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端午节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端午节作文
•相关推荐
说端午节作文(通用29篇)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洒雄黄酒,佩香囊……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说端午作文,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说端午节作文篇1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里有两个五,所以在民间有许多跟“五”有关的习俗。

如在小孩的脖颈、手腕上系红、黄、蓝、白、黑的五色线,表示带来“长命百岁”的好运,好让我们在老爸的“金箍棒”、老妈的“紧箍咒”下能欢快的成长。

在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悬插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端”)。

到中午,孩子们可以吃:黄鱼、黄瓜、黄鳝、咸鸭蛋、雄黄酒(“五黄”)少不了,还有好多菜,吃得我们肚皮滚圆滚圆的。

此时,我们小朋友到端午节那一天,小朋友最爱玩划龙舟,在做游戏,有的小朋友自己在包粽子呢。

端午节不光可以玩个够,还能看到赛龙舟的热闹,有的听老人讲一些端午节小朋友们到午饭的时候要吃什么?玩的时候要玩一些什么?自己家门上要贴一些什么?各家都要干些什么?
在我们家乡,端午的前一晚,各家都要备一贫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

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得绿绿的,还伴着一般艾叶特有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只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种的日子。

端午节真有意思呀!
说端午节作文篇2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端午节。

据说,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被害投河后,百姓马上相救,可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人们就划着船在河里找屈原。

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河里。

纪念屈原的这些活动,就变成了我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吃粽子了。

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

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呢!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

我真喜欢粽子呀!
吃完粽子,妈妈还会给我挂上香囊,香囊里有许多中药,闻起来清香扑鼻,可是,蚊子却很怕这种味道,挂了香囊之后,蚊子就不会咬我了。

香囊的用处可真好啊!
端午节我们还要吃五黄:咸鸭蛋、黄鳝、黄酒、黄瓜和黄鱼。

据说,吃了五黄就会平安如意。

端午节最热闹的要数赛龙舟了。

我虽然只在电视上看过赛龙舟,但是,那热闹的场面已经牢牢地吸引我了。

我想下次一定要去看看赛龙舟,为我增加端午节的知识。

端午节虽然没有春节、中秋节那么热闹,但是,端午节有很多民俗,让我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喜欢端午节!
说端午节作文篇3
除了春节,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

为什么呢?请大家把耳朵凑过来,我悄悄告诉你——端午节吃的粽子是我的最爱。

妈妈早在几天前就买好了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了五色线。

今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包粽子,我也想学一学。

妈妈说:“好哇,只怕你学不会。


说干就干,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片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的
小筒,从水中捞起一些糯米放进去,再按上一颗蜜枣,用剩下的一截叶子包住,再系上一根细细的尼龙塑料绳。

咦,我包的粽子怎么和妈妈包的不太像呀,妈妈的棱角分明,我的不如她包得那么好,每个角还有些圆乎乎的。

看着我手中这个“怪东西”,妈妈“扑哧”一声笑了,还断断续续地说:“你这个……这个是粽……粽子吗?”
我的脸红了,只好跟妈妈请教“高招”。

妈妈忍住笑,说:“包粽子的时候,其实没什么秘诀,只要把粽子的角折尖,米不要放得太多,往住包的时候要另附一片叶子才行。


哦,原来是这样,我赶快按妈妈说的包起了粽子。

呵,这回我的粽子比上一个好看多了,我又开始,包第三个、第四个……
中午,要开始煮粽子了,我等啊等,一秒钟似乎变成了一年,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了。

随着妈妈的一声“粽子出锅啦”,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厨房,不顾烫手的开水,迅速挑出自己包的不太好看的粽子,打开“包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妈妈笑着说:“慢点,没人跟你抢。

瞧你这副馋吃相!”
这个端午节最难忘,因为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说端午节作文篇4
说到端午,你会先想到什么?粽子?龙舟?屈原?艾草?就没别的了?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几个关于端午”玩蛋“的习俗吧!
斗蛋
小孩子会拿出一个鸡蛋,和别人互相撞蛋,谁的蛋壳破了,谁就输了。

因为和别人斗蛋会得到对方的鸡蛋,所以大人总是会用鹅卵石或木头蛋来骗小孩子,可如果那蛋没有熟的话……那可好玩啦!
挂蛋
大人们会用丝线编成一个网,往里头塞个鸡蛋,给孩子挂上,以求平安,丝网总是会编得五颜六色的,有用丝编成的,有木板四边挂上线的,每家各有不同的编法。

