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清淤换填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武清V1赛道清淤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天津武清V1国际汽车园项目赛道承包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澄清文件及招标答疑会议纪要;
(2) 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图中有关规定及选用的标准图;
(3) 天津市武清汽车城项目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4) 国家及天津市的现行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定额等文件和有关规定、国家现行法律、法规
(5)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及质量评定标准:
2。
编制原则
(1)遵循施工合同的相关条款的原则,以科学先进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法和工艺为手段,严格按照合同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规范、标准.
(2)遵循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的原则,以满足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要求为目标,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认真执行有关的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保证施工总工期的要求为目标,充分研究、分析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按期完成本合同工程。
(4)坚持施工全过程的严格管理原则,以保证优良工程为目标,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各项指令,尊重业主和设计代表的意见,严格管理,确保创优计划的实现。
(5)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以优质、高效为理念,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合同工程。
(6)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施工组织上以专业队为基本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设备的优势,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3.编制目的
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2)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
3)结合工程情况,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现场施工和周边环境协调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5)施工方案突出重点难点工程,力求做多方案论证优化;
6)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相结合,重点难点与总体相结合,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4.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V1赛道清淤换填部分施工安排,包括土方开挖、清淤、填筑、资源计划配置以及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措施等.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天津市武清开发区雍阳道西端、新安路、104国道及规划路所围地块内。
工程规模:工程范围面积约380,000平方米,赛道长度:约2。
4公里。
道路安全培训中心位于场内东北区,越野赛道位于场内东南区.地下隧道及U型槽一处。
项目施工工期243日历天(2017年2月15日~2017年12月15日)。
2.水文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武清开发区雍阳西道、新安路、104 国道及规划道路所围地块内,场地原为耕地,后进行了场地整平,现为荒地。
场地地势总体尚平坦,孔口标高一般介于6.14m~5.43m 之间.
2。
2工程地质
根据天津市勘察院的勘察报告,建设场地内土层按年代划分为9层,13个亚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人工土层;分层厚度为0.7—2.2m,底板标高为5。
0—3。
4m,由素填土组成,属高压缩性土。
(2)全新统新近冲积层:一般位于埋深3.5—4.0m以上,厚度一般为1。
8-3.6m,顶板标高为5。
7-2。
5m,该层从上而下分为3个亚层.第一亚层,粘土:厚度一般为0.5—2.5m,第二亚层,粉土:厚度一般为0。
4-2。
1m,第三亚层,粘土厚度一般为0。
6—2.0m.一三亚层土分布均匀,第二亚层在场内零星分布。
(3)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厚度1.0-2。
7m,顶板标高一般为2。
5-2.0m,该层从上而下分为两层,第一亚层,粘土:厚度一般为0.3-2.0m,水平分布均匀,属中-高压缩性土,局部夹
粘土透镜体.第二亚层,粉土:厚度一般为0.3-2.0m,稍密-中密状态,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
(4)全新统上组湖沼相沉积层,厚度一般为4。
0-5.5m,顶板标高一般为0.6—0。
2m,主要由粘土层组成,软塑—可塑状态,无层理,属中—高压缩性土。
局部夹淤泥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透镜体.水平分布不甚均匀,尚稳定.
(5)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厚度一般为3.0-4。
0m,顶板标高一般为—3。
5—4.5m,该层自上而下分为两个亚层。
第一亚层,粉土:厚度一般为1。
0—2。
5m,中密状态,属压缩性土。
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
第二亚层,粉质粘土:厚度一般为3.0-4.0m,可塑状,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粘土透镜体。
第一亚层分布零星,土质尚均匀。
第二亚层粉质粘土呈砂粘性互层,土质总体尚均匀,分布尚稳定。
(6)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厚度一般为2。
5—3.0m,顶板标高一般为—7。
5—8。
0m,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呈黑灰-浅灰色,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塑,无层理,含有机质、腐殖质,属中压缩性土,分布较稳定。
(7)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厚度一般为4。
0-5。
0m,顶板标高为-10。
2—11。
0m,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可塑状态为主,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粘土透镜体。
土层分布不甚均匀,分布尚稳定.
(8)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厚度一般为5.0—6。
0m,顶板标高一般为—
14.5-15.5m,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呈褐黄色,可塑状态为主,无层理,属中压缩性土.分布较稳定,土质尚均匀.
(9)上更新统第四组滨海潮汐带沉积层: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4。
3m,顶板标高为
-19.7-21。
55m,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可塑状态,有层理,属中压缩性土。
局部夹粉土、粘
土透镜体。
2。
3地下水、地震等级
2.3.1地下水
场地地下潜水水位,初见水位埋深1。
7-2。
4m,相当于标高3.66—3.34m。
静止水位埋深1.0—2.0m,相当于标高4。
36—3.92m。
表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0.50~1.00m 左右.
