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201船托管架结构改造方案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创新2020.14
海洋石油201船托管架结构改造方案研究
樊娟娟1曹泱2
(1、北京数码易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072、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海洋石油201”船是我国第一艘自主详细设计的3,000米
深水铺管起重船,采用了DP-3动力定位、自动铺管作业线等一
系列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能在除北极外的全球无限航区
作业,其作业能力在国际同类船舶中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我
国在深水铺管船设计领域的空白[1-2]。
“海洋石油201”船如今已经服役多年,先后完成了许多高质
量的海管安装工程,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在荔湾3-1气田完成
了1500米水深下6寸海管铺设作业。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超深水油气田被发现(如流花29-1、陵水17-2等),水深及管道直径开始成为“海洋石油201”号铺管船新的挑战。
急需一种简单有效而且经济性较高的方案对“海洋石油201”船进行升级改造,加长托管架长度及增加张紧器能力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2-3]。
1改造设计方案
海洋石油201船现托管架结构有三段构成,包括HITCH 段、INTERMEDIATE段、TAIL段,各段通过轴连接结构相连,托管架系统通过A-FRAME结构与船体结构相连。
托管架有效长度为85米,海洋石油201船张紧器张力为400t。
本文根据新增一段可行的方案[1],设计增加一个新增段。
改造升级后,托管架由四段构成,新增段NEW SECTION长度为29.5m,总长度达106m,张紧器张力提升至600t,改造后结构布置见图1。
图1改造后托管架结构布置形式
2设计分析研究
2.1环境条件
针对以上环境条件,作以下假设:
(1)风浪流同向;(2)波浪谱为JONSWAP,γ取2.0;(3)风谱取API谱。
2.2分析方法
本文计算8寸和48寸两种管道半径尺寸,托管架布置半径形式分别为R90和R365m布置形式。
托管架结构的受力主要有托管架结构自重,张紧器张力,托管架移动的惯性力,浮力,风浪流环境力,船体运动对与托管架铰接处产生的作用力等[2]。
本文利用MOSES软件进行了水动力分析,计算得到的最大/最小钢丝绳拉力、最大/最小托管架弯矩、托管架重心处的加速度,将托管架受力提取出极值,用SACS软件进行结构强度校核和节点冲剪校核,如图3。
图2托管架SACS计算模型
图3托管架和船体组合MOSES模型
摘要:国内“海洋石油201”铺管船2013年在荔湾3-1气田完成了1500米水深下6寸海管铺设作业。
但是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超深水油气田被发现(如流花29-1、陵水17-2等),水深及铺设管道直径开始成为“海洋石油201”号铺管船新的挑战。
急需一种简单有效而且经济性较高的方案对“海洋石油201”船进行升级改造。
关键词:海洋石油201船;托管架结构;改造方案;MOSES;SACS
中图分类号:U67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20)14-0012-02
(转下页)12
--
2020.14
科学技术创新(转下页)3结果与分析3.1托管架结构整体强度分析结果按照API RP 2A-WSD 规范,对改造后托管架结构进行杆件强度和节点冲剪校核。
其中,Hitch Section (第一节托管架)有3处杆件应力不满足强度要求,UC 值大于1.0,如图4,其他部分的杆件强度校核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本文中对HITCH
SECTION 中不满足强度要求杆件提出局部加强方案,
通过焊接半圆管的方式进行加强。
对不满足结构强度的杆件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结构加强如图5。
经过校核验证,通过此方式加强可以满足结构强度要求。
图4HITCH SECTION 中UC 值大于1.0杆件4结论
本文完成了托管架系统改造设计方案后结构强度研究,
主要结论如下:图5结构杆件加筋方式
(1)本文提出新增段的结构设计形式,
结构强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文中提出的局部加强方案,
使得原有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操作简单易行。
(3)海洋石油201船托管架铺管能力提升,
技术上可行,可以进行更深水铺管作业,
为我国南海油田开发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志刚,王琮,
何宁.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研究进展[C].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2010-02-01.
[2]李建楠,王晓波,
李斌,等.海洋石油201船托管架系统优化研究[J].中国造船,2015(2):
143-149.
DAM 中波发射机驻波检测电路的原理分析与
故障维修
付勇
(青海省中波台管理中心,
青海西宁810008)中波发射系统主要由发射机和天馈线系统组成。
发射效率取决于发射机与天馈线系统的阻抗匹配。
但由于天线场区周边环境
的影响,天馈线阻抗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造成整个天馈线系统的阻抗瞬间变化,甚至有可能损坏调配网络器件。
当天馈线系统阻抗减
小时,发射机负载加重,反射功率增加;
当天馈线系统阻抗变大时,发射功率达不到设计的最大值,发射效率同样降低;
只有当天馈线阻抗与发射机阻抗匹配一致时,发射效率才能达到最大。
为了避免阻抗变化而造成的驻波故障,DAM 中波发射机设置了驻波保护电
路,当出现驻波故障时,发射机采取降功率或关功放等保护措施,
从而避免劣播或损坏器件的事故发生。
1驻波保护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1.1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DAM 中波发射机有两套几乎完全相同的驻波检测和处理电路,分别是天线驻波检测和处理电路和滤波摘要:DAM 系列全固态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具有集成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保护功能完善以及人性化的操作和显示界
面,
在国内各中波广播发射台保有量很大。
在维修工作实践中,驻波故障是DAM 系列发射机较为常见的故障,由于形成驻波故障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对DAM 中波发射机驻波检测电路的原理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驻波故障的形成原因和维修方法,
目的是帮助中波台的同行拓展检修思路、提高检修效率。
关键词:DAM 中波发射机;驻波检测;原理分析;检修思路中图分类号:TN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2020)14-0013-02图1驻波检测电路组成框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