年年报起,实现全国“三上单位”
调查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企业—套
表”。

“企业—套表”工作涉及面广,协
调难度大,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在新技
术条件下对传统的统计数据生产方式
和流程的重大改革,是需要统计局各
部门通力配合的“一把手”工程,也是
2011年全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一
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为了确保2011年
年报“企业一套表”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区要进一步做好“企业一套表”的试
点工作,为全面实施“企业一套表”做
好准备工作。

四是当前国家统计局高
度重视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建设和维护
工作,我区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基
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维护工作的组织和
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局印发
的<全国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维
护与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全国
堕塞直竺兰垫!旦:皇Ⅱ
本刊特稿
统一管理、专业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信息资料共享”的原则,遵循“各项统计调查必须使用统一的名录库作为调查字典库或抽样框,不在名录库中的单位不得列入专业统计调查范围”的要求,优先建好规模以上工业、资质内建筑业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字典库,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经济普查资料、常规统计调查资料和编制、民政、税务、工商、质检等部门的行政记录,加快建设其他企业和非企业单位名录库,实现适时维护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奠定基础。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仅加大了专业统计工作的难度,而且也大大地增加业务工作量,对数据的衔接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各相关专业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困难,积极应对,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2011年是区局接管农牧业全面统计工作的第二年,也是由区局组织实施的第一次农牧业全面统计年报。

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林牧渔业2010年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报表调查制度,抓紧建立各盟市覆盖旗县(区)的农牧业全面调查制度,为切实做好全区的农林牧渔业统计工作奠定基础。

各盟市统计局要抓紧落实农林牧渔业统计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农牧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和数据处理程序,对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等重要数据,制定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加强审核评估。

在工作中各盟市要加强与自治区统计局及相关处室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农牧业经济运行的动态,加强农牧业统计定期监测和分析预警工作。

(四)围绕多元化需求,积极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要加强统计制度方法的研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改革发展成就。

肛查茎查竺堂垫!旦:曼
删趱i爨裂鏊蕾翟潮骶筮烈垒曼一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制度的基础
上,规范全区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完善
相关专业统计制度,着力推进我区统
计制度方法改革。

一是完善季度G D P
下算一级工作,做到自治区与盟市季
度G D P核算数据在速度上完全一致,
总量差距控制在3%以内。

二是限额以
下批零住餐业抽样调查进行了新一轮
样本轮换,调查频率由月度调查变更
为季度调查。

这是为了更好地夯实基
础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取消按
照行业分组,弱化零售额指标,强化销
售额指标,请各地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三是建立社会发展数据库,并且利用
数据库的功能开展深度和广度的社会
发展研究工作。

四是建立私营单位工
资统计制度,将私营单位纳入工资统
计调查的范围。

五是建立非工业重点
耗能单位能源消费统计季报,进一步
完善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核算资
料。

六是从2010年年报开始,基本单
位名录库临时码赋予权上调一级,由
盟市级统计部门负责,着力解决临时
码使用混乱及与“三上企业”不衔接等
问题。

七是开展劳动工资统计改革试
点,在2010年季报中增加反映工资构
成和岗位工资的有关指标和内容。


是组织开展全区服务业统计、文化产
业统计工作。

九是2011年能源统计定
期报表将P201表月报的统计范围从
年耗能万吨以上工业企业扩大到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

十是积极开展有关专
业环比测算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推进
工业、投资、G D P等的当月或当季环
比统计工作。

十一是做好开展温室气
体排放及循环经济核算的准备工作。

(五)加强统计监洲和分析,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全区各级统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
统计分析研究的水平,认真做好对经
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

要进一
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搞准
的前提下,把更多的功夫花在统
计分析上,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
深入调研,缜密分析,科学预判,为各
级党委和政府科学指导经济工作提供
准确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一是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的深度
和广度。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深入
的专题分析,充分挖掘丰富的统计信
息,多做一些深层次、前瞻性的分析研
究,为党政领导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分
析报告,提高分析水平。

要紧密跟踪国
际国内区内经济发展动向,围绕社会
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以
及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统计分析和统
计监测。

要分析研究经济增长的质量
和效益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
构调整情况,重点加强对扩大内需、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固定资产
投资、消费、就业和改善民生等问题的
分析研究,提高经济形势预测水平,为
领导决策和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提供优
质统计服务。

二是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的统计
监测。

要加大统计监测的力度,密切关
注经济运行主要指标的变化和行业龙
头企业的经营情况,切实提高统计监
测的快速反映能力。

加强对部门、行
业、项目的重点调研,深入实际,发现
问题和研究问题,特别是要注意对一
些趋势性和苗头性的经济问题进行跟
踪调查,全面客观准确地监测经济运
行情况,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和指导
性的建议。

如从现在起到年底,要密切
关注G D 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
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周转
量、全社会用电量等指标的变化。

适时
监控,及时将变化情况向当地党政领
导汇报,以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充分
发挥统计在决策咨询中的重要作用。

(六)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工作
全区统计系统要进一步深入贯彻
落实新修订的<统计法》和<统计违法
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各专业和各盟市
统计局在年定报布置过程中要积极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