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小说反英雄人物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二战后美国各类小说的主人公频频呈现反英雄的特色。
他们是矛盾的综合体,既有缺失的性格,也不乏追求自我本质的个性,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结局。
这样的描写不管从大众化倾向还是审美角度来看都颠覆了传统的人物塑造手法,给人予真实感,从而深化了该时期文学作品的荒诞异化主题,揭露了残酷、虚伪的现实社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反英雄;二战后美国小说;人物塑造;生存状态
二战后的美国作家为文学人物画廊充实了一类独特的人物形象。
他们缺乏传统主人公相关的英雄品格,不再尽善尽美,奋发向上;不再勇敢正直,张扬自我[1],这类流行人物被称为“反英雄”。
如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霍尔顿,《奥吉·玛琪历险记》的奥吉·玛琪,《二十二条军规》的尤索林以及《在路上》的萨尔、迪安等人就是这一类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
本文对这些作品的人物形象作探讨,重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该时期反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文学作品的主题以及对人类生存现实的独特关注。
一、反英雄
“反英雄”(anti-hero)是现代文学中的一个术语。
《朗曼20世纪文学指南》(1981年版)对“反英雄”的概念做了简要解释:反英雄否定行为的准则或先前被视为文明社会基础的社交行为。
这些人故意反抗或根本无视行为规范,甚至把现代社会看成是非人的世界。
本文所要讨论的反英雄人物除了具有以上特征以外,还兼有二战后美国这一特殊时代社会背景所赋予其鲜明的特色。
二、二战后美国小说中反英雄人物的形象特征
1.矛盾性和不确定性
二战后美国小说的反英雄较以往更具有矛盾与不确定的性格。
他们一方面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对自我本性的张扬,一方面又向现实低头,随波逐流;有时对控制、压抑自我的外在力量具有较强的反抗意识,有时又性情懦弱,优柔寡断。
在奥吉、萨尔等人的行动上和心理上每每出现这样的矛盾。
“爱”与“恨”不断充斥着奥吉的内心。
他憎恨被人控制,但为了生存却一次又一次地臣服于别人的控制。
《在路上》中的几个年轻男女几次横越美国大陆,一路上作了不少惊人之举,但反叛与妥协不断煎熬着萨尔的内心,他始终处于矛盾之中。
在读者眼里,反英雄都是一些亦正亦邪之人。
霍尔顿一方面始终保留着他羞于出口的“爱”:对妹妹的关爱,对修女的帮助,对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渴望以及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2];另一方面他又是不求上进的“坏学生”,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话。
相比之下,《在路上》中的迪安等人就更为放纵和离经叛道:酗酒、飙车、乱交、盗窃和吸大麻。
但他们也存有良知的一面:迪安对下层社会的人们充满敬意,乐于助人;一心想要成为作家,经常“上树爬进好朋友家的阁楼,整天躲在上面看书……”[3]
2.不懈探求的个性
反英雄的矛盾以及不确定的个性注定让他们常常陷入悖谬的困境,然而却不能阻挡他们在精神上的追求与对“自我”的寻找。
四部小说中的“反英雄”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流浪或出走。
萨尔和霍尔顿想以奔波藉以找到那份心灵的自由;奥吉则试图通过流浪寻找自己的“本质”,一再受挫之后却发现了一条生命的轴线,即真理、爱情、和平、富足与和谐,他依然充满热情地期待下一次历险;尤索林清醒地认识到“二十二条军规”的本质是规定所有的人不能离开军队,他不惜通过一切荒诞怪异的行为摆脱其设置的这个“圈套”,保全自我成为他的唯一目标,而当一切努力都失败以后他又借机逃到了瑞典。
3.悲剧性
反英雄通过自己的反叛行为表达其对现实的不满,他们渴望自由,找寻自我,然而残酷的现实令他们难逃理想破灭的厄运。
因此,反英雄的结局无不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尤索林最终还是未能战胜“二十二条军规”的悖论,只能以成为逃兵的方式寻找出路,但“军规无处不在,变化多端”[4],因此,逃也逃离不了二十二条军规;奥吉也未能真正实现自我,最后成为一个非法倒卖战争物资的掮客;萨尔虽然与来自社会最底层的迪安结伴同行,追求心目中的无限自由,但他作为中产阶级一分子的身份迫使他做出妥协,最终离开了迪安;霍尔顿虽然经历了三天三夜的流浪探索,但终究未能成功地跨越童年时代与成人世界之间的鸿沟而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
三、二战后美国小说中反英雄人物的艺术表现手法
1.意识流
意识流包括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两种形式。
小说家在描写反英雄时,非常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挖掘,着力突出他们不受逻辑思维和时空限制的思绪。
首先,意识流手法反映了反英雄人物混乱焦虑的内心世界。
在小说中,他们的内心活动天马行空,与混沌荒谬的外在世界相映益彰。
例如,尤索林一会儿想起他帐篷里的死人马德,一会儿又联想到惨烈的博洛尼亚大包围行动;斯诺登在飞机尾舱死去时溅了他一身鲜血那一幕情景则不时闪现在他眼前。
可见,尤索林的内心充满着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存的焦虑。
其次,意识流手法也把反英雄性格中不为人知的一面表露无遗。
奥吉这样归纳对Einhorn这个“精神上的父亲”的情感:“然而我有时很看不起他,我对自己说他一无是处,自私,猜疑,挑剔还有虚伪。
但是最终无论何时我都很尊敬他。
”[5]这段内心独白是对他自相矛盾个性的极好写照。
此外,反英雄们也是孤独无助的,这从《二十二条军规》尤索林的内心独白中可见一斑。
尽管他心里明白“第二十二
二战后美国小说反英雄人物形象分析
□广东医学院外语教研室陈雨宇
91
条军规不存在,对此确信无疑,可那又有什么用呢?问题在于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6]他是在那个疯狂世界中唯一能清醒看到“二十二条军规”本质的人,但反抗的力量如此单薄,只能以失败告终。
2.大众化倾向
二战后美国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大都来自代表社会大众的中下阶层,如犹太私生子奥吉,轰炸兵尤索林,作为中产阶级一分子的萨尔、霍尔顿以及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流浪汉迪安等等。
作家倾向于用一些在芸芸众生里的小人物取代那些丰满有力的、能主动把握自己命运的英雄。
