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通关考试题库带答
案解析
单选题(共45题)
1、下面的笔顺分析,正确的是()
A.乃(第二笔为撇)
B.母(第一笔为横折钩)
C.肺(第八笔为点)
D.比(第四笔为竖弯钩)
【答案】 D
2、某中学的沈老师因参加省级研讨会被学校扣除一个月工资,沈老师对此要进行申诉。

教育行政部门做出处理的时限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的()。

A.15日内
B.20日内
C.25日内
D.30日内
【答案】 D
3、输血前要进行血型测试,血型必须匹配。

在ABO血型系列中,能够接受所有血型血的受体血型是(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4、某学校教师李某偶然得知学生小张的家长在殡仪馆工作,认为做小张的老师不吉利,便引导同学们疏远、孤立小张,致使小张心理极度扭曲而不得不转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给予李某()。

A.解聘
B.行政处罚
C.罚款
D.口头教育
【答案】 A
5、在word中,对标尺、缩进等进行缩进设置时,可以使用厘米字符等度量单位,我们可通过()显示的对话框中的有关复选框来进行度量单位的选取。

A.“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
B.“工具”菜单中“选项”命令的“编辑”标签
C.“工具”菜单中“选项”命令的“常规”标签
D.“工具”菜单中“自定义”命令的“选项”标签
【答案】 C
6、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学生、领导、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教师的态度。

A.家长
B.学生
C.领导
D.社会
7、教师人格修养有两个问题:一是修养的策略问题,二是( )
A.修养的心理问题
B.修养的尺度问题
C.修养的人格问题
D.修养的伦理问题
【答案】 B
8、现代教师观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作用。

A.教师的权威
B.学生的主体
C.社会参与
D.教师和学生的共同
【答案】 D
9、2008年9月27日,宇航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行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欧洲和日本前面的标志性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答案】 C
10、徐志摩的倾向积极的诗集是()
A.《翡冷翠的一夜》
B.《猛虎集》
C.《云游》
D.《志摩的诗》
【答案】 D
11、“天若有情天亦老”最早出自谁的哪首名作()
A.李白《将进酒》
B.杜甫《兵车行》
C.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D.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答案】 C
12、“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借代
B.比喻
C.夸张
D.顶针
【答案】 A
13、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

A.委托有监护能力的成年人代为监护
B.交给学校全权负责
C.离家不远的可以将孩子单独放在家里’
D.带在自己身边
【答案】 A
14、下面关于《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正确的是()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氛围
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答案】 A
15、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结合的是()
A.牛顿建立三大运动定律
B.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学
C.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说
D.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
【答案】 C
16、先由参保人员自付一定比例,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付费的药品目录是
A.《国家非处方药目录》
B.《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甲类目录”
C.《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乙类目录”
D.《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17、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的选项是()。

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B.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D.在学生遇到危险的时候要不顾生命危险,挺身而出
【答案】 D
18、某宿舍住着若干个研究生。

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云南人,两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逻辑哲学,三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古典音乐欣赏。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这寝室中所有的人,那么。

寝室中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答案】 B
19、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造成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 )的大量排放。

A.O3
B.S02
C.N02
D.C02
20、有人曾经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也不是照相机.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这说明教师职业劳动的过程具有( )
A.时代性
B.随机性
C.无规律性
D.创造性
【答案】 D
21、作为班长,晓月成功组织了很多班级活动。

可是,晓月的妈妈担心班级事务影响晓月的学习,私下对班主任范老师说:“不要让晓月担任班干部了。

”范老师二话没说就照办了。

范老师的做法()。

A.体现了对家长意见的尊重
B.体现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C.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完整性
D.忽视了班级管理的差异性
【答案】 C
22、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23、以下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B.且庸人尚羞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晋侯饮赵盾酒
【答案】 B
2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所描述的三个人物是()
A.班彪、班固、班超
B.曹操、曹丕、曹植
C.苏洵、苏轼、苏辙
D.杜甫、杜牧、杜荀鹤
【答案】 C
25、某天,某校学生陈某趁老师上课板书之际,偷偷在下面发微信,李老师发现后叫他交出手机,但是陈某不交。

于是李老师怒气冲冲地骂了他一顿并扇了他一个耳光,恰好打在他的左耳上,致使其左耳失聪。

李老师的行为属于( )
A.违规行为
B.过失行为
C.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
【答案】 C
26、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聘班主任时应对教师进行的考查范畴?()
A.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B.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C.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D.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答案】 D
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学生观的范畴?()
A.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B.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C.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处
D.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装知识的容器
【答案】 D
28、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

