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感悟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感悟 1
曾看过一本叫《哑舍》的书,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因为它们都不会说话”。
当一个朝代覆灭,一段历史结束,时光慢慢消磨了那些真实的故事,我们也只能从这些历史的吉光片羽中去找寻当年文化存在过的痕迹。
《我在故宫修文物》以一种极为亲和的态度,为我们展现了文物修复者的工作,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激动人心,有的只是平淡温馨的日常。
曾经我认为,他们与文物之间的态度就像是臣子和皇帝,带着敬畏与小心。
但我发现自己错了,那些文物修复人员与文物的相处没有我想象中的如履薄冰,反而带着一种处惊不变的悠然。
文物修复工作肯定是比较枯燥无味的,纪录片中他们反复强调:做这项工作第一就是要坐得住。
经过岁月洗礼的文物们身上都带着一股安静的味道,在被故宫的红色宫墙隔绝出的另一方世界里,浮躁喧嚣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好这份工作的。
这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几十年的老师傅,有着现代社会上的人很难见到的坚持。
在故宫的老大师中,王锦先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位儒雅的老人看着陈列橱窗里修好的钟表,仔细回忆着修好时的点点滴滴。
非常温柔。
我想,那些被他修复过的文物,一定会记得,他们有一双温暖的手,用耐心和细心,一点一点地轻轻抚平他们的伤痕。
突然觉得文物修复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陪伴,一份对文物的长久告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一种方法,在世界上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但时间总会无情
地抹去一切。
但我想,只要文物的历史见证者还存在,人们就不会忘记这些文物修复者的名字。
总有一个词让我感动,它叫传承。
许多老师傅深受父辈的影响选择这门工作,手艺也是从父辈或者师傅那里传下来的。
直到现在,故宫采取还是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
这种手艺之间的代代相传,又何尝不是在保护文物?毕竟文物护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很开心,如今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去承担起这份护养文物的责任,去成为传承中的一环。
天底下的土地换了很多朝代,但总有一些东西逃过了时间的侵蚀。
在故宫简陋的房间里,那些被历史眷顾的人和事相随相伴,保持着岁月的宁静和世界的安定。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感悟 2
细想自己一直以来做的无聊的事--在学校时,很少能逮住一整个下午的空闲时间,如若有,总是很有仪式感的去看些什么东西。
「首先是提前下载好在我看来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睡上一个浅浅的午觉。
坐起来摆好架势开始看,好的电影总是能看它个三四小时,有些时候陷入情节不愿动一下,又遇到漂亮的构图。
就只嘚看完这一段返回来,一点一点的截图,一下截不到好的就倒回去重新截。
看完了电影,再去微博豆瓣上翻翻别人的影评,再写一篇不算长的评论。
说起来也不能算是评论,更多的是自个对其的理解与感悟。
接下来的几天在做事情时可能也会有所回味。
」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有些繁文缛节的啰嗦,可每次这样有仪式感的做下来,不仅是一种放松,还有生活在生活里的愉悦。
说到这里,不禁感叹高中时做过的傻事。
戴好耳机放上喜欢的音乐,打开帖吧的旅行贴,一页一页的浏览别人出去游览的照片,看着看着时间就过去了,简直像是自己也去旅行了一遍一样。
说回正题,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只有三集的纪录片,介绍了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工作,不过讲的也只是匠人们平和朴实的日常生活。
不像现在的上下级制度,他们沿用的还是古老的师徒模式,感到有种亲昵,特别好。
这种工作环境呆一辈子都不会心冷心烦的哪儿去。
朝八晚五的工作时段;蹬着自行车在故宫里晃悠;每逢时令季节,一群人去摘杏枣子无花果;修复器物与过去对话。
这项工作看起来繁杂枯燥,可却很考验人的各项素质,审美、耐性、美术功底、文化底蕴、知识储藏,你要是没个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就干不了。
这群不娇躁不买弄的人,博物馆展出的来之不易,这种匠人精神无一不令我肃穆敬重起来。
年轻的时候,少一些轻浮,多一些卑微,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
一个辛苦的假期过后,我会钻进一些卷帙浩繁的书里,这些书通常是不耐烦但很好的,还有一些冗长的纪录片。
有些文字是难懂的。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大部头的书,读第一遍的时候,自然有许多读不懂的地方。
可毕竟还是读懂了些什么,比买回来放在那里,除了书名外一无所知要强得多。
然后读第二遍,第三遍。
写很多很多的笔记,遇到顶困难的地方就停下来思考。
或者干脆不去管了。
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读--总有累的时候,只不过这个极限随着面对困难的经验增多而拉长。
--勺布斯
