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获奖教案生态平衡1(1)
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态平衡
4.生态平衡【教学目标】1.生态平衡概念的理解。
2.知道生态平衡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3.知道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
4.理解保持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认识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
【教学难点】懂得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态瓶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观看老师给的图片,请同学们想一想:(1)土地荒漠化带来了哪些问题?(2)为什么土地会变成荒漠?二、自学指导认真观看课本47页,说说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平衡?三、师生共同分享1.首先请学生自行发言。
2.师讲述:生态系统是指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3.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生态系统。
4.(出示P48页的三幅图)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生态平衡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
这三幅图片都反应了人类在破坏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会有什么的变化?各小组讨论并汇报。
5.请同学们阅读P49和资料并讨论问题。
6.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
7.读活动记录上和图表,说说你对鹿和狼的关系的看法。
8.了解各种动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9.师讲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及我国怎么保护珍稀动植物。
10.请学生们说说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生态平衡。
【板书设计】4.生态平衡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平衡: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做各种喂鸟器建立生态工程。
六年级科学下册《生态平衡》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生态平衡》教案一、导入新课建立生态平衡概念。
1、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而这些生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出示一张动植物共生的自然景色图:你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要有哪些成员吗?(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的物质)3、说说这些成员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4、讲述: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量通常都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变化不大,这时这个系统就能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在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板书课题)5、师举例说明。
二、学习新课1、模拟生态平衡。
(1)制作鱼缸养鱼的生态瓶。
看37页图说明,学习方法。
设计要求:A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
B瓶中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瓶必须透明,让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D生态瓶的采光以比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
饲养提示:A鱼的生命较脆弱,可用螺蛳替代养。
B取用池塘水是需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
(2)制作小草的生态瓶。
设计这两个生态瓶时为什么要密封?(3)预测一下,: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4)提问:说说这个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员?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5)学生制作生态瓶。
(课堂组装一种,要求回家观察记录)2、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严重后果。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2)讨论书上38页的三幅图:图上人们的行为会给这个生态系统带影响吗?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3)师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蛇与庄稼的故事。
生态平衡-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生态平衡-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和微小变化引起的稳定状态。
2.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学会了解和保护生态环境。
3.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生态平衡的表现和原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生态平衡。
1. 了解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和微小变化引起的稳定状态。
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种种问题随之而来,例如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
2. 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习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我们每个人能为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
例如,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分类垃圾等。
3. 实验和观察生态平衡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生态平衡的表现和原理。
例如,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建立生态瓶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平衡的定义、重要性和保护。
2.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实验和观察,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说故事、提问、实验观察、集体讨论等。
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教师介绍今天的课程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通过图片、视频、场景等,创设生态平衡破坏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讲解生态平衡1.教师通过图示、实际例子等,讲解生态平衡是什么。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3. 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1.教师讲解减少塑料袋使用、分类垃圾等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2.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找出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法。
4. 实验和观察生态平衡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生态平衡。
2.通过建立生态瓶等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平衡的表现和原理。
5. 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讲故事、自由发言等方式,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和要点。
2.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布置相应的练习和作业。
小学科学《生态平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研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3. 树立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
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学生感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喂鸟器的材料、信纸、A4 纸。
2.学生准备:彩笔。
【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4生物 空气
蓝天生态系统保
白云(非生物)
护
泥土环境
水
石头
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
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生态平衡》获奖教案1
最新⼩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态平衡》获奖教案1《⽣态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态平衡。
教材第47-50页内容。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与前⾯的教学内空容是紧密联系的,在学⽣学习的前⾯《寻找⽣物的家园》、《有利于⽣存的本领》、《有趣的⾷物链》的知识基础上综合学习,是本单元的综合。
教师要引导学⽣通过阅读破坏⽣态平衡的相关资料、计算、做⽣态瓶等探究活动,体会理解⽣态平衡的重要性,让学⽣理解到⼈类活动是影响⽣态系统的直接因素,其根本在于破坏了稳定的⾷物链,打破了⽣态平衡,从⽽让学⽣意识到爱护、保护⼤⾃然的重要意义,从⼩树⽴保护⽣态环境、保护⽣态平衡的意识。
在学⽣对⽣物与⾮⽣物环境的关系已有了解的基础上,进⼀步指导学⽣认识⽣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从整体上指导学⽣认识⽣物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知识⾓度来说,是以前所学教学内容的综合和延伸。
从能⼒培养⾓度来说,它需要综合地认识⾃然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发挥学⽣的想象能⼒。
从思想教育渗透⾓度来看,它着重对学⽣进⾏⽣态环境教育,培养学⽣的环境意识,通过了解⽣态平衡被破坏的种种后果,使学⽣认识到保护⽣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三、设计思想1、反例教育、情感体会、概括总结、培养环保意识。
2、通过⾃已模拟如何模拟⼀个⽣态系统。
探究性实验研究⽣态平衡的问题,建⽴⽣态平衡的概念,保护⽣物圈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标1、过程与⽅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对⽬前的⽣态现象做出判断。
能够参与讨论⼈类危害环境的⾏为。
能够就破坏⽣态平衡进⾏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能够做⼀个⽣态瓶,研究⽣态平衡的问题。
2、知识与技能知道⽣态系统与⽣态平衡,了解保护⽣态平衡的重要性。
知道⼈在⾷物链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保护⽣态平衡的思想意识。
意识到地球是我们⼈类的唯⼀家园。
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类⾃⼰。
五、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通过⼤量⽣动事例和探究破坏⽣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学⽣感到⽣态平衡的重要性。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生态平衡|苏教版
