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4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练习课件(44张)(共4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何谓也 ④可谓仁乎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 解析 ①中“诸”用在句中,作兼词“之于”用;
②中“诸”用在句末,作兼词“之乎”用;③中“ 何谓”是“谓何”的倒装,“谓”作“说的是”讲; ④中“谓”作“称为”“叫做”讲。
”。B项古义为“担忧”。D项古义为“贫穷 ”。与今义均不同。 • 16.下列各句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克己复礼为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D.举直错诸枉
• D解析 “错”通“措”,译为“安置”。
•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定正确 的一项是( )
• ①举直错诸枉 ②尧舜其犹病诸
• 答案 C
• 2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得复见将军于此 • A.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 B.仲尼岂贤于子乎 • 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D.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解析 D项与例句相同,都是介词,在。A项介
词,引出宾语,不译;B项介词,比;C项介词, 对。 • 答案 D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答案:D • 解析:①介词,凭借;②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③连词,表并列;④连词,表并列。
•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行:做,实践
•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5分)
• 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 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分)
• 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 通达就使别人通达。
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下归仁焉
句末语气词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樊迟未达
达:明白,理解
• B.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诸:诸多
• C.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远:被疏远
• D.雍虽不敏 敏:聪明,机智
• B解析 诸:兼词,之于。
•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
• 答案: B • 解析:A项,①代词,代指“克己复礼”;②语气副词,表商榷。
B项,①②都是连词,虽然。C项,①兼词,相当于“之于”; ②形容词,各个。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于。
•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
• 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②无求生以害 仁 ③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④任重而道远
• A.(樊迟)问知 • B.子曰:“知人。” • C.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 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 【答案】 AC(AC都是同“智”,B.了解,D. 掌管)
• 30.下列句子中的“其”字,和例句用法相 同的一项是( )
• 例:子曰:“其‘恕’乎” • A.请问其目 • B.尧舜其犹病诸; •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答案】 B(都是语气副词,大概)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问知。子曰:“知人。” B.举直错诸枉 C.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解析:A项中“问知”的“知”,通 “智”;B项,“错”通“措”;C项“乡”通 “向”。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仁由己
依靠
B.在家无怨 古代大夫的家族或古时卿大夫的封邑
• A.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 B.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答案】 B(B是使动用法,使……广博,其他 都是正常用法)
• 3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 项是( )
• 18.下列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己欲立而立人 B.尧舜其犹病诸
• C.不仁者远矣 D.死而后已
•D • 解析 D项停止。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站得住。B项名词作动词,担忧,忧虑。C项形 容词作动词,远离,疏远。
• 19.下列句式为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 A.克己复礼为仁 • B.仲尼岂贤于子乎 • C.仰观宇宙之大 • D.“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 2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请问其目(条目)
回虽(虽然)不敏
• 在家(家庭)无怨
• B.未达(明白) 何谓(说)
• 能济(帮助)
• C.病(担忧) 取譬(比方)
• 弘毅(坚强)
• D.处约(贫困) 处乐(安乐)
• 利(以……为利)仁
• 【答案】 A(家:古代大夫的家族)
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
• (1)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 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 (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 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 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 (3)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
不仁者远矣。
• 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啊!舜做了天子,从众人 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讲究仁德的人就 疏远了。
•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归附。
•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实行。
• B.出门如见大宾
见:看见。
• 使民如承大祭
承:接受。
• C.在邦无怨
怨:埋怨,责怪。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已:停止。
• 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约:约束。
• 知者利仁
利:利用。
• 解析 A项“归”:称许,赞许。B项“见”:接 见:“承”:承当。D项“约”:贫困。
• 28.下列句子中的“请”字,和“请问其目”的 “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B.仪封人请见 • C.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 D.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答案】 A(题干和A都是“请允许我……”的 意思,B、D请求,C.请你……)
• 29.下列句子中的“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是( )
• 31.下列句子中的“方”字,当“方法”讲的 一项是( )
