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HRCT与内耳MRI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中应用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颞骨HRCT与内耳MRI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中应用对比陈秋;王幼勤;郭洪源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17(041)008
【总页数】3页(P885-887)
【关键词】颞骨HRCT;内耳MRI;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
【作者】陈秋;王幼勤;郭洪源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人民医院听力康复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55000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贵州贵阳5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43
听力障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大部分听力障碍较严重患者,临床多采用助听器帮助其恢复听觉,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通过助听器来获得听觉[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耳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耳聋,并取得了
显著的效果,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一种主要方法,受到广大耳聋患者及临床医师的青睐[2]。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约有6万人
工耳蜗的使用者,且其使用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
虽然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帮
助耳聋患者恢复听觉,但手术并发症较多,如脑膜炎、电极未植入、面神经损伤等,影响治疗效果,再加上人工耳蜗比较昂贵,因此完善术前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对患者是否存在人工耳蜗植入的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进行评价,
还能对手术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4]。
颞骨高分辨率CT与MRI是目前常用的两种
检查手段,但因二者成像原理不同,导致其对内耳结构的显示也不同[5]。
因此,
本资料搜集60例准备择期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听力障碍患者的颞骨高分辨率CT与内耳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及影响手术的内耳或颞骨异常检出情况,旨在比较颞骨高分辨率CT与内耳MRI检查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因听力障碍准备择期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为对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
31岁,平均(13.63±1.47)岁。
均结合多项听力学检查,被确诊为双耳极重度感音
神经性聋。
1.2 方法(1)颞骨HRCT采用德国西门子炫速64排双源CT扫描仪,层厚0.6mm,窗宽3500 HU,窗位500 HU,加面神经、听骨链多曲面重建,层厚1 mm。
(2)
内耳MRI采用美国GE Discovery MR 750 3.0T 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内耳MRI检查,应用标准头颅相控阵线圈。
内听道三维扫描+内听道斜位重建,层厚0.6 mm。
1.3 观察指标由3名经验比较丰富的放射诊断医生及2名从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医生,对两种检查方式下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及影响手术的内耳或颞骨异常检出情况进行判断及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两种检查方式下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及影响手术的内耳或颞骨异常检出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手术绝对禁忌证检出情况颞骨HRCT的Michel畸形、耳蜗未发育检出率明显高于内耳MRI,而神经纤维瘤病2型、内听道内蜗神经缺如
检出率明显低于内耳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化脓性中耳
乳突炎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手术相对禁忌证检出情况两组Mondini畸形、共同腔畸形、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囊状耳蜗—前庭畸形、闭塞型骨化性迷路炎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内耳或颞骨异常检出情况颞骨HRCT的乙状窦加深或前移、乳突气化不良、颈静脉球高位检出率明显高于内耳MRI,而脑白质病变明显低于
内耳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耳蜗发育不良、内听道底骨质缺
损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应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是目前治疗双侧重度神经性耳聋的一种重要方法[6]。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原因比较
复杂,主要与内耳中耳蜗或听神经至听觉中枢有关神经传导径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听力下降或消失有关。
人工耳蜗是基于耳蜗生理原理而研发的一种电子装置,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把声音转换成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电极系统对听觉神经进行兴奋,对患者听觉进行恢复或重建。
由于耳蜗位置比较特殊,若仅依靠经验进行手术,可能会发生意外,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再加上人工耳蜗价格比较昂贵,因此选择合理的手术路径较为重要。
影像学检查是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将手术区域的解剖情况清晰、真实地显示出来,还可以对手术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进行排除,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行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7]。
颞骨HRCT不仅可以将中耳及内耳解剖结构很好地显示出来,如前庭导水管情况、耳蜗发育情况等,而且还可以很好地显示乙状窦位置、颈动脉管位置及外乳突气化情况等[8]。
但是HRCT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将膜迷路情况显示出来,对于膜迷