《生态平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中的第四课《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分析使学生知道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人的任何过度行为,都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去做。
科学研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分析推理,认识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关系和沙尘暴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关系和沙尘暴的成因,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鹰、兔。
2. 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3. 为维护生态平衡,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及图片,沙尘暴影像。
教学过程:一、建立生态平衡概念。
1. 讲述: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食物链,许多纵横交叉的食物链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张张更为复杂的食物网。
这些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课件出示概念,教师板书:生态系统)2. 理解生态平衡。
教师边放课件边说:比如,海洋里有很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和整个海洋环境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森林里的生物和周围的环境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这是什么生态系统?(没错,是池塘生态系统);那这个呢?(对了,草原生态系统)师:谁来说说,草原上一般有哪些生物?(牛羊马还有它们的天敌,各种花草,还有很多微生物)师: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食物联系?(草→牛、羊、马→狮子、狼)师讲述: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它们之间常常互相依存、互相联系。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时这个生态系统就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在科学上把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六年级科学下册《生态平衡》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生态平衡》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生态平衡
2.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4.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
1.什么是生态平衡
2.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4.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教学重点】
1.生态平衡的概念
2.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生态环境中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2.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引导学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生态平衡是什么?有生态平衡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2.设计探究活动
活动1:生态平衡是什么?
1)引导学生思考,询问生态平衡的定义与现象。
2)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活动2:我们的生活与生态平衡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观察家中的环境整洁度,并以此为例,让学生讨论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通过展示生态环境失衡的照片,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
要性。
活动3: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1)让学生体验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观察生态环境中生物的互
相依存。
2)展示污染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并
识别现代污染的来源。
活动4:保护生态环境
1)开展生态环保讨论。
2)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减少污染,并且在日常行为中更好地保
护生态环境。
3.总结与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是生态平衡?有生态平衡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呢?。
苏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44生态平衡》教案
教案:生态平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2)理解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3)掌握生态平衡中的调控机制;(4)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展示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关注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态平衡的概念;(2)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3)生态平衡中的调控机制。
2.教学难点:(1)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等;2.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询问学生生态平衡的概念。
(2)学生回答后,教师对生态平衡的概念进行解释,并向学生提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学习新知(2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生态平衡的调控机制。
如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食物链与食物网、自然调控机制等。
(2)教师带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生态平衡中的调控机制以及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3)各小组分别进行交流,展示讨论结果。
3.拓展延伸(2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个案例:地的粮食储备过多,鼠类繁殖数量激增,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鼠类繁殖数量激增的原因以及对农作物的影响。
(3)各小组进行交流,展示讨论结果,并由教师指导总结案例的启示。
4.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生态平衡的调控机制以及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2)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向全班展示总结成果。
五、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图片、文章或视频,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生态平衡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了解了生态平衡中的调控机制和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生态平衡》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生态平衡》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生态平衡》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能举例说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生态平衡的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是,对于生态平衡的内涵和重要性,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态平衡的原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能举例说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分析生态平衡的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生态平衡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2.难点: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维持平衡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3.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材料,便于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态平衡的原理,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生态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生态平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整个单元来看,《生态平衡》一课是本单元的结束课,也是最终需要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
有了前三课对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初步认知,再加上前一课有关食物链的学习,都为教学本课奠定了基础。
就这一课来看,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二是分析生态平衡遭破坏的原因;三是探讨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在教学过程与设计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计算、观看图片和视频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直接因素,其根本在于破坏了稳定的食物链,打破了生态平衡,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爱护、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到这课为止,学生已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初步感受了生态平衡的意义。
这一课将把研究视角推广的草原上,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这几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还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撑。
因此,在建构“生态平衡”这一科学概念时,需要通过图示加以理解。
引导学生依据具体事例,通过合理的分析、有依据的推测,理解自然界的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从而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三、学习目标1、科学知识:⑴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⑵知道人在维护生态平衡中所起的作用。
2、科学探究:⑴能够以“草、兔、鹰”之间的食物关系为例,分析草原生态失衡的原因。
⑵能够通过思考、讨论、计算等活动,知道生态平衡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⑶愿意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3、科学态度:⑴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⑵意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维护生态平衡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生态平衡遭破坏的原因,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失去平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生态平衡》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生态平衡》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生态平衡》是本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本节课则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拓展和提高,使学生明白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生态平衡的内涵、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还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平衡的原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态系统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生态平衡吗?生态平衡对于生态系统有什么重要性?”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解释生态平衡的含义、特点及其重要性。
