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分析
作者:沙琳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1期
[摘要]文章对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058-01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植物(Umbelliferae)当归的干燥根,性甘、辛、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具有极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研究发现,当归含有黄酮、香豆素、挥发油、有机酸、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其挥发油虽然仅占当归化学总成分0.62%左右,却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家药品标准的成方制剂中以当归挥发油入药的品种多达40余种。

归纳、比较近年来有关当归挥发油方面的文献,拟对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反映当归挥发油组分的历史、现状和最新进展。

一、化学成分
张氏等比较了当归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的含量,结果表明,生当归中挥发油的含量最高,酒炙当归次之,土炒当归再次之,当归炭最低。

胡氏比较当归挥发油的三种提取方法,即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和分析当归挥发油的化学组分。

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最高,达1.81%,为水蒸气蒸馏法的6倍,也比有机溶剂萃取法高,气味较纯正,其当归挥发油在保持较高藁本内酯含量的同时含有更多其他成分,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法是提取当归挥发油的较佳方法。

当归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多,早期就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刘氏等对当归挥发油进行分离,得到酸性、酚性、中性三部分,其中酸性部分主要含有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酚性部分主要为香荆芥酚等化合物,中性部分则为当归酮、正丁烯基苯酞内酯。

王氏等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甘肃岷当归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出32个化学成分。

其中,(Z)-藁本内酯相对峰面积百分含量达78.62%,为其主要化学成分;6-正丁基环庚二烯、1-甲基-1-茚满醇、氧化石竹烯等11种化学成分则是首次从岷当归中分离得到。

路氏等从岷当归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Z)-藁本内酯,(Z)- 6,7-环氧藁本内酯,(Z)- 6,7-反式-二羟基藁本内酯,(E)-6,7-反式-二羟基藁本内酯以及当归酸(Z)-藁本内酯-11-醇酯等5个化合物,其中当归酸(Z)-藁本内酯-11-醇酯为首次从当归中分离得到。

董氏等采用甘肃产当归的干燥根,利用挥发油提取器,按常规水蒸气回流法直接提取当归中的挥发油,收油率为0.4%,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毛细管GC-MS联用程序升温方法对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91种组分,从中鉴定了5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相对含量的94%以上。

其中,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藁本内酯,占总含量的57.81%,除此之外,主要成分还有正丁烯基苯酞内酯(7.94%)、反式-罗勒烯(4.09%)、α-蒎烯(3.38%)等。

胡氏等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当归挥发油,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酞等6种内酯类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NMR)分别鉴定了其结构,其中,有两种成分在当归中为首次报道。

刘氏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肃岷县产新鲜当归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得到47个组分,鉴定出其中40种化合物,根据总离子流图的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约占总量的95.5%。

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藁本内酯,其次为2-乙基-1-己醇、十三烷、9,12-十八烯酸单甘油酯、9,12-十八二烯酸乙酯、十七酸乙酯等。

李氏等采用GC法,选用毛细管柱,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物,建立了当归挥发油中主要成分(Z)-藁本内酯的测定方法。

测得其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51.6%。

二、药理作用
1、对子宫的影响
1)对离体子宫平滑肌的影响
2)对痛经的治疗作用
2、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
当归挥发油中的藁本内酯具有较强的解痉平喘作用,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且藁本内酯0.14mg/kg产生的平喘效力与氨茶碱50 mg/kg相仿。

藁本内酯不仅对豚鼠离体器官有明显的松弛作用,而且对乙酰胆碱、组织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器官平滑肌痉挛也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李氏等采用体外实验观察用乙醇提取纯化得到的总当归内酯(以藁本内酯为主的当归挥发油)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归总内酯能明显促进脾细胞、胸腺细胞增殖,且不同浓度的当归总内酯可增强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的LA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拮抗环磷酰胺(100 mg/kg)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抑制作用,同时恢复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当归总内酯能明显增加小鼠L3T4+及Lyt2+细胞比例,在浓度为250 μg/mL时,当归总内酯明显增强小鼠细胞毒T细胞(CTL)的功能,其杀伤活性增加80%。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A3部位对心肌生理特性和动作电位的影响
2)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3)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5、抗炎镇痛作用
刘氏等采用急性炎症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和亚急性炎症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分别观察从新鲜当归中提取的当归挥发油对急、慢性炎症的实验性渗出、肿胀、增生的影响;并采用化学刺激物(醋酸)注入小鼠腹腔,引起深部的、大面积而持久的疼痛的动物模型,观察当归挥发油对疼痛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醇提当归挥发油既可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与渗出,又可以抑制炎症晚期的组织增生与肉芽组织形成,同时对化学物质(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效应。

6、其他作用
当归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藁本内酯与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具有亲和力,其保留行为与钙离子受体拮抗剂维拉帕米相似,不会引起正常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但能明显抑制bF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当归挥发油可使草原革蜱、日本血蜱、青海血蜱、血红扇头蜱的幼虫和成虫在8~21 min内全部麻痹,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有效驱避时间为5~7.5 min。

三、小结
当归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其挥发油含有(Z)-藁本内酯、6-正丁基环庚二烯、1-甲基-1-茚满醇、氧化石竹烯、棕榈酸、邻苯二甲酸和香荆芥酚等多种化学成分,对正常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呈双向调节作用,可治疗痛经,保护局灶性脑缺血,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平喘,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炎镇痛等。

近年来,关于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结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报道不断涌现,但由于当归挥发油药理作用极其广泛,物质研
究基础复杂,很多化学组分及其结构有待确证。

相信随着现代分离技术的进步,当归挥发油中更多的化学组分将得到分离,结合现代分离技术和药理学技术,有关当归挥发油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竹南,吕圭源,楼招欢,吴人杰,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网,201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