路纤维化及迷路炎的诊断较为滞后,当迷路纤维化但未骨化时,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同时其也不能准确判断血管、神经的微小病变[9]。
MRI可以对颞骨HR CT的不足进行弥补。
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可以将迷
路内液体很好地显示出来,对迷路骨化、纤维化的位置及范围进行确定,同时能客观评估蜗后听觉通路,也可以准确判断血管、神经的微小病变[10]。
内耳水成像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其利用水具有长T2特性,对体内含液体的组织结构进行突出,再加上MRI具有流空效应,故造成流速较快的液体呈无信号或低信号,流速较慢
或静态液体呈高信号,因此淋巴液、脑脊液、尿液、胆汁等水样成分的T2时间较其它组织明显更长,如果加重T2权重,对TE时间进行延长,因水样结构横向磁
化矢量较大,因此可采集到MR信号[11]。
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且被骨迷路包绕,内听道内含脑脊液,应用较重的T2加权,其呈高信号,而骨性结构呈低信号,可对迷路的形态与结构进行充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12]。
[1] 蔡超婵,黄莎莎,高雪,等.SLC26A4相关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
蜗植入后的疗效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2):1784-1786.
[2] 于丽玫,李佳楠,王丽燕,等.儿童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长期康复效果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08):646-650.
[3] 王倩,于丽玫,张超,等.人工耳蜗对语后聋患者双侧耳鸣的影响[J].中华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04):268-273.
[4] 乔晓峰,白伟红,王东,等.人工耳蜗植入术儿童多频稳态诱发反应与NRT值
和T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23(05):321-322,334.
[5] 张帆,何波,阮标,等.CT辅助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面神经隐窝发育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02):62-64,70.
[6] 娄皓,查定军,陈阳,等.植入年龄对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言语能力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5,13(05):359-361.
[7] 刘毅勇.MRI内耳水成像对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04):95-97.
[8] 夏淇,罗树林,李树荣,等.CT及MRI在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中临床应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3,22(04):247-250.
[9] 杨屈扬,秦兆冰,李素娟,等.颞骨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难易程度及神经损伤风险的评估价值[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04):335-337.
[10] 王岚,周艳玲,张学梅,等.多排螺旋CT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对蜗内电极显
示的临床意义[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03):54-56.
[11] 陈治白,邱建新,张标新,等.磁共振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4,18(02):272-274.
[12] 刘颖,曹代荣,方哲明,等.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特征[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2):996-999.
【相关文献】
[1] 蔡超婵,黄莎莎,高雪,等.SLC26A4相关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后的疗效
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2):1784-1786.
[2] 于丽玫,李佳楠,王丽燕,等.儿童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长期康复效果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08):646-650.
[3] 王倩,于丽玫,张超,等.人工耳蜗对语后聋患者双侧耳鸣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04):268-273.
[4] 乔晓峰,白伟红,王东,等.人工耳蜗植入术儿童多频稳态诱发反应与NRT值和T值的相关性
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23(05):321-322,334.
[5] 张帆,何波,阮标,等.CT辅助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面神经隐窝发育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02):62-64,70.
[6] 娄皓,查定军,陈阳,等.植入年龄对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言语能力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5,13(05):359-361.
[7] 刘毅勇.MRI内耳水成像对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
26(04):95-97.
[8] 夏淇,罗树林,李树荣,等.CT及MRI在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中临床应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3,22(04):247-250.
[9] 杨屈扬,秦兆冰,李素娟,等.颞骨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难易程度及神经损伤风险的评估价值[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04):335-337.
[10] 王岚,周艳玲,张学梅,等.多排螺旋CT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对蜗内电极显示的临床意义[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03):54-56.
[11] 陈治白,邱建新,张标新,等.磁共振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4,18(02):272-274.
[12] 刘颖,曹代荣,方哲明,等.伴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外淋巴液增强MRI特征[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2):996-999.
中图分类号: R7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