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重走长征路》电子小报—制作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重走长征路》电子小报——制作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重走长征路〉电子小报——制作篇》是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这节课的任务是利用WORD软件制作一份“长征”主题的电子小报。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整合信息的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有搜集、下载信息的能力,对于Word的基本操作已经学过,掌握的旧知识需要回顾,第四课学生已经完成制作小报的资料准备和技术准备,为本课正式制作小报做好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子小报的布局实现、栏目的制作。
教学难点:电子小报的美化。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利用探究式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查找、获取、加工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伴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机房、极域电子教室教学系统;
2、学生制作小报课前收集的所需资料;
3、拟定电子小报评价标准,并打印若干份备用。
4、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计划好了自己的电子小报,并收集了制作
小报的相关素材、掌握了一些制作方法,本节课同学们将根据学生
电子小报评分标准,以小组合作方式动手制作电子小报。
学生分组
组内分工
进入课题
明确任务
图形、栏目框等进行协调,合理选择颜色搭配。
)
各个栏目制作完成后,整体调整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注意下面的问题:
1、栏目内文字字体、颜色可能不一样,但字的大小不能差异太大。
2、加强文字与背景颜色的视觉反差。
如果是图片背景,可以通过
调整图片的对照度和亮度的方法来淡化图片。
3、注意栏目框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协调,各栏目颜色的搭配,
版面的修饰美化。
【小经验】:在前期栏目制作时,不要在颜色、字体等问题上花过多时间进行修饰美化,当整体版面布局完成后,再进行调整,这样可以重复劳动,提高制作效率。
探究学习实践应用
电子小报制作环节:
学生按小组进行电子小报制作,每个小组设1位制作进度管理
员,每完成一个步骤,派人向老师报告,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
最好?掌握学生制作电子小报的进度,并把进度反应在“制作进
程表”上。
教师巡查指点,对学生无法在小组里得到解决的问题
给予指点。
提醒已经完成作品的小组,进行作品的调整和美化。
学生操作
小组比赛
充分体现
探究式自
主学习方
法在本课
的应用,
强调学习
过程的有
效管控,
保证学生
参与其
中。
作品评价
老师根据制作进程表,发现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完成制作任务
后,组织学生抽签确定小组作品展示顺序,组织学生对照评分标准
进行小组内部评价,确定作品介绍发言人。
各小组按照抽签的序号,进行作品展示,发言人讲授组内分工,
展示成果
学生互评
交流评价
采用组内
评价,小
组互评、
老师评价
教案评析:
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三维目标明确,重难点准确。
教学方法上利用“探究式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归纳、整理信息,最终完成一份主题明确,体现一定技能应用的电子小报,操作性很强,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
在教学任务的布置上,执教者根据学情差异分层设置难易度不等的任务,或者提供多项选择,由学生自助选择更感兴趣的内容来完成任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报的框架、刊头以及各栏目的制作。
难点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并熟练应用技能技能之后,如何将电子小报做得更美观。
本课提倡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沟通、协调、合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有效开展小组。
在探究学习环节,学生根据上节课中对不同报纸的设计风格、特点初步了解,已经对电子小报版面的构成有了一定的计划,能设计出各自的电子小报的具体栏目,并根据了解的相关技能技能来完成任务。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创作灵感,启示学生思考怎样美化文本框、自选图形、剪贴画等。
在学习新知实践应用环节,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尝试、小组合作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美化小报方面上自主探究、呈现更好的作品。
在作品的评价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始终引导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参与团队活动的激情。
在知识和技能学习方面,本课涉及到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综合素养,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以学科整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