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3,7,15,31,(),127,255”空缺处的数字,符合该组数字排列规律的是()。

A.61
B.62
C.63
D.64
【答案】 C
29、通过调查得知。

并非所有的餐厅都有卫生许可证。

A.所有的餐厅都没有卫生许可证
B.少数餐厅没有卫生许可证
C.多数餐厅有卫生许可证
D.有的餐厅确实没有卫生许可证
【答案】 D
30、“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此处的本法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 A
31、张三和李四是邻居,张三得知李四想卖掉隔壁现住的房子,遂找李四表示有意购买。

李四说:“我现在还没有决定是否卖掉这套房子,如果我找到更好的房子,你出钱比王五多,我就卖给你。


A.张三出钱没有王五多,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B.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尽管张三比王五出钱多,李四还是没有把房子卖给张三
C.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D.李四找到了更好的房子,并且张三出钱比王五多,最终房子没有卖
【答案】 D
32、《桃花扇》是作家()的戏曲著作。

A.马致远
B.蒲松龄
C.孔尚任
D.白朴
【答案】 C
33、下列有关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A.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B.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
C.地震震源越浅,破坏越小,但波及范围越大,反之亦然
D.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有地震活跃期和地震平静期【答案】 C
3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自由的是()。

A.出版自由
B.纳税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科学研究自由
【答案】 B
35、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专门的教育素养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36、关于启蒙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发生在20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B.代表人物有卢梭、但丁等
C.发源于意大利
D.为法国大革命爆发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答案】 D
37、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B.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C.古代诗歌按内容分为叙事诗、山水诗、科学诗、咏物诗四类
D.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
【答案】 C
38、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答案】 B
39、选用适当的方法洗涤衣物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羊毛衣物宜使用中性洗涤剂洗涤
B.衣服缩水主要是由洗涤剂造成的
C.用清水不易洗净衣物上的墨渍
D.带有汗渍的衣服宜用加酶洗衣服洗涤
【答案】 B
4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答案】 A
41、喷他佐辛与阿片受体结合后,内在活性1>α>0,喷他佐辛属于
A.激动药
B.部分激动药
C.拮抗药
D.竞争性拮抗药
E.非竞争性拮抗药
【答案】 B
42、下列关于工作表基本操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按住Ctrl键并单击每一个要选定的工作表,可选择多个不相邻的工作表
B.可以在同一工作簿移动工作表,也可在不同工作簿之间移动工作表
C.通过工作簿窗口下方的“水平分割条”可以分割工作表
D.选择“编辑”一“删除工作表”命令可以删除选定的工作表
【答案】 C
43、下列关于教育法特征的描述,正确的为(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答案】 C
44、晚自习,刘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知哪位同学将一张“老虎贴纸”粘在刘老师背上,引起同学们一阵窃笑。

经调查,这个恶作剧是李钰搞的,此后,刘老师对李钰不闻不问。

刘老师的行为()。

A.正确,可以促进李钰的自我反思
B.正确,可以警示班上其他同学
C.不正确,这样压制了李钰的个性
D.不正确,这是对李钰的不当惩罚
【答案】 D
4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风能
D.核能
【答案】 C
大题(共10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野艾史小溪多风而温馨的春天一过,陕北高原便进入漫长的干旱季节。

高原在热浪中沉重地喘息,可野艾还是在这季节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野艾,亦叫艾蒿,野生在田畔、沟壑、荒坡、路边及那些潮湿的河谷洼地,陕北高原广阔纵横的土地上,到处遍布着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迈着散漫的步子,你走过田畔、山坡和荒野,立刻会感到空气中流荡着清新的苦香。

风顺着山谷舒卷地自由自在地弥漫,你不由得停下脚步,掐一枝野艾,闻闻,会像第一次才发现似的小声叫出声来:呀,好香!然后,把它轻轻放在手中珍爱地搓揉着,流连忘返地在那儿久久徜徉。

这是和奇花异卉不同的一种独具风流的苦香。

高原上的农人们和野艾有着相濡以沫的感情,他们祖祖辈辈一遍一遍重复着那些与野艾有关的古老浓郁的风俗和那些充满神奇奥妙的事情。

初夏的端阳节,野艾仅一尺来高,还带着春天的鲜嫩、水灵,细长的羽状叶片披一层银灰色柔毛,在东南风中姗姗摇曳。

黎明,人们便兴冲冲地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珠的野艾带回家——在住宅门墙上方交叉悬挂,驱祭五毒,共禳不祥。