你问时间是不是变快了?时间没有变快,只是被我们过快了.交往一天便想知道是否合适,努力三天没有希望就彻底认输,一周没有答案就认定这是人生死局.生活开始像微波炉加热的食物,快速方便,但热量和水分也消失得迅速,过时就被扔进垃圾桶.凡事若少了走心的过程,告别都开始索然无味.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感悟 3
前些日子我观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主要讲了故宫博物院的背后有一些专注于修复文物的师傅们,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和文物打交道,一些大大小小破损的文物交到他们手上就如同有了生命一样。
故宫仓库里有很多沉寂已久,历史数百年的文物,在我们看来已经残破不堪,但是在他们眼里就是生命,就是过去的印记。
这一天师傅们给我们展示了第一件文物---屏风,这个屏风已经被尘封三百年,紫檀木边框,螺钿镶嵌,镶铜寿字,透露出它的尊贵。
最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需要用五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将他们修复完成,亮相故宫大殿。
这个屏有32扇,它的来头可不小,他是康熙六十大寿的祝寿礼物,他的儿子和孙子们一起给他制作的,这个彩秀寿字是万寿屏。
三十二扇屏风木头收缩了,师傅们说这个屏风不能改变尺寸就要在缝隙里面加入嵌条,这样可随时取出又不改变大小。
他们动用了故宫几乎所有的维修部门,用最快的速度修复也是一周仅能完成一扇屏风,如果想都修复完至少也要用半年时间了。
最后他们终于在故宫九十周年庆典上交出了他们的作业。
师傅们又给我们展示了他们修复的第二件文物---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这个是乾隆的,他特别喜欢收集钟表,传教士到中国来就研究皇帝喜欢什么,然后送给皇帝。
大英博物馆都没有怎么见过大型的钟表,这个也是在故宫尘封很久,钟表是一种需要持续维修的物件,所以尽管清末灭亡袁世凯将溥仪赶出故宫,而修表匠却留在了宫内,到现在为止钟表修复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现在故宫内仅有一对师徒是宫廷钟表修复师。
故宫钟表上千件,一个人一生修不完,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这是一辈子的事业。
师傅们又给我们展示了第三样修复的文物---珍宝馆的银器,银器容易氧化变黑,需要除锈建新,上个世纪轰动世界的马踏飞燕就是他们的师傅修复的,他们都是顶级的铜器修复师,他
们八十年代来到故宫和师傅们一起修复青铜器,现在青铜器他们已经修复差不多了,日常工作是修复银器,中国的青铜器达到的巅峰无人能及,他们修复的能力已经可以以假乱真了。
他们早上来都要打开七道大门,每早每晚都要进门之前大喊一声,以前人们说是因为闹鬼,其实是因为有很多小动物。
小猫啊,黄鼠狼啊。
期间有幸还看到了御猫的后代。
师傅们给我们讲解着每天上班下班的趣事。
接下来师傅们给我们讲解唐三彩:古代陶瓷,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马是随葬品,唐代对马非常喜爱。
观察的非常细致。
如果碎片太多就需要自己进行想象创作,参考以前的图片。
如果争议太多就不要再进行,如西方的维纳斯胳膊该放哪儿一样争议太多就先搁置。
故宫的陶瓷器三十五万件,他们每天就需要不断地修复这些瓷器。
故宫修文物其实就是维修师傅给我们讲解他们的日常,他们如何加入这个大家庭,如何为止奋斗十数年,让我听得津津乐道,师傅们讲他们修复室严格控制用电,不允许烧水,只能每天打够一天的水,因为氯离子会对文物腐蚀。
他们只有牺牲自己保护文物。
这部纪录片分三集,听大师们的讲解。
突然对文物产生了兴趣。
以前和父母一起去旅游地的博物馆,基本上都是走马观花。
看到瓶瓶罐罐的时候,也看到了哪些是好看的。
仅此而已。
我不太明白更深层的含义。
现在我对修复者有了更深的敬佩。
他们真的是冷静的人。
他们不能乱发脾气,或者不能一辈子待在故宫。
早出晚归,看到这些修复者以为是出土的文物,从他们身上留下的东西就能看出他们是修复某样东西的能工巧匠。
身上有胶水,灰尘,凝胶。
他们已经做了一辈子了。
几十年一天一天过去了,他们每天都看透了故宫的四季。
我已经习惯了。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感悟 4
盼望很久的国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终于要放映了!离家最近的天逸影城排片了,却只排了一天。
虽然是在星期五下午,虽然是在六点到七点多的非黄金时间,而且我还有培训班,妈妈还是二话不说,跟老师请假带我去看。
到了影院坐好,左右一看,一大片都是熟悉的朋友,大家都安静地期待着……
这是一部中国自己制作的非常成功的纪录片。
主要讲故宫维护文物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他们对待繁琐、复杂、枯燥、乏味的文物修复工作,不是烦躁、焦虑,而是耐心、认真、孜孜不倦地做一件事,几十年如一日。
他们还会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就像在一碗清汤里撒盐。
他们养了可爱的“御猫”、彩色的鹦鹉,打杏子、种樱桃,弹吉他、骑自行车,还有个师傅居然戴着特别高级的goole眼镜修文物!看得我都十分羡慕他们“有趣”的故宫生活了。
我们要学习故宫文物修理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持之以恒,慢慢地做好一件事。
现在的人,都喜欢只求快,不求好,哪还有人像他们这样,修一个钟,八个月才修好;织一块布,每天只织几厘米——只为了保证质量。
我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叫《大国工匠》,讲的就是这种工匠才有的精神。
里面讲到有一个造船工,要焊接数百块钢板,几十千米长的缝隙。
可他一天最多也只焊个几十米,因为慢工出细活,质量才有保证。
我们要发扬这种工匠精神,跟故宫文物修理师一样,做事时不能急躁,要平心静气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天,认认真真地做
