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1、这个池塘中多少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 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 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 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 现什么变化?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 集合,叫做群落。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 个群落,或都不是?
注意:
★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 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 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
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者 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者
生
物
A
B数
量
A
B 时间
寄生:
概念: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人和蛔虫
豆科植物与菟丝子
寄生: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寄生关系, 则可表示如下:
B 寄生者
种 群 数 量
A 寄主
时间
特点:
寄生者一般给寄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寄 主(宿主)。 如果分开,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更好。
思考:寄生与捕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捕食中的被捕食者将被杀死或造成身体器官的明 显残缺,寄生中的寄主不会出现这些变化。 (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
画眉、血雉和棕尾雉则是 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 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引起植物分层的主要原因: 光照强度
引起动物分层的主要原因: 食物、栖息场所等
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
使生物更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 空间、营养物质等)
池塘生物群落: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 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 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 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从我国东北到海南木本植物的 丰富程度会怎么变化呢?
应该是越来越丰富
这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 越丰富。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越多。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赤道地带---南极地带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 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
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三、种间关系
P72资料分析
大草履虫 小草履虫
分别培养 生活很好
混合培养
大草履虫死亡 小草履虫正常
思考问题:
1 、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的数量 都增加能说明什么问题?
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的数量都增 加说明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 小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2 、放在一起培养后,开始两个种群的 数量都有所增加,为什么最后会只剩下 小草履虫了呢?
互利共生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 部利用豆科植物制造的有 机物生活,同时将空气中 的氮气转化为氮肥回报豆 科植物。
地衣
地衣是藻类与真 藻类菌提供有机物
吸收水和无机盐
供给藻类
互利共生
其它实例: 白蚁与其体内的鞭毛虫 大肠杆菌与人
AB
生
A
物 数
B
量
生物A 生物B
水稻和杂草的竞争
生 物
B
数 量
A 你死我活
时间 竞争实力悬殊(大、小草履虫)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 生
为 表现相为互一抑方制占,优有势时,物 数 量 另一方处于劣势甚
A B
至灭亡。
时间 竞争实力相当(牛与羊)
阅读资料2思考问题: 1 、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 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 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 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 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 又大量增加。而且一般总 是雪兔的数量先增加,接 着猞猁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减少也是一样的。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变化、土 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 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 素影响,不同生物有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练习
C 1.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 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 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 量较少,而食物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 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随着两种草履 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 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小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小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 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 灭亡。
都不是 ①同一时间内 ②一定区域中 ③各种生物总和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物种组成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群落演替
研究的 群落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分布
群落范围 和边界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 二者的区别吗?
常绿针叶林
常绿常阔叶绿林阔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 、资料1中还说了一句:这两种草履虫都没 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为什么要加这么一句? 能说明什么?
◇进一步证明了大草履虫的死亡是由于没 能够争夺到食物引起的,而并不是由于 被有毒物质杀死。
竞争:
概念: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空间、 资源等而发生的现象叫做竞争。
哥们,且分一杯羹!
一只大象为了草原中唯一的水源 而驱走斑马群
2、如果说猞猁在森林中消失了,大家考虑可能会 出现什么情况?雪兔会不会无限地增加下去呢?
◇雪兔的数量肯定会大量增加。不会。因为存 在一定的环境容纳量。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 用呢?
◇猞猁的存在制约着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 →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
捕食: 概念:一种生物(动物)以另一种生物 (身体或器官)为食。
时间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捕食
竞争
个
个
体
B
体
A
数
A
数
1 时间
B 2 时间
A
个
B
体
数
共生
3 时间
B
个
体
数
A
寄生
4 时间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
杜鹃、麻雀总是成群地在 森林的上层活动,吃高大 乔木的种子。
啄木鸟、煤山雀、黄腰柳 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 森林的中层营巢。
1、这个池塘中多少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 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 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 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 现什么变化?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 集合,叫做群落。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 个群落,或都不是?
注意:
★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 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 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
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者 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者
生
物
A
B数
量
A
B 时间
寄生:
概念: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人和蛔虫
豆科植物与菟丝子
寄生: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寄生关系, 则可表示如下:
B 寄生者
种 群 数 量
A 寄主
时间
特点:
寄生者一般给寄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寄 主(宿主)。 如果分开,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更好。
思考:寄生与捕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捕食中的被捕食者将被杀死或造成身体器官的明 显残缺,寄生中的寄主不会出现这些变化。 (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
画眉、血雉和棕尾雉则是 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 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引起植物分层的主要原因: 光照强度
引起动物分层的主要原因: 食物、栖息场所等
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
使生物更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 空间、营养物质等)
池塘生物群落: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 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 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 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从我国东北到海南木本植物的 丰富程度会怎么变化呢?
应该是越来越丰富
这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 越丰富。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越多。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赤道地带---南极地带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 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
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三、种间关系
P72资料分析
大草履虫 小草履虫
分别培养 生活很好
混合培养
大草履虫死亡 小草履虫正常
思考问题:
1 、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的数量 都增加能说明什么问题?
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的数量都增 加说明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 小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2 、放在一起培养后,开始两个种群的 数量都有所增加,为什么最后会只剩下 小草履虫了呢?
互利共生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 部利用豆科植物制造的有 机物生活,同时将空气中 的氮气转化为氮肥回报豆 科植物。
地衣
地衣是藻类与真 藻类菌提供有机物
吸收水和无机盐
供给藻类
互利共生
其它实例: 白蚁与其体内的鞭毛虫 大肠杆菌与人
AB
生
A
物 数
B
量
生物A 生物B
水稻和杂草的竞争
生 物
B
数 量
A 你死我活
时间 竞争实力悬殊(大、小草履虫)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 生
为 表现相为互一抑方制占,优有势时,物 数 量 另一方处于劣势甚
A B
至灭亡。
时间 竞争实力相当(牛与羊)
阅读资料2思考问题: 1 、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 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 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 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 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 又大量增加。而且一般总 是雪兔的数量先增加,接 着猞猁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减少也是一样的。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变化、土 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 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 素影响,不同生物有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练习
C 1.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 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 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 量较少,而食物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 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随着两种草履 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 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小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小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 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 灭亡。
都不是 ①同一时间内 ②一定区域中 ③各种生物总和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物种组成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群落演替
研究的 群落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分布
群落范围 和边界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 二者的区别吗?
常绿针叶林
常绿常阔叶绿林阔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 、资料1中还说了一句:这两种草履虫都没 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为什么要加这么一句? 能说明什么?
◇进一步证明了大草履虫的死亡是由于没 能够争夺到食物引起的,而并不是由于 被有毒物质杀死。
竞争:
概念: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空间、 资源等而发生的现象叫做竞争。
哥们,且分一杯羹!
一只大象为了草原中唯一的水源 而驱走斑马群
2、如果说猞猁在森林中消失了,大家考虑可能会 出现什么情况?雪兔会不会无限地增加下去呢?
◇雪兔的数量肯定会大量增加。不会。因为存 在一定的环境容纳量。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 用呢?
◇猞猁的存在制约着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 →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
捕食: 概念:一种生物(动物)以另一种生物 (身体或器官)为食。
时间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捕食
竞争
个
个
体
B
体
A
数
A
数
1 时间
B 2 时间
A
个
B
体
数
共生
3 时间
B
个
体
数
A
寄生
4 时间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
杜鹃、麻雀总是成群地在 森林的上层活动,吃高大 乔木的种子。
啄木鸟、煤山雀、黄腰柳 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 森林的中层营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