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5-2光的干涉(双棱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5-2 双棱镜干涉
[实验目的]
1.观察分波阵面干涉—双棱镜干涉现象并研究其定性规律。
2.掌握用干涉法测定钠光灯波长,学习测微目镜的使用,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实验仪器]
光具座、钠光灯、狭缝、双棱镜、测微目镜、凸透镜等。
[实验原理]
双棱镜干涉实验在光具座上进行。
图25-1是本实验的装置和光路俯视简图。
从钠光灯M 发出的单色光照亮狭缝S ,S 作为次级光源照射到双棱镜B 上。
双棱镜是由两个很小的锐角(约0.5º~1º)和一个很大的钝角(约178º~179º)构成的三棱镜。
经过双棱镜后光被折射成两束,即光的波阵面经过双棱镜后被分成前进方向不同的两部分,这两部分波阵面如同从两个虚光源S 1 、S 2 直接发出。
S l 、S 2 即为相干光源,在它们各自发出光束的重叠区域就会产生干涉现象,利用测微目镜F 观察和测量重叠区域内干涉条纹的分布。
本实验中,任意相邻两明(或两暗)条纹.的间距为
λd D x =∆
两虚光源之间的距离d 可用二次成像法测量。
在双棱镜和测微目镜之间放一凸透镜L ,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 0 ,在狭缝与双棱镜的距离小于2f 0 ,狭缝与测微目镜分划板之间的距离D > 4 f 0 ,狭缝、双棱镜和测微目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只移动凸透镜,当分划板上分别出现两个虚光源的缩小像和放大像时,分别测出两虚光源像之间相应的间距d 1 和d 2 ,则虚光源的间距
21d d d =
图25-1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调整光路。
二、研究双棱镜干涉的定性规律。
三、用测微目镜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
四、测量两个虚光源之间的距离d。
[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表25-1用测微目镜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
单位:mm
D=0.5654m,Δm(D)=0.5×10-3 m,Δm(Δx)=Δm(d)=0.001mm。
表25-2测量两个虚光源之间的距离d
单位:mm
nm 94.586m 1094.5865654
.010114.010911.293
3=⨯=⨯⨯⨯=∆⋅=---D x d λ
m 1029.03105.03)
()()(33--⨯=⨯=∆==D D u D u m B
()()()[]
mm
1036.0001.0001.00001.00001.030
1561)(322
22612-=⨯=+-++-++-⨯=⨯=∆∑i i
A x u ν mm 1058.03001.03)
()(3-⨯==∆∆=∆x x u m B
mm 1068.0)1058.0()1036.0()()()(323232
2---⨯=⨯+⨯=∆+∆=∆x u x u x u B A
()()[]
mm
1036.0001.00001.0001.0001.0030
1561)(22222612-=⨯=++-+-++⨯=⨯=∑i i A d u ν mm 1058.03001.03)
()(3-⨯==∆=d d u m B
mm 1068.0)1058.0()1036.0()()()(33232
2---⨯=⨯+⨯=+=d u d u d u B A
%
5.000512.0911.21058.0114.01058.05654.01029.0)()()()(2
3232
32
22≈=⎪⎪⎭⎫
⎝⎛⨯+⎪⎪⎭⎫ ⎝⎛⨯+⎪⎪⎭⎫ ⎝⎛⨯=⎥⎦
⎤
⎢⎣⎡+⎥⎦⎤⎢⎣⎡∆∆+⎥⎦⎤⎢⎣⎡=---d d u x x u D D u u cr λ nm 3005.300512.094.586)()(≈=⨯=⋅=λλλcr c u u
nm )3587()(±=±=λλλc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