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戚继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生于公元1528年,卒于1588年)明朝名将,名字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字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在将门之家。他的父亲戚景通,曾在北京当过神机营的副将。神机营就是明朝时使用火器的部队,他晚年告老还乡,埋头著书,总结一生的作战经验。除了写书,戚景通还有一件很上心的事情,就是教育儿子。虽然他在58岁这一年才有长子戚继光,但他并不因晚年得子就对戚继光过分溺爱。他对儿子要求很严格,从不宠惯他,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戚继光自幼聪明好学,幼时在读书之余最爱做军事游戏。用泥巴做城墙,堆砖瓦成壁垒,削竹剪纸做旗帜,由他充当指挥,竟能指挥部队整齐划一,有分有合,有进有退,很有战争的气氛,表现了戚继光在童年时即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华。

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决心做一个正直的文武双全的军人。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在家乡附近小有名气。父亲看到儿子越来越有出息,心中也感到十分快慰。

母亲想到家境的艰难,倒有些担心,对父亲说,家里将来没有钱用可怎么办呢?父亲指着正在读书的戚继光说,那不是可以托负一生的最大财富吗!母亲听了也会意地点了点

头,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

戚继光十七岁时依照朝廷惯例,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

十年以后,他又升了官,管理三营二十五卫所,负责海防。但是明朝的海防空虚,兵纪败坏。守卫山东沿海的士兵,多半三老弱残兵,纪律十分涣散。戚继光一到任,就决心整顿军队。可是,一些军官可清洁工个头不高,又那么年轻,并不把他放在眼中,常常违抗军令。在这些人中,还有一个三戚继光的远房舅父。戚继光想,舅父总是倚老卖老,不听指挥,不光让我为难,还引得别人也不守军纪,要是不先处分他,我怎么能指挥全军呢。于是,有一天戚继光当着众将的面,要舅父去执行一项军令,舅父听完,哼哼哈哈地答应着,可仍三站着不动,戚继光马上命令军士,按军法处置了他。舅父当众受了处罚,又气又羞,怨恨戚继光不讲情面。当天晚上,月明风清,戚继光令家人摆酒菜,把舅父请来,让他坐在上座,恭恭敬敬地用无辈的礼节向他赔罪。清洁工说,今天三家宴,您三长辈,我要请您坐上座,还要向您赔礼。可我们都是军人,在军中三不分辈份长幼的,您从军多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舅父见戚继光说得情真意切,心中也十分悔恨,倒身跪在地上,对外甥说,我服气了。希望你今后执法如山,要是我再违令,尽管用严刑惩治。

这一件事情传遍了全军,官兵们都十分佩服戚继光治军

有方。从此,军中的风气好转,山东的海防也得到了加强。

清洁工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受到朝廷的器重。于是,朝廷便把戚继光从山东派往浙江,任定海参将,守卫宁波、绍兴和台州三府,专门对付来犯的倭寇。

他到了浙江,先检阅那儿的军队,发现那些军队也纪律涣散,根本不能打仗,就决心另外招募新军。他一发出招兵命令,马上有一批吃过倭寇苦的农民、矿工自愿参军。还有一些愿意抗倭的地主武装,也参加了进来。戚继光组织的新军很快发展到四千人。

戚继光是个精通兵法的将领,他懂得兵士不通过严格的训练是不能上阵的。他根据南方沼泽地区的特点,研究了阵法,亲自教兵士们使用各种长短武器。戚继光不仅严格训练士兵,还给他们讲解爱国爱民的道理。

经过他严格训练,这支新军纪律良好,英勇善战,战斗力特别强,这支队伍受到人民的拥护,被称为戚家军。就这样,戚家军的名气在远近传开了,

(中)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当时沿海的官吏和士兵缺乏统一的指挥,军纪涣散,不敢抵

抗,见了倭寇就逃,倭寇的侵略越来越严重,朝廷只好把山东的将领戚继光调到浙江。

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军英勇抗战,所向披靡,逐渐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戚继光刚刚到任不久,就有一股八百多人的倭寇,窜到宁波的龙门所劫掠。戚继光知道后,马上率军围剿。一冲锋陷阵,挽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领头冲杀的一个倭寇头目应声倒下,说时迟,那时快,戚继光的第二箭又把另一个倭寇的头目射中了,他还没有来得及吭一声就咽气了。接着戚继光的第三箭,射死了第三路的倭寇头目。官兵们见自己的统帅射死了三名倭寇,士气大振,都争先恐后地举刀挥枪,奋勇掩杀过去。这一仗,戚继光率领的官军大获全胜,坚定了沿海军民战胜倭寇的信心。人们纷纷称赞这位年轻的将军有勇有谋,浙江人民把平定倭寇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过了几年,倭寇又袭击台州一带。戚继光率领新军赶到台州,倭寇在哪里骚扰,他们就打到哪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海盗队伍,哪里三戚家军的对手,交锋了九次,戚家军一次次都取得了胜利。最后,倭寇在陆地上呆不住,被迫逃到了海船上,戚继光又用大炮轰击,倭寇的船起了火,大批倭兵被烧死或掉到海里淹死,留在岸上的也只得乖乖的投降。

倭寇见到浙江防守严密,不敢再来侵犯。第二年,他们又到福建沿海骚扰,一路倭寇从温州往南,占据了宁德。另

一路倭寇从广州往北,盘踞在牛田。两路敌人互相声援,声势很大。福州的守将抵挡不住了,向朝廷告急,朝廷又派戚继光援救。

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赶到宁德,打听到敌人的巢穴在宁德城十里外的横屿岛,那儿四面是水,地形险要,倭寇在那儿扎了大营盘踞,当地明军也不敢去攻打他们。

戚继光亲自调查了横屿岛的地形,知道那条水道既不宽也不深。当天晚上潮落的时候,戚继光命令兵士随身带一捆干草,到了横屿岛对岸,把干草扔在水里,几千捆干草扔在一起,既然铺出了一条路来。戚家军的兵士踏着干草铺成的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插进倭寇大营。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盘踞在岛上的二千多倭寇全部被歼灭。

戚家军攻下横屿,立刻又进兵牛田。到了牛田附近,戚继光传出命令说,远路进军,人马疲劳,先就地休整再说。这些话很快传到敌人那里。牛田的倭寇真的相信戚家军暂时停止进攻,防备也就松弛了下来。就在当天的晚上,戚继光下令向牛田发起总攻击,倭兵毫无准备,仓促应战,禁不住戚家军猛攻猛冲,纷纷败退。倭寇头目率领残兵逃到兴化。戚家军又连夜跟踪追击,一连攻下了敌人六十多个营寨,消灭了溃退的敌人。到天色发白的时候,戚家军开进兴化城,城里的百姓才知道附近的倭寇已经被戚家军消灭。大家兴高采烈,纷纷杀牛带酒,到军营来犒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