当然,孩子们也可以用这里面的蛋来互相斗蛋。

(老师!鸡蛋要不要拿出来呀!)
立蛋
你不信吧?端午立蛋成功的人可多了!因为这天的引力是在中心
的,立蛋特别容易成功,而且据立蛋成功的人,明年会财源滚滚哦!(老师,我可立不起来呀!)(笨蛋,今天又不是端午!)喂,还没下课哪,我又没叫你。

我的意思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会有”“的这个习俗。

在早上,老人要拿出一个熟鸡蛋,在孩子的肚皮滚来滚去,边滚,嘴里还要念叨:”宝子吃蛋,灾星“再让孩子吃下去,保佑孩子幸运,来年不会有灾祸。

端午,你玩蛋了没?
说端午节作文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今天最后一节体育课没上,叶老师把课调了,给我们换成了学习端午节的知识。

就在这时,一位老师走了进来,说:“大家好,我叫黎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了解端午节。

”黎老师介绍,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在古代,屈原的国家战败,他非常伤心,于是抱石投江。

为了避免屈原被鱼、虾吃掉,老百姓就用竹叶将食物包起来,投江喂食。

黎老师还介绍,端午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等等。

黎老师讲完,叶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想吃粽子吗?”
“想!”同学们一起大声喊道。

家委会的妈妈们就给每个同学都发了一个粽子。

我迫不及待地洗完手拆开粽叶,大大咬了一口。

哇,真好吃!外面有软软的糯米,里面裹着一块香喷喷的肉和一个蓬松的蛋黄。

全班同学吃完后,叶老师又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粽子啊?”
“想!”大家异口同声说。

接着,我收到了两片粽叶、一个蛋黄、一些糯米和一块肉。

我先把两片竹叶重叠起来,卷成漏斗形,然后放入蛋黄、肉、糯米,把它们压实,最后将口封上,用绳子扎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说端午节作文篇6
又是一年端午节,今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四口早早的就起了床,
高高兴兴的去外婆老家过端午节。

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就来到了外婆家,刚走进外婆家的大门就闻到了一股艾叶的清香扑鼻而来。

我问外婆艾叶有什么作用,外婆笑着对我说:洗个艾叶澡,泡个艾叶脚,舒舒服服烦恼都赶跑……艾叶的用处多着呢!听了外婆的话,我才知道艾叶的好处这么多。

没过多久,外公、外婆就准备了一大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和弟弟很快就把饭吃完了。

饭后休息的时候,我嚷嚷着要妈妈带我们去看赛龙舟,往年外婆家旁边的小河里都会有龙舟比赛,可好看啦。

但是,妈妈告诉我,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龙舟赛不能如期举行,我听了妈妈的话后,有点垂头丧气了,心想要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疫情这件事该多好啊,那样我就能看龙舟比赛了。

妈妈见我情绪不高,便带着我们来到了平时龙舟停放的地方,当我看见龙舟停在那里的时候,不由感想的说了一句,要是能看到龙舟赛该多好啊!
说端午节作文篇7
一丝丝细雨为村子披上轻纱,在一声声的爆竹声中,她转过头用那深邃的眼睛眺望着。

故乡的端午是在清晨开始的。

在这一天,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会有一种用来辟邪的植物。

故乡是不喝雄黄酒的,粽子也包的很少。

家里人取乐的地方在于上午的一场竞技抓鸭子。

抓鸭子,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里也介绍过。

我不知道故乡这种习俗源于何时,但每年却是必不可少的,在天气好的时候就更加热闹了。

在端午来临之前,村里的村长会挑好十几只俊而强壮的鸭子做准备。

在其中再挑出一只最好的,在其脚上套上一个金属环,凡是抓到它的,就会另有一匹布,一担米和一桶油。

这让以前的人们乐此不疲,尽管现在不再是了,但这依然有许多年轻人参与,夺魁者则会有好的福气。

把这镜头拉近一点过。

河的两岸上是打着赤膊的人们,一挂“满
地红”响起,鸭群四次逃窜,河面上开出一朵一朵的水花。

两岸的人们惊呼,隆隆的鼓声响彻山谷。

在这一场人与鸭的角逐中,随着那一条条红丝带的解下走向结束。

夺魁的人由村中的长者授予藤环和奖品,在大家的祈祷下拥有好运。

三中的雾在山的呼吸中时隐时现,她摘下轻纱凝望远方。

说端午节作文篇8
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国家,有许多特殊的节日。

不是,端午节快到了,妈妈教我唱一首儿歌:五月五日是端阳;门口放满了艾草。

吃粽子,撒糖,龙舟就在水里了。

"
然后我妈就漫不经心的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看到整个城市的生活艰辛,就向楚王提出了富国富民的计划。