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不能焦灼,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我们一定要告诫自己:“学习工匠精神,一认真,你就赢了!”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感悟 5
当某位师傅骑着自行车,穿过层层红墙到外面只为偷闲抽根烟时,众人打杏儿时,和着阳光喂着“御猫”时,偶有闲暇弹着吉他聊着天儿时,饶有兴致地介绍院子里种的各种花草时,你又是否能想象他每天的日常呢?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一场伟大而奇妙的相遇。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
完全意想不到的风格,很燃很纯粹。
你一定会爱上这种意想不到的平实和有趣,处处透着热忱与从容,想走进,想走近。
他们与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传统技法和陈旧的工具更饱含传承的温度。
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的相知。
中国的皇家审美真的是奢华。
即使你对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常识,你仍然可以读出它费时又有价值的技巧。
这面屏风是康熙六十大寿时,当时在世的十六个儿子和三十二个孙子送的祝寿礼物。
正面用明黄色绸作底,绸上绣满了不同形式、总数过万的“寿”字。
第一集中的王津老师,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自己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
此时此刻从他身边川流而过的游客们,又如何才能想到:正是这位与自己擦肩而过的精瘦的长者让他们眼中无比瑰丽、趣味盎然的国宝钟表得以复原,犹如再生。
让树木掩映下
的大门打开,让河水湍流、船只航行,让每只小鸡都挥动翅膀,让天鹅扭动身姿:那才是它本应有的鲜活的生命,那才是王师傅修复它的精髓和意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们高超的技艺,而是修复者们的状态:从容友善,从容饱满,充满活力。
他们不是因为工作认真而平淡,而是意外的幽默平和。
向上的热情能让人觉得这个职业充满活力。
他们在延续,在传承,在安心,在安心。
他们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
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相知。
他们不仅融入着自己的情感,更渗透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品格意志。
用自己的修养与眼光去看待他们,用自己的全部理解点滴滋润着手中的宝物,重新焕发着它们的光彩,不知不觉注入自己的痕迹。
品格不同、审美不同、心境不同,会有着完全不同的修复结果。
瑰宝千里迢迢找到与自己相知的修复师,是真正的幸运。
正是这场奇遇,才注定了这些文物拥有生命。
修复师握着灵性的文物,他们与文物的缔造者们对话、与文物本身对话。
时不时体悟着文物的巧夺天工、精妙绝伦。
瑰宝千里迢迢找到与自己相知的修复师,是真正的幸运。
因为有了人,每一片砖瓦、千年瑰宝、紫禁城也才有了生命。
只有人的制作、人的欣赏、人的赞叹、人的传承,才让他们拥有了灵魂和生命。
纯粹的物件永远是死的,人的情感永远是活的。
附曲锋原话:文物其实和人一样。
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就说,玉有刘德,玉不如君子。
玉是一种破碎的石头。
它有什么美德?但是中国人可以从上面看到美德。
所以中国人做椅子,就像做人一样。
他要求这把椅子具有人性。
中国古代人讲究物,就是以物观物,以物观己。
所以我告诉你,古代紫禁城
里的这些东西是活的。
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总要想办法让自己融入其中。
人在这个世界上来来往往,虽然都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什么,觉得自己这样才是有价值的。
很多人普遍认为文物修复者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修复了这件文物。
其实不一定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方面。
在修复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和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了解,他对它的参与。
文物都死了。
要文物做什么?文物的目的是让它们传播文化吧?并不是说文物只是为了保留一件物品,放在那里。
一文不值。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里,还有大量修复人员工作的细节捕捉。
比如,令我感动的一个片段:漆器组的人员修复乾隆御稿箱。
你现在看到的图片是清理完之后的样子。
普通的雕漆,有十二层黄,二十五层的红。
而御稿箱漆层厚度有一百二十层左右,表面一层红色,中间一层黄,下面一层绿,底漆为黄漆。
雕漆的工艺也相当复杂,整体是皇家用的云龙纹,工艺水平和制式都是顶尖的。
虽然文物修复过程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是其背后的艰辛无人能懂。
几乎所有的漆器和制作修复人员,都要忍受难熬的生漆过敏。
生漆:漆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体,接触空气后变成褐色;数小时,形成漆皮。
生漆需要经过炼制后,加颜料才会更适用于文物的着色。
这真叫人肃然起敬。
当我们在藏馆里叹为观止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联想到:若没有这群朴实无华的故宫博物馆工作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修补和维护,藏品又怎能闪耀出瑰丽的光芒呢?
