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
单项选择题
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2015年)
A.认知需要
B.审美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爱与归属需要
正确答案:D
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前四种属于缺失性需要,是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第五种属于成长性需要,不是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

认知和审美的需要是马斯洛后来增加的,都属于成长性需要。

本题需要考生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要牢牢掌握,需要层次理论为每年的高频考点,常以选择、简答和综合等形式考查大家,考生必须熟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2.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

(2014年)
A.顶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
C.颞叶、枕叶、顶叶
D.颞叶、顶叶、枕叶
正确答案:B
解析: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接受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

听觉区在颞叶,接受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

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接受皮肤、内脏等器官的感觉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本题需考生死记硬背,大脑皮层各区的位置及其功能是历年高频考点,考生要牢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3.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

(2009年)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正确答案:D
解析: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位于枕叶,听觉区位于颞叶,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

大脑皮层运动区位于额叶。

本题需要考生熟知与心理机能相关的生理器官及其相对应的位置。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这部分内容是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中出现的高频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居多,考生一定要了解。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4.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 )。

(2014年)
A.α波
B.β波
C.δ波
D.θ波
正确答案:A
解析: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是β波居多。

安静和休息状态是α波居多。

在睡眠状态时,出现θ波。

本题为细节题,考生需熟记睡眠的四个阶段所出现的脑电波。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5.下列有关视觉感受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7年)
A.锥体细胞的数量多于棒体细胞的数量
B.视网膜边缘存在大量的锥体细胞
C.锥体细胞对颜色敏感
D.棒体细胞对明度不敏感
正确答案:C
解析:人体网膜上有1.2亿个棒体细胞和600万个锥体细胞。

锥体细胞—明视器官,主要分布在网膜中央窝,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及颜色。

棒体细胞—夜视器官,多分布在视网膜边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

本题需考生熟知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功能、位置、数量。

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为视觉生理机制中比较重要的考点,考生一定要牢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本味觉的是( )。

(2013年)
A.酸
B.甜
C.苦
D.辣
正确答案:D
解析: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

人有四种味觉,分别是甜、苦、酸、咸。

甜,位于舌尖。

苦位于舌后根,如,吃药时常放在舌后。

酸和咸位于舌两侧。

辣不属于基本味觉,是一种痛觉刺激。

本题需考生熟知味觉的种类,并能记得相对应的味蕾分布。

考查难度不大,但考查的是考生的精确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7.下列选项中,将明暗和阴影作为重要线索的知觉是( )。

(2015年)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颜色知觉
正确答案:C
解析:深度知觉主要有肌肉线索(生理线索):眼睛调节和双眼视轴辐合,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单眼深度线索有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极差)、明暗和阴影、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等。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大小知觉是知觉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的关系。

本题需要考生熟记所有深度知觉的方法,深度知觉的线索在考试中出现的次数是比较多的,考生记忆时可将各种单眼线索和图形结合起来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8.一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 )。

(2009年)
A.运动视差
B.运动透视
C.双眼视差
D.空气透视
正确答案:C
解析:深度知觉也称立体知觉、距离知觉,是人将远近物体判断或辨识为立体的视知觉。

由于深度知觉将距离包含在内,主要依赖的线索就是双眼视差,即两只眼睛所提供的线索。

选项中的运动视差、运动透视和空气透视都是单眼线索,即一只眼睛提供的线索。

本题需考生对深度知觉的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要掌握与理解,同时对各种线索的概念及其含义要熟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9.下列变量中,影响内隐记忆但不影响外显记忆的是( )。

(2017年)
A.年龄
B.注意
C.加工水平
D.感觉通道转换
正确答案:D
解析: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

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
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因此只有感觉通道会影响内隐记忆,但不影响外显记忆。

本题为基础题,考生需理解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含义并熟知两者的联系。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10.人脑中出现的“天宫二号”发射升空的景象主要是( )。

