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计算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计算例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3.边际产量在决策中的作用
4.例题解析
正文
一、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平均产量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产生的平均产量,用公式表示为:AP=总产量/生产要素投入量。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用公式表示为:MP=总产量增量/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量。

二、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在上升;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在下降;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三、边际产量在决策中的作用
边际产量在企业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

当边际产量大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可以提高利润;当边际产量小于边际成本时,减少生产要素投入可以降低亏损。

因此,企业应根据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来调整生产要素投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四、例题解析
假设一个企业的生产要素有两种:A 和 B。

当生产要素 A 保持不变
时,我们分别计算生产要素 B 增加一单位时,总产量的增量(边际产量)以及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1.当 B 增加一单位时,总产量从 10 增加到 12,边际产量为 2。

2.当 B 继续增加一单位,总产量从 12 增加到 14,边际产量为 2。

3.当 B 再增加一单位,总产量从 14 增加到 16,边际产量为 2。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当 B 投入量为 2 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此时总产量为 14,平均产量为 7。

当 B 投入量大于 2 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总产量继续增加,但平均产量开始下降。

因此,企业应选择B 投入量为 2,以实现平均产量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在企业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边际产量,企业可以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