人们还要早早叫起自己的孩子,到河边清洗双目,给耳缝间别枝艾叶。

“端午不夹艾,蚂蚁夹老赖。

”这是高原上老幼妇孺尽知的俗语,“老赖”在当地泛指男性的睾丸。

还要给女孩子脖颈间项链似的用五色彩线系一香包,香包里包有五谷、铁屑、艾叶诸物,寓意消除祸患,躲避蟊蠹危害之灾。

高原人以自己不可改变的信念,倾注于野艾一种神圣而忠厚的笃爱。

野艾燃烧的烟能驱蚊蝇,从五月起,农家就开始束些粗糙的艾绳了,以对付那些厌恶的饕蚊。

那艾烟袅袅地带着芳香,带着农家和谐袒露的夜话走进梦乡。

野艾更可入药,当地有“艾可配百方”之说,民间偏方以它营血,暖子宫,祛寒湿。

将艾叶晒干捣碎而成艾绒,中药针灸时用来治病。

荒僻偏远贫穷落后的陕北高原古来缺医少药,农家便祖传盛行多种艾的秘方:小孩疝气、腹部疼痛、不良撮口习惯,皆用艾绒加麝香或大蒜在有关部位灸疗。

赤痢白痢,则用艾叶加生姜和少许红糖煎服医诒……许是野艾的强悍功能,才使高原人赋予它一身钟灵毓秀之气吧。

时令跨入六月的高原,长空青蓝、透明,太阳开始火焰一般燃烧。

庄稼旱得几乎无望了,农人们便到处捕捉金龟子。

那是一种铜绿色的大甲虫,在夏天旷野上轰炸机般地飞舞,有时会在夜晚嗡嗡地闯进家来。

一把捉住,即选择最亮红酷烈的晌午,把艾绒粘其背上点燃,然后放飞,任其翱翔上苍。

那金龟子因受着艾火煎熬,会没命地腾空而起,越飞越高,在空间留下一道道虚光。

这艾绒点燃的火,称天火,他们托金龟子向上苍传递神秘的“天火”讯息:老天爷,慈悲受苦人吧,整个地面已燃烧得无法生存,连不畏干旱和饥渴的艾蒿都再难忍受了……古老淳厚的高原人,永远传递着这无望和未卜的寄托,又那样充实和顽强地活着。

整个漫长燠热而干旱的炎夏过去以后,高原便进入连绵多雨的秋的节气了。

秋天的潮雾野马般地奔驰,显影似的
洇出山野播种小麦的农人和耕牛。

野艾在这时开始开花了,蕴藉着伟大的厚爱和成熟,微微弯曲的枝头挤满细密而小俏的米黄花序,扩散温馨,苦香,和着秋风唱着自己的热恋和礼赞。

站在高原上凝望这派大自然景象,会使人许许多多的联想自由自在驰行,会使人的视觉和心灵都产生一种至高无上的愉悦。

啊,田畔、沟壑、荒坡、洼地、路边的那些野生野长的苦香的野艾,尽是为着博大、自由和高贵的土地而开放的,也为高原人的那种与世固有的贫瘠、辛酸、艰涩和祥和、安乐而开放。

繁衍在陕北高原上的农人们永恒不息地爱着这郁郁葱葱随处可见的野艾。

问题:(1)根据文意,说说高原人重复哪些与野艾有关的古老风俗和神奇事情。

(4分)(2)结合文中对“野艾”的描述,谈谈你对“独具风流的苦香”的解释。

(10分)
【答案】(1)端午节在住宅门墙上挂艾、在孩子的耳缝间别艾、在女孩的香包里包艾,以消除祸患;以艾烟驱蚊蝇,以艾配百方(以艾入药);用艾传递“天火”讯息。

(2)味涩苦而气留香。

在贫瘠的土地上随遇而生,却流芳人间,寄寓希望。

二、《学记》中说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新课程改革也提出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学,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给学生“鱼”。

请以“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为话题,结合自身教育实践经验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不少于800字。

【答案】首先,通过阅读材料,考生应能够把握主题思想,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办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根据主题思想,构思文章整体框架,要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自身经验,阐述成功的教学实施过程,然后写出总结及反思。

最后,不论什么文体,都要注意字。

三、有一天,李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英语公开课,听课的一位教研员发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无精打采,也不跟着课堂的节奏走。

趁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教研员悄声问坐在最后一排的那几个学生怎么回事,那几个学生不好意思地说明了缘由,原来那几个学生都是班上的英语“差生”,上课之前,李老师特意那几个学生坐在最后面,以免影响公开课的效果。

下课之后.....李老师一脸茫然,并不认可这个建议,只是勉强点点头。

问:请结合材料,以学生观的角度分析李老师的行为并提出另一种对“差生"的正确处理方式。

【答案】(1)李老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没有正确对待学生。

①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材料中,李老师将英语“差生”安排在最后面没有尊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