(2017年)
A.触觉表象
B.动觉表象
C.听觉表象
D.视觉表象
正确答案:D
解析: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从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来分:视觉表象(想起母亲的笑脸)、听觉表象(想起吉他的声音)、动觉表象(想起舞蹈的动作)、触觉表象(想起针扎的疼痛)等。

根据创造力的不同分为:记忆表象(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和想象表象(具有新颖性)。

题干中,“天宫二号”发射升空的景象属于视觉表象。

本题为基础考点,考生需理解熟记各个表象的含义。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11.解决“河内塔”问题最有效的策略是( )。

(2010年)
A.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B.算法策略
C.逆向搜索策略
D.选择性策略
正确答案:A
解析:问题解决策略包含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算法策略能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常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手段—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策略、爬山法、选择性策略、类比迁移策略等。

手段—目的分析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先确定一系列子目标,把每个子目标作为达到最终目标的手段,通过逐步缩小问题的现存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目标状态,使问题得到解决。

逆向搜索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如解决几何中的反证题。

选择性搜索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某些有关规则,选择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并从突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到解决问题。

河内塔任务中,并没有已知的信息和有关的规则,因此不能用选择性策略。

解决“河内塔”问题如果采用算法策略将会耗费大量时间和无用步骤,一般采用的策略就是把目标分解为不同的子目标,然后逐步完成,即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本题需要考生熟记问题解决的策略,这部分内容为考研高频考点,在考试中常会以选择、简答和综合形式来进行考查。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12.一名5岁儿童向怀里抱着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

这种言语活动属于( )。

(2012年)
A.对话言语
B.独自言语
C.语言获得
D.语言理解
正确答案:B
解析:言语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

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口头言语又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两种。

选项中言语获得和言语理解都不是言语的种类,直接排除。

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它的表现形式有报告、讲演、讲课等。

题中讲儿童抱着布娃娃故事就是独白言语的形式。

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

本题需要考生对言语种类的概念进行理解并能应用,注意区分独白言语和对话言语的特征,对言语种类的划分也不要弄混。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13.根据沙赫特(S.Schachter)的实验研究,使人的合群行为倾向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017年)
A.利他
B.权力
C.忧虑
D.恐惧
正确答案:D
解析:心理学家沙赫特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

实验告诉我们,在恐惧或紧张的状态下人们更倾向于与别人待在一起以降低紧张感。

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时会导致个体心情紧张。

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希望得到他人伴同。

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

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降低恐惧感。

本题需考生注重知识的积累,熟悉社会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内容。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1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的正确排序是( )。

(2012年)
A.生理、安全、尊重、归属与爱、自我实现
B.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
C.生理、归属与爱、安全、尊重、自我实现
D.生理、归属与爱、尊重、安全、自我实现
正确答案:B
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生理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存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是个体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见性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个体渴望与人建立一种良好关系,并在其群体和家庭中拥有地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重、自爱和期望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认可等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

本题需考生注意需要层次理论是历年考试的高频考点,考生复习时不仅要将需要层次理论的顺序记住,
还需要理解各个层次的含义及其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15.某儿童智力测验的原始分数为130,其所属年龄组的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他智商是( )。

(2011年)
A.100
B.115
C.130
D.145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需要计算智商,给出的条件有原始分数、平均数、标准差,必然是计算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为IQ=100+15Z,Z=(X-X)/S,X为某人的实际分数,X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本题为基础题,需要考生对于简单的智商计算公式要熟记,并能灵活应用。

智商的计算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比率智商,一个是离差智商。

考生只要熟记公式,看题中给出的条件,即可灵活计算。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16.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

他的人格类型属于( )。

(2014年)
A.T+型
B.T-型
C.A型
D.B型
正确答案:C
解析: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

题中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水平高,竞争意识强等属于A 型人格的特点。

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

研究表明,A型人格的人易患冠心病。

T+型人格表现为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的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如科学家、极限运动。

