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师院高教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专业名称:
作者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姓名:
考生单位:
联系电话:
EMAIL:
论《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摘要:本文从当今小说地位商品化、市场化的形势出发,引出《巴黎圣母院》一书的社会背景及作品运用美丑对照原则艺术性地穿插全文的写作手法。重点分析了爱斯梅拉达、克洛德、卡西莫多、腓比斯和甘果瓦等人物的性格塑造,重点阐述了美丑对照原则在这些人物性格塑造的体现。之后又重点描述了人物的多重性(如克洛德,即是受害者也是迫害者)进一步分析了美丑对照原则在作品中的运用和影响。突出了“美”的定义及人物内心世界中的矛盾冲突。揭示了美丑善恶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杂糅在一起的。最后阐述了《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中得到的启示(人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现实生存的悲剧性质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导出新的观念——不断地创新、勇敢拼搏,与一切“丑”的事物作斗争,从追求“美”意境升华到缔造美的境界。
关键词:商品化;美丑对照;杂糅;生存悲剧;缔造美
目录
引言 (1)
一、创作《巴黎圣母院》的背景 (1)
二、美丑对照原则在人物塑中的体现 (1)
(一)、爱斯梅拉达 (1)
(二)、卡西莫多与克洛德 (3)
(三)、腓比斯 (3)
(四)、甘果瓦 (3)
三、迫害者与受害者 (3)
四、美丑对照原则的作用及影响 (4)
(一)、美的定义 (4)
(二)、宗教神性与人性的冲突 (4)
(三)、美丑善恶的杂糅 (5)
五、《巴黎圣母院》的反思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6)
不管今天的小说地位如何,从总体上看,20世纪以来,小说愈来愈成为一种伟大的、具有广泛群众性和鲜明生命力的形式。随着人们在艺术、生活及精神上的追求的广泛性及21世纪各种物质的商业化增强,小说也无法回避商品化、市场化的外因。但历来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却始终没有变动过。人们通过故事、小说寄托他(她)们的精神,开拓视野。一部好的作品是可以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又或是埋下一颗思想的种子,让其在更多人的心灵上扎根、发芽。
一、创作《巴黎圣母院》的背景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主要作品之一,也是法国浪漫主义爱情故事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巴黎圣母院》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在作品中作者指出路易十一统治下的人民生活,下层人民被剥削受压迫,直指统治阶级的本质和残忍的特性。下层人民是一个受宗教和封建王
权双层盘剥的阶层。在这样暗无天日的生活环境下,作者为作品中的受难人民指出一丝光明。《巴黎圣母院》的反封建反宗教思想正是当时人们所缺乏的又是他们的希望。作者希望看到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人们是如何拿出武器来捍卫自己的自由、平等、爱情甚至是更为基础的生存权力。作品中当爱斯梅拉达将要
被处死时,人们终于补激发出了勇气,拿起武器与黑暗的统治者进行生死搏斗。对于光明的渴望在当时的黑暗统治下更加突显了出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勇敢与统治阶层的残忍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更为深化突出。《巴黎圣母院》这一作品中充分提揭示了善一定能战胜恶、光明必将取代黑暗这一必然性。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的步伐也无人能挡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歌颂了民主自由的力量。虽然作品最后的人民起义失败了,但“自由”、“民主”的思想却有如春风般吹过每一个人的心中,唤醒人们复苏对于一切黑暗的、丑陋的事物发出挑战。现实与追求的矛盾冲突使得一场战争成为必然。
二、美丑对照原则在人物塑中的体现
《巴黎圣母院》是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这部长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经典形象。而“美丑对照”原则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爱斯梅拉达
小说中的爱斯梅拉达是一个理想化了的典型女性,真善美的化身拥有无穷的魅力、风韵及美丽,而且心地善良、富有热情、单纯敢于追求。这样的一个女性似乎很容易就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颗璀璨的珍珠,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划过整个黑暗的天空打动人们的心扉。这样的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无疑是那黑暗中的一丝
光明。但她却并不是完美的。人们很容易能看到她勇于同憎恨的黑暗对抗(宁死也不向克洛德屈服,敢于争取),很轻易就能看到她的执着和追求。在这一点上从第九卷“她跪在屋顶边上同,双手向广场展开,焦急万分地呼喊:‘腓比斯,过来,过来!看在上天的分上,说说话吧,只说一句话,腓比斯,腓比斯’”就可以看出来。而事实上腓比斯并没有去看她一眼。当她把水晶花瓶抱在胸前,看着花瓶吕的蔫花是不是感到同情并可怜她?但这一切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因为爱,她是这个故事中的珍珠,但也同样是因为爱她迷失了理性,失去了光芒也失去了自尊,显得平庸和肤浅。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爱斯梅拉达的爱情选择标准。作品中她不止一次告诉别人她只爱一个能够保护她的人。而她梦中也常常见到的是一个能够拯救她的军官,“有漂亮军服,高雅容貌和一把剑”的男人。然而从能够保护她的能力来看,显然克洛德比腓比斯更为胜任。而文中的克洛德也多次向爱斯梅拉达求爱,并向她承诺使她幸福的唯美宣言。但从爱斯梅拉达的最终选择来看,显然她更钟爱那精致而美丽的水晶蔫花而不去看一眼粗陶罐中生机勃勃的野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她更偏爱那美丽精致的外表。即使在精美的水晶瓶中的那些花儿已经枯萎。而腓比斯无疑从他的外表获得了她的青睐。当然爱斯闰拉达也为了这份精致的“爱”不得不放弃自尊。但她显然是心甘情愿的。甚至在“临河窗口的用处”一节中表现得最充分。作品中当她的结婚要求被腓比斯拒绝时,她立即自惭形秽地答道:“好吧,、、、、、、我们不必结婚。我是什么人呢?我,我不过是一个阴沟里的可怜的女孩子。而你呢,我的腓比斯,你却是上等人。一个跳舞的女孩子要同一个军官结婚!我疯了。不,腓比斯,我将要做为你的情妇,你的玩物,只要你愿意,一个女孩将属于你。、、、、、、被人轻贱,蔑视,那有什么关系。只要被你爱了,我将是女人中最骄傲、最快乐的。当我老了,变丑了,当我已经不配被你爱了,大人,请允许我作为你的仆人,、、、、、、你要替你擦马刺,刷铠甲,擦马靴、、、、、、”。爱情是什么?爱是双方的,互相得到认可的双向付出。但在这里的爱斯梅拉达的“爱”是如此的卑微这样的行径已经不能称之为爱了,而是乞求。而她对爱情保存期的衡量标准依旧是精致的外观。当外观的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那么就以地位的高低来衡量人的高低贵贱。一份爱情在爱斯梅拉达的眼里已经成为了地位与外观的体现方式。由此可见爱斯梅拉达的爱情观已经彻底地驶出了轨道。而她对腓比斯的卑微乞求又何尝不与克洛德和卡西莫多对她的挚爱和诚恳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外观与地位,一边是挚爱和真诚的心。而她所选择的不正如她所看见的那样吗?事实上当爱斯梅拉达抱住水晶玻璃花时,她的爱情也就如同那蔫花一样不再绚烂了,有的只是更为彻底的毁灭而已。通过这段话可以充分体现出爱斯梅拉达对克洛德和卡西莫多的态度和她对待腓比斯的态度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同时更象征着真爱与伪爱之间的对比和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