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梳理(完整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2020年3月)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案例分析: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烟雾,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
分析20世纪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答案: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汽车较多,排放污染气体较多;地形为盆地,加上空气稳定,污染物不易散失;(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2.1水污染及其成因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的多少去考虑)
水污染的形成:排放污染物>水体自净能力
问题1: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但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但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但易造成大气污染
问题2:日本水俣湾地区形成水俣病的原因?
排入海湾的海水中含有甲基汞,经海洋生物的富集、放大作用,在鱼体中含量很高,猫和人吃了中毒的鱼后,造成了神经中毒。
问题3:江苏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工业、农业、生活、水产养殖、城市污水,排放污水多;水域封闭;在气温高、来水少的月份和年份多发问题4:1997 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
据2005 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答案: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或不达标排入河中。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实现“外住内游”;兴建污水排放管网,禁止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
总结:主要从控制污染源;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加强监管等角度去分析。
问题5: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指出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1)归纳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分析过量抽取地下水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2)说明防治地下水污染困难的原因。
答案:(1)工业、生活污水,地表垃圾,农田施用化肥喷洒农药等。
地下水水位降低,地面附近各种污水更易不渗造成污染。
(2)埋藏深;更新周期长;污染不易发现;治理成本高。
● 2.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一、城市垃圾的特点:数量大、品种多、成分变化大
二、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风中飘逸;垃圾分解释放出有害气体;焚烧会造成二次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漂浮、堆放、填埋对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污染
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垃圾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有毒液体渗入地下,污染土壤
问题1:固体垃圾的防治与综合利用
a.减量化
b.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c.无害化处理
● 2.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可吸入颗粒物
1.来源及危害:来源—工业、生活、汽车尾气、扬沙、建筑工地扬尘等;危害人体健康,还可能引发传染病。
2.案例分析:冬季北方灰霾天气多发的原因
①燃煤取暖、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扬沙扬尘等成为大气污染源;
②逆温(冬季多发)或无风的天气,少扩散;③降水少,树木落叶,少沉降和吸附作用
实例:冬季的兰州(石化工业、黄河谷地);北京等
二、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
1.形成条件:酸性气体;多雨的气候。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
雨和硝酸型酸雨;有色金属常与硫伴生,因此有色金属冶炼或烧煤往往会产生SO2气体。
2.范围变化:80年代出现在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
3.主要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
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
4.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①南方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比如湖南、江西)发达,排放酸性气体多;②南方降雨多;
③南方多低山丘陵,空气流动性差;④南方土壤呈酸性,中和少
5.酸雨的防治措施
①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②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③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
主要角度:控制污染源;尾气处理达标排放;回收制硫酸等
三、大气污染的防治
1.控制污染源
生活:集中供暖;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利用清洁能源;尾气回收处理;调整产业结构
交通:合理规划道路,减少拥堵;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
2.植树造林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问题: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指数AQI(Air Quality Index)与空气污染指数API(Air Pollution Index),两者虽有差别,但共性是:指数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越大。
0-50空气质量优 51-100空气质量良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1 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一、淡水资源的短缺
1.原因:自然原因角度——降水量、降水变率、蒸发量、储存地表水的条件
人为原因角度——需水多,供需矛盾突出;污染、浪费严重等。
回顾新加坡、我们西南地区缺水原因?
2.缺水的类型
资源型缺水:水资源总量少,多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
水质性缺水:由于水污染而导致的缺水,例如珠三角,河道水体受污染、冬春枯水期有咸潮影响。
工程性缺水:是指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存不住水或者缺乏水利设施导致的缺水,例如我国西南地区。
3.短缺的影响:水的利用——生产(工业、农业)、生活、生态
①影响生活,损害人体健康;②影响粮食产量,制约经济发展;③河湖渔业、航运受影响;
④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湿地萎缩、荒漠化加剧⑤还可能引发国际冲突
4.采取的措施
开源:海水淡水;合理开采地下水;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人工降雨。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循环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技术,培育耐旱品种;
此外还有防治水污染。
5.中国的水问题:水多(洪涝);水少(缺水);水脏;水浑。
问题研究: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由竖井、暗渠、蓄水池和明渠四部分构成。
山麓地带,地下水富集;竖井用于开掘时出土和通风;珍贵的地下水顺着倾斜的地
势,通过暗渠输送到绿洲地区,供人饮用或发展农业生产。
近年来坎儿井数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①全球变暖,高山冰川消退,补给水源减少;
②机井的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③坎儿井附近油井开发导致水源受到污染;
④坎儿井管理、维护不到位。
二、耕地日渐减少
1.减少原因①城市化占用耕地或退耕还林(生态环境脆弱区)
②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风蚀或土壤污染等造成耕地退化
2.保护耕地措施
①法律法规措施,保证耕地不减少②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耕地占用③提高耕地质量,防退化、防污染
3.2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一、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我国资源人均少;富矿少贫矿多;利用率低;分布与消费存在区域差异;供需矛盾突出。
1.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
2.开发过程中生态破坏,运输过程中交通压力,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
此外每年的能源消耗发达国家普遍较高(年耗能美国第一,我国第二但人均低),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高四、如何合理利用化石燃料?