T-型人格会做出具有破坏性的冒险行为,如酗酒、吸毒和暴力。

本题需考生理解各类人格的特征,考题难度不大,但须精确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17.人们在自我表露时通常遵循的原则是( )。

(2016年)
A.相互性原则
B.折扣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自我监控原则
正确答案:A
解析:自我表露对人际关系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相互性是人们在自我表露时通常遵循相互性的原则。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表露逐渐增加而发
展的。

自我表露的深度,是人们同别人关系深度如何的重要标志。

打折扣原则是指人们对于他人行为的归因,可能事先有几种假设,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时出现,那么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需要打折扣。

公平理论:人们并非简单的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双方关系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

公平关系才是最稳定的。

过度受益或过度受损时都会感到不安。

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自律性管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

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

本题为细节题,社会心理学涉及知识点比较多,需考生平时多加注意复习。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18.让一个吸烟上瘾的人扮演因吸烟患肺癌而接受治疗的病人,之后他戒了烟,其戒烟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2012年)
A.相似性
B.可说服性
C.卷入
D.心境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会态度即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受自己态度的调节。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行为时,或者是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时,其原有的态度都会发生变化。

新的生活经验必将导致新态度的形成,这是由于个人对于新的角色的自我卷入导致的,自我卷入使个体以新的角色看待世界。

题中吸烟上瘾的人扮演因吸烟患肺癌接受治疗而戒烟是卷入产生的效果。

本题需考生理解卷入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多选题
19.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方法有( )。

(2011年)
A.再认法
B.重构法
C.节省法
D.词干补笔法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记忆保持量的研究方法包括:节省法、再认法、重构法和词干补笔法。

再认法是检查记忆保持量的方法。

再学法也称节省法,艾宾浩斯描绘遗忘曲线时采用的就是节省法。

重建法是请被试复现被试项目的序列。

词干补笔法是研究内隐记忆的方法。

本题需考生对各种记忆实验方法的含义熟记,并了解记忆保持量的各种方法。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20.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不清晰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有( )。

(2010年)
A.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B.怎样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C.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证几何问题
D.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正确答案:A,B,D
解析: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可将问题划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不清晰的问题。

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

例如,已知A<B,B<C,问A与C哪个大。

例如“写一篇论文”界定不明晰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学术)或目标状态(写好)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两个都没有明确的说明。

选项中好、良好、优秀都是语义很模糊的词。

本题需要考生理解界定清晰和界定不清晰问题的含义并加以应用。

问题的种类划分属于小知识点,难度不大,但是需要考生对此有印象。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2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卡特尔人格特质分类的有( )。

(2018年)
A.根源特质
B.情绪特质
C.表面特质
D.理智特质
正确答案:A,C
解析: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特质进行筛选和分类,提出一个四层特质的理论模型。

第一层包括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包括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第三层包括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第四层包括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第一层,个人特质是指个人身上所独有的人格特质;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卡特尔个别特质、共同特质与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观点基本相同。

第二层,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

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第三层,根源特质又可以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

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如焦虑。

第四层,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中又可以分出这三类。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和智力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考生在复习时要全面掌握与理解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简答题
22.什么是观察法?它有何优缺点。

(2018年)
正确答案:观察法的含义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例如,观察儿童与同伴在做游戏时的行为表现,了解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处在哪一发展阶段。

观察法的优缺点1.观察法的优点有:(1)适用范围较大。

(2)简便易操作。

(3)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因而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全面。

(4)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5)观察时行为发生和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处于进行状态,具有较多的“时间信息”,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有把握做出有关心理因果关系的推论。

2.观察法的缺点有:(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难以对某种现象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2)由于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很难进行精确的分析。

(3)观察者缺少主动性,难以控制研究进程,因此,感兴趣的现象可能没有出现,而不需要的现象却出现了。

(4)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资料选取容易“各取所需”。

(5)观察法的运用,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和较多时间对观察者进行严格的训练,观察工作的成本也比较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除观察法外,还有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和个案法等等,这类属于理解记忆性的知识,考生应该熟记,而且除了概念与优缺点之外,每一种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要求也都应熟练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23.简述费希纳定律和史蒂文斯定律。

