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几点探索_叶汉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掌握形近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的词汇所形成的习惯性的固定搭配;将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进行对比,讲清楚词汇的不同点,使学生在写作时不直接把母语翻译成汉语表达出来。对于母语中没有涉及到的词性,如量词等,要进行专门的精讲精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词及其用法,而不至于张冠李戴。
2.加强汉语语法教学,使学生明确母语和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学校应开设专门的语法课,教师在语法课上详细讲解汉语的句子结构、语序,以及不同词性的词汇的使用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应该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将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语法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知道两种语言在语法上的区别,掌握汉语语法,并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以避免在写作时出现母语式的汉语句子。
3.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汉语思维的习惯。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和汉语思维习惯的一种有效方式。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的道理,学汉语也要坚持朗读和背诵。汉语思维是以汉语语言本身作为载体的,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朗读、背诵课本上的对话、课文以及相应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更多地接触汉语,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和对汉语言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把这些语言材料贮存在大脑里,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就会不断增强,语言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就会逐渐形成用汉语思维的习惯,从而减少母语对汉语写作的负迁移,有效地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4.培养学生建构语篇、模仿写作的能力。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一想到写汉语作文就感到焦虑、紧张或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这样就能将语篇结构的分析、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得益彰的统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目的。这样做既能使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对阅读材料理解得更准确、深入,又能使每一篇阅读材料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文,从而保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有充分的写作模拟训练。
参考文献:
[1]周全.母语负迁移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
[2]李晓琪.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9.
[3]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3.
[4]赵金铭,毛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马波.也谈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消除途径[J].新乡学院学报,2009,(3).
人的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和想象的有机统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小学阶段,语文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来有效增强和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
从教多年来,我不断对小学生想象作文进行探索研究,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的一些做法,愿与大家共勉。
一、立足社会生活,鼓励学生想象
学生在写想象作文时,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如果学生连作文素材都很有限,自然就很难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春天来了,我们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鼓励学生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来练习写作文,学生经过观察,眼中有了春天,想象力自然就丰富起来,一个个优美的句子从他们稚嫩的笔尖流淌而出:“门前的小溪是春天的丝巾吧?”“天上的朵朵白云是春天的裙子吧?”等等。所以说,生活是想象作文的基础,小学生只有立足于社会生活,才能使想象更加合理、更加丰富。
二、借助范文延伸,启发学生想象
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必定善于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会发散思维。因此,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发散型思维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我们平时所说的延伸性作文就是在已有故事结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延伸想象故事的结尾:乌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引导学生根据平时阅读的课外读物,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思维发散和大胆想象,然后去写作文。这样,学生的习作竟有许多不同的结尾,有的学生一个人就能写出两三种结尾。这样,通过师生互相启发,学生再努力寻求不同的结尾,无形中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同时又进行了多角度的、发散型的思维训练。学生新奇的设想将会层出不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在这有趣的延伸性想象中得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悄然提高了。
三、写画两相结合,丰富学生想象
早期儿童的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入学以后,
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几点探索
叶汉波
(福建省漳浦县旧镇中心学校,福建漳浦363213)
摘要:小学阶段,语文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来有效增强和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从教多年来,我不断对小学生想象作文进行探索研究,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的一些
做法,愿与大家共勉:立足社会生活,鼓励学生想象;借助范文延伸,启发学生想象;写画两相结合,丰富学生想象;引导学
会组合,加强学生想象;通过童话引路,拓展学生想象。
关键词:生活;延伸;结合;童话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19-02 %%%%%%%%%%%%%%%%%%%%%%%%%%%%%%%%%%%%%%%%%%%%%%%
【阅读与写作】
他们的绘画兴趣会更加浓厚,视野也更加开阔。不仅能画出比较复杂的物体,而且能画出组合式的人物活动的场景。对此,教师可以让他们先绘画,再习作,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能把作文素材显性化,降低取材的难度,从而降低作文的坡度。更难能可贵的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敞开了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创作。例如,在教学《画风》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画风,再让学生想象绘画,对绘画的水平不作要求,能表达意思即可。于是,学生们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边想象一边绘画,竟画出了不少有独特意境的想象画。有的学生画了几朵飘舞的蒲公英。十分钟后,我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画并讲解图意。这位同学说:“……一阵风儿吹过,蒲公英告别了妈妈,她乘着风的翅膀,去环游世界……”这是多么独特的想象,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这种想象是教师语言启发所无法代替的,而且学生在“构思—绘画—写文”的过程中经历了由想象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必定会不断融入学生新的想象和创造,那一幅幅色彩丰富,新颖独特的彩画,一篇篇生动形象的文章,不就是一朵朵创新之花吗?
