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砖雕产业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临夏砖雕产业发展
一、引言
砖雕,俗称“硬花活”,就是以砖为原料雕琢的建筑艺术品,是中国一种古老且延续至今的建筑装饰艺术形式。
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
临夏自古至今,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早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汉族先民进入河湟地区(汉代临夏属河湟地区),与羌等族共同开发河湟;魏晋南北朝时期吐谷浑部在河湟地区建政,鲜卑族进入临夏;唐宋时期先后有吐蕃王朝、唃厮啰政权统驭临夏,增加了新的民族成份;元明清时期随着屯垦戍边、移民实边政策和商道的活跃,大批穆斯林先后入居,日渐繁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支援大西北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国各地回、汉等各族先后入居临夏,与当地各族共同建设家园,特别是近年来安多、康巴、卫藏藏区数以十万计的藏族同胞来临夏经商、旅游,促进了文化的大交流。
因此,临夏是中原农耕文化、青藏游牧文化、西域穆斯林文化交汇的代表地,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文化特有的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临夏砖雕正是代表这一文化特色的艺术结晶,也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产物。
临夏砖雕,技法多样,分五种类型:一是模拓,即制成各种花纹
的砖模,用泥巴拓砖坯,入窑烧制而成,如大量的花纹砖;二是捏塑,用泥巴捏塑成多种动物和各种缠枝花卉砖坯,焙烧形成,如脊兽、套兽、宝瓶等;三是雕刻,在专门加工的砖坯上用刀等雕刻成各种图案,有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圆雕、镂空雕、阴线雕、阳线雕等;四是水泥雕(仿砖雕水泥预制构件),用硅橡胶拓印砖模或木模后注入水泥等物质形成;五是“PU”雕(聚氨脂泡沫仿砖雕制品),用PU拓印砖模形成。
临夏砖雕题材以翎毛花卉、山川草木、祥禽瑞兽、博古珍玩、飞云流水、硕果秋景、中阿书法等为主,贯串大量的吉祥图案和各种传统云纹、回纹、锦地、几何纹等。
明清以来临夏砖雕没有大型人物砖雕,主要表现益寿延年、吉祥如意、富贵发财、忠孝仁义等文化内涵,显得富丽堂皇,高贵典雅。
二、临夏砖雕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实基础
(一)历史回顾
临夏砖雕,源远流长。
据考证,是由汉代画像砖演变发展而来,从现存的砖雕作品看,始发于宋金,隐匿于元代,闪现于明代,成熟于清代至民国,鼎盛于当代,生产呈现出波段特征。
宋金时期以墓室砖雕为主,宋墓中出土的砖雕作品多以花卉、人物、九色鹿、莲花童子及二十四孝故事为主体,且以彩绘装饰砖雕作品;金代最具代表性的是金大定十五年进义校尉王吉墓中的砖雕作品,多以侍女、瑞兽、花卉为主,宋金时期的砖雕生产主要是模拓,间以雕刻。
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明代只发现炳灵寺石窟瓦当和构件中有砖雕装饰的图案作品,遗存无多,元明两代的砖雕生产尚无充分的理由加以佐证。
清
代最突出的砖雕尚推清乾隆六年(1741)临夏市清真北寺影壁堂心,它左为有凤来仪,右为丹凤朝阳,中间盒子为墨龙三现。
出现了“周门”、“马门”等回族砖雕世家,砖雕产业规模开始扩大,地域范围逐渐拓展。
民国时期无论是制砖业还是砖雕业都已初具规模,同时,得到书画名家的参与指导,创作出了世所罕见的上品佳作,临夏市东公馆现存的《江山万里图》、《百子图》、《松月图》、《荷花图》、《双品富贵》等作品,构图严谨、刻功精细,堪称传世大作。
此时,出现了周声普、绽成元等回族砖雕名门大匠,包揽和设计甘青宁清真寺、拱北、官邸公寓、富户庭院的砖雕,形成名师应邀带队,流动制作的生产形态,工匠队伍中回、汉互相尊重,共同创作,协同雕琢,展现出民族团结的劳动场景,临夏砖雕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文革”时期砖雕产业陷入低谷,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二)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尤如一阵春风唤醒了沉睡中的临夏砖雕,宗教政策的落实和社会需求的扩大使砖雕产业有了新的起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临夏砖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本地到外埠,从宗教场所、家庭院落到广场街区、园林景点,从门楼影壁到大型文化墙,从国内到境外,实现了量的提高和质的飞跃,呈现出勃勃生机。
截止2014年,据不完全统计,临夏有神韵、能成、祥泰、永禄、青韵、大等十几家大小不等的砖雕生产企业,二十几家个体作坊,从业人员近万人,总产值1.31亿元(刻雕3000多万、捏雕100多万、水泥雕8000多万、PU雕2000多万),生产砖雕总面积16.6万平方(刻雕0.8万平方、
捏雕0.3万平方、水泥雕12万平方、PU雕3.5万平方),刻雕按订单生产,供不应求,捏雕和水泥雕销售占自身生产总量的70%,PU雕销售占自身生产总量的80%,泥巴拓砖模入窑烧制花纹砖的产值、销售非常低,故未作统计。