(2016年)
正确答案:(1)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在探讨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时提出了对数定律。

他假定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

因此,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由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来决定。

即把最小可觉差(连续的差别阈限)作为感觉量的单位,即每增加一个差别阈限,心理量增加一个单位。

感觉量与物理量的对数值成正比也就是说感觉量的增加落后于物理量的增加,物理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心理量成算术级数增长,这个经验公式被称为费希纳定律。

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感觉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

用公式表示:P=kIgl,其中P代表感觉量,I代表刺激量,K是常数。

(2)史蒂文斯定律(幂定律):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提出了有关刺激强度与感觉关系的幂定律,也称乘方定律。

他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

即知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

用公式表示:P=KIn,其中,P代表感觉量,K和n都是常数,I代表刺激的物理量。

如果刺激强度和感觉大小都取对数。

那么,二者的关系就成了一条直线。

直线的斜率取决于乘方函数的指数(n)。

解析:本题需要考生熟记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即三大定律: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和幂定律。

并能对公式中字母的含义要理解。

对数定律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适合中等强度的刺激。

幂定律用数据估计法得到,受背景效应和反应偏向的影响。

近年来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越来越小,因此,需要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注意细小知识点的掌握。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24.简述应激状态下“一般适应综合征”的阶段及其表现。

(2017年)
正确答案: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境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当情境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

简单的说,可以把应激理解为压力或刺激。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加拿大学者汉斯.塞里把这种变化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并指出这种综合征包含动员、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1)动员阶段是指有机体在受到外界紧张刺激时,会通过自身的生理机能的变化和调节来进行适应性的防御。

(2)阻抗阶段是通过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加等变化,充分动员人体的潜能,以对付环境的突变。

(3)衰竭阶段是指引起紧张的刺激持续存在,阻抗持续下去,此时必需的适应能力已经用尽,机体会被其自身的防御力量所损害,结果导致适应性疾病。

可见,“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解析:首先要答出应激状态的含义,其次回答应激状态的特征,根据特征,提出了适应性综合症。

本题属于细小知识点,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因此考生应注意复习时除了对重难点知识掌握外,还需平时多加对小知识点的积累。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综合题
25.根据下面的案例,应用动机的成就目标理论及情绪的“评定—兴奋”说,分析王刚和李强针对同一销售业绩产生不同反应的原因。

(2016年)王刚和李强同是某跨国公司的新职员,在年终考核中他们取得了同样的销售业绩。

王刚很沮丧,因为一些同事的业绩超过了他,联想到自己在先前公司中的骄人成绩,以及现在同事可能对他的消极评价,更是烦闷。

他决定离开公司,找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公司争取销售业绩超过他人。

而李强并不沮丧,他认为学到了许多营销的新知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工作很有挑战性。

他决定在公司里继续努力,争取在下一年度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

正确答案:(1)基于成就目标理论的解释。

动机的成就目标理论认为人们对能力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即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

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将成就情境看成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把对任务的掌握和自身能力的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是一种掌握目标定向。

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则将成就情境看成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和测量,关心的是如何获得高成就,以证明自己的胜任力,避免低能的评价,是一种成绩目标定向。

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应不同的动机和行为模式。

成绩目标的个体有时不敢接受挑战,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掌握目标的个体会采用主动、积极的行为,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案例中王刚和李强二人的成就目标存在差异,李强他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李强并不沮丧,他认为学到了很多营销新知识,提高了能力,并且工作很有挑战性,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业绩就会有所提高。

而王刚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他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当成绩不如他人时会有挫败感,他才感到沮丧。

(2)基于情绪的“评定—兴奋”说的解释。

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

个体对事物或事件的评估是其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采取某种行动之前发生的。

个人所持有的先前观点、具有的知识经验是左右自己情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