②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得到不足,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材料中,李老师没有认识到英语“差生”虽然现在学习跟不上,但是经过后天努力和老师的耐心教导是可以取得进步的,李老师没有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学生观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

材料中,李老师对待英语“差生”,没有因材施教,而是简单粗暴地都放在最后排,没有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2)对待差生的处理方式:①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

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信心。

③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④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四、马卡连柯是苏联教育家,也是工读学校校长。

学校有位叫谢苗的流浪儿童偷窃成性,但马卡连柯却对他委以重任。

一天,马卡连柯叫来谢苗,交给他一张证明和一只手枪,叫他去远离教养院的一个地方取500卢布回来。

谢苗"-3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惊奇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受命而去。

傍晚,谢苗按时归来。

如数把500卢布交给马卡连柯。

过一段时间,马卡连柯又让谢苗去取2000卢布回来。

老师对谢苗的信任让他激动不已,他平生第一次体会到别人的信任对自己产生的强大情感力量。

就是这样一次看似普通的信任,使谢苗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赢得了尊严。

于是,他再一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并向马卡连柯讲述了他宁死保护卢布安全的决心和体验。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1000字。

【答案】材料中的谢苗是一个穷困潦倒、人人唾骂、偷窃成性的流浪儿,但是马卡连柯不但没有嘲笑、侮辱、责骂、批评他,反而委以重任,看似出人意料,实则蕴藏着无穷的教育力量。

偷窃的学生,本性并不一定非常差,可能由于不得已的一次错误,导致失去别人的信任。

失去信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会导致被失去信任的人自暴自弃,谢苗或许就是如此。

当马卡连柯出人意料地给予他第一次信任时,挽救了他的自信与自尊;当马卡连柯给予他再一次的信任时.强化了他的自信与自尊,并使他从此走向自尊、自重、自爱的道路。

本文很容易从中找到立意角度.即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信任与教育相结合,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信任。

五、刘老师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一所乡村中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

三十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乡村教学的第一线。

为了寻找学生观察的野花,刘老师在河岸、田埂间精心识别、挑选;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味课文蕴含的情感,在家人熟睡的时候,她还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朗读课文。

大雪过后,她会兴致勃勃地带学生去找腊梅,去看苍翠的“松树公公”,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

刘老师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旁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有厚厚的几本,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相关知识,阅读许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写日志,不断改进
自身的教学实践。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
【答案】材料中,刘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的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

首先,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材料中,刘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课文、感受自然、丰富直观经验,她会给学生寻找直观教具或是带学生实地考察,这些行为都是刘老师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表现。

其次,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材料中,刘老师精心挑选供孩子们观察的野花,反复朗读课文,带学生外出寻找腊梅、看松树。

刘老师这些创造性开发课程资源的行为,都体现出她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

再次,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材料中,刘老师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实践,体现出她具有进行教育研究的意识。

最后,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教师要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材料中,刘老师坚持背诵并摘抄中外名家的诗篇,提升语文专业知识,还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这些行为都体现出她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综上所述,刘老师是广大教师的学习楷模。

作为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多种职业角色,坚持终身学习以满足时代的要求。

六、材料:星期二的早上,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

王老师走进教堂,笑容满面地对同学们说:“大家看,外面的雪景多漂亮!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好好玩一下吧!”学生们欢呼雀跃,奔向门外。

他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讨论雪花的形状、特点,王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观雪、玩雪,即兴吟诗作对……下课时间快要到了,王老师召集大家说:“下午作文课的任务是写一篇记叙文,我相信大家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后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

问题: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学行为。

(14分)
【答案】
七、材料一张老师在教学教学上有显著的成绩,但是学生们都不喜欢他。

张老师在言语中总是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在上课的时候,也总是“恰到好处”,把正好没有听懂的学生们挑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带着胜利者的面孔直视学生。

学生们上他的课都非常小心。

材料二她是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经常给学生讲故事,很幽默,对学生也是很温柔。

有一天她带学生去农田上实践课。

她先给学生做了示范,然后对学生说:“你们先自己做,我去看看我买的土豆怎么样了。

”老师说完就向农田外走去。

不一会,老师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我是付了钱的……”同学们惊呆了。

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温柔的老师竟然说出如此粗鲁的话。

一名学生回家后哭了,她再也不相信老师的话了,从那以后,她为了报复老师,也开始变得很粗鲁……材料三某某老师深得学生敬爱,学生了解老师的为人,深深地了解老师对善与恶、美与丑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