2.3。
2。
地震
项目场地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杨村街道,场地类别为Ⅲ类,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本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20g。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本场地属设计地震第二组,本场地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三、地基处理方案
1.地基处理
土方工程大面积施工前,除对路基宽度范围内的原地面的草皮、垃圾及有机土等杂物清除干净处理外,还需对场区内原沟塘区进行清淤换填,然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根据天津市勘测院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施工图中的清淤处理施工范围平面图,现场原沟塘在场区内大体呈网格状敷设,施工前按纵横方向对网格进行了编号,以便施工计划的实施,样板段施工计划D1~D2
段如下图:
清淤范围编号示意图
2.原沟塘区清淤换填
场地局部区域在人工回填土之前为沟塘。
依据人工回填土之前的现场测绘资料判断,然后判断这些沟塘是否在本项目道路路基范围内。
依据图中清淤的区域进行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图示清淤范围进行调整,必须保证存在淤泥的所有地方都得到处理。
在所有存在淤泥的区域范围内打坝抽水、放坡清淤,按1:1.5坡比清淤至原状土.清淤工作完成后分4层每层25cm换填山皮土,自层底每50cm用土工格栅环包.处理方式见下图;
山皮土分层换填,每层25cm厚,并对每层进行碾压密实,施工中压实质量
由压实遍数、松铺厚度、沉降差综合控制,并逐层压实至回填层顶面稳定.当碾压遍数达到预定遍数,碾压后目测无明显压路机轮迹,回填材料紧密、表面平整,且无明显的粗细料分离现象,碾压密实,压实系数为96%.
如果局部区域清淤深度超过1米,则需对超过的部分进行片石和碎石换填。
填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摊铺层厚的2/3(约30cm),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每层松铺厚度根据以往填石路堤的施工经验,初定按松铺≤50cm控制。
摊铺过程中,对个别不平处细料明显偏少、影响压实的段落,在摊铺初平的填料表面,应人工配合铺洒一层碎石或石屑料,碎石或石屑料用量约占大粒径料的15%~20%,保证碎石或石屑料填满大粒径料间缝隙.铺洒细料后,摊铺层面应相对平顺,
以利压路机碾压施工.片石和碎石换填的碾压方式与上述山皮土换填碾压方式一致。
3.沟塘回填控制要点及标准
场地路面设计标高为4。
50—7.00m范围内。
场地静止水位深度一般为1.50-2.00M,相当于标高大沽高程4。
34—3。
86M.由于本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处于潮湿状态,所以需在路基施工至设计路面结构底以下0。
3m标高后,对全部路基顶部进行再处理,处理方式为:路基顶部先施做15cm10%石灰土,再铺设15cm12%石灰土至结构底.
路基回填主要利用开挖出来的原人工回填土和对原土的挖方,其技术要求参见《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清表及换填土方弃方的地点严格按照业主指定区域堆放,采用集中弃土,不得随意弃掷.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作为填料。
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性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矢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用作路基填料.
(2)路基处理中使用山皮土,其粒径不大于30cm.
(3)路基处理采用双向拉伸聚丙烯土工格栅,每延米纵横向拉伸屈服力≥30KN/m,纵向屈服伸长率≤13%,横向屈服伸长率≤16%,网格尺寸为40X40mm.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允许偏差
(4)石灰用1~3级的新灰,硅、铝、镁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
4。
清淤换填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4.1沟塘回填时采用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由最低处起填.填筑每层压实度厚度控制在50cm 以内.上料完成后,用推土机进行摊平,先用压路机预压一遍,以提高压实层上部的压实度,为保证碾压的均匀性,碾压速度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
4.2碾压时,采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从低到高,从边到中,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30c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度宽度不小于1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碾压遍数根据压实度要求,分层厚度,回填土的土质含水量,碾压机械等情况来确定,一般为5遍为宜,具体遍数依现场实际数据为准。
每层压实面要有排水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轮迹,无明显
局部凹凸等现象。
填筑顶面标高控制由现场技术员测量后进行交底.
4。
3碾压时施工人员随时观察碾压情况,若在碾压过程中局部出现”弹簧”现象,停止碾压,把”弹簧”现象处理后再重新碾压。
作业队在一层碾压完成后,经现场技术员检验合格,质检人员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层施工。
4。
4为确保压实质量,必须经常检查填土含水量及压实度,始终保持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下碾压(严禁雨天施工),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测,确保填筑层压实质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4。
5施工环保:不得随意堆放淤泥,弃土,如清淤量较大时,可临时存放一固定场所,过后需及时进行清理。
4。
6。
施工安全:特别注意行车交通,机械车辆安全,人员及机械证件必须齐全,确保文明有序施工.
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
杜绝职工因公重伤,死亡事故;
杜绝设备重大责任事故;
杜绝责任重大火灾和爆炸事故;
杜绝交通责任重大、大事故;
职工因公负伤率控制在2‰以内;
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操作,消灭惯性事故;
创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分部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实行安全生产二级管理,一级为项目分部负责人负责,二级为领工员负责。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见《安全保证体系图》。
3、安全保证措施
3。
1参加作业的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工点有人员作业时,安全员必须到位,所派设的安全员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的员工担任。
3.2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应认真、全面地作好技术、安全交底,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按规定设置防护,才能作业.施工作业中,要随时掌握进度和质量,并随时检查机具材料无侵限,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3。
3每次作业前,安全人员应提前到位,并检查作业标志是否齐全,作业人员穿戴的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和符合规定,沟槽边坡稳定情况,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作业。
3。
4基槽开挖后深基坑周围用脚手管防护,浅基坑用警示带防护。
3.5施工负责人必须每天汇报施工情况。
3。
6要保证施工用电安全,严禁违反用电规章,不得乱接乱用,防止电缆碰破性漏电,并由专业电工作业。
3.7严禁酒后上岗。
3.8搬运时必须派足防护员。
3.9材料、机具的摆放必须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