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论语》十则_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源自读文找出生字词 齐读下列字音
读准下列字音
论语 曾参 三省
(lún)
冠者 韶 喟然
(ɡuàn)
(zēng)
(xǐng)
(sháo)
(kuì)
弘毅
(hóng yì) 浴乎沂 (yí)
其恕乎 (shù) 谋而不忠 (móu)
风乎舞雩(yú)
同桌互读再次正音后完成以下任务:
一、第1、2、3组背诵1、2、3则。 二、第4、5、6组背诵4、5、6则。 三、第7、8、9组背诵7、8、9、10则。
解释下列句中的“士”:
1、士不可以不弘毅。 2、虽执鞭之士。 指读书人 小官
解释下列句中的“成”:
1、春服既成。 2、成人之美。
做好 成全
解释下列句中的“恶”: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不成人之恶。
厌恶 坏的,不好的
解释下列句中的“而”: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表承接 如果 表假设 替,给 做
回顾填空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作者及作品简介
比一比、谁最棒(限时3分钟)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为(为人谋):介词 替。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 贤人。 道(任重而道远):道路。 道(不以其道得之):方法。(仁道 爱人) 成:成全。 为(吾亦为之):动词 做。 成(春服既成):动词 做好。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 少年。 浴乎沂,风乎舞雩:在沂河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
这三个方面各体现在文中哪几则?
多自省 善反思 讲恕道 有追求 有抱负 重实践 乐助人 讲仁德 懂艺术 近自然
•文言现象汇总
莫春者
“莫”通“暮”
解释下列句中的“道”:
1、任重而道远。
2、不以其道得。 道路 方法
解释下列句中的“与”:
1、吾与点也。 赞赏
2、与吾父居者。

解释下列句中的“去”:
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背离,抛弃
2、富而可求也。
解释下列句中的“为”:
1、为人谋而不忠。 2、吾亦为之。
3、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为,作,指欣赏
1、传不习乎 2、见贤思齐焉 3、成人之美 4、不成人之恶 5、风乎舞雩
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好事。
形容词作名词,坏的,不好的事。 名词作动词,吹风。 名词作状语,每天。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 的记录。它是语录体议论文,是孔子与其弟子从容答 对的记录。所答只表见解,不述论据,又少阐述,因 而言简意深,皆是充满睿智和经验的真知灼见。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6、吾日三省吾身
1、不去也
古:背离、抛弃。 今:到某一地方
2、虽执鞭之士 古:即使。
今:虽然。
3、吾与点也
古:赞赏。 今:和。
成语溯源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同桌合作,试翻译文意
依照组序每组解释一则。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春天 的服装,约上五六位成年人、六七 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温泉,在 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 儿回来。” 孔子感叹说:“我赞成曾点的 想法啊!”
学以致用
读了第
则《论语》
我懂得了……
1、课文中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即道 德修养、理想抱负、艺术修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