四、引导学会组合,加强学生想象
善于组合是创造者产生新思想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大门的敞开,互联网的开发利用,现在的学校已渐趋于更加开放的、没有围墙的、没有国界的学校。知识更新也更加迅速,仅仅依靠经验的积累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只有踩着巨人的肩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小学生作文教学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他们迅速找到材料之间的结合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在教了《找春天》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后,我引导学生把《找春天》中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课文插图重新组合,想象诗人看到春天美景以及儿童捕捉蝴蝶的快乐情景……此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跨学科组合,课内和课外组合,古今中外组合。这样的组合训练,既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又能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提高。
五、通过童话引路,拓展学生想象
俗话说“爱拼才会赢,敢想才会有创造”。从古到今,哪一种发明不是从最初的、看来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想象中创造出来的?敢于想象,正是创新能力的不竭源泉。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品质。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出的故事,是打破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局限,在理想世界里畅游的一种幻想。因为小学生有好奇的心理特点和爱幻想的天性,所以小学阶段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采用童话引路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品质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让学生写“铅笔盒里的悄悄话”、“垃圾桶的自述”、“课桌的哭泣”等都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写出一篇篇佳作。
“比陆地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是那么宽广,那是因为我们具有无穷的想象力。有想象才能有创新,才能有创造发明,才能有不断变化的今天和充满无限希望的明天。让我们放飞童心,还儿童一片想象的天空吧!
所谓兴趣,就是指人对某种事物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一般来说,激发人兴趣产生的重要渊源是人对某种事物所产生的成功感受。一些权威人士对中职学生对待作文教学的不同心理进行调查发现:中职学生不喜欢作文的比率占百分之八十五。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中职学生对作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要培养中职学生对待作文教学的兴趣,就必须首先让他们对作文有一种成就感。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呢?我以为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要积极营造感受成功作文的环境,激发学习写作的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为中职学生有机会感受自己作品的成功来营造一定的环境,在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要充实学生作文的素材。由于中职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够宽广,他们的见闻和生活体验也非常有限,因而充实他们的写作素材就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多组织一些课外校外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劳动和社会调查等。让他们走进自然去感受四季的变化,走向社会去体验人世间的风俗习惯,从而更多了解社会,使他们写作的笔触伸到家庭和学校,走向社会的角角落落,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心灵体验生活。
2.要给学生一个写作的广阔空间。教师可结合学校工作、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的需要积极开拓写作的渠道或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练笔的空间,并长期坚持,练就学生写作水平。例如: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写作随笔本”,随时即兴写练文笔;利用校报、板报、橱窗等阵地,积极撰写手稿,锻炼写作手笔。教师还可以根据社会生活需要逐步更新作文教学理念,多让学生写一些适用性强的文章,如新闻、小品、故事、打油诗、文章赏析等。这就使学生感到写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3.要改革教师的作文评价机制。教师要改变作文评价机制,在评改学生作文时,不仅要指出它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学生习
培养中职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探索
杨红郁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职业中专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要培养中职学生对待作文教学的兴趣,就必须首先让他们对作文有一种成就感。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呢?第一,要积极营造感受成功作文的环境,激发学习写作兴趣;第二,要给学
生展示作文成绩的平台,培养学习写作兴趣。
关键词:探索培养;中职生;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20-02
-----------------------------------------------【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