楚王偏听奸臣的话,没有采纳屈原的建议,反而被流放。

屈原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唤起楚人的爱国之心,带着仇恨跳入滚滚汨罗江和楚国。

这一天,艾香粽子会被扔到汨罗江里,这样河里的大鱼就不会吃屈原的骨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纪念屈原,粽子一直流传到今天。

带着屈原的思想,我仿佛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艾香粽子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就像是在赞叹屈原的爱国爱民精神。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很多习俗,比如挂香包、搓雄黄酒、拴红绳等等。

虽然我对妈妈教给我的知识不太了解,但是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给了我熏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端午节作文篇9
“第一个饼,第二个棕,第三个螺,第四个桃,第五个艾……”每当我读到这些童年的歌曲,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来的时候,我和姐姐都会去山上用篮子收集艾草,加上石榴叶、栀子花等。

到了第五天,家家户户门前都会种上艾草,据说可以辟邪,避邪。

当然,在我们看来,采摘艾草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为采摘艾草的时候,也带来了很多快乐。

妈妈也会用“五味药”为我们煮蛋。

听说小孩子吃了不能咳嗽!所以我们都争着吃饭。

在我的记忆中,除了吃鸭蛋,还有能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

每到端午节,我妈总会买一大堆粽子叶,泡在水里。

粽子的馅料通常是用糯米、绿豆和红豆煮的。

然后我们的孩子就像猫一样围着蒸笼转,等着粽子出来的时候。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早早就聚集在岸边,水上的龙舟队,穿着鲜艳的衣服,在风中飘扬,渴望尝试。

所有的队伍都在竞争,每个人都在齐心协力,争取第一。

这时,人们的喊声、鼓声和鞭炮声震耳欲聋。

端午节真的是一个丰富的节日!
说端午节作文篇10
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民间有包粽子、吃“五黄”、赛龙舟、插艾草、缝香袋、祭拜屈原等风俗活。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能与家人团聚。

今年的端午节共有三天假期,使我的想法成为了现实。

我们一家乘着汽车回到奶奶家——周浦。

刚一进门,爷爷热情地出来迎接我们,亲切地对我们说:“你们回来啦!晚饭已经烧好了,快去吃吧!”然后又低下头来对我说:“轶城,爷爷自己栽种的黄瓜已经长大啦!赶紧去剪几个吃吃!”说着轻轻牵着我的手,把我引到黄瓜架边。

我看到的黄瓜各式各样,有像月亮的,有像香肠的,有像大胖子,还有的又细又长又弯,像极了‘威尼斯的小船’——冈多拉。

爷爷把几个长大了的黄瓜剪下送到我的手里,我喊了一声:“谢谢爷爷!”就飞也似地冲进洗手间把黄瓜洗干净,一个人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啃起黄瓜来。

猛然间一个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中:“妈,身体可好?”这是爸爸的声音。

“还好啦,总是想睡觉!”奶奶的声音十分苍老,但又透着喜悦:“不过,终于能好好过一个端午节了。

”我耐不住性子,拿着黄瓜跑到奶奶的房间里,奶奶正坐在红木椅上,拿了把扇子,轻声说:“只可惜老二没来呀!”
一家人围坐在圆桌边吃“五黄”,谈论着一些事,从柴米油盐到国家大事,我听得入了迷,常想插几句,可是都忍住了。

时间飞速流走,转眼间天快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向爷爷奶奶告别,
踏上归途。

说端午节作文篇11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

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

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

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

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

屈原真是太伟大了!他的爱国精神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也延续到了今天。

早晨起来,妈妈就把香喷喷的粽子端到餐桌上,真是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我到餐桌前,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

