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桥头三小“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支撑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的平台,成为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一、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
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
”每个人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的,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教。
若想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不仅是为师之道,更是为人之道。
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尊重学生的知识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教师要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的观念,要相信学生能成功、能成才。
二、相互沟通,了解需求
师生有效的沟通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通过沟通,让学生能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能化为向上、向善的行动。
教师能理解学生各种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在情感上,师生之间能互相接受,
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为学生服务,构建一种相互理解、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洞察学生的思想动向,了解学生在知识上的需求,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
要杜绝老师不顾学生实际,不问学生在知识上的需求,凭经验教学,凭想象教学,这样做必然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堪忧。
三、相互约定,达成共识
师生要换位思考,充分酝酿,形成共同的愿景,制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共同体成员真心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此外,共同体成员还要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共同参与的主体活动,师生分别要遵守的承诺等。
相互约定,达成共识,是形成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相互信任,同心同德,形成强大的合力,实现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愿景。
四、相互督促,保证落实
一个目标的实现要经历确定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如何落实这些措施几个阶段,其中关键在落实。
计划制定了不去落实等于没有计划,既然师生双方有了约定,就要相互督促、想尽办法、分工协作、各负其责、迅速行动,将落实进行到底。
五、相互协商,共克难关
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每一次的收获都必须努力。
在实现学习共同体愿景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师生
要相互鼓励,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共同进行多维度的立体诊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改进思路,完善措施。
在学习共同体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引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以人格引领人格,以思想引领思想。
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享受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
所以,作为教师,给学生幸福是自己的职责,给自己幸福是工作的回报。
学生成长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构建师生合作文化,实现师生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把师生学习共同体打造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言,“如果教师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那学生就犹如那些分得土地,可以自由耕种的农民一样,获得了真正的解放,潜能就释放出来了。
当鞋合脚的时候,脚被忘记了。
当教育适合学生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生命的伟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