通过举例说明生态平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生态平衡对于生态系统的必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4.生态平衡》教案_(2)【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生态平衡一、教学目的:1.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
2.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3.为维护生态平衡,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二、教学重点:知道草原上的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
三、教学难点:能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活动手册、有关草原和沙尘暴的图片、影视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在生态瓶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其中动植物的生长?”“生态瓶中的某些条件改变了,就会使整个生态瓶内生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在自然界里也一样,一些条件因素发生了改变,也可能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有可能带灾难性的后果。
”“今天我们就研究维护生态平衡这个话题。
”(二)探究过程1.研究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
草原上的鹰、兔、草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设想事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会发生什么现象?(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连锁反应。
”推测:如果上述现象发生了草原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子、草的减少?让学生讨论后作出分析。
(对老鹰、兔子的猎杀;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草的生长困难。
)2.沙尘暴发地之一的资料介绍。
让学生阅读P57,介绍宁夏腾格里沙漠的有关情况。
师介绍:发菜是一种藻类,因风干的发菜形状,色泽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
它大多生长在干旱的草原、荒漠、平滩荒地和低山小丘,我国的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均有生产,而宁夏最为著名。
猎隼又叫鹘,是一种凶猛的鸟,上嘴钩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驯熟后可帮人打猎。
猎隼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
近年,由于猎隼在中东一些国家是王宫贵族的宠物,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境外1只经过驯化、体型高大的猎隼价格很高,因此在我国西北地区猎杀、猎捕和走私猎隼的情况非常严重。
最新科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生态平衡》优质课课件1 (1)
我国自然保护区
•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建有200多个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 物种类,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 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保护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
做一个生态瓶
• 铺一些泥土、沙子, • 舀一瓶池塘绿水, • 栽几棵水草, • 等……泥沙沉淀, • 养几条小鱼, • 加几个螺蛳, • 搞定!
关于生态瓶的思 考
讨论: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 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 C、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 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 受到威胁。
4、生态平衡
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 叫做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 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 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 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生 态平衡。
草原食物链
பைடு நூலகம்
草
羊
狼
狮
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 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 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 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灾难。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态平衡_教案1.doc
生态平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2.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3.知道生态平衡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4.知道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
5.理解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难点】1.重点:懂得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难点:制作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
【教学准备】可封闭的鱼缸、池塘水、鱼、水草、沙子,带盖的瓶子,湿润的土壤、小草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食物链),提问:同学们,图上的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联系呢?你能来说一说吗?(学生回答。
)2.提问:在大自然中,老鹰能把蛇吃光吗?蛇能把田鼠吃光吗?田鼠能把各种植物吃光吗?3.师生讨论。
4.小结:我们常常把自然界里生物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比如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气、阳光、水等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草原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同样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之间的数量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且变化不大的,我们把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板书课题。
)二、认识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平衡,这些食物链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请大家阅读课本关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白尾鹿的资料。
2.学生阅读资料。
3.讨论:(1)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鹿群大量繁殖的?这样一来带来了哪些问题?(2)如果你是一位生态学家,你将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4.课件出示北朝民歌《敕勒歌》,讲述:这首诗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你最喜欢的一定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句,对吗?这描绘的是内蒙古草原在古时候的样子,它美吗?5.出示草原荒漠化后的图片,谈话:它美吗?这里原本是草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模样呢?下面请听老师来给你们讲一讲。
6.教师讲述草原荒漠化的原因。
7.提问:是什么原因让阴山下美丽的大草原消失了呢?8.谈话:因为内蒙古草原的荒漠化。
【平衡】苏教版科学六下生态平衡教案设计
【关键字】平衡第一课生态平衡王庆证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2.知道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3.怎样维护生态平衡2、教学重点: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三、教学难点:怎样维护生态平衡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分组讨论食物链:植物→昆虫→食虫鸟→鹰,提出问题:(1)这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为什么?从总体的量上看,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2)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鹰,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大量捕杀食虫鸟,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3)这几种生物是什么关系?(4)森林生态系统中,狐和蛇大量迁出,会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的数量?为什么?2、生态平衡的概念:1、概念:在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
生物的生与死,迁人与迁出都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变化。
但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实际上也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地保持稳定。
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都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如果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会使各类生物濒临灭绝。
20 世纪70 年代末期,两栖动物的数量开始锐减,到了1980 年已有129 个物种灭绝。
2005 年初,一份全球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全球两栖动物评估”显示,目前所知的全球5743 种两栖动物有32%都处于濒危境地。
三、生态平衡的破坏1、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
1)、环境因素发生变化。
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生态平衡|苏教版 (1)
发言,并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小结。
分析:这些案例中生态失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并且几个谜语是层层递进式的,为下面引出食物链的概念打下基础。
以生态瓶为模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生物、非生物)
布置课后作业
进一步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生态失衡的现象?