• A.可谓仁之方也已。 • 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 【答案】 A(B.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C.方 圆,D.当)
• 32.下列句子中的“博”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是
C.举直错诸枉
D.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答案:A
解析:B项,知,通“智”。C项,错,通“措”,安 排,安置。D项,乡,通“向”,先前。知,通“ 智”。
8.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
A.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②夫济大事必以人 为本
B.①可谓仁之方也已 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C.①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②约我以礼
•D • 解析 D项宾语前置句。A项判断句,“为”
表判断。B项状语后置句,“于子贤”。C 项定语后置句,“大之宇宙”。
• 20.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樊迟)问知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举直错诸枉 D.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 B 解析 A项“知”通“智”。C项“错”通“措”。D项“ 乡”通“向”,“知”通“智”。
对于
C.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引出对象
D.能使枉者直
……的人
解析:B项中的“于”意为介词“给” 或“到”。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非礼勿言”中的“言”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名之曰褒禅 B.六王毕,四海一 C.素善留侯张良 D.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答案:A 解析:例句中的“言”与A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言”,说。“名”,命名。 B项,“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C项,“善”,形容词作动词,对人友好; D项,意动用法,以……为长处,以……为短处。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济:帮助,接济
• D.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弘扬
• 答案:D
• 解析:D项中“弘”的意思是“广大”。
•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 一项是( )
• A.在家无怨 B.尧舜其犹病诸
• C.非礼勿视 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C • 解析 A项“家”古义为“古代大夫的家族
• A.天下归仁焉/子为政,焉用杀
• B.富哉言乎/汝识之乎
• C.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无苗时采,则时而沉
• D.可谓仁之方也已/学不可以已
• 解析 C项,均为连词,表并列,并且。A项,语 气词,不译/表反问,哪里。B项,语气词,表感 叹,啊/语气词,表疑问,吗。D项,语气词,啊 /动词,停止。
• 答案 C
6.与“有杀身以成仁”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 B.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C.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D.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解析:例句中的“以”与D项均为目的连词,来, 用来;A项,用;B项,在;C项,因为。
答案:D
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尧舜其犹病诸
B.问知
• 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B.不仁者远矣
• C.己欲立而立人
D.仁者安仁
• 答案:D
• 解析:例句中的“病”为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 担忧,忧虑”。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直的人,
邪恶的人;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C项,动词
的使动用法,使……站得住;D项,名词用作动词,
意思是“实行仁”。
• 10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克己复礼为仁 • A.问知。子曰:“知人” • B.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C.何谓也? • D.舜有天下,选于众 • 答案:B • 解析:例句是判断句。A项,省略句;B项,判断
• 25.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3分)
•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B.能使枉者直 • C.不仁者远矣 D.尧舜其犹病诸 • 解析 B项直,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正直的人。
C项,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疏远。D项, 病,名词活用作动词,对……感到担忧。
• 答案 A
• 2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是
• A.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 B.仲尼岂贤于子乎
• 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D.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22.D [D项与例句相同,都是介词,表处所, 译为“在”。A项介词,引出宾语,不译;B项介 词,表比较,译为“比”;C项介词,表对象, 译为“对”。]
• 2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举直错诸枉
邪恶的人
D.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全部
解析:D项中的“举”意为“提拔”。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子曰:“其‘恕’乎!” 表推测,大概
B.可谓仁之方也已
方法
C.士不可以不弘毅
广大,志向远大
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节约
解析:D项中的“约”意为“贫困”。 答案:D
D.①举直错诸枉 ②举孝廉不行
• 答案:D • 解析:A项,①帮助,接济;②动词,成,成就。 • B项,①方法;②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 C项,①贫困;②约束。 • D项,①②两句中的“举”都是“选拔,推举”的
意思。
• 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 句相同的一项是 ( )
• 例句:尧舜其犹病诸
句;C项,宾语前置;D项,状语后置。
•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归结于
• B.请问其目
目:条目,详情
• 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敏:敏锐,聪明
• D.樊迟未达
达:明白,理解
• 答案:A
• 解析:A项,归:称许,赞许。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请问其目 • ②吾其还也 • B.①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C.①举直错诸枉 • ②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 • D.①汤有天下,选于众 •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 (2)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 先前我拜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 •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自己不想得到的,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读书人不能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