在此感谢他们灵巧的双手,还有和手一样澄清透明的心灵。
纪录片记录了这群有趣的人,以及他们代代相传的传承。
早已不见踪影的学徒制,在故宫古老的工艺中依然存在。
毕业
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各种机会来到这里,有了自己的主人。
这就是传承的温度。
因为他们,才有了复兴的新生命。
文物来源于过去,有着无尽的未来。
超越时间的禁锢,文物修复恰好活在这一刻。
纪录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经延续了千年的技法,朴素而有效。
在高科技盛行的当下看着这些传统的方式,感觉特别有意思。
制浆糊,晾树漆,用猪血等等,这也是传承的温度。
而中华民族的复兴,也需要这样的传承,更需要从中获得新生。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感悟 6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现在该去实地考察了。
我去故宫的前几天,北京正好下过雪,可以欣赏到“故宫残雪”的盛景。
房檐上积着白雪,地上残雪零零散散,不怕人的鸽子在天空盘旋,倒有宫廷剧的味道。
说到保暖,特地请教了向导,原来这地下管道密布,有一条叫做“地龙”,工作原理和现在的地暖相似。
当然呢,作为北方人,他们也用炕,可以去慈禧太后的房间里看一看哦。
本来想去文物修复组去看看,但是向导说他们是在两侧的偏房里工作,不对外开放。
看记录片,那里挺宁静朴素,一个部门一个宫,可以串门说笑。
屋外有树有花,天井里能种菜,十分安静。
同样在后宫活动的还有御猫。
众所周知,故宫里最出名的就是御猫。
有些人不远万里来故宫只为撸御猫那一刻的心满意足。
其实向导说御猫很少在人多的地方活动,运气好的话还能撞见几只,但它也不会让你撸,早就溜走了。
我就没那么好运气,只得在商店里买一点御猫的纪念品,放在家里供着。
“紫禁城”、“皇家”、“贵族”,你第一个想到的一定就是“奢侈”。
我去看了故宫里的珍宝馆,各种闪亮亮的奇珍异宝让人看了差点晕过去。
金黄的烛台上缀满五彩的宝石;贵妃扎头发的金簪被钻石压得沉甸甸的;一整套编钟,全是纯金制
作;吃饭的碗用的是上等的白玉制成;就连地砖都是耗时几年专门烧制的,比相同分量的黄金还贵。
这等荣华富贵,真是奢侈!
虽然奢侈,但我觉得生活在故宫不一定舒服。
现在人们居住追求的是越大越高越好,可古人就不太一样,他们想要自己住的房子越小越好,说是可以聚福气。
慈禧宫就足以证明。
故宫里大部分建筑都很低矮,垂帘听政、作威作福的慈禧,住的慈禧宫也不过现在两层高。
房间里陈设也很简单,没有太多金银财宝,只在窗台上摆设了一两盆宝石珊瑚铸成的小盆栽,大多是书画和丝绸,看上去和电视剧里的“金玉满堂”还差了许多。
不过,住在宫里的人倒是挺作的。
慈禧宫里有一个如酒窖里的酒桶大的果盆,塞满了各种水果,不像是人能在一周吃完的。
一问向导才明白,原来慈禧喜欢果香,于是把各种水果堆在果盆里让香气弥漫,每三天就要换一次水果。
欸,真是没事找事。
有人觉得当皇上很辛福,我可不那么觉得。
有些皇帝从出生,掌权,到安享晚年都要待在故宫里,不会有睡得安稳的时候,也难得有出城的机会。
故宫虽然大又豪华,但在这生活一生,迟早会厌烦。
而且故宫少树,眼里只有宫墙的黄色与琉璃瓦的红色。
这样说不免夸大,但当皇帝着实危险,又不自由,反正我是不愿当。
说了这么多,还是无法否认故宫的豪华和精细的设计,即使屹立千年依旧气势逼人。
这多亏了一代代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文物修复者们。
从毕业时入行,到退休时已然成了白发人,甚至退休后返聘。
这些大到至高无上的龙椅,小到一个小小的灯穗,每一个都被他们耗尽毕生心血呵护着,让他们回复当时鼎盛的容颜。
感谢他们,让我们欣赏到这宏伟的盛景和历史,敬佩他们,有着真正的“匠心精神”。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