2006年初临夏砖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0月在100届广交会上神韵公司砖雕作品深得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吴仪副总理的赞赏,2007年7月临夏州砖雕协会成立,2008年临夏砖雕工程研发中心揭牌,2010年9月神韵公司在上海世博园进行现场互动展演,2011年6月神韵公司沈占伟师徒在北京“薪火相传”——中国“非遗”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活动中同台展示砖雕制作,2014年8月沈占伟、张全民被中国工商联民间艺术商会评定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2015年沈占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大大提高了临夏砖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并且,神韵公司和能成公司机电一体化项目和软膜技术开发项目省级评审通过和品牌的打造,使临夏砖雕声名远播,客户纷至沓来。
青海、宁夏、新疆、湖北、四川、山东、北上广深、天津等省市都有临夏砖雕人设计安装的作品。
与此同时,经过砖雕艺人的发明创造,临夏砖雕小型工艺品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旅游者收藏鉴赏和临夏人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产品。
“PU”雕,作为新研制开发的项目,以轻便耐用光泽度高赢得市场认可,已推向兰州、西安、深圳等地。
临夏砖雕中的刻雕以深浮雕、镂空雕见长,有别于外地砖雕,深受用户青睐。
三、临夏砖雕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潜力分析
分析一,文化方面。
临夏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穆斯林文化的
交汇地,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在临夏显得更加突出。
临夏砖雕既能体现各民族所推崇的忠孝仁义、褔禄寿禧、亲近自然等题材,也能体现伊斯兰文化中的敬主顺圣的阿文题材和藏传佛教中的吉祥题材,这就使得临夏的砖雕既能进入汉文化中心,也能进入穆斯林和藏族文化集中的地区。
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互补共兴的地域优势使砖雕产业的潜力愈发明显。
分析二,美丽中国的打造方面。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梦想,说明既要生态优美、物质丰裕,又要文化繁荣、人民幸福。
那么,美丽中国的打造离不开砖雕等文化元素的装饰和点缀,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的到来,砖雕作为审美对象,人们会愈发喜爱,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
分析三,政府培育方面。
临夏砖雕进入国家“非遗”名录,甘肃已被列入国家华夏文明的传承保护示范区,临夏又是省文化产业基地,州、县(市)共同把砖雕作为特色产业给予帮扶支持。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立体式的培育格局,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将会不断涌入,助推临夏砖雕产业的发展。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临夏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国家的地区和城市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和扩大,我州砖雕产业必将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
分析四,技术传承方面。
临夏砖雕有“马门”、“周门”之说,技艺超群,辈辈相传,时至今日,已传到砖雕艺术师穆永禄、沈占伟、张全民、赵英才、卢永刚、张全光、穆忠孝等上百人,穆永禄、沈占
伟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优秀工匠不断涌出,技艺薪火相传,临夏砖雕产业后继有人。
四、实现临夏砖雕产业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措施一,开展论坛交流。
措施二,打造中国品牌。
措施三,提高创新能力。
措施四,试探建立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模式。
措施五,建立劳动保障制度。
措施六,培养高层艺术人才。
五、结束语
临夏是中华文化交流融合的繁盛之地,临夏砖雕是多元一体文化的结晶,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这朵经久不衰的艺术奇葩。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勾勒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离不开砖雕这个审美对象的艺术展现,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企业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和甘肃确立为华夏文明传承保护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审时度势,促使砖雕产业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这朵青砖上的艺术之花灿烂夺目。
应该讲,这正是历史文化对我们的期待,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方向。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