妈妈说到了中午12点准,生鸡蛋会立起来,刚开始我还不相信,拿了个鸡蛋放了放,总是会倒下。

果真到了12点整,鸡蛋终于站立了起来,且持续的时间也有那么长。

我还真弄不明白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

在瓜渚湖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

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

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家齐心协力,奋力争先。

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说端午节作文篇12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大鼓,你包粽子,我跳舞。

”唱着儿歌,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是一场全国人民的“宴会”了。

这一天,我一起床,刚走到客厅,就闻到了浓郁的粽香味,原来奶奶正在煮粽子。

厨房里还不时地传出了“叮叮当当”的炒菜声,桌上已摆了不少的菜,有鱼,有肉,还有粽子。

丰盛的样子可不比除夕
夜差呀!门上,窗户上都插着艾草。

我惊讶地问奶奶:“为什么要挂这么多的艾草呢?”奶奶笑着说:“这是端午的传统习俗,祭祖、插艾驱邪、洗草药澡,你一会儿就知道了。


我们聊着天,一下就到了中午,洗完草药澡,用完午餐,准备去看划龙舟比赛。

以往冷清无比的江边现在变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啊!选手们摩拳擦掌,一反常态卯足劲。

此时,比赛开始了,只听船头的鼓声一响,选手们跟着鼓声节奏,用尽全力划着手中的桨,一艘艘船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我们看到一艘紫色的龙舟划在最前面。

啊!一艘黄色的龙舟紧跟其后,马上就要超过它了,场面非常激烈,未到终点都难分胜负。

最后,在锣鼓的响声中,观众的呐喊声中,紫色龙舟取得了本次大赛的冠军。

听爸爸妈妈说,其实赛龙舟和包粽子都是为了纪念爱国人士屈原。

相传,当时秦国军队进入楚国,屈原不忍看到破碎的家园,就在写完《怀沙》之后投江自尽了,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一天定为了端午节。

啊!端午节真是意义非凡的节日啊!在这样祥和的节日里,能与家人团聚一起过节,真是太幸福了!
说端午节作文篇13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带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当想起这首儿歌时,我就想到了每年五月五日的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终于来了。

这天,我午睡得正香,突然感觉脚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痒痒得很。

于是,闭着眼摸索着把它揪了下来,接着又睡了。

醒来后,看到床边有一条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绳。

我好后悔把它从脚上揪了下来,因为它代表的是父母送给我的祝福。

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条线绳叫什么吗?它叫长命缕。

起床洗刷后,只见饭桌上摆着七八个粽子。

剥开碧绿的粽叶,金黄的粽肉露了出来。

一会儿,妈妈又端上来几条黄鱼,几根黄瓜,几个咸鸭蛋黄。

要是再有瓶雄黄酒,这可就是名副其实的“五黄”了。

吃完饭,我想出去玩耍。

一出门,就有一种清香扑鼻而来。

这是艾草
的香味儿。

只见它的叶子呈茶绿色,香气如同普洱茶,枝干一条一条的,呈深绿色。

听妈妈说,端午节在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流行。

端午是龙节,是少数民族纪念龙的日子。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河边,那里已经有几只龙船荡在河面上。

我立在岸边,看着一行人分班上了龙船。

只听得一声大喊,所有的龙船一起窜了出去,他们谁也不让谁,奋力破浪,勇往直前。

端午节真是个让人兴奋的节日呀!
说端午节作文篇1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年又是我国法定节日放假的第一年,因此,昨天的端午节比往年过得更有意义了。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的习俗是插艾枝菖蒲箭拒邪,贴钟馗像除鬼,佩香袋、吃“五黄”去毒消灾……等等。

现在,由这些旧习俗渐渐转向过节的新时尚,讲究改善吃食了。

既重习俗,更重物质,增进亲情。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似乎比往年更忙,往来更多。

节前,小外甥叫儿子送来桃子、李子、鸭蛋等农家自产的食品,侄孙女哲英又送来黄鱼、鲜荔枝之类;节中,在杭的女儿、小儿子来电亲切问候,祝贺节日快乐。

其中也有学生,这天,卖服装的彩飞兴冲冲地送来大黄鱼、粽子和新鲜水果;到了近中午,同村的老伙伴同事老赵又送来一袋粽子,他还说:“早天亮四点钟开始烧,起镬后我即拿来,你们中餐可吃!”……这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多玉洁诚心呵!我用手一摸,粽子确实热热的,还冒着热气呢!中午,我俩和小慷,还有大儿子,烧了黄鱼、洋葱香干肉丝、黄瓜、蕃茄蛋汤等几只菜,我们就趁热吃了粽子。