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在矿区生产应保护耕地;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污染;对化石燃料深加工精加工;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五、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开发利用可再生及清洁能源
1.太阳能地区分布: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多;东部地区少;四川盆地最少
影响因素:日照时间—昼长、天气;日照强度—太阳高度、海拔和大气透明度。
青藏高原:①海拔高,空气稀薄,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②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③多晴朗天气。
四川盆地:①盆地水汽不易扩散,阴雨天气多②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2.风能地区分布:西北地区(西北风)和东南沿海(东南季风、海陆风、台风、海上摩擦力小等)多
优势:清洁、可再生、成本较低
劣势:风速稳定地区少;风力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风力丰沛地区与经济发达区可能不一致,输电成本高;
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可能破坏生态。
问题1: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的自然条件:有风(电)、有地(荒地)
问题2:内蒙古风力发电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优势: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丰富;植被稀疏、地势平坦对风力削减弱;劳动力、地价相对较低;距离东部市场较近。
劣势:生态环境脆弱;资金、技术力量不足。
3.水能水能丰富的落脚点:河流水量大、落差大
问题3:河流建坝发电区位分析
水能条件、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峡谷)、对生态影响、市场及远近、交通、资金技术、政策等
问题4:水坝的效益及环境问题
效益:防洪、发电、灌溉、养殖、航运、旅游
问题:淹没了……;切断了……;破坏了……;下游泥沙减少,三角洲萎缩等。
4.潮汐能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在海湾或河口建一个稍低的大坝,一般每日涨落两次,每次涨落都会引起海水水位差异,所以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发电四次。
潮汐能清洁、无污染,但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
5.生物能
燃烧木柴、秸秆、树叶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
沼气是目前我国农村比较理想的生物能。
它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产生了清洁能源(促进了封山育林、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沼液沼渣还可肥田。
6.地热能
地热的用途:发电(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站)、供热取暖和温室栽培(冰岛)等。
地热蒸汽中常含有毒有害物质,开发时要注意环境保护。
问题: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意义何在?
a.节约了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消耗
b.减轻了化石燃料开采、使用过程中环境问题
c.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d.保障了能源的使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
练习: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主要为水力压裂(将大量水夹杂着化学物质、泥沙,高压注入地下井,压裂岩石,收集天然气)技术开
采。
美国的页岩气层厚度较大、埋藏较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储
备页岩气开发技术,21世纪进入大规模商业性开发。
下图为美国本土页
岩气开采区域和天然气管道分布图。
(1)分析美国东北部大规模开发页岩气的有利条件。
(2)判断甲乙两地页岩气生产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
(3)对于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美国公众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请你表达其中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页岩气层厚度大,埋藏浅,开采成本低;河流湖泊多,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好,天然气管网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工业发达,市场广阔;专业化程度高,开发技术先进。
(2)差异:甲地冬季产量大,乙地夏季产量大。
原因:开采页岩气需大量利用水资源。
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水资源丰富;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候,夏季降水多,水资源丰富。
(3)赞同:美国页岩气丰富,生产成本低;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大规模开发页岩气可弥补能源不足;可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
反对:页岩气为非可再生资源,大规模开发易导致资源枯竭;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水资源,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打井多,破坏植被及生态环境。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 4.1 森林及其保护
一、明不同地区森林的生态效益
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持农田,调节小气候
沿海防护林、红树林-----减轻台风、海啸侵袭;保护海岸带;净化海水、改善沿海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城市绿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益)
二、目前原始森林的分布:①亚寒带针叶林:存在于亚欧大陆北部(俄罗斯)、北美大陆北部(加拿大)
②热带雨林:存在于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东南亚等
三、森林破坏的原因: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森林火灾。
森林破坏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
四、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
五、我国森林保护有哪些措施
①加强法治建设,严禁滥砍滥伐②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
③有计划采伐,采育结合④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
⑤提高木材利用率,大力发展林区副业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 4.2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一、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1)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③鼠害,虫害严重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④水资源不合理利用⑤人工管理少
二、治理措施: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
③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④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
⑤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⑥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注意:草库伦是把牧场围封起来,实行牲畜轮饲,有水源时进行灌溉,为天然载畜量的近百倍。
● 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一、湿地的生态价值----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
二、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哪三江?),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湿地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时间漫长):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
人为原因(时间短暂):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
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该向,导致水量减少
四、保护湿地措施
①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④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
● 4.4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热带雨林和珊瑚礁
人类社会不同时期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早期---狩猎和采集;现在---污染和破坏生态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自然灭绝;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栖息地改变;食物减少或污染;过度捕杀等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转移到动物园,植物园③加强科学研究建基因库,种子库
④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重点关注: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某种生物泛滥的可能原因:
生物自身因素: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侵入地环境因素:适宜生物生长的环境和空间;食物饵料充足;天敌少。
高考经典: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答案:怪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
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第五章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
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和政府(双重身份),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手段:立法和行政干预
但同时,环境管理也必须要进行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