教学反思
三、了解食物链
1.出示农田中众多生物图片,提问:农田中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食物关系?
2.初步小结:吃与被吃的关系。
四、 了解生态平衡
1.提问:分析一下生态瓶中的所有物体,可以分为几类?
预设:两类,生物类与非生物类。
2.小结: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3.分析生态失衡的案例
出示图片、视频。
五、讲解“天人合一”
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
PPT课件
教学内容及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图片、音乐)
1. 如此美景,给人什么感觉?
观看课件封面图片,思考
激发兴趣。
生态平衡
二、认识食物链
1.提问:谁能猜出这几个谜语?
。
2.小结: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了,这几个谜底中的生物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学设计
课题
生态平衡
课型
整合课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食物链的概念。
苏教版科学六下《生态平衡》表格教案
本人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形,激发爱好。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老师出示图片,让小朋友们观看图片,然后问:“小朋友们,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回答问题。老师接着问:“小鸟什么缘故会哭啊,它发生什么事了呢?你们想不想明白啊?”
二.观看图片,了解环境问题。
1.在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并通过老师讲解图片,了解到我们生活的环境污染严峻。小鸟所飞到之处,都有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沙城暴等等。
四.教师小结
生态平稳的课简单介绍了环境方面的只是,关于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日趋破坏我们应该灌输一些知识让小朋友们从小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环境。这堂课我是以小鸟找家这一线索引出的问题,激发小朋友们的同情心理,用蜡笔给小鸟画一个心目中的家,也确实是一堂有创作意味的美术课。
回答老师的问题
观看图片,跟着老师的思路摸索问题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生态平稳的意思,明白关于环境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目前社会的环境问题。
2.认识环境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爱好,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态平稳的意思,了解环境问题,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环境。
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介绍生态平稳的相关知识,了解我们要从小事点点滴滴做起。
3.观看一些绘画图片,我们能够做的一些爱护环境的小事,如水循环利用,植树造林等等。
三.教师讲解绘画要求,以及幼儿绘画
小鸟专门悲伤没有家,环境到处都被破坏了,小朋友们要不要关心小鸟画个家呢?小鸟的家园是什么模样的呢,小朋友要好好想象一下你心目中小鸟的家园是什么模样的?
开动脑筋摸索心目中小鸟的家的模样并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寻找共同的家园
4 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对目前的生态现象做出判断。
能够参与讨论人类危害环境的行为。
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
意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
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学生感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我国自然保护区情况介绍以及有关生态农业
和蓝色农业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建立生态平衡概念。
1.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而这些生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出示一张动植物共生的自然景色图:你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要有哪些成员吗?(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的物质)
3.说说这些成员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4.讲述: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量通常都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变化不大,这时这个系统就能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在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板书课题)
5.师举例说明。
二、学习新课
1.模拟生态平衡。
(1)制作鱼缸养鱼的生态瓶。
看37页图文说明,学习方法。
设计要求:
A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
B瓶中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生态瓶必须透明,让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D生态瓶的采光以比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
饲养提示:
A鱼的生命较脆弱,可用螺蛳替代养。
B取用池塘水是需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
(2)制作小草的生态瓶。
设计这两个生态瓶时为什么要密封?
(3)预测一下,:
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4)提问:说说这个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员?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5)学生制作生态瓶。
(课堂组装一种,要求回家观察记录)
2.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严重后果。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2)讨论书上38页的三幅图:图上人们的行为会给这个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吗?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3)师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蛇与庄稼的故事。
(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5)阅读书上39页资料,思考讨论:
在这个亚利桑那州中白尾鹿和美洲狮、狼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
人们的这样的做法使得白尾鹿的数量过大,又带来了什么问题?
现在人们这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措施,如果你是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说说理由。
3.知道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
(1)谈话:既然生物们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起着维持一定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相应的建立起各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业已建立了226个自然保护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吗?这些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哪些生物?
(2)教师适当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情况。
(也可借助图片录像资料)
(3)讨论:国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三、巩固应用
1.谈话:现如今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还建设了不少生态工程呢,你听说过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吗?
2.师介绍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