这些转变与二战后美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20世纪上半叶爆发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灾难以及随后的种种危机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人们对传统价值观产生质疑:科技进步的成果为何给人类带来惶恐和不安;人们所向往的“美国梦”背后为何是“与死亡、荒谬以及心灵相对抗的噩梦”[7]。
民众看不到未来的出路,陷入精神危机的深渊。
作为社会中最敏感的一个群体,作家们不失时机地通过反英雄这一代表性人物喊出大众的呼声:用愤世嫉俗的态度表示内心的不满,又为寻求生存之道而“上下求索”。
因此,尽管人物的大众化偏离传统的人物塑造手法甚至还展现出反英雄不甚光鲜的一面,但却使他们更接近社会的大多数人,更贴近现实,受到读者的喜爱。
3.美与丑的共存
二战后的美国现状导致作家对于存在的一切产生了怀疑,他们逐渐背离了“美丑分明、崇高与卑下分离的传统美学原则”[8],把美与丑、崇高与卑下融于同一人物形象中,唱起了丑的赞歌,“美”不再占据统治地位。
反英雄品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正是通过这样颠覆性的艺术手法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人们时而对他们反叛颓废的行为和言语痛心疾首、哀其不争,时而又对他们追求自我的决心赞叹不已、心存希望。
当人们不断在“美”与“丑”之间徘徊时自然会禁不住探究隐藏在其中的深层次原因。
他们正是因为心中的美好梦想在残酷的现实中找不到实现的途径,而只能靠外在的“丑陋”来发泄,反叛固有的一切,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可以说,这种“美”与“丑”的碰撞给予人更真实的感觉,“显示了文学作品中人物造型的特殊魅力。
”[9]
四、反英雄人物的存在价值
1.文学意义
反英雄人物身上体现了二战后美国小说荒诞、异化、追寻以及失落与孤独等主题。
异化是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脱离了自己的本质,走向其对立面。
反英雄对异化的体验具有较明确的认识,他们对控制、压抑自我的外在力量具有较强的反抗意识。
例如奥吉所害怕的是一旦接受他人的控制,“就会毁灭自我,对于他而言,当代社会似乎特擅长这种毁灭技巧。
”[10]为了避免异化,反英雄一方面用种种或者荒诞或者反叛的行为抵御着外界对“自我”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不断在追寻真正的“自我”。
但是在荒诞不经的现实社会,科教的异化最终导致了人的异化,他们不过都是苟且活着的毫无英雄气概的小人物而已,他们的抗争也难逃失败的下场。
作者正是通过这样扭曲的反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当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自我与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他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也逐步失去了自我,剩下的只有失落与孤独感。
2.现实意义
反英雄无论在大众化倾向还是从审美角度上都给人以真实感。
尽管他们身上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因素,但也有批判现实的积极因素。
一方面,他们“暴露的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它反映的是社会范围内人的生存矛盾和价值观念危机,体现的是作者对整个现实的痛切关注。
”[11]无疑,反英雄的遭遇向读者展示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当代美国人信仰丧失、理想破灭的精神特征。
另一方面,反英雄为逃避现代文明而做出的消极反抗行为,必定能激发现代人对整个社会做出深层次的思考。
产生这类扭曲人物的土壤是病态的畸形的社会。
如果想要拯救反英雄,唯一的途径只能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荒诞不经的社会。
因此,反英雄的存在表明了作家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抨击,也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质疑。
五、结语
二战后的美国小说把反英雄形象的描写推到了极致,这是一种特殊时空背景所造成的特殊的文化现象。
这类内涵深刻、形象丰富的人物形象的出现不但深化了文学作品的主题,而且通过给读者带来痛心或者无可奈何的感觉来唤醒人们正视现实存在的弊端,为寻找出路作出努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英雄小说的盛行并不意味着人类希望的破灭,相反,它起着强烈的警世作用,这正是反英雄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家鹤.从20世纪西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变化看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61。
[2]Salinger,J.D.The Catcher in the Rye[M].Great Britain:Penguin Books,Richard Clay Ltd.,1951:180。
[3]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M].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
[4]叶拉美.浅析现代派和后现代派之异同——
—再读《第二十二条军规》[J].外国文学研究.1998(3):79-80。
[5]Saul Bellow.The Adventure of Augie March[M].England:Penguin Books Ltd.,1984:99.
[6]Heller,Joseph.Catch-22[M].New York:Simon& Schuster,1961:331.
[7]Clayton,John Jacob.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 [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9:39.
[8]赖干坚.反英雄——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角色[J].当代外国文学,1995(1):145。
[9]黄铁池.当代美国青年造像[M].当代美国小说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92。
[10]Galloway,David D.The Absurd Hero in American Fiction[M].Austin&Londo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4: 96.
[11]王岚.反英雄[J].外国文学,2005(4):48。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医学院青年基金(XQ0733)”的研究成果。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