晚上,大儿子事先相约,又在他家吃了丰盛的节日餐,热情快手的大媳妇还不断地给我们挟菜,深怕我们少吃。

饭后,再吃了西瓜,我们实在是太饱了。

我们深深觉得:现在不仅在物质上较充足了,精神上也充实舒畅了。

国家重民生,人间讲亲情,因此,节日的气氛更是浓浓的了。

说端午节作文篇15
重五山村好。

柳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莆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描写了端午节一天的活动,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喝酒,祈祷一年的安康,从中也反映出南宋时,江南端午节的风俗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夏节、诗人节等20多个。

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有纪念龙说、有纪念伍子胥说等。

其中,受到广泛群众认可的是纪念屈原说。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投罗江自杀,死后为蛟龙所困,世是人哀之,每与此日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币罗江后,当地百姓不舍屈原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争先恐后,于是有了龙舟竞渡的风俗,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缘由。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辟邪消灾,每到这一天,有的地方就家家户户挂艾草,菖蒲或石榴,当然,各家各户也少不了包那美味的粽子,那透着浓浓粽叶清香的粽子,还真让人垂涎三尺呢!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端午节,它不仅蕴含着祖国人民深深的情感,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

这篇习作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质朴。

小作者把端午节的风俗、传说等介绍的生动有趣,让我们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说端午节作文篇16
今天是端午节,我一早起来,就看见爸爸他们都忙着杀鸡准备着午饭。

妈妈和婶婶正在跟奶奶学包着粽子。

我赶紧洗漱完毕,吃完早餐,也加入到她们的行列——包粽子。

这包粽子也太难学了。

看到奶奶她们包的粽子是有模有样的,而我包的却奇形怪状、不伦不类。

自己心想:太丢人了。

后来奶奶安慰我说:“别伤心,每个人第一次包的时候,都不是很好看的,多学几次就好了。

”听了奶奶的话,我又包了几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也包出有模有样的粽子了!
可我有一个问题,那是一个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人们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又为什么要包粽子呢?于是,我去问爸爸。

爸爸一本正经地解释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人。

屈原是一位好官,为国为民。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跳河自尽了。

包粽子是因为有人梦到屈原吃不饱很饿似的,便叫大伙把食物丢到河里给屈原吃。

可丢下去的食物全给河里的鱼虾吃光了。

大伙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食物用竹叶包成棱角的形状,丢到河里去。

鱼虾们以为是棱角,就不敢吃了。

这样,屈原就能吃到粽子了。

那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里人们要举行包粽子、赛龙舟、插茱萸等活动。


这时,奶奶端上了一篮热气腾腾的粽子吆喝道:“吃粽子啰!”我们立刻围拢过去,拿起粽子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它的意义。

让我们祖国的这一传统节日一直传承下去吧!也让屈原的爱国精神在我们童年的心中生根发芽!
说端午节作文篇17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全国各地的习俗大都相同,但也存在些许不同之处。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可是十分的热闹,在粽香的萦绕下,平淡的生活竟也咂摸出些许滋味。

端午的家乡,如诗如画,凭增了几分古典的气息。

每年端午,父母总会带我去外婆家,至于原因,大概是家乡的习俗。

到达外婆家后,外婆总会将早已准备好的粽子端出来摆在我们面前。

儿时的我不太懂事,总喜欢一马当先抢过粽子,自顾自地品尝那由一根细长的红线捆着的粽叶里的美味。

后来,父母总会再三提醒我,要让外婆先品尝。

其一,这是外婆的劳动成果;其二,外婆是长辈。

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我也收敛了些许,以后总是将粽子先放在外婆手中,让她先尝。

母亲说,这叫“孝亲敬长”。

粽叶外包的红线一定要用剪刀一刀就剪断,不能剪太多次,外婆说,这样今后的日子才能一帆风顺。

外婆家的后面,有一条细水长流的小河,至今我都未看到尽头。

每至端午,对这条小河我总是“情有独钟”。